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马氏文通》与现代汉语词类划分标准之比照
1
作者 陈燕玲 《闽西职业大学学报》 2005年第2期68-70,共3页
纵观汉语语法发展史,将《马氏文通》确立的词类划分标准与现代汉语的词类划分标准相比照,结果发现马建忠提出的词类划分标准,即以意义和句法功能为标准,至今仍是现代汉语划分词类的主要标准。由此可见《马氏文通》确立的汉语词类体系及... 纵观汉语语法发展史,将《马氏文通》确立的词类划分标准与现代汉语的词类划分标准相比照,结果发现马建忠提出的词类划分标准,即以意义和句法功能为标准,至今仍是现代汉语划分词类的主要标准。由此可见《马氏文通》确立的汉语词类体系及词类划分标准具有相当的科学性。《马氏文通》在汉语语法史上的重要影响亦可见一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文通 现代汉语 词类划分标准 实词 虚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兼类说反思 被引量:12
2
作者 周韧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04-516,共13页
朱德熙先生的词类观和他确立的汉语词类体系在汉语语法学界影响深远。本文认为,如果深入贯彻朱先生最主要的词类观,那么在汉语的词类划分体系当中,便不宜有兼类的概念。文章首先说明设立兼类词所依据的"数量原则"其实难以把握... 朱德熙先生的词类观和他确立的汉语词类体系在汉语语法学界影响深远。本文认为,如果深入贯彻朱先生最主要的词类观,那么在汉语的词类划分体系当中,便不宜有兼类的概念。文章首先说明设立兼类词所依据的"数量原则"其实难以把握,进而从概括词和个体词关系、词类划分标准的确定和词性标注三个方面说明兼类概念带来的理论困境。我们认为,一旦确立"汉语词类和句法成分不是一一对应关系"这一重要原则,那么设置兼类便会多多少少和这一原则产生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兼类 概括词和个体词 词类划分标准 词性标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