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一词的词汇构式化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孟祥英 陈光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1期149-156,共8页
“社会”一词在当代汉语中发生了构式化,形成了“新形式—新意义”的配对:生成了“AD(程度副词)+社会”和“社会+NN(指人词语)”这两个图式构式,其中“社会”常作定语和谓语,有了形容词用法;可表“野蛮的、暴力的”等贬义,也可表“接地... “社会”一词在当代汉语中发生了构式化,形成了“新形式—新意义”的配对:生成了“AD(程度副词)+社会”和“社会+NN(指人词语)”这两个图式构式,其中“社会”常作定语和谓语,有了形容词用法;可表“野蛮的、暴力的”等贬义,也可表“接地气的、生活化的”或“酷的、霸气的”等褒义。从历时层面看,“社会”经历了一个词汇化的过程,唐宋时期以短语身份初现,后经明清的发展,至近代受到语言接触的影响,逐步固化为词。从产生动因看,“社会”一词的构式化受到了图式义、构式的类化以及大众认知心理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 词汇构式 动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词汇学和构式语法的语用性及其三个学科过渡 被引量:8
2
作者 侯国金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7-21,共5页
本研究基于词汇的构式性、构式的词汇性、词汇和构式的认知性、修辞性、社会性——即认知语用性、修辞语用性、社会语用性,论述了词汇学向词汇语用学的过渡,构式语法向构式语用学的过渡,以及词汇语用学和构式语法向词汇—构式语用学的... 本研究基于词汇的构式性、构式的词汇性、词汇和构式的认知性、修辞性、社会性——即认知语用性、修辞语用性、社会语用性,论述了词汇学向词汇语用学的过渡,构式语法向构式语用学的过渡,以及词汇语用学和构式语法向词汇—构式语用学的过渡的现实性。作者认为,从语言全息论和词汇及构式的语用性考察,词汇和构式可以联通地进行语用研究,既可以维持词汇学和构式语法的既有理论和相对纯洁性,又能缩小语言学阵营内部分支学科之间的差异,使词汇学和构式语法研究互为助益,促进相关研究和学科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汇 语法 语用性 过渡 词汇-语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既生“我的”,何生“的我”:“X的+人称代词”构式的词汇——构式语用学阐释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小红 侯国金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5-40,共6页
本文从词汇-构式语用学角度来分析"X的+人称代词"构式的形式特征和构式义效。这类构式可分为5小类:NP的+人称代词、VP的+人称代词、AP的+人称代词、PP的+人称代词、CP的+人称代词。"X的+人称代词"作为半图式构式,... 本文从词汇-构式语用学角度来分析"X的+人称代词"构式的形式特征和构式义效。这类构式可分为5小类:NP的+人称代词、VP的+人称代词、AP的+人称代词、PP的+人称代词、CP的+人称代词。"X的+人称代词"作为半图式构式,其构式义和构式效可融合处理,共计有7种义效:标识身份、标明状态、交代事由、设定时空、抒发情感、前后衔接、暗含比对。文章最后展开了初步的跨语言对比,发现该构式在汉语和日语中的出现频率远高于英语等欧洲语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的+人称代词” 人称代词 词汇-语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词汇—构式”视角看汉语比较句式的界定 被引量:1
4
作者 耿直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5-131,共7页
传统语法研究以句为本位,对词汇和语篇层面关注不够,这使得汉语比较句式的界定也面临着"形式—语义"匹配的困境。"词汇—构式"理论的新发展则为比较句式的界定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整体而言,比较句式可分为词汇型... 传统语法研究以句为本位,对词汇和语篇层面关注不够,这使得汉语比较句式的界定也面临着"形式—语义"匹配的困境。"词汇—构式"理论的新发展则为比较句式的界定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整体而言,比较句式可分为词汇型、句法型和语篇型三类,词汇型比较句式是基础句式,句法型比较句式是内部派生句式,而语篇型比较句式是外部派生句式。不同的比较句式均是比较语义逐层向句法结构投射的结果,其投射过程又受到语用表达需要的驱动以及不同认知视角凸显的影响。可以说,"词汇—构式"视角不仅可以更全面地界定和分析汉语的比较句式,也为研究汉语多个层面互动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汇- 词汇型比较句 句法型比较句 语篇型比较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关何以为构式:词汇—构式语用学视角
5
作者 刘小红 侯国金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148-162,共15页
本文在“词汇—构式语用学”框架下,把传统修辞学的“双关”当作“双关触发器”,而把真正的双关当作“双关构式”进行研究,以双关构式的音形义效为语用修辞参数,将双关构式分为3类:(1){X+同音同形异义异效词+X}双关构式;(2){X+同/近音... 本文在“词汇—构式语用学”框架下,把传统修辞学的“双关”当作“双关触发器”,而把真正的双关当作“双关构式”进行研究,以双关构式的音形义效为语用修辞参数,将双关构式分为3类:(1){X+同音同形异义异效词+X}双关构式;(2){X+同/近音近形异义异效词+X}双关构式;(3){X+同/近音异形异义异效词+X}双关构式。对于语效,除了前人指出的风趣幽默、新颖别致以及让人产生联想等修辞效果之外,本文还发现并阐述了双关构式表达说话者的情感态度、避实就婉、刻意曲解、缓解尴尬等语用功能,浅论了双关构式的语义—语用模糊性、传承性、网络性以及语用修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关 词汇语用学 音形义效统一体 语义—语用模糊 语用修辞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说他一说:“他”的虚化和“他”构式的语用化 被引量:7
6
作者 金江 侯国金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6期140-147,共8页
基于CCL语料分析和对前人相关研究的评论,从词汇—构式语用学视角讨论汉语"他"字的虚化及其各种用法,以及"他"构式的语用化,发现"他"有实有虚,而虚化用法各异,有时虚实相间。虚化的"他"在一定... 基于CCL语料分析和对前人相关研究的评论,从词汇—构式语用学视角讨论汉语"他"字的虚化及其各种用法,以及"他"构式的语用化,发现"他"有实有虚,而虚化用法各异,有时虚实相间。虚化的"他"在一定构式中促使构式语用化,所发挥的功效大致是:第一,中顿、缓冲等声韵功效;第二,微调焦点、语气等句法语义功效;第三,赋予所在构式表达蔑视(含詈骂、宣泄)、决心、大量、(语用)距离等语用修辞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 虚化 语用化 词汇语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物性结构看“处所+N”复合词的词义与释义 被引量:7
7
作者 宋作艳 孙傲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16,共7页
该文从物性结构角度分析了"处所+N"复合词中处所成分与中心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发现单纯表事物存在之处的很少,多表示事物使用或者产生的地方,或兼而有之。隐含的谓词是名词的功用角色或施成角色,这些谓词应该出现在释义中,... 该文从物性结构角度分析了"处所+N"复合词中处所成分与中心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发现单纯表事物存在之处的很少,多表示事物使用或者产生的地方,或兼而有之。隐含的谓词是名词的功用角色或施成角色,这些谓词应该出现在释义中,以揭示构词成分间的具体语义关系,阐明事物的命名理据。目前有些词的释义尚不完备,缺乏相应的谓词。研究还发现,在事物命名中功用、施成特征比处所更重要,功用构式、施成构式在定中词汇构式中层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词 物性结 功用角色 施成角色 词汇构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