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浅探中晚唐“词代诗兴”背后士人心态的新变
1
作者
王鹂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3-117,共5页
词最初具有鲜明的娱乐性,政治动荡的晚唐五代却是文人词兴起的时期,后人或称为"词代诗兴"。其间文人心态的变化是造成此文学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自中唐以后政局的不稳定导致文人的人生追求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是功业之心的淡...
词最初具有鲜明的娱乐性,政治动荡的晚唐五代却是文人词兴起的时期,后人或称为"词代诗兴"。其间文人心态的变化是造成此文学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自中唐以后政局的不稳定导致文人的人生追求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是功业之心的淡化,二是享乐意识的加剧,三是情爱意识的张扬。这些反映在诗歌创作上就是内容及情趣渐趋世俗化,但正统的诗歌观念对此是否定的,而此时的词还处于文学的边缘地位,用词的形式来表达世俗的享乐、不经的儿女情长尚不会引起观念领域的批判,因此晚唐五代艳情诗兴起一时又复归雅正,而大量写男女之情的词却蔚然而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唐
词代诗兴
享乐意识
情爱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词代诗兴——社会心理调整的物态化
被引量:
2
2
作者
姚德鑫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5期75-79,74,共6页
俯瞰中国古代诗国,唐诗宋词,奇峰耸立,诗词嬗变,词代诗兴,迅速异常,而且词又很快成为宋代文学舞台上的主要形式,代表了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对于这一现象,不仅后代人感到奇怪,就连宋人自己也感到难以理解,陆放翁就说:“诗至晚唐五季,气...
俯瞰中国古代诗国,唐诗宋词,奇峰耸立,诗词嬗变,词代诗兴,迅速异常,而且词又很快成为宋代文学舞台上的主要形式,代表了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对于这一现象,不仅后代人感到奇怪,就连宋人自己也感到难以理解,陆放翁就说:“诗至晚唐五季,气格卑陋,千人一律,而长短句精巧高丽,后世莫及,此事之不可晓者。”人们对诗词递嬗变化的原因进行了不倦的探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代诗兴
社会心理
晚唐五
代
宋
代
文学
社会理想
社会价值观
宋人
文化精神
文学体裁
主要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五代诗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位置
被引量:
3
3
作者
张兴武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3-27,共5页
五代诗作为一个独立的发展阶段,上接唐末,下启宋初,前后经过了130多年,是超越于时代更替的。它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位置与价值,在于其完成了从唐诗到宋诗的过渡。贯穿于这一过渡时期的诗风流变线索主要有“白体”、“体”、“...
五代诗作为一个独立的发展阶段,上接唐末,下启宋初,前后经过了130多年,是超越于时代更替的。它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位置与价值,在于其完成了从唐诗到宋诗的过渡。贯穿于这一过渡时期的诗风流变线索主要有“白体”、“体”、“晚唐体”及“词代诗兴”,其流变过程既有一贯性与整体性,又有明显的阶段性,这从白体诗的演变轨迹中可以看得十分清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五
代
诗
诗歌发展史
白体诗
词代诗兴
《唐诗纪事》
“晚唐体”
欧阳修
演变轨迹
《唐才子传》
《宋诗纪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温庭筠对“词境”的开掘
4
作者
李世英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4期124-130,共7页
本文通过对温庭筠诗、词创作的分析比较,探讨了他在“词境”开掘方面的贡献。其主要表现是:一、温词专主艳情,以“绮怨”见长,缩小了词的题材范围,却从一个方面开掘了抒情的深度。二、温诗中的凄怨感伤情绪在词中得到了强化,使词成为一...
本文通过对温庭筠诗、词创作的分析比较,探讨了他在“词境”开掘方面的贡献。其主要表现是:一、温词专主艳情,以“绮怨”见长,缩小了词的题材范围,却从一个方面开掘了抒情的深度。二、温诗中的凄怨感伤情绪在词中得到了强化,使词成为一种专门抒写“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的抒情文学体裁。三、温庭筠在词代诗兴过程中的作用,不仅表现在其诗中已有了具有“词境”的作品。而且主要在于温诗中的某些片断的意境构成在词中扩展和延伸了,温诗中许多具有柔美特征的语言成了构筑词境最适用的建筑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
境
诗歌创作
温庭筠
词代诗兴
意境构成
建筑材料
心境意绪
李商隐
审美情趣
题材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探中晚唐“词代诗兴”背后士人心态的新变
1
作者
王鹂
机构
三江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3-117,共5页
文摘
词最初具有鲜明的娱乐性,政治动荡的晚唐五代却是文人词兴起的时期,后人或称为"词代诗兴"。其间文人心态的变化是造成此文学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自中唐以后政局的不稳定导致文人的人生追求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是功业之心的淡化,二是享乐意识的加剧,三是情爱意识的张扬。这些反映在诗歌创作上就是内容及情趣渐趋世俗化,但正统的诗歌观念对此是否定的,而此时的词还处于文学的边缘地位,用词的形式来表达世俗的享乐、不经的儿女情长尚不会引起观念领域的批判,因此晚唐五代艳情诗兴起一时又复归雅正,而大量写男女之情的词却蔚然而起。
关键词
中晚唐
词代诗兴
享乐意识
情爱意识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词代诗兴——社会心理调整的物态化
被引量:
2
2
作者
姚德鑫
出处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5期75-79,74,共6页
文摘
俯瞰中国古代诗国,唐诗宋词,奇峰耸立,诗词嬗变,词代诗兴,迅速异常,而且词又很快成为宋代文学舞台上的主要形式,代表了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对于这一现象,不仅后代人感到奇怪,就连宋人自己也感到难以理解,陆放翁就说:“诗至晚唐五季,气格卑陋,千人一律,而长短句精巧高丽,后世莫及,此事之不可晓者。”人们对诗词递嬗变化的原因进行了不倦的探寻。
关键词
词代诗兴
社会心理
晚唐五
代
宋
代
文学
社会理想
社会价值观
宋人
文化精神
文学体裁
主要形式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五代诗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位置
被引量:
3
3
作者
张兴武
出处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3-27,共5页
文摘
五代诗作为一个独立的发展阶段,上接唐末,下启宋初,前后经过了130多年,是超越于时代更替的。它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位置与价值,在于其完成了从唐诗到宋诗的过渡。贯穿于这一过渡时期的诗风流变线索主要有“白体”、“体”、“晚唐体”及“词代诗兴”,其流变过程既有一贯性与整体性,又有明显的阶段性,这从白体诗的演变轨迹中可以看得十分清晰。
关键词
全五
代
诗
诗歌发展史
白体诗
词代诗兴
《唐诗纪事》
“晚唐体”
欧阳修
演变轨迹
《唐才子传》
《宋诗纪事》
分类号
I207.209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温庭筠对“词境”的开掘
4
作者
李世英
机构
兰州大学中文系
出处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4期124-130,共7页
文摘
本文通过对温庭筠诗、词创作的分析比较,探讨了他在“词境”开掘方面的贡献。其主要表现是:一、温词专主艳情,以“绮怨”见长,缩小了词的题材范围,却从一个方面开掘了抒情的深度。二、温诗中的凄怨感伤情绪在词中得到了强化,使词成为一种专门抒写“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的抒情文学体裁。三、温庭筠在词代诗兴过程中的作用,不仅表现在其诗中已有了具有“词境”的作品。而且主要在于温诗中的某些片断的意境构成在词中扩展和延伸了,温诗中许多具有柔美特征的语言成了构筑词境最适用的建筑材料。
关键词
词
境
诗歌创作
温庭筠
词代诗兴
意境构成
建筑材料
心境意绪
李商隐
审美情趣
题材内容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浅探中晚唐“词代诗兴”背后士人心态的新变
王鹂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词代诗兴——社会心理调整的物态化
姚德鑫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五代诗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位置
张兴武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论温庭筠对“词境”的开掘
李世英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