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对英汉、汉英翻译的有效性——以词类转换和单位转换为主的探讨 被引量:16
1
作者 林茵茵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98-101,共4页
卡特福德的翻译转换理论,是建立在韩礼德的"阶和范畴语法"之上的。通过对"翻译转换"理论的起源、实质及分类的介绍,旨在强调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转换的必要性。同时,在对源语和目标语语言结构差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 卡特福德的翻译转换理论,是建立在韩礼德的"阶和范畴语法"之上的。通过对"翻译转换"理论的起源、实质及分类的介绍,旨在强调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转换的必要性。同时,在对源语和目标语语言结构差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若干汉英、英汉翻译的例证,主要从词类转换和单位转换这两个方面探讨转换理论运用于翻译实践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特福德 翻译转换 词类转换 单位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英汉翻译中的词类转换——读杨必译《名利场》选段之启示 被引量:5
2
作者 张戈 杨丽娜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6期157-158,共2页
词类转译法是英译汉常用的方法和技巧之一。在英译汉过程中,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不同,英文中有些词能逐词对译,而有些词却不能,在译文中需要巧妙的转换词类,才能使汉语译文通顺自然。
关键词 词类转换 英汉翻译 《名利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汉词类转换在排球英语翻译中的运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左自强 《宜春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68-72,共5页
词类转换译法是英汉翻译中一种常见的译法。通过这种译法的运用,不仅不会破坏原文的实质,还可使译文更准确到位,更符合汉语的语言习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通过大量的例词和例句,探讨了排球英语中这些词类的特征及相应的翻译技巧... 词类转换译法是英汉翻译中一种常见的译法。通过这种译法的运用,不仅不会破坏原文的实质,还可使译文更准确到位,更符合汉语的语言习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通过大量的例词和例句,探讨了排球英语中这些词类的特征及相应的翻译技巧。以期抛砖引玉,能为排球英语的阅读与翻译提供许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类转换 排球英语 翻译技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词类转换在汉译中的应用——以英、俄语句子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张丽艳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6期111-112,共2页
英译汉、俄译汉,并非简单的字面对译,而应遵循一定的翻译原则,采用一定的翻译技巧。译者为使译文既符合原文的意思,又通顺畅达、自然易懂,常常使用词类转换法。以此介绍了汉译时词类转换的五种类型,以期帮助学生掌握词类转换这一常用的... 英译汉、俄译汉,并非简单的字面对译,而应遵循一定的翻译原则,采用一定的翻译技巧。译者为使译文既符合原文的意思,又通顺畅达、自然易懂,常常使用词类转换法。以此介绍了汉译时词类转换的五种类型,以期帮助学生掌握词类转换这一常用的翻译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类转换 翻译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汉视译技巧探究——顺句驱动及词类转换
5
作者 李新 赵炜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6年第6期58-59,共2页
视译是同声传译的准备课程,视译训练模式的构建要符合其自身特点,也要为同声传译服务。而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又存在巨大差异,译员在做视译时为了保证翻译的质量和速度不得不利用一些视译技巧来保证翻译效果。本文主要探讨了视译中的顺句... 视译是同声传译的准备课程,视译训练模式的构建要符合其自身特点,也要为同声传译服务。而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又存在巨大差异,译员在做视译时为了保证翻译的质量和速度不得不利用一些视译技巧来保证翻译效果。本文主要探讨了视译中的顺句驱动及词类转换技巧,以帮助视译学习者更好地学习视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译 技巧 顺句驱动 词类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贸英语英译汉词类转换译法拾零
6
作者 朱爱云 《英语知识》 2009年第11期27-28,共2页
商贸英语是英语的实用语体,是商贸活动的媒介,它同科技英语一样“注重科学性、逻辑性,正确性与严密性”。因而翻译时要做到“准确严谨”,即准确传达原文内容,不任意增减,以免给贸易带来危害和损失。下面主要谈谈商贸英语英译汉词... 商贸英语是英语的实用语体,是商贸活动的媒介,它同科技英语一样“注重科学性、逻辑性,正确性与严密性”。因而翻译时要做到“准确严谨”,即准确传达原文内容,不任意增减,以免给贸易带来危害和损失。下面主要谈谈商贸英语英译汉词类的转换译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贸英语 词类转换 英译汉 译法 商贸活动 科技英语 科学性 逻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廖美珍教授中译《在亚当之前》中的词类转换法的使用
7
作者 王玥 李卫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3年第2期15-16,共2页
英汉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的语系,在结构、表达方式、修饰手段和逻辑思维等方面存在着许多差异,使用转换法,使译文通顺流畅、地道可读。本文试从英译汉过程中词类转换法的使用来浅析廖美珍教授的译作《在亚当之前》,以更好地领会在翻译过程... 英汉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的语系,在结构、表达方式、修饰手段和逻辑思维等方面存在着许多差异,使用转换法,使译文通顺流畅、地道可读。本文试从英译汉过程中词类转换法的使用来浅析廖美珍教授的译作《在亚当之前》,以更好地领会在翻译过程中应当如何使用转换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 词类转换 《在亚当之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译汉中的词类转换
8
作者 赵娟 《英语知识》 2000年第10期13-14,共2页
英语和汉语分属不同的语系,两种语言词汇的构成和使用习惯都存在着很大差异。如果在翻译时按对等的词类死译,有时必然难以表达原意,译文就会不伦不类。因此,英译汉时,为了符合汉语用词习惯和语法修辞,常常必须把英语某一词类的词转译为... 英语和汉语分属不同的语系,两种语言词汇的构成和使用习惯都存在着很大差异。如果在翻译时按对等的词类死译,有时必然难以表达原意,译文就会不伦不类。因此,英译汉时,为了符合汉语用词习惯和语法修辞,常常必须把英语某一词类的词转译为汉语另一词类的词。这是一种极为重要的翻译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类转换 英译汉 英语副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汉翻译中的词类转换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晓红 《海外英语》 2018年第11期118-119,共2页
英语在是世界范围内通用的语言,在各国的文化交流和经济往来当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英汉翻译中,要充分把握英语和汉语的形式和特征,通过运用语言技巧进行通顺、合理的翻译。本文简述了此类转换的具体定义及特征,阐述了英汉翻译当中... 英语在是世界范围内通用的语言,在各国的文化交流和经济往来当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英汉翻译中,要充分把握英语和汉语的形式和特征,通过运用语言技巧进行通顺、合理的翻译。本文简述了此类转换的具体定义及特征,阐述了英汉翻译当中此类转换具有的必要性,并具体分析了翻译当中的词类转换一些具体体现等,希望以此提升英汉翻译的合理性与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汉翻译 词类转换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见词类转换法小结
10
作者 魏小梅 《疯狂英语(初中天地)》 2002年第14期8-8,共1页
“词类转换”就是将一个词根加上前缀或后缀,使之构成一个新词。此类词也称为派生词,它是英语构词法中的一种。如能掌握这类词的构词规律,不仅会对同学们记忆、理解词汇大有帮助,而且可以触类旁通,增加词汇量。现将初中英语课本中出现... “词类转换”就是将一个词根加上前缀或后缀,使之构成一个新词。此类词也称为派生词,它是英语构词法中的一种。如能掌握这类词的构词规律,不仅会对同学们记忆、理解词汇大有帮助,而且可以触类旁通,增加词汇量。现将初中英语课本中出现的这类词汇总结如下,以供同学们参考: 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读闭音节 词类转换 形容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中学英语词类转换
11
作者 潘元祚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1993年第4期84-87,共4页
英语词类分为十类,即: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数词,介词,连词,感叹词和冠词。其中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中的一些词通常有一词多性现象,即一个单词由某一种词类转用为另一种词类。这种现象便叫做词类转换。
关键词 词类转换 句法功能 同位关系 类词 YOUNG 动作方式 SMILE SPEAK DOUBT desi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译英的词类转换技巧
12
作者 桑腊梅 《英语知识》 2008年第1期29-31,共3页
词类转换是汉译英中很重要的手段之一,运用得当,可使译文通顺流畅,符合英语习惯,否则译文可能变得生硬累赘。在汉英翻译中可进行各种词类的转换,例如:汉语动词转换成英语名词、形容词、介词;汉语形容词或副词转换成英语名词;汉... 词类转换是汉译英中很重要的手段之一,运用得当,可使译文通顺流畅,符合英语习惯,否则译文可能变得生硬累赘。在汉英翻译中可进行各种词类的转换,例如:汉语动词转换成英语名词、形容词、介词;汉语形容词或副词转换成英语名词;汉语名词转换成英语动词等等。其中,汉语动词转换成英语抽象名词尤为普遍。现将汉译英时最常见的词类转换现象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类转换 汉译英 转换技巧 英语名词 汉语动词 汉英翻译 英语动词 汉语名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論艾約瑟對漢語詞類轉换問題的認識
13
作者 魏兆惠 《文献语言学》 2015年第1期145-155,共11页
艾約瑟對漢語語法的研究,既受西方語法體系之影響,也受中國傳統語言學之啓發。在他之前,無論是西方或中國學者,對漢語中普遍存在的詞類轉换現象雖已有意識,但尚無科學系統的論述。艾約瑟在《漢語官話口語語法》《上海方言口語語法》等... 艾約瑟對漢語語法的研究,既受西方語法體系之影響,也受中國傳統語言學之啓發。在他之前,無論是西方或中國學者,對漢語中普遍存在的詞類轉换現象雖已有意識,但尚無科學系統的論述。艾約瑟在《漢語官話口語語法》《上海方言口語語法》等論著中詳細呈現了對漢語詞類及詞類間轉换關係的認識,雖存在些許不足,但與近半個世紀之後的《馬氏文通》"字類假借"説有驚人相似之處。他的研究在漢語語法史上無疑具有承前啓後的意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約瑟 詞類轉换 語法學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英译汉中词类的转换
14
作者 王跃华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年第23期157-157,共1页
就英汉翻译技巧中的词类转换法做了较详细的介绍。作者分别对名词转译成动词、形容词转译成动词、副词转译成动词、介词转译成动词等技巧做了较充分的概述,并用大量的实例做了详尽的说明。
关键词 词类转换 通顺流畅 互相转译 表达习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表示"可能"的词看习得英语词类的重要性
15
作者 罗焕 《海外英语》 2020年第7期228-229,共2页
词类也叫词性,表示英语单词的类别.学生习得英语的词类非常重要,因为词类是学习英语单词和语法的基础,也是提高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基础.英语中表示"可能"的词有形容词、副词、情态动词等不同的类别.要表达同一意思,不同词... 词类也叫词性,表示英语单词的类别.学生习得英语的词类非常重要,因为词类是学习英语单词和语法的基础,也是提高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基础.英语中表示"可能"的词有形容词、副词、情态动词等不同的类别.要表达同一意思,不同词类之间可以进行转换.注意词的转化的英语构词法,这也是一种词类转换的特殊形式.建议学生遵循二语习得理论的"输入假设"理论来积累英语单词的词类,争取达到理解性的输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词类 表示"可能"的词 重要性 词类转换 理解性输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译汉技巧:转换法(1)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翔 《海外英语》 2012年第11期46-47,共2页
由于英语和汉语分属不同的语系,两种语言在语法和表达方式等方面存在着许多差异。因此英译汉时常常有必要改变表达方式,使译文通顺流畅、地道可读。这种变通技巧就是转换法(shift of perspective)。转换的形式多种多样,大体可分为... 由于英语和汉语分属不同的语系,两种语言在语法和表达方式等方面存在着许多差异。因此英译汉时常常有必要改变表达方式,使译文通顺流畅、地道可读。这种变通技巧就是转换法(shift of perspective)。转换的形式多种多样,大体可分为七种,即词类转换、句子成分转换、表达方式转换、自然语序与倒装语序转换、正面表达与反面表达转换、主动式与被动式转换、从句转换。本期我们先来探讨前四种转换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译汉技巧 转换 句子成分转换 变通技巧 词类转换 倒装语序 自然语序 反面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英文翻译中的转换
17
作者 张强华 司爱侠 《彭城职业大学学报》 1999年第2期101-103,110,共4页
在计算机资料英译汉中,“硬译”往往带来阅读的困难。文中详细提出了在翻译中转换的方法,使用这些方法,可有效提高译文质量。
关键词 计算机英文翻译 形合 意合 词类转换 句子成份转换 机器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译汉中的转换技巧
18
作者 郑素杰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2期83-88,共6页
英语和汉语在用词、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上有其相同之处,也有相异之处。在英译汉时,对有些在用词和表达方式上和汉语一致或相近的英语句子,可以采用“词与词对译”的方法翻译;而有些句子则不可用此法翻译,否则译文就不符合汉语的... 英语和汉语在用词、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上有其相同之处,也有相异之处。在英译汉时,对有些在用词和表达方式上和汉语一致或相近的英语句子,可以采用“词与词对译”的方法翻译;而有些句子则不可用此法翻译,否则译文就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就不能正确反映原文的含义,令人费解。此时若采用转换技巧就可有效地防止错译和硬译弊病的出现。本文从词类转换、句于成分转换、语态转换、句式转换、词义转换五个方面对英译汉的技巧作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 翻译 词类转换 句子成分转换 语态转换 句式转换 词义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译汉中词类的转译
19
作者 李海燕 《滨州师专学报》 2003年第3期75-76,共2页
介绍了英译汉中动词与名词、形容词与副词、名词与形容词的互相转译,以及名词译成副词、形容词译成动词、副词译成动词、介词译成动词的各种情况。
关键词 英译汉 词类 转换词类 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词义扩展的隐喻和转喻认知机制探微 被引量:10
20
作者 陈瑜 赵华俊 《沈阳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70-73,77,共5页
试图对隐藏于词义扩展背后的认知机制——隐喻和转喻思维进行探究。通过对两种认知机制及两种词义扩展形式进行具体分析,发现隐喻机制是一词多义现象的认知基础,而转喻机制则是词类转换现象的主要认知理据,从而为词义演变的研究提供了... 试图对隐藏于词义扩展背后的认知机制——隐喻和转喻思维进行探究。通过对两种认知机制及两种词义扩展形式进行具体分析,发现隐喻机制是一词多义现象的认知基础,而转喻机制则是词类转换现象的主要认知理据,从而为词义演变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义扩展 隐喻 转喻 一词多义 词类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