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寰枢椎脱位的诊疗现状及争议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圣林 李危石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5-226,共2页
寰枢椎脱位的外科学分类主要用于指导治疗策略,历史上较为著名的是1968年的Greenburg分类:可复性及不可复性,即通过动力位X线片判断寰枢椎的关系[1]。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前,针对可复性寰枢椎脱位行后路固定融合,不可复性寰枢椎脱位行后... 寰枢椎脱位的外科学分类主要用于指导治疗策略,历史上较为著名的是1968年的Greenburg分类:可复性及不可复性,即通过动力位X线片判断寰枢椎的关系[1]。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前,针对可复性寰枢椎脱位行后路固定融合,不可复性寰枢椎脱位行后方骨性减压、原位固定,但临床观察发现不可复性寰枢椎脱位的后方减压效果不佳。20世纪60年代我国香港方心让等及80年代Menezes等报告经口入路腹侧切骨减压,大幅提高了寰枢椎不可复性脱位的临床疗效[2、3],但此方法仍然无法实现“复位”。临床上医生们发现颅骨牵引可将某些以往判断为“不可复性”寰枢椎脱位转化为“可复性”。21世纪初开始,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南部战区总医院为代表的中国学者们发表了系列文章,使用颅骨牵引下的经口松解术可以将绝大多数不可复性脱位转变为可复性脱位,并实施了解剖复位下的经口或后路固定融合[4~6]。这一由我国学者提出的“不可复性向可复性转化”理论,获得了国际承认和应用。另外,Goel[7]、Chandra等[8]及国内陈赞等[9]报告了经后路侧块关节松解术,使寰枢椎复位后行固定融合。然而后路松解无法实现前方挛缩韧带或骨性结构的松解,部分病例的复位效果不如经口松解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脱位 颅骨牵引 不可复性 骨性结构 后路固定 诊疗现状 复位效果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诊疗机构诊疗现状与监管对策 被引量:1
2
作者 蒋先涛 《四川畜牧兽医》 2024年第8期20-20,22,共2页
2021年以来,农业农村部相继修订和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执业兽医和乡村兽医管理办法》《动物诊疗机构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对动物诊疗机构的监管提出了新要求。但随着宠物饲养者不断增多,动物诊疗机构现状难以与之相... 2021年以来,农业农村部相继修订和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执业兽医和乡村兽医管理办法》《动物诊疗机构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对动物诊疗机构的监管提出了新要求。但随着宠物饲养者不断增多,动物诊疗机构现状难以与之相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诊疗机构 乡村兽医 执业兽医 宠物饲养 监管对策 诊疗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法律法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住院患者诊疗现状分析 被引量:60
3
作者 齐喜玲 许海燕 +1 位作者 刘庆荣 吴永健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71-776,共6页
目的:分析目前我国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现状。方法:纳入中国老年瓣膜性心脏病住院患者注册登记研究(China-DVD)中符合研究标准的,≥60岁且病因为退行性变的中重度自体瓣膜病住院患者2728例。收集患者临... 目的:分析目前我国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现状。方法:纳入中国老年瓣膜性心脏病住院患者注册登记研究(China-DVD)中符合研究标准的,≥60岁且病因为退行性变的中重度自体瓣膜病住院患者2728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特征、心脏病史、合并疾病、NYHA心功能分级、瓣膜性心脏病分期、患者入院原因、主要治疗方式及其原因,对诊疗现状进行分析。结果:2728例患者中,男女比为1.26:1,平均年龄(72.19±7.75)岁,其中1359例(49.81%)二尖瓣关闭不全,989例(36.25%)三尖瓣关闭不全,934例(34.24%)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581例(57.95%)合并高血压病;1841例(67.49%)临床表现为心功能不全;疾病分期为D期的患者最多见,有1243例(45.56%)。仅477例(17.49%)患者已知有心脏瓣膜病病史,1491例(54.66%)患者因瓣膜病之外的心血管病入院。共有762例(27.93%)患者接受有创治疗,其中559例(73.36%)接受了外科瓣膜置换术,人工瓣膜置换术中生物瓣使用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药物保守治疗患者中991例(49.33%)经评估目前无需手术,而在有手术指征的患者中,202例(27.01%)为高危患者;选择药物保守治疗的主要原因是患者拒绝手术,有255例(34.09%)。结论:中国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以二尖瓣关闭不全最为多见,仅有不到1/5的患者入院前已知有瓣膜病,约1/3的患者进行有创治疗,有手术指征患者中高危患者占27.01%,未行有创干预治疗的主要原因是患者拒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退行性心脏瓣膜病 临床特点 诊疗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诊疗现状 被引量:27
4
作者 起珏 何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705-707,共3页
外用糖皮质激素引起的面部皮炎临床表现多样,且其在国内外的名称不同,影响国内外同行对该病的认识。该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该病的命名、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等方面所做的研究进行综述。
关键词 皮炎 糖皮质激素依赖性 诊疗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髋部骨折骨质疏松认知及诊疗现状问卷调查 被引量:4
5
作者 晁爱军 吴文 +1 位作者 于卫红 王莉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2年第1期58-61,共4页
目的了解髋部骨折患者对骨质疏松诊疗的认知情况及髋部骨折对患者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在天津医院因髋部骨折住院、年龄>60岁的患者进行电话问卷调查。结果共检索出1796例>60岁的髋部骨折患者,其中529例有联系方式... 目的了解髋部骨折患者对骨质疏松诊疗的认知情况及髋部骨折对患者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在天津医院因髋部骨折住院、年龄>60岁的患者进行电话问卷调查。结果共检索出1796例>60岁的髋部骨折患者,其中529例有联系方式,78例脆性骨折患者或家属的联系方式有效且愿意接受调查。知晓自己有骨质疏松者为43例,不知晓者33例,2例未回答该问题。知晓患有骨质疏松组接受治疗者的百分比为58.14%,不知晓组为11.43%,知晓组有20.93%的患者服用药物时间>1年,不知晓组无服药时间>1年者。在接受抗骨质疏松治疗者中,单纯服用钙剂或联合活性维生素D者占73%,接受双膦酸盐者为11%,接受降钙素者为12%。因无人告知应服用多久而停药者占63%,没有人因为经济原因停药。不知晓组服用抗骨质疏松药物者占72%,担忧出现不良反应而未服药者为15%。骨折对生活无影响者占31%,生活能够自理但稍有影响者占28%,对生活影响较大且需要别人帮助者占15%,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需要别人帮助者占14%,有9例患者死亡。对生活的满意度同骨折前者占39%,满意度稍差者为32%,生活比较痛苦者占23%,6%的患者认为生活相当痛苦。结论目前患者对骨质疏松的认知状况仍不能令人满意,明确诊断和告知患者其患有骨质疏松有助于治疗,髋部骨折对患者的生活有明显不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髋部骨折 脆性骨折 诊疗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绵状血管瘤伴发癫痫诊疗现状 被引量:1
6
作者 郑宽 蔡康 李卫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2423-2425,共3页
癫痫是海绵状血管瘤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海绵状血管瘤伴发癫痫(cavernoma-related epilepsy,CRE)患者经过手术治疗术后癫痫缓解率为75%。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术前检查不充分及术中未完全处理癫痫灶。本综述对CRE的术前评估,手术治疗... 癫痫是海绵状血管瘤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海绵状血管瘤伴发癫痫(cavernoma-related epilepsy,CRE)患者经过手术治疗术后癫痫缓解率为75%。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术前检查不充分及术中未完全处理癫痫灶。本综述对CRE的术前评估,手术治疗即手术时机、手术方式,术后癫痫疗效进行了回顾,并对手术切除范围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状血管瘤 术后癫痫 手术切除范围 epilepsy 癫痫灶 诊疗现状 难治性癫痫 视频脑电图 致痫灶 抗癫痫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5年美国肝病学会关于急性肝衰竭诊疗现状(Position Paper)要点
7
作者 胡中杰 贾继东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243-245,共3页
急性肝衰竭的定义 被广泛接受的急性肝衰竭(ALF)的定义是既往无肝硬化者在26周内出现肝功能恶性化而导致的凝血功能障碍(INR≥1.5)及任何程度的意识改变(脑病).对于有肝豆状核变性、垂直感染HBV者或自身免疫性肝炎,如果其疾病是在26周... 急性肝衰竭的定义 被广泛接受的急性肝衰竭(ALF)的定义是既往无肝硬化者在26周内出现肝功能恶性化而导致的凝血功能障碍(INR≥1.5)及任何程度的意识改变(脑病).对于有肝豆状核变性、垂直感染HBV者或自身免疫性肝炎,如果其疾病是在26周以内发现的,即使有肝硬化,也可包括在ALF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肝衰竭 2005年 诊疗现状 自身免疫性肝炎 学会 肝病 美国 凝血功能障碍 肝豆状核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海绵状血管瘤的诊疗现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熊辉 王振宇 刘彬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76-279,共4页
脊髓海绵状血管畸形(spinal cavernous malformation,SCM)又名脊髓海绵状血管瘤,是脊髓血管畸形的一种,1903年Hadlich报道了第一个SCM病例,9年后Schultze成功切除了1例29岁患者的SCM病灶[1]。SCM发病率较低,随着MRI应用于SCM诊断,其... 脊髓海绵状血管畸形(spinal cavernous malformation,SCM)又名脊髓海绵状血管瘤,是脊髓血管畸形的一种,1903年Hadlich报道了第一个SCM病例,9年后Schultze成功切除了1例29岁患者的SCM病灶[1]。SCM发病率较低,随着MRI应用于SCM诊断,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2],但SCM的自然病程尚不十分清楚,治疗方式选择仍存在争议。笔者在回顾以往相关文献的基础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疗现状 脊髓血管畸形 MALFORMATION 治疗方式选择 CAVERNOUS 病灶切除 海绵状血管瘤 海绵状血管畸形 脊髓血管疾病 血管腔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肿瘤临床》文章推荐:日本胰腺协会《胰腺癌临床实践指南(2019)》更新解读
9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575-575,共1页
日本胰腺协会《胰腺癌临床实践指南》2019年版,为该指南第5次修订更新。日语版于2019年7月发布,2020年3月该指南英文版以大纲模式在“Pancreas”杂志线上发表。指南基于诊断和治疗两大方面,整合为6个板块进行详述,分别为胰腺癌的诊断、... 日本胰腺协会《胰腺癌临床实践指南》2019年版,为该指南第5次修订更新。日语版于2019年7月发布,2020年3月该指南英文版以大纲模式在“Pancreas”杂志线上发表。指南基于诊断和治疗两大方面,整合为6个板块进行详述,分别为胰腺癌的诊断、可切除性胰腺癌的治疗、交界可切除胰腺癌的治疗、局部进展期胰腺癌的治疗、胰腺癌合并远处转移的治疗、支持与姑息治疗。为此,2021年第48卷第7期《中国肿瘤临床》刊发了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普通外科杨尹默教授撰写的《日本胰腺协会〈胰腺癌临床实践指南(2019)〉更新解读》一文,该指南结合最新文献,在诊断与治疗流程等方面,提出了较为权威的推荐意见,体现出胰腺癌的诊疗现状与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实践指南 姑息治疗 可切除性 胰腺癌 普通外科 诊疗现状 《中国肿瘤临床》 推荐意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