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词汇语用学与词汇语用意识的培养 被引量:4
1
作者 叶慧君 黄永亮 《山东外语教学》 2015年第3期57-63,共7页
词汇语用学是20世纪末西方语言学领域出现的一门新兴分支学科。基于词汇语用学理论框架,本文首先对当前外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现状进行反思,在阐明词汇语用意识的概念及现实必要性之后重点探讨词汇语用意识的培养思路,并通过英汉词义收... 词汇语用学是20世纪末西方语言学领域出现的一门新兴分支学科。基于词汇语用学理论框架,本文首先对当前外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现状进行反思,在阐明词汇语用意识的概念及现实必要性之后重点探讨词汇语用意识的培养思路,并通过英汉词义收缩现象的例证对比分析指出,在词汇教学中必须始终贯彻不同语言中的词汇意义只能在使用中产生对等效应的理念,才有利于学习者词汇语用意识的培养,进而促进学习者词汇语用能力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汇语用 词汇教学 词汇语用意识 语用等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词汇语用学研究述评 被引量:68
2
作者 陈新仁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9,共5页
词汇语用学是语言学尤其是语用学研究领域中一个新兴发展的分支,目前探讨的词汇与语用之间的界面问题主要包括阻遏现象、语用畸形、词义理解等。词汇语用学的研究范围可以进一步拓宽,并且有必要在更广范围内引进语用学理论,不仅研究词... 词汇语用学是语言学尤其是语用学研究领域中一个新兴发展的分支,目前探讨的词汇与语用之间的界面问题主要包括阻遏现象、语用畸形、词义理解等。词汇语用学的研究范围可以进一步拓宽,并且有必要在更广范围内引进语用学理论,不仅研究词汇语义学与语用学之间的分工问题,而且探讨构词法、词态学、词源学等与语用学之间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汇语用 词汇 语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词汇语用学概观 被引量:31
3
作者 曾衍桃 《山东外语教学》 2005年第4期3-10,共8页
人们在研究词汇意义的过程中发现词汇项目不仅有本身的词汇意义,还有许多语用条件因素,这些因素赋予词汇以特定的篇章语用功能,构成特定的语用意义.该语用意义(功能)虽不独立,但也不同于词汇意义,只是由于语境作用才激活了这些用法.最... 人们在研究词汇意义的过程中发现词汇项目不仅有本身的词汇意义,还有许多语用条件因素,这些因素赋予词汇以特定的篇章语用功能,构成特定的语用意义.该语用意义(功能)虽不独立,但也不同于词汇意义,只是由于语境作用才激活了这些用法.最近兴起的词汇语用学把这种词汇意义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本文就该学科理论背景、原则方法、研究对象、发展现状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汇语用 语用 语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闻词汇语用过程的关联论阐释 被引量:3
4
作者 詹全旺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9-74,共6页
新闻词汇语用过程是受众追寻最佳关联的过程。在新闻话语理解过程中,受众对新闻词语进行解码。结合语境信息所构建的实体概念与新闻词语所编码的类型概念之间存在着全同、种属、属种、交叉和全异五种关系。相应地,新闻话语理解中的词汇... 新闻词汇语用过程是受众追寻最佳关联的过程。在新闻话语理解过程中,受众对新闻词语进行解码。结合语境信息所构建的实体概念与新闻词语所编码的类型概念之间存在着全同、种属、属种、交叉和全异五种关系。相应地,新闻话语理解中的词汇语用过程有五种可能的结果:零调整、语用收窄、语用扩充、语用叠加和语用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话语 词汇语用过程 最佳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词汇学和构式语法的语用性及其三个学科过渡 被引量:8
5
作者 侯国金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7-21,共5页
本研究基于词汇的构式性、构式的词汇性、词汇和构式的认知性、修辞性、社会性——即认知语用性、修辞语用性、社会语用性,论述了词汇学向词汇语用学的过渡,构式语法向构式语用学的过渡,以及词汇语用学和构式语法向词汇—构式语用学的... 本研究基于词汇的构式性、构式的词汇性、词汇和构式的认知性、修辞性、社会性——即认知语用性、修辞语用性、社会语用性,论述了词汇学向词汇语用学的过渡,构式语法向构式语用学的过渡,以及词汇语用学和构式语法向词汇—构式语用学的过渡的现实性。作者认为,从语言全息论和词汇及构式的语用性考察,词汇和构式可以联通地进行语用研究,既可以维持词汇学和构式语法的既有理论和相对纯洁性,又能缩小语言学阵营内部分支学科之间的差异,使词汇学和构式语法研究互为助益,促进相关研究和学科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汇 构式语法 语用 过渡 词汇-构式语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既生“我的”,何生“的我”:“X的+人称代词”构式的词汇——构式语用学阐释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小红 侯国金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5-40,共6页
本文从词汇-构式语用学角度来分析"X的+人称代词"构式的形式特征和构式义效。这类构式可分为5小类:NP的+人称代词、VP的+人称代词、AP的+人称代词、PP的+人称代词、CP的+人称代词。"X的+人称代词"作为半图式构式,... 本文从词汇-构式语用学角度来分析"X的+人称代词"构式的形式特征和构式义效。这类构式可分为5小类:NP的+人称代词、VP的+人称代词、AP的+人称代词、PP的+人称代词、CP的+人称代词。"X的+人称代词"作为半图式构式,其构式义和构式效可融合处理,共计有7种义效:标识身份、标明状态、交代事由、设定时空、抒发情感、前后衔接、暗含比对。文章最后展开了初步的跨语言对比,发现该构式在汉语和日语中的出现频率远高于英语等欧洲语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的+人称代词”构式 人称代词 词汇-构式语用 构式义 构式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关何以为构式:词汇—构式语用学视角
7
作者 刘小红 侯国金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148-162,共15页
本文在“词汇—构式语用学”框架下,把传统修辞学的“双关”当作“双关触发器”,而把真正的双关当作“双关构式”进行研究,以双关构式的音形义效为语用修辞参数,将双关构式分为3类:(1){X+同音同形异义异效词+X}双关构式;(2){X+同/近音... 本文在“词汇—构式语用学”框架下,把传统修辞学的“双关”当作“双关触发器”,而把真正的双关当作“双关构式”进行研究,以双关构式的音形义效为语用修辞参数,将双关构式分为3类:(1){X+同音同形异义异效词+X}双关构式;(2){X+同/近音近形异义异效词+X}双关构式;(3){X+同/近音异形异义异效词+X}双关构式。对于语效,除了前人指出的风趣幽默、新颖别致以及让人产生联想等修辞效果之外,本文还发现并阐述了双关构式表达说话者的情感态度、避实就婉、刻意曲解、缓解尴尬等语用功能,浅论了双关构式的语义—语用模糊性、传承性、网络性以及语用修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关构式 词汇—构式语用 音形义效统一体 语义—语用模糊 语用修辞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法律翻译中的语用充实 被引量:28
8
作者 张新红 姜琳琳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1-29,共9页
语用充实是一种词汇语用现象,指言语交际者充分调用语境将语言使用中的各种不确定性词义加以确定化的语用认知过程。本文以语内交际中的语用充实的研究为基础,展开对法律翻译这类特定的语际交际的研究,主要研究法律翻译中比较突出的指... 语用充实是一种词汇语用现象,指言语交际者充分调用语境将语言使用中的各种不确定性词义加以确定化的语用认知过程。本文以语内交际中的语用充实的研究为基础,展开对法律翻译这类特定的语际交际的研究,主要研究法律翻译中比较突出的指示语类、概念类、主题类、语篇衔接类和含义类等五类语际语用充实。本文对法律翻译中的语用充实的研究表明,在法律翻译这一双重明示—推理交际过程中,译者在解读原法律文本的过程中应当主动调用自身的逻辑知识、法律专业知识及其他百科知识,对言语刺激中各类法律信息和语言信息的未定点加以充实;译者在将语用充实后的信息用目的语重新表达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尊重目的语规范和目的语的法律文化,并对目的语接受者的认知语境做出恰当评估。本文提出的研究法律翻译中的语用充实的关联理论框架和分析模式可以为分析翻译实例提供一个新视角,也可以为评价翻译特别是法律翻译提供一种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充实 词汇语用 关联理论 法律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反义词缀派生的语用制约 被引量:19
9
作者 陈新仁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15,共6页
词缀法是英语中一种主要构词手段。就反义词缀的派生特性而言,现有研究主要从词汇阻遏和语义限制等角度探讨其构成中的制约因素,但无论在描写还是与解释方面都缺乏必要的充分性。本文试图在词汇语用学框架内,运用语言顺应理论,探讨英语... 词缀法是英语中一种主要构词手段。就反义词缀的派生特性而言,现有研究主要从词汇阻遏和语义限制等角度探讨其构成中的制约因素,但无论在描写还是与解释方面都缺乏必要的充分性。本文试图在词汇语用学框架内,运用语言顺应理论,探讨英语反义词缀(特别是un-)在构词过程中的语用制约,并就其构成规则的内在机理与突破做出统一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缀法 反义关系 语言顺应 词汇语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说他一说:“他”的虚化和“他”构式的语用化 被引量:7
10
作者 金江 侯国金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6期140-147,共8页
基于CCL语料分析和对前人相关研究的评论,从词汇—构式语用学视角讨论汉语"他"字的虚化及其各种用法,以及"他"构式的语用化,发现"他"有实有虚,而虚化用法各异,有时虚实相间。虚化的"他"在一定... 基于CCL语料分析和对前人相关研究的评论,从词汇—构式语用学视角讨论汉语"他"字的虚化及其各种用法,以及"他"构式的语用化,发现"他"有实有虚,而虚化用法各异,有时虚实相间。虚化的"他"在一定构式中促使构式语用化,所发挥的功效大致是:第一,中顿、缓冲等声韵功效;第二,微调焦点、语气等句法语义功效;第三,赋予所在构式表达蔑视(含詈骂、宣泄)、决心、大量、(语用)距离等语用修辞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 虚化 构式效 语用 词汇—构式语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话语适切性培养途径探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美 牟爱鹏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9-91,共3页
目前,国家强调培养优秀应用型人才,而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当今社会优秀应用型人才必备的技能。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需注重话语的适切性即话语的表达是否准确、恰当、适时、切境。话语的适切性的培养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重视语法中的语... 目前,国家强调培养优秀应用型人才,而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当今社会优秀应用型人才必备的技能。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需注重话语的适切性即话语的表达是否准确、恰当、适时、切境。话语的适切性的培养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重视语法中的语用成分、重视词汇中的语用现象、重视语境中的文化语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 话语的适切性 语法语用 词汇语用 文化语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体概念与词的交际意义 被引量:3
12
作者 詹全旺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1-156,共6页
在人类的思维中存在着类型概念和实体概念,听话人在关联期待的引导下,把词语编码的类型概念的知识以及由语境激活的其他相关知识从长时记忆中提取到工作记忆中,构建实体概念。词义可分为词的语言意义和词的交际意义,前者由类型概念提供... 在人类的思维中存在着类型概念和实体概念,听话人在关联期待的引导下,把词语编码的类型概念的知识以及由语境激活的其他相关知识从长时记忆中提取到工作记忆中,构建实体概念。词义可分为词的语言意义和词的交际意义,前者由类型概念提供,后者由实体概念提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汇语用 类型概念 实体概念 词的语言意义 词的交际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成对词解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任雪莲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72-76,共5页
英语成对词是习语的一种,它是由and和它所连接的两个词构成的具有完整意义的词块。成对词历史悠久、应用广泛,有着蓬勃的生命力,是语言综合运用必不可少的部分。本文从词汇语用学的角度归纳英语成对词的特点,以提高其教学效率。
关键词 英语成对词 解析 语言综合运用 词汇语用 教学效率 历史 归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