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论汉语词类问题——从沈家煊先生的“名动包含”观说起 被引量:14
1
作者 陆俭明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5,共15页
词类问题是汉语语法研究中令人纠结而又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旨在评述沈家煊先生的“名动包含”汉语词类观。文章先扼要介绍了沈先生的“名动包含”说。为便于读者对汉语词类有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本文在评述沈先生观点之前,先梳理了现... 词类问题是汉语语法研究中令人纠结而又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旨在评述沈家煊先生的“名动包含”汉语词类观。文章先扼要介绍了沈先生的“名动包含”说。为便于读者对汉语词类有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本文在评述沈先生观点之前,先梳理了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有关汉语词类的几种主要观点。文章在全面剖析沈先生的“名动包含”说之后指出,“名动包含”说未能让我们看到汉语语法的真正特点,未能帮助人们深刻认识词类的本质,未能帮助人们确定划分汉语实词的具体标准,也未能解决汉语语法研究中的种种难题。为解决好汉语语法研究中的种种疑难问题,不能光考察研究词类问题,还需要深入进行以下两方面的考察研究:一是对汉语词语(或者说句法成分)在句子中的省略情况的考察研究,因为省略对汉语语法影响很大;二是对汉语信息结构及其对汉语句法制约情况的考察研究,因为汉语语法更多受汉语信息结构的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类 汉语词类问题 “名动包含”说 省略 语言信息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汉语特有词类问题看语法的宏观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丹青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1年第2期79-84,共6页
一、何谓语法的宏观研究1989年,笔者曾在《汉语学习》上撰文呼吁加强对汉语的宏观研究,并提出了亟待引起重视的五个宏观课题.本文将围绕汉语特有词类这一课题来探讨现代汉语语法宏观研究的有关问题.宏观研究跟微观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是相... 一、何谓语法的宏观研究1989年,笔者曾在《汉语学习》上撰文呼吁加强对汉语的宏观研究,并提出了亟待引起重视的五个宏观课题.本文将围绕汉语特有词类这一课题来探讨现代汉语语法宏观研究的有关问题.宏观研究跟微观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宏观研究需要展开一些更大课题的研究,但这些研究必须有大量的语言材料和微观研究成果作基础.而微观研究也应该逐步建立起宏观的立足点,以突破课题本身的局限,使微观成为宏观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我们提倡的宏观研究,更主要的是一种思路、一种方法,而不是一种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学习 介词短语 语言学 词类问题 语言共性 所有格定语 语言材料 中心词 前置词 语气助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20年古汉语词类问题研究刍议 被引量:10
3
作者 苗启川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4期70-75,共6页
上古汉语词类问题研究主要包括词的分类、归类、兼类、活用及虚词的研究。词类问题研究的相对落后状态,已经制约了古代汉语语法研究进一步向纵深发展。怎样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先秦若干部有代表性的典籍所提供的语料作穷尽的考察、充分细... 上古汉语词类问题研究主要包括词的分类、归类、兼类、活用及虚词的研究。词类问题研究的相对落后状态,已经制约了古代汉语语法研究进一步向纵深发展。怎样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先秦若干部有代表性的典籍所提供的语料作穷尽的考察、充分细致的静态描写、严格的频率统计以及在现代语言理论指导下的科学分析,以推进上古汉语词类问题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类问题 分类 归类 兼类 活用 虚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句法结构·词类义标准——关于汉语词类划分问题 被引量:2
4
作者 孙良明 《山东师范学院学报》 1984年第1期78-86,56,共10页
在一九八一年开始的我国语法学界关于汉语析句问题讨论中,笔者提出了“句结构成分分析法”这一方法,写了几篇文章从不同方面论述,《汉语句法分析问题》(下简称《句法》)一文,较全面地谈了笔者对汉语句法分析的看法。本文想再谈谈汉语词... 在一九八一年开始的我国语法学界关于汉语析句问题讨论中,笔者提出了“句结构成分分析法”这一方法,写了几篇文章从不同方面论述,《汉语句法分析问题》(下简称《句法》)一文,较全面地谈了笔者对汉语句法分析的看法。本文想再谈谈汉语词法——词类划分问题。 1953——1954年我国语法界就词类划分问题进行过大规模的讨论。尔后,关于这个问题的论著少见了。近年出版、再版的几套《现代汉语》教材,均谈到词类划分标准。它们所主张的大致是1953——1954年那次讨论成果的反映,这些标准当时均提了出来;同时也是那次讨论所争议的问题的继续,如一个标准和多个标准问题。而关于这个问题,当时吕叔湘先生在《关于语法词类的一些原则性问题》(以下简称《问题》)一书中表示过明确的意见:“按照一般的分类原则,一次只能用一个标准,……如果同时应用两个标准,这两个标准就有打架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句法结构 词类划分问题 形容词 结构关系 现代汉语 结构功能 词汇 类义 动词 汉语句法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维语的词类划分问题 被引量:1
5
作者 高莉琴 阿不都许库尔.艾山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3期103-113,共11页
维吾尔语的词类划分问题是维吾尔语语法中的一个大问题,以前,也曾有人涉足过这个领域,做过一些工作。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评论别人的观点,而只是想谈一下我们在这一方面的一些认识。
关键词 形容词 名词 语法形式 词类划分问题 分布特点 组合关系 动词 维语 后置词 形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句本位”与古代汉语词类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许嘉璐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6期36-42,35,共8页
“句本位”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断受到批评。原因大约有两个:一是这一学说本身的弱点,一是旁人对它的误解。而这后一点,多少也跟黎锦熙先生当年的表述不尽精密有关。
关键词 句本位 《新著》 词类问题 词类研究 古代汉语 《马氏文通》 名词 转类 汉语语法 形容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词类研究述评 被引量:5
7
作者 朱林清 王建军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1期27-34,共8页
汉语词类研究述评朱林清,王建军引言关于汉语词类研究的重要性,龙果夫教授在其《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序》中有这么一段精辟的论述:“(词类问题)有巨大的理论的和实用的意义,因为各种语言的语法结构的本质反映在词类上。离开词... 汉语词类研究述评朱林清,王建军引言关于汉语词类研究的重要性,龙果夫教授在其《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序》中有这么一段精辟的论述:“(词类问题)有巨大的理论的和实用的意义,因为各种语言的语法结构的本质反映在词类上。离开词类,既不可能理解汉语句法的特点,也不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词类 研究述评 《马氏文通》 词类研究 汉语语法学 文法革新讨论 词类问题 语法功能 《新著国语文法》 形容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词类的划分 被引量:4
8
作者 苏培成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8期37-39,41,共4页
汉语词类的划分苏培成有的语法书上说:词类就是词的语法分类。这种讲法把词在语法上的分类,与词在语音上、语义上的分类区别开来,是有意义的。可是单就语法的分类说,这种讲法又是不够的。因为词的语法分类有两种,一种是构词法上的... 汉语词类的划分苏培成有的语法书上说:词类就是词的语法分类。这种讲法把词在语法上的分类,与词在语音上、语义上的分类区别开来,是有意义的。可是单就语法的分类说,这种讲法又是不够的。因为词的语法分类有两种,一种是构词法上的分类,如词可以分为复合词、派生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法功能 汉语词类 形容词 句子成分 词类问题 汉语语法 词类的划分 名词 不及物动词 组合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副词的归属谈词类划分问题
9
作者 古建军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2期107-112,共6页
副词是实词还是虚词,这是我国语法界长期以来议无定论的一个问题。从我国最早的语法书《马氏文通》到目前为止,对于副词的归属问题有三种不同的意见:一是认为副词应归属于实词,持这种意见的人不多,主要有马建忠、胡裕树、黄伯荣、张静等... 副词是实词还是虚词,这是我国语法界长期以来议无定论的一个问题。从我国最早的语法书《马氏文通》到目前为止,对于副词的归属问题有三种不同的意见:一是认为副词应归属于实词,持这种意见的人不多,主要有马建忠、胡裕树、黄伯荣、张静等人;一是认为副词应归属于虚词,这大概是我国语法界大多数人的意见和习惯的分法,如杨树达、杨伯峻、刘景农、王力、张志公等人持这种意见;高名凯、吕叔湘等人,则把副词的归属问题先挂起来,期待解决。笔者认为,高名凯先生和吕叔湘先生提出的问题是值得深思的,也是目前我国语法界亟待解决的。副词归属于实词对呢,还是归属于虚词对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词 虚词 句子成分 词类划分问题 整体概念 词义 中性词 代词 汉语语法 基本类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开展字词索引工作
10
作者 曹乃木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8期20-21,共2页
积极开展字词索引工作□曹乃木大型的和实用的字典、词典应注意选收流传至今的各个历史时期有影响读物中的字、词。因为这些字、词是读者在学习中经常遇到的。它们当中的“拦路虎”应是工具书所要解决的重点。而现行的有些字典词典多忽... 积极开展字词索引工作□曹乃木大型的和实用的字典、词典应注意选收流传至今的各个历史时期有影响读物中的字、词。因为这些字、词是读者在学习中经常遇到的。它们当中的“拦路虎”应是工具书所要解决的重点。而现行的有些字典词典多忽略了这一方面,往往陈陈相因注意集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索引 工具书 《韩非子》 《辞源》 语言现象 词类问题 词语 经济效益 词典 《世说新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汉句子结构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烈材 《外国语文》 1985年第Z1期128-144,共17页
本文是我院教师张烈材同志的博士论文摘要。该论文用德文写成,于1984年2月16日在西德科隆大学答辩通过,原文共256页,指导教师是西德著名语言学家雷万多夫斯基博士。1984年3月,西德语言杂志“Dokumentation sprachwissenschaftlicher For... 本文是我院教师张烈材同志的博士论文摘要。该论文用德文写成,于1984年2月16日在西德科隆大学答辩通过,原文共256页,指导教师是西德著名语言学家雷万多夫斯基博士。1984年3月,西德语言杂志“Dokumentation sprachwissenschaftlicher Forschungsvorhaben des IdS”对该论文作了专题介绍。同年9月,科隆凯叶出版印刷公司将该书正式出版。整个论文共分五个部分:一、引言;二、配价语法的基本原理和研究状况;三、德、汉句子模式;四、德、汉的语序;五、结束语。论文的引言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的目的、对比的方法和文章的布局安排等四个方面,着重说明采用配价理论的原因。结束语说明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比如用配价理论解决汉语的词类划分问题等。本文只着重摘要介绍该论文的主体部分,即第二、三、四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分析 句子结构 配价理论 词类划分问题 配价语法 研究状况 句子模式 指导教师 对比的方法 论文摘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印《中国文法革新论丛》序
12
作者 胡裕树 《汉语学习》 1984年第1期56-57,共2页
汉语语法作为一门科学,始于马建忠的《马氏文通》。自此之后,不少学者在这块土地上辛勤耕耘,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在创业阶段,一些著作中带有模仿的偏向,这是可以理解的,我们不能苛求前人。但是,汉语语法体系必须根据汉语的语言事实来缔造... 汉语语法作为一门科学,始于马建忠的《马氏文通》。自此之后,不少学者在这块土地上辛勤耕耘,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在创业阶段,一些著作中带有模仿的偏向,这是可以理解的,我们不能苛求前人。但是,汉语语法体系必须根据汉语的语言事实来缔造,机械的模仿会阻碍语法学的发展,早在二十年代,有识之士就发出了独立研究、反对模仿的呼声。三十年代以来,一些学者既借鉴语言学的理论,又注意发掘汉语的特点,撰写了一批新著,如吕叔湘的《中国文法要略》、王力的《中国现代语法》等等;另一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法革新 汉语语法研究 语言事实 现代语法 词类问题 《中国文法要略》 《马氏文通》 创业阶段 马建忠 语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