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理想走近现实——试论双语词典译义的现代等值观 被引量:4
1
作者 魏向清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2-65,共4页
本文从哲学视角对双语词典译义中的等值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基于认知主体语义建构的双语词典译义的现代等值观。
关键词 等值 双语词典译义 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现代双语词典译义的本质及其多元研究理据 被引量:7
2
作者 魏向清 《辞书研究》 2005年第3期60-67,105,共9页
本文对现代双语词典译义的本质特征进行了描述与分析,指出现代双语词典译义的本质在于其系统性以及其构成要素的原型特征。这与传统双语词典译义的对应词模式有着根本的不同。现代双语词典的译义是通过包括对应词处理在内的多元译义手... 本文对现代双语词典译义的本质特征进行了描述与分析,指出现代双语词典译义的本质在于其系统性以及其构成要素的原型特征。这与传统双语词典译义的对应词模式有着根本的不同。现代双语词典的译义是通过包括对应词处理在内的多元译义手段来全面实现的。要完善双语词典译义的工作,必须依靠跨学科的多元研究理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双语词典 译义 本质特征 多元研究理据 构成要素 编纂理据 英语 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框架语义学视阈下汉英词典中汉语文化局限词的译义研究——以“科举”词汇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马珊 《辞书研究》 2018年第2期57-67,共11页
文章以Charles Fillmore的框架语义学为指导,以Frame Net为参照,分析汉英词典在翻译"科举"词汇方面存在的问题后提出,对汉语文化局限词进行译义,应首先提炼出其命题模型,定位其所处的认知语义框架,并根据核心框架元素明确该... 文章以Charles Fillmore的框架语义学为指导,以Frame Net为参照,分析汉英词典在翻译"科举"词汇方面存在的问题后提出,对汉语文化局限词进行译义,应首先提炼出其命题模型,定位其所处的认知语义框架,并根据核心框架元素明确该语词的最少释义要素,然后分析该语词的汉语文化特色义,描写核心框架元素中需要具体说明的方面,以及非核心框架元素中需要凸显的方面,对汉语文化局限词在目标语中进行语义重构,并在此基础上,克服汉英词典编排体例的影响,再现汉语文化局限词固有的语义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语 汉英词典 文化局限词 译义 科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主题下的新思考——评《双语词典译义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馥芳 《辞书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5-161,共7页
文章主要对《双语词典译义研究》一书的主要内容、创新特征及其不足之处作一简要评述。文章指出,该书主要在三个方面具有突破意义:双语词典译义系统的合理构建,对双语词典翻译特性的精辟抽象,以及把新思维引入双语词典译义批评。在肯定... 文章主要对《双语词典译义研究》一书的主要内容、创新特征及其不足之处作一简要评述。文章指出,该书主要在三个方面具有突破意义:双语词典译义系统的合理构建,对双语词典翻译特性的精辟抽象,以及把新思维引入双语词典译义批评。在肯定该书理论价值的同时,也指出了该书的不足之处:未把插图参见纳入参见结构,未正面回答如何进行原型信息的整合问题,也未明确指出双语词典例证的选取如何"原型"地表征出双语词典译义系统中的各类原型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语词典 译义 原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师自通”的译义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安兴 《辞书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4-185,共2页
《现代汉语大词典》对“无师自通”的释义是“没有老师的传授指导而自能通晓”(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0)。目前的几本汉英词典为其提供的几种翻译均未能体现其外延和内涵,值得商榷。
关键词 汉语大词典 译义 汉英词典 出版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汉词典中的词目译义与例证翻译的关系 被引量:2
6
作者 陈丛梅 《辞书研究》 2005年第3期68-73,共6页
英汉词典的翻译包括两个方面———词目翻译和例证翻译。词目翻译是两套语言符号之间的对应,例证翻译是比词目单位更大的词组、语段和句子的翻译。两种翻译相辅相承,对立统一。本文将英汉词典中的词目译义与例证翻译之间的关系归纳为两... 英汉词典的翻译包括两个方面———词目翻译和例证翻译。词目翻译是两套语言符号之间的对应,例证翻译是比词目单位更大的词组、语段和句子的翻译。两种翻译相辅相承,对立统一。本文将英汉词典中的词目译义与例证翻译之间的关系归纳为两点———语义概括与形式整合以及静态对等与动态转换,并对两种关系作了较详尽的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汉词典 词目译义 例证翻 概括 形式整合 动态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擦边球”的译义
7
作者 李安兴 《辞书研究》 CSSCI 2008年第5期153-155,共3页
“擦边球”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个词,原指“打乒乓球擦着球台边沿的球”,后来人们把“做在规定的界限边缘而不违反规定的事比喻为打擦边球”(《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
关键词 《现代汉语词典》 译义 商务印书馆 乒乓球 比喻 违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户视角下内向型双语学习词典的译义原则
8
作者 黄芳 《辞书研究》 2015年第4期46-52,共7页
文章对传统双语学习词典以对等为编纂原则的译义缺陷进行考察,发现传统的对等原则存在译义单位单一、译义中心词缺乏与语境的联系,译义与微观结构中其他信息部分联系不紧密,未体现中观结构的整体译义能力等不足之处,不能充分满足学习者... 文章对传统双语学习词典以对等为编纂原则的译义缺陷进行考察,发现传统的对等原则存在译义单位单一、译义中心词缺乏与语境的联系,译义与微观结构中其他信息部分联系不紧密,未体现中观结构的整体译义能力等不足之处,不能充分满足学习者对词典释义的查询需求。针对传统译义缺陷,文章提出双语学习词典应基于用户视角,遵循关联原则和国别原则进行译义。本研究有助于改进内向型双语学习词典的译义编纂,基于新型译义原则编纂的双语词典能更有效地促进中国学习者二语词汇的习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语学习词典 对等 不足 译义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词典学与翻译学的融合——《双语词典译义研究》简评
9
作者 黄忠廉 《外语与翻译》 2010年第4期77-79,共3页
美国学界有人戏言:“什么是博士?博士是对越来越小的领域知道得越来越多的人。”26万余字的专著,研究的只是双语词典的译义问题,可见研究之具体,之细微,之专一,之深入,这种研究最能见人所未见,也能填补学科的某些空白,有开拓... 美国学界有人戏言:“什么是博士?博士是对越来越小的领域知道得越来越多的人。”26万余字的专著,研究的只是双语词典的译义问题,可见研究之具体,之细微,之专一,之深入,这种研究最能见人所未见,也能填补学科的某些空白,有开拓创新之功。这就是读、用南京大学魏向清教授《双语词典译义研究》(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出版;下称《双》)的第一印象。这一粗略印象从好几个特点中得到了印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语词典译义 词典学 简评 第一印象 南京大学 出版社 美国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英学习型词典形容词条目译义语境化描写 被引量:3
10
作者 秦曦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4-38,共5页
本文以中国英语学习者形容词习得问题为切入点,着重描述了学习者在形容词编码方面的实际需求,阐述了汉英学习型词典研编中优化形容词条目处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本文借鉴相关语言学和词典学理论研究成果,探讨了双语词典条目... 本文以中国英语学习者形容词习得问题为切入点,着重描述了学习者在形容词编码方面的实际需求,阐述了汉英学习型词典研编中优化形容词条目处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本文借鉴相关语言学和词典学理论研究成果,探讨了双语词典条目译义语境化的编纂理念及其对汉英学习型词典形容词条目编写的指导作用。译义语境化的过程即完整译义的过程,汉英学习型词典的编纂应为学习者构建认知译语词汇所需的语义、语法、语用信息的复合认知语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英学习型词典 形容词条目 译义语境化 编纂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译义正误
11
作者 蔡钢生 《辞书研究》 CSSCI 1997年第5期149-151,共3页
关键词 光盘只读存储器 英汉词典 计算机词汇 激光 中国计算机学会 译义 大容量 计算机软盘 音频信号 多媒体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框架语义学视域下汉译英中隐义显译的研究
12
作者 贺龙会 《海外英语》 2017年第17期215-216,共2页
该文在框架语义学的视域下,分析了汉译英中存在的隐义显译的情况,并对其加以分类,在显示框架语义学强大解释力的同时,也以期为翻译中语言符号显、隐问题的处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框架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用户视角的汉英词典意义表征能力调查 被引量:9
13
作者 胡文飞 章宜华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8-84,共7页
对双语词典编纂而言,意义表征包含译义和释义两个内涵。汉英词典是中国英语学习者不可或缺的工具,因此研究其意义模式及表征能力极具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立足于用户的交际场景和认知心理,通过分层抽样的方式,系统调查了8种主流汉英词典... 对双语词典编纂而言,意义表征包含译义和释义两个内涵。汉英词典是中国英语学习者不可或缺的工具,因此研究其意义模式及表征能力极具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立足于用户的交际场景和认知心理,通过分层抽样的方式,系统调查了8种主流汉英词典中31个心理动词的意义表征能力。结果表明:多数心理动词在意义表征过程中恪守了数量、质量、关系和顺应的交际原则,但也有部分心理动词在表征过程中出现了对以上交际原则的背离,进而影响了表征质量和效果。本文的调查有利于编者全面系统地了解所编词典在这一方面的表征效果,对提高汉英词典的编纂质量大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视角 表征能力 译义 交际场景 认知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学习词典释义语境观之文本折射——历时考察与思考 被引量:9
14
作者 魏向清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4-69,112,共6页
本文以现代语言学研究中的语境理论发展轨迹为参照,通过对不同时期英语学习词典代表性文本的历时考察,对英语学习词典释义语境观的嬗变过程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在此基础上,作者也对英汉学习型词典译义语境观的确立进行了初步思考。本文... 本文以现代语言学研究中的语境理论发展轨迹为参照,通过对不同时期英语学习词典代表性文本的历时考察,对英语学习词典释义语境观的嬗变过程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在此基础上,作者也对英汉学习型词典译义语境观的确立进行了初步思考。本文作者认为,双语词典译义的语境观应该是一种多层次认知互动语境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学习词典 译义 语境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林语堂当代汉英词典》到《新时代汉英大词典》——以中文四字成语的英译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傅一勤 《辞书研究》 2006年第2期134-138,179,共6页
本文结合一些中文四字成语在汉英词典中的处理实例,既肯定后出的《新时代汉英大词典》较之《林语堂当代汉英词典》有较大进步,又指出了前者仍存在的不足,认为汉英词典对四字成语的词目译义应由“字面解释”和“等值译文”两部分组成,并... 本文结合一些中文四字成语在汉英词典中的处理实例,既肯定后出的《新时代汉英大词典》较之《林语堂当代汉英词典》有较大进步,又指出了前者仍存在的不足,认为汉英词典对四字成语的词目译义应由“字面解释”和“等值译文”两部分组成,并且对于作为词目译义的英语词语应标注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英词典 成语词目 译义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殷墟卜辞中的商代“北里之舞”考论
16
作者 蓝凡 《文化艺术研究》 2024年第1期94-110,116,共18页
司马迁在《史记》中所说“作新淫声”的“北里之舞”,就是我们今天对殷墟卜辞释文译义的“从”。“从”的字形来源,是中国远古先民的生殖崇拜舞蹈。“从”的引申义在商代的运用,并非“从”的本义或初义。“北里之舞”是殷商时期王室贵... 司马迁在《史记》中所说“作新淫声”的“北里之舞”,就是我们今天对殷墟卜辞释文译义的“从”。“从”的字形来源,是中国远古先民的生殖崇拜舞蹈。“从”的引申义在商代的运用,并非“从”的本义或初义。“北里之舞”是殷商时期王室贵族权力享乐的标志之一,在殷墟卜辞中,除了祭祀求雨外,有关“北里之舞”卜辞的存在,传递出了商代权力表达的一个重要特征。占卜祭祀是商王室贵族权力宣示的方式,也是商代权力“合法化”的途径之一。“北里之舞”这种专供商王室贵族权力享乐的工具,其活动仍然需要进行占卜贞(鼎)问的允许,从而使得这种“以酒为池、悬肉为林”的“靡靡之乐”舞蹈表演,也具有了“神授王权”的合法性,同时充满了商代特征的神秘性。商代“北里之舞”的兴起,虽然迎合了商王室奴隶主贵族的奢侈享乐之需,却在客观上同时促使了中国古代舞蹈从单纯的祭祀实用,向非祭祀性的表演观赏的转变。因此,“北里之舞”成为中华舞蹈历史变衍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里之舞” “从”的释文译义 古代生殖崇拜舞蹈 占卜合法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语词典编纂中“的”字词缀化探因
17
作者 宋飞 《辞书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6-82,共7页
现在通行的外汉类双语词典形容词译义均带"的"字,这与汉外词典和汉语单语词典形容词形态与释义不带"的"相矛盾。文章指出,外汉类双语词典形容词译义存在"的"字词缀化现象。通过考察,提出外汉双语词典形容... 现在通行的外汉类双语词典形容词译义均带"的"字,这与汉外词典和汉语单语词典形容词形态与释义不带"的"相矛盾。文章指出,外汉类双语词典形容词译义存在"的"字词缀化现象。通过考察,提出外汉双语词典形容词"的"字词缀化有主客观两方面原因:即词典译义标准和译者主体性,进而指出外汉双语词典形容词译义时,译者应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适当添加符号标注等策略,减少"的"字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语词典 形容词译义“的”字词缀化 译义标准 主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英词典的文化词研究综述(2001—2020):回顾与前瞻 被引量:7
18
作者 胡文飞 张俊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4-81,122,共9页
文化词具有显著的文化性和社会性,基于历时视角对汉英词典文化词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极具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和归纳,系统描述了近20年来汉英词典文化词研究的特征和发展趋势。研究发现,对汉英词典文化词译义结构的研究正... 文化词具有显著的文化性和社会性,基于历时视角对汉英词典文化词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极具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和归纳,系统描述了近20年来汉英词典文化词研究的特征和发展趋势。研究发现,对汉英词典文化词译义结构的研究正从单一离散走向多维系统,但标注体系研究已经从编者主体走向用户需求,而例证结构分析则从言语转换走向文化映射。未来对汉英词典的文化词研究,应不断强化其交际功能,凸显语料库在汉英词典表征中的驱动作用并优化文化词的转换结构。本文对汉英词典文化词研究的回顾与前瞻,利于完善汉英词典编纂结构,并从理论和实践上为未来双语词典的发展指明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词 译义 标注 例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一种选择——关于平行语料库建设及其使用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安兴 《辞书研究》 2006年第1期115-120,130,共7页
平行语料库的建设既要体现出一定的目的性,也要具有一定的规模。“大胆怀疑,小心求证”,这种自古流传下来的科学研究方法,对于我们编辑和使用语料库中的语料不乏借鉴之处。
关键词 汉英词典 平行语料库 词目译义 求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erarchical Semantic-Category-Tree Model for Chinese-English Machine Translation 被引量:1
20
作者 Zhu Xiaojian Jin Yaohong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12年第12期80-92,共13页
We introduce a novel Sermntic-Category- Tree (SCT) model to present the sen-antic structure of a sentence for Chinese-English Machine Translation (MT). We use the SCT model to handle the reordering in a hierarchic... We introduce a novel Sermntic-Category- Tree (SCT) model to present the sen-antic structure of a sentence for Chinese-English Machine Translation (MT). We use the SCT model to handle the reordering in a hierarchical structure in which one reordering is dependent on the others. Different from other reordering approaches, we handle the reordering at three levels: sentence level, chunk level, and word level. The chunk-level reordering is dependent on the sentence-level reordering, and the word-level reordering is dependent on the chunk-level reordering. In this paper, we formally describe the SCT model and discuss the translation strategy based on the SCT model. Further, we present an algorithm for analyzing the source language in SCT and transforming the source SCT into the target SCT. We apply the SCT model to a role-based patent text MT to evaluate the ability of the SCT model.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SCT is efficient in handling the hierarehical reordering operation in 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ORDERING SCT MT function wor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