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语词类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纪念汉语词类问题大讨论50周年专家座谈会纪要 被引量:11
1
作者 孔令达 王葆华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6-80,共5页
关键词 汉语 词类研究 1953年—1955年 学术研究 语法 语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句本位”与古代汉语词类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许嘉璐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6期36-42,35,共8页
“句本位”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断受到批评。原因大约有两个:一是这一学说本身的弱点,一是旁人对它的误解。而这后一点,多少也跟黎锦熙先生当年的表述不尽精密有关。
关键词 句本位 《新著》 词类问题 词类研究 古代汉语 《马氏文通》 名词 转类 汉语语法 形容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名动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四十年——兼谈英汉词类类型学对比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孙崇飞 潘艳艳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1-37,共7页
"名动分离"似乎早已成为学界公认的事实。但近年来的词类类型学研究结果表明名动分离似乎并不具有跨语言普适性。与之类似,尽管认知神经科学家对名词和动词进行过大量卓有成效的跨语言研究,但对导致二者分离的原因仍不清楚,... "名动分离"似乎早已成为学界公认的事实。但近年来的词类类型学研究结果表明名动分离似乎并不具有跨语言普适性。与之类似,尽管认知神经科学家对名词和动词进行过大量卓有成效的跨语言研究,但对导致二者分离的原因仍不清楚,且诸多研究对名动隶属关系观点不一。本文在考察名动认知神经科学四十年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评析其成就和不足,分析导致研究者对名动隶属关系观点不一的原因,最后考察其对英汉词类类型学对比研究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词 动词 认知神经科学 英汉词类类型学对比研究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文法论》关于词类的理论
4
作者 蒋同林 《汉语学习》 1987年第4期21-24,共4页
何容是汉语语法学史上重要的语法学家之一,《中国文法论》是他的代表作。朱德熙先生指出:“《中国文法论》对三十年代以前几部重要的语法著作进行分析和批评,多有独到的见解,至今仍不失为一部有用的参考书。”《中国文法论》的“独到见... 何容是汉语语法学史上重要的语法学家之一,《中国文法论》是他的代表作。朱德熙先生指出:“《中国文法论》对三十年代以前几部重要的语法著作进行分析和批评,多有独到的见解,至今仍不失为一部有用的参考书。”《中国文法论》的“独到见解”是多方面的,本文仅就它的词类理论作一个初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法 词类系统 汉语语法学史 虚词 分词 汉语词类 词类研究 意类 语言成分 结构主义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氏文通》名字章简论
5
作者 蒋文野 《高校教育管理》 1990年第1期63-66,共4页
《马氏文通》(以下简称《文通》)论述词类,名字章是首章。由于该章篇幅不长,论述比较清楚,似乎不难理解,因而历来研究者对此论述不多。其实,名字章既然是词类分析的首章,它必然充分地体现马氏的词类学说和思想,因而认真地研究这一章,深... 《马氏文通》(以下简称《文通》)论述词类,名字章是首章。由于该章篇幅不长,论述比较清楚,似乎不难理解,因而历来研究者对此论述不多。其实,名字章既然是词类分析的首章,它必然充分地体现马氏的词类学说和思想,因而认真地研究这一章,深入地理解其包含的词类理沦及其研究方法,不仅有助于词类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同时也有助于我们澄清对《文通》词类研究的误解。本文试图就这一章,谈《文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字章 《文通》 《马氏文通》 静字 动字 词类系统 语法功能 通名 词类研究 名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