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中医诊治规律探析 被引量:5
1
作者 闵潇 焦拥政 《环球中医药》 CAS 2016年第4期432-434,共3页
睾酮补充治疗在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的治疗中具有局限性,中医中药在本病的治疗上具有一定的优势。本文试将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临床四大症候群对应相关的四大脏腑,分别予以阐述,力图简化"辨证"思路,普及"辨证"思... 睾酮补充治疗在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的治疗中具有局限性,中医中药在本病的治疗上具有一定的优势。本文试将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临床四大症候群对应相关的四大脏腑,分别予以阐述,力图简化"辨证"思路,普及"辨证"思维,并尝试探索一些更容易被非中医专业背景医师所接受的诊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 症候 诊治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方法探讨高荣林对失眠的诊治规律 被引量:4
2
作者 张丽娟 陈月莹 +1 位作者 庞然 祁雷磊 《西部中医药》 2023年第9期72-77,共6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方法探讨高荣林对失眠的诊治规律。方法: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门诊病历系统中导出高荣林2020年10月1日至2022年10月1日诊治的失眠患者病案,建立数据库,采用Excel对患者性别、年龄、病位证素、病性证素及证型分...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方法探讨高荣林对失眠的诊治规律。方法: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门诊病历系统中导出高荣林2020年10月1日至2022年10月1日诊治的失眠患者病案,建立数据库,采用Excel对患者性别、年龄、病位证素、病性证素及证型分布进行频次统计,并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主要证型的处方用药规律。结果:男女患者的比例为9:11,涉及青少年、青壮年、老年人3个年龄段,其中以41~60岁人群为主,占总人数的61.8%(194/314);病位证素包括五脏和胆胃,以肝、肾、脾为主;病性以血虚、肝郁、内热、阴阳失调为主;证型分布达67种,包括39种独立证型和28种复合证型,其中血虚肝旺证出现频次最高,白芍、当归、酸枣仁、郁金、远志、熟地黄、川芎、柴胡为治疗血虚肝旺型失眠的常用核心药物,常用药对有当归-酸枣仁、白芍-当归、白芍+当归-酸枣仁。结论:高荣林治疗失眠重视脏腑辨证,对于血虚肝旺型失眠擅用白芍、当归、酸枣仁、郁金、远志、熟地黄、川芎、柴胡等养血柔肝、疏肝安神,常当归与白芍,白芍、当归与酸枣仁,酸枣仁与当归配伍应用,从整体上调阴阳、补虚、畅情志,从而改善失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数据挖掘 诊治规律 高荣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A肾病中西医结合诊治规律探究 被引量:7
3
作者 王少华 张红霞 +1 位作者 晋中恒 陈晓风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0年第10期933-934,共2页
关键词 IGA肾病 中西医结合 诊治规律 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刍议《伤寒论》对“胸腹痛证”诊治之规律
4
作者 廖子君 《国医论坛》 1991年第3期6-7,共2页
胸腹痛证是指脏腑经脉气血病变投射于患者胸腹部位的一种自觉症状.其诊治规律可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一、审证求因以论治胸腹痛证或因火邪郁滞,或因淤血阻结,或因蛔虫窜扰,或因寒热相混等,虽因素极多,然其治疗务必以“观其脉证,知犯何逆... 胸腹痛证是指脏腑经脉气血病变投射于患者胸腹部位的一种自觉症状.其诊治规律可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一、审证求因以论治胸腹痛证或因火邪郁滞,或因淤血阻结,或因蛔虫窜扰,或因寒热相混等,虽因素极多,然其治疗务必以“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为准绳,在明确致病因素之前提下遣方择药.例如火邪郁结、气血不利之“心中结痛”(78条,宋版《伤寒论》,下同),以栀子豉汤清宣郁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寒杂病说 胸腹痛证 诊治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伤寒论》表里同病诊治之先后 被引量:3
5
作者 鲍艳举 花宝金 《国医论坛》 2007年第2期4-5,共2页
认为《伤寒论》表里同病主要包括太阳阳明合病和太阳太阴合病两端。对于太阳阳明合病,当太阳病明显而阳明病初结不甚时,必先解表而后攻里;若太阳病与阳明病证候都较甚时,当表里同治。至于太阳太阴合病,当太阳表证兼有里虚寒证且里虚寒... 认为《伤寒论》表里同病主要包括太阳阳明合病和太阳太阴合病两端。对于太阳阳明合病,当太阳病明显而阳明病初结不甚时,必先解表而后攻里;若太阳病与阳明病证候都较甚时,当表里同治。至于太阳太阴合病,当太阳表证兼有里虚寒证且里虚寒较甚时,急救其里而后攻表;若太阳太阴合病而虚寒不甚时,当表里同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表里同病 诊治规律 阳明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乐匋诊治慢性前列腺炎的经验 被引量:1
6
作者 任何 吴毅彪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 1994年第3期25-26,共2页
关键词 慢性前列腺炎 常见疾病 症状表现 病程迁延 临证经验 诊治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认识和治疗
7
作者 王再谟 《西部中医药》 1989年第1期19-22,共4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的疾病,尽快探索出防治本病的有效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运用中医辨证论治治疗本病,多年来摸索到一定诊治规律,兹总结交流于后,请同道斧正。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诊治规律 舌红 人体健康 脉细数无力 气血阴阳 阴虚内热型 风湿热痹 安宫牛黄丸 神犀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消渴医案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楚明洋 王文娟 +3 位作者 孙超 王智瑜 赵宇昊 章红英 《环球中医药》 CAS 2018年第3期370-374,共5页
目的探讨清代消渴医案特点,挖掘清代医案中体现的消渴学术观点和诊治规律。方法采用检索词检索和人工阅读的方式收集文献,将搜集到的清代消渴医案输入Word文本,与纸质书籍校对后,输入Excel表,统计频次并结合中医理论分析统计结果。结果... 目的探讨清代消渴医案特点,挖掘清代医案中体现的消渴学术观点和诊治规律。方法采用检索词检索和人工阅读的方式收集文献,将搜集到的清代消渴医案输入Word文本,与纸质书籍校对后,输入Excel表,统计频次并结合中医理论分析统计结果。结果清代消渴医案中使用的消渴病名有14种,消渴病病因有7种,消渴病位共32种,病机要素多达16种,症状要素有口渴多饮、小便多、多食、消瘦、小便浑浊、纳差、发热等多种症状,药物共有136种,明确提及的成方24首。结论在清代消渴没有统一病名,有关病因的观点受《黄帝内经》影响较大,存在多种病机类型,火热伤津、阴虚火旺、肝胃不和型占有较大比重,症状繁多,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俱全的医案较少,用药以补虚、清热药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消渴医案 学术观点 诊治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