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端康成文学作品误译例分析(7)
1
作者 陈志侠 《日语知识》 2009年第4期44-45,共2页
原译文: 自然的美是无限的。人感受到的美却是有限的。正因为人感受美的能力是查腿的,所以说人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自然的美是无限的。
关键词 文学作品 川端康成 译例 感受美 有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端康成文学作品误译例分析(2)
2
作者 陈志侠 《日语知识》 2006年第6期40-41,共2页
  原文5:   亲しい人々の死については,片冈君が死んだ时书いた“その人の死に愕き哀しむよりもその人の生に愕き哀しむべきであったと,忏洗の思ひが频りである.身近の死には自分の心が足りなかった故といふ痛みが必ずあるもので...   原文5:   亲しい人々の死については,片冈君が死んだ时书いた“その人の死に愕き哀しむよりもその人の生に愕き哀しむべきであったと,忏洗の思ひが频りである.身近の死には自分の心が足りなかった故といふ痛みが必ずあるもので,私も几度かこの怅恨を新たにする度,自分の死の觉悟とは缘深い人々にいつ死なれてもその人の生を自分は大切にして来たと言へるところにも立たねばならぬと悟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作品 川端康成 译例 日本 文学评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端康成文学作品误译例分析(5)
3
作者 陈志侠 《日语知识》 2008年第8期45-46,共2页
高村作为雕刻家,曾经留学欧美,他对东西古今的造诣颇深,他所说的“民族具有的美”,当然是指世界上许多民族的美萦回在他的心中。但是高村使我想起他说这句话的时候,这民族已处在衰亡状态之中,然而至今它的美尚保存下来,而且其中... 高村作为雕刻家,曾经留学欧美,他对东西古今的造诣颇深,他所说的“民族具有的美”,当然是指世界上许多民族的美萦回在他的心中。但是高村使我想起他说这句话的时候,这民族已处在衰亡状态之中,然而至今它的美尚保存下来,而且其中某些方面还特别强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作品 川端康成 译例 多民族 雕刻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端康成文学作品误译例分析(3)
4
作者 陈志侠 《日语知识》 2006年第7期40-41,共2页
我讨厌自杀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为死而死这点上。我这样写,肯定是假话。我决不可能同死亡照过面,真到那份上,直至断气之前,我也许还要写作,还会不由自主地颤动我的手。
关键词 文学作品 川端康成 译例 日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著名商标汉译例析
5
作者 秦岚 《英语知识》 2006年第3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著名商标 译例 英语 跨国企业 无形资产 营销活动 跨国经营 文化根源 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端康成文学作品误译例分析(6)
6
作者 陈志侠 《日语知识》 2008年第9期44-45,共2页
原译文:在静冈县的穷乡僻壤,我拜访了宗长的草庵遗迹——吐月峰柴屋轩。那里有《伊势物语》的业平(825--880)在下东国时吟咏的歌。歌曰:
关键词 文学作品 川端康成 译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词无定译 文有常规──就《译艺谭》的一些译例与黄邦杰先生商榷 被引量:2
7
作者 许建平 《外国语文》 1996年第3期77-81,共5页
词无定译 文有常规──就《译艺谭》的一些译例与黄邦杰先生商榷许建平最近拜读了香港学者黄邦杰先生的大作《译艺谭》①,颇受启迪。黄先生从事翻译工作与教学30余载,译著甚丰。《译艺谭》集作者30年之翻译经验,将54篇各类有... 词无定译 文有常规──就《译艺谭》的一些译例与黄邦杰先生商榷许建平最近拜读了香港学者黄邦杰先生的大作《译艺谭》①,颇受启迪。黄先生从事翻译工作与教学30余载,译著甚丰。《译艺谭》集作者30年之翻译经验,将54篇各类有关翻译理论与技巧的论文按杂谈、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汉翻 理论与技巧 文学翻 译例 《新英汉词典》 的关键 理解与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端康成文学作品误译例分析(4)
8
作者 曾丽云 陈志侠 《日语知识》 2007年第8期41-42,共2页
那年夏天竹久梦二为了在榛名湖畔兴建别墅,还是到伊香保温泉来了。前几天,在古贺春江的头七晚上,我们从深受今日妇女儿童喜爱的插图画家开始品评,不知不觉地畅谈起往事。大家也就热情地缅怀起梦二来了。正如席间一位画家栗原所说的,
关键词 文学作品 川端康成 译例 妇女儿童 画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热词在新闻报道中的运用与译例评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陈亦炘 《海外英语》 2019年第4期117-118,共2页
由于科技实力的突飞猛进,知识与信息时代的爆炸,经济与贸易往来的快速兴起以及东西方文化的频繁交融,日益涌现出各类新生词汇并通过报刊、网络、广播或新媒体等媒介渠道传播。网络媒介给予新词生存与活跃的空间,不少新词进而衍变为热词... 由于科技实力的突飞猛进,知识与信息时代的爆炸,经济与贸易往来的快速兴起以及东西方文化的频繁交融,日益涌现出各类新生词汇并通过报刊、网络、广播或新媒体等媒介渠道传播。网络媒介给予新词生存与活跃的空间,不少新词进而衍变为热词,频频出现的"年度网络热搜词排行"等文化传播方式,形式新颖,深受大众的认可与欢迎。本文以网络热词为探索对象,通过阐述新词的特征及其在新闻报道中使用的原因与产生的影响,进而评析国内外典型的网络热词在新闻语境中的翻译技巧及改进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热词 运用 新闻译例 评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英译汉 理论与实例》中译例的意见
10
作者 甄春亮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1997年第2期55-57,共3页
倜西、董乐山、张今先生编著的《英译汉理论与实例》一书1983年由北京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分二十一章,对中、英文的词法和句法上的差异作了详细的比较,介绍了一些常用的翻译方法和技巧.该书的特点是从国外的报刊和书籍上引用了大量的原文... 倜西、董乐山、张今先生编著的《英译汉理论与实例》一书1983年由北京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分二十一章,对中、英文的词法和句法上的差异作了详细的比较,介绍了一些常用的翻译方法和技巧.该书的特点是从国外的报刊和书籍上引用了大量的原文和翻译实例,内容丰富、比较全面,其中有不少上乘的译文可供学习、借鉴.因此,不少翻译教师把它用作参改书,选其例句做教学补助材料.该书有些例句已被《新编翻译教程》一书所采用,由此可见该书在翻译界颇有影响.但在参阅此书时,我发现有些例句译文值得商榷.现将有关例句提出,并作了一些改译,以求教于该书的编著者和广大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句法结构 方法和技巧 外交人员 定语从句 译例 玛格丽特 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译例引出的问题
11
作者 赵秋长 《俄语学习》 1999年第6期42-44,共3页
关键词 自然主义 别林斯基 教学 “自然派” 译例 话语语言学 苏维埃政权 批判现实 实义切分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文性视角下的小说翻译研究——以Alice's Adventures in the Wonder-land中译本为例
12
作者 谭春萍 《海外英语》 2015年第8期119-121,共3页
该文介绍了互文性思想的缘起、发展及其应用,并以此为视角与小说翻译研究相结合。笔者以儿童文学名著Alice's Adventures in the Wonderland的中译本(赵元任译作)为例,从小说创作背后的社会背景、历史意义着手,通过两个译例分析并... 该文介绍了互文性思想的缘起、发展及其应用,并以此为视角与小说翻译研究相结合。笔者以儿童文学名著Alice's Adventures in the Wonderland的中译本(赵元任译作)为例,从小说创作背后的社会背景、历史意义着手,通过两个译例分析并阐明了在广义互文性视角下,小说翻译所遇到的障碍和问题,并指出赵元任译本对翻译的启示,旨在探索互文性思想对小说翻译研究的价值与意义,进而为中西方的跨文化交流提供可借鉴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文性视角 小说翻研究 小说翻问题及策略 Alice’s Adventures in the Wonderland中译例举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译汉教程》(修订版)问题分析及其对策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红青 黄忠廉 《中国俄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5-39,共5页
《俄译汉教程》(外研社版)是我国最具影响力的俄汉翻译教材。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该教材在选材内容、翻译规律、译例及其选编方式、编写体系、教学内容等方面存在不足和局限,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翻译教材编写的对策。
关键词 问题分析 教程 修订版 教材 外研社版 选材内容 规律 编写体系 教学内容 教材编写 影响力 俄汉 译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译文读者认知和谐的语用翻译策略选择原则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占喜 《外文研究》 2013年第3期85-91,107-108,共9页
本文对前人有关"直译"和"意译"两大翻译策略的学术观点做出反思性回顾,认为:该方面的讨论,有必要从翻译实践层面的探讨提高到理论建构的层面予以深入研究;并在"翻译过程的关联—顺应研究路向"的理论框架... 本文对前人有关"直译"和"意译"两大翻译策略的学术观点做出反思性回顾,认为:该方面的讨论,有必要从翻译实践层面的探讨提高到理论建构的层面予以深入研究;并在"翻译过程的关联—顺应研究路向"的理论框架内,结合"译文读者为中心的认知和谐原则",运用文化意象翻译语料进行分析例证,尝试提出"译文读者认知和谐的语用翻译策略选择原则";旨在对译者的翻译策略选择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帮助其从传统译论要求忠实于作者的神圣职责和当前译论主张发挥译者主体性意识矛盾不安的心理状态中解放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读者认知和谐 语用翻策略 关联—顺应研究路向 文化意象译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笔下论语译不孤——汪榕培《诗经》英译“非常论”集萃 被引量:3
15
作者 蔡华 《大连大学学报》 2017年第5期79-85,共7页
译介人士译作等身者,常因翻译有道而付诸笔端。作为《诗经》最新全译本译者,汪榕培教授数次撰写专题文章,纵横捭阖地类分、比读中外《诗经》英译道法,其定量定性的非常论,遂成为典籍翻译研究与批评领域借鉴性常识。
关键词 《诗经》英 译例并置 比较性 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出故宫清抄本《西番译语》校勘手记 被引量:1
16
作者 施向东 《辞书研究》 2021年第6期95-102,共8页
最近,故宫博物院所藏的一种清代乾隆年间编译的《西番译语》的抄本正式印行 出版,使我们见到了一种与明代“乙种本”《西番译语》大不相同的本子。“清抄本”不仅 书写精良,而且译例严谨,无论在藏文、汉文和汉字音译上都对“乙种本”做... 最近,故宫博物院所藏的一种清代乾隆年间编译的《西番译语》的抄本正式印行 出版,使我们见到了一种与明代“乙种本”《西番译语》大不相同的本子。“清抄本”不仅 书写精良,而且译例严谨,无论在藏文、汉文和汉字音译上都对“乙种本”做了改进。但 是,由于此书是将近三百年前编写抄录的,文字泐失、抄写失误、个别词条违反译例造成 失误的情况不免存在,因此校勘工作仍然是必须的。按照译例发现违反规则的错舛衍夺 现象,以汉校藏、以藏校汉,并利用藏文文字的书写特点发现失误,综合利用以上多种方 法以及其他的知识,才能判断出失误之处,推断出可能的原貌。文章就是我们在校读这 一新出的《西番译语》时的一些心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番 译例 以汉校藏 以藏校汉 综合判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似是而非的文字游戏(下)——浅论同形汉字的翻译 被引量:1
17
作者 高宁 《日语知识》 2006年第4期40-41,共2页
下面我们看3组同形汉字的译例。
关键词 文字游戏 汉字 同形 译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纽马克的文本类型说看高校简介汉译英 被引量:1
18
作者 唐丁红 《海外英语》 2013年第23期166-167,共2页
在高等教育走向国际化以及网络信息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各大高校的网页大多都存在中英文两种版本。网页上的英文版学校简介多为其中文版的英译。此类中英文学校简介在介绍学校相关信息的同时,也起到对外宣传的作用,兼具"信息... 在高等教育走向国际化以及网络信息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各大高校的网页大多都存在中英文两种版本。网页上的英文版学校简介多为其中文版的英译。此类中英文学校简介在介绍学校相关信息的同时,也起到对外宣传的作用,兼具"信息型文本"和"呼唤行文本"的特征。该文综合运用纽马克的文本类型说及其相对应的两大翻译方法,以地处合肥{全国四大科教城市之一}的几所高校为例,分析这几所高校网页上的中英文简介,比较异同,浅析高校简介英文翻译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纽马克 文本类型说 语义翻 交际翻 译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译笔新探 被引量:2
19
作者 袁锦翔 《外语研究》 1987年第2期19-27,44,共10页
鲁迅译文的内容忠于原作,这是一般评论家所公认的。但关于他的译笔,从二三十年代起就有激烈的争论。如1929年梁实秋曾不只一次指责鲁迅的翻译是“死译”、“晦涩”、“难解”。(见梁实秋《论鲁迅先生的“硬译”》,载《新月》第二卷第6、... 鲁迅译文的内容忠于原作,这是一般评论家所公认的。但关于他的译笔,从二三十年代起就有激烈的争论。如1929年梁实秋曾不只一次指责鲁迅的翻译是“死译”、“晦涩”、“难解”。(见梁实秋《论鲁迅先生的“硬译”》,载《新月》第二卷第6、7号合刊;《答鲁迅先生》,同上,第二卷第9期)有人则认为“……鲁迅先生自己的译文从来就没有‘不顺’过……。”(冯维静《瞿秋白论翻译》,载《翻译通报》1951年10月第三卷第4期)近年来,笔者在教学中时或听到个别青年同志反映:“鲁迅的译文不大好懂。”有的文章在肯定鲁迅的同时,也认为鲁迅的“译文中确有不甚顺畅之处。”(沈宝基、奈协斌《略论鲁迅的翻译理论和实践》,载《翻译通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全集 论翻 梁实秋 沈宝基 文艺理论 二三十年代 译例 艺术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翻译中的词语处理问题
20
作者 扎宜提.热依木 《语言与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53-56,共4页
一篇文章或一本书,译得是否成功,能否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取决于译者是否能逐一解决由于两种语言的差异所带来的矛盾。翻译标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译文形式与原文内容的辩证统一。这就是说,我们应该将内容和形式统一的原作,用另一种语言再... 一篇文章或一本书,译得是否成功,能否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取决于译者是否能逐一解决由于两种语言的差异所带来的矛盾。翻译标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译文形式与原文内容的辩证统一。这就是说,我们应该将内容和形式统一的原作,用另一种语言再现出来,达到所译语言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在翻译过程中,保持原作的风格,在具体问题上尽可能保持原作的形式。因而有必要对两种语言进行对比地研究。 在一篇文章中,句子是思想的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谈翻 原文内容 文语言 内容和形式 辩证统一 一本 汉俄译例汇编 换词 政治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