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秦虚词“实”“维”“伊”“繄”的用法及其词源关系 被引量:10
1
作者 黄易青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7-67,共11页
先秦汉语中,虚词"实"的最主要用法是作指示代词,强调它前面出现的主语,而不是普遍认为的副词用法。这种用法的"实"用的是假借字,跟"果实"的"实"没有任何渊源关系,而与指示代词"是"... 先秦汉语中,虚词"实"的最主要用法是作指示代词,强调它前面出现的主语,而不是普遍认为的副词用法。这种用法的"实"用的是假借字,跟"果实"的"实"没有任何渊源关系,而与指示代词"是"有同源关系。"维/惟/唯"的用法,一部分是作强调主语和宾语的指示代词,一部分是由这种代词演变而成的系词、副词和连词,表示"乃是"之义。"伊""繄"也作代词、系词、副词。"维""伊"又具有连词的用法。"维"、"伊"、"繄"的古音也有很近的关系,并且都与"是"、"寔"、"实"有语法功用上的相类。它们应该有语源上的关系,其演变是上古汉语方言分化的结果。虚词位置、功能的变化引起词性变化,指示代词发展出系词、副词和连词的作用,同时也相应派生出新词,新旧同源虚词在积淀历史词汇的历史文献中,其发展源流有脉络可寻。在考察了上述虚词演变的时代层次后,将词序变化、功能演变与新词性产生结合起来,可以探讨虚词演变的一些原理和规律,及新的语言体系中新旧句式叠构出重复性表义句式的原理。在同样的位置情况下,判定其词性的一个重要标准是它的指向是其前还是其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示代词 虚词词源 词性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