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晚清四大家”中的一个“另类”——郑文焯的词学主张 被引量:5
1
作者 曾大兴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0-64,共5页
在清末民初词坛,当王鹏运、朱祖谋、况周颐等人力尊吴梦窗,以致"学梦窗者几半天下"之时,郑文焯却主张学姜白石,希望通过学姜白石,达到柳耆卿的"疏宕"之境,用以纠正吴梦窗及其追随者的"雕琢"、"晦涩&... 在清末民初词坛,当王鹏运、朱祖谋、况周颐等人力尊吴梦窗,以致"学梦窗者几半天下"之时,郑文焯却主张学姜白石,希望通过学姜白石,达到柳耆卿的"疏宕"之境,用以纠正吴梦窗及其追随者的"雕琢"、"晦涩"之弊,这在当时是很有些"另类"的;郑文焯"于举世专言四声清浊之时,兼欲上推遗谱",即考校宫调乐律,研求词乐之精神,也是一种"另类"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文焯 词学主张 乐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杜文澜的词学主张与创作 被引量:1
2
作者 沙先一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28-33,共6页
杜文澜是晚清著名词家,有《采香词》及词论著作《憩园词话》等,然学界对其研究甚 少。本文通过对杜氏词学活动的考索,讨论了杜文澜与吴中词派的关系、杜文澜的词学主张与创 作,并对其词史地位作了评价。
关键词 杜文澜 吴中 词学主张 史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新自然 蕴藉秀美——试探纳兰词的美学风貌 被引量:9
3
作者 王国玺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33-136,共4页
纳兰性德足满族成就卓异的词人,他的词给清初词苑平添一支奇葩。在清代“词学中兴”时期,纳兰作为一个满族上层贵族的青年侍卫,在“行付以政事”之外,致力词学理论研究,并写出350多首小令,长调,着意体现自已的词学主张和美学理想。他在... 纳兰性德足满族成就卓异的词人,他的词给清初词苑平添一支奇葩。在清代“词学中兴”时期,纳兰作为一个满族上层贵族的青年侍卫,在“行付以政事”之外,致力词学理论研究,并写出350多首小令,长调,着意体现自已的词学主张和美学理想。他在继承我国古典诗歌和词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另辟蹊径去实践自己的美学追求,是清初接踵于朱彝尊、陈维崧之后,有所创新而独树一帜的词人。这使他的词风别具一格,在清代词坛上产生了巨大影响。他的词都是写得很美的,“如名葩荚锦”。这里,仅就纳兰词的美学风貌,谈点个人的浅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族 纳兰 贵族 风貌 政事 统治阶级 纳兰性德 词学主张 清新自然 古典诗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自是一家”与“别是一家”略窥东坡、易安词学观之异同 被引量:2
4
作者 何旭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83-87,共5页
苏轼、李清照均为宋代一流的词坛大家,二人在词学批评领域也都有极大影响。自苏轼不满柳永词而提出"自是一家"的口号后,李清照又在批评苏轼等人的基础上提出"别是一家"说。这是二人词学主张的核心。探讨东坡、易安... 苏轼、李清照均为宋代一流的词坛大家,二人在词学批评领域也都有极大影响。自苏轼不满柳永词而提出"自是一家"的口号后,李清照又在批评苏轼等人的基础上提出"别是一家"说。这是二人词学主张的核心。探讨东坡、易安词学主张和审美理想的异同,从"自是一家"与"别是一家"的比较分析中入手不失为一个好的切入点。这虽不能包含二人词学主张的全部,但对于我们更客观地理解把握他们的理论主张和创作实践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李清照 自是一家 别是一家 词学主张 审美理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云间派的词论及其在词论史上的地位 被引量:3
5
作者 孙克强 《中州学刊》 CSSCI 1998年第4期91-96,共6页
关键词 陈子龙 云间派 王世贞 北宋 南宋 观念 词学主张 南唐二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兰词论与清初词坛 被引量:3
6
作者 葛恒刚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38-142,共5页
纳兰成德的词论反映了崛起中的饮水词派的词学追求,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推尊词体,缘于清初词体不尊;二、注重比兴寄托,缘于清初词作因缺乏比兴而导致的寡淡乏味;三、以性情为本,反对逞才使学,缘于阳羡词派、... 纳兰成德的词论反映了崛起中的饮水词派的词学追求,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推尊词体,缘于清初词体不尊;二、注重比兴寄托,缘于清初词作因缺乏比兴而导致的寡淡乏味;三、以性情为本,反对逞才使学,缘于阳羡词派、浙西词派因使气逞才而导致率直与晦涩的流弊;四、主张转益多师,反对模拟因袭,缘于词坛宗唐、宗宋各执一端的倾向。它集中反映了饮水词派对17世纪70年代词学创作现状的反思,代表着词学发展的正确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认识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兰成德 词学主张 理论价值 认识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渔洋词论初探 被引量:4
7
作者 孙克强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3期43-46,共4页
王渔洋以“神韵”说驰名骚坛。从顺治末至康熙年间“主持风雅数十年”(《清史稿》卷二六六)。人们对渔洋多关注其诗论,而其词论成就遂被掩盖。其实,渔洋论词颇有心得,特别是他在古广陵扬州任上,“昼了公事,夜接词人”(《居易录》记吴梅... 王渔洋以“神韵”说驰名骚坛。从顺治末至康熙年间“主持风雅数十年”(《清史稿》卷二六六)。人们对渔洋多关注其诗论,而其词论成就遂被掩盖。其实,渔洋论词颇有心得,特别是他在古广陵扬州任上,“昼了公事,夜接词人”(《居易录》记吴梅村语);以渔洋为中心,形成了一个词人群体,广陵词坛繁荣一时。他们填词论词,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词学主张,对当时及后世均产生了相当影响,于清词、清词论的全面振兴有着先声之功。本文拟就渔洋词论作初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熙年间 清史稿 北宋 扬州 艺术价值 王渔洋 花草 词学主张 初步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别是一家”的晁冲之词
8
作者 李朝军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3-108,143,共7页
没有可靠的证据可以说明北宋后期文学家晁冲之曾入大晟府或是一位大晟词人。其词力避柳永的俚俗,也不走苏轼的革新道路,具有婉约雅丽的特色,表现出复归以花间词为代表的传统词风的倾向;而在讲究章法和音律方面,它则与周邦彦词构成同调... 没有可靠的证据可以说明北宋后期文学家晁冲之曾入大晟府或是一位大晟词人。其词力避柳永的俚俗,也不走苏轼的革新道路,具有婉约雅丽的特色,表现出复归以花间词为代表的传统词风的倾向;而在讲究章法和音律方面,它则与周邦彦词构成同调。晁冲之可被视作李清照"别是一家"词学主张的实践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别是一家” 周邦彦 词学主张 大晟府 花间 实践者 李清照 苏轼 柳永 婉约 传统 复归 音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好问词研究的新起点──评《遗山诗词注析》的词注成就
9
作者 赵永源 《高校教育管理》 1994年第1期31-34,共4页
关键词 元好问 遗山 新起点 词学主张 题材内容 元好问研究 刘熙载 杜甫诗歌 况周颐 乐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桂林文化城形成年代的一封信——从桂林近代两位文化名人说起
10
作者 丘振声 《社会科学家》 CSSCI 1999年第3期74-75,共2页
编辑同志:人们谈论桂林文化城时,往往只局限在20世纪30年代末和40年代这一段时间,这是不符合实际的,有点削足就履的味道。其实,上溯到19世纪末较为合适。我国近代史序幕刚拉开时,桂林便涌现出许多风云人物。所谓“文化城... 编辑同志:人们谈论桂林文化城时,往往只局限在20世纪30年代末和40年代这一段时间,这是不符合实际的,有点削足就履的味道。其实,上溯到19世纪末较为合适。我国近代史序幕刚拉开时,桂林便涌现出许多风云人物。所谓“文化城”,就是文化中心,就是文人荟萃,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林文化城 形成年代 唐景崧 文化名人 况周颐 时代潮流 词学主张 维新思潮 福建台湾 马君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