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1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矢量方法在南海夏季环流诊断计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卜献卫 袁耀初 刘勇刚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8-17,共10页
基于 1 998年 6~ 7月南海调查航次的CTD资料 ,对南海环流采用最近发展的P矢量方法进行诊断计算 .计算结果 :黑潮向西入侵南海 ,然后做反气旋弯曲向东北方向流动 ,最终有通过巴士海峡流出南海的趋势 .在南海北部存在一个气旋性环流 ,这... 基于 1 998年 6~ 7月南海调查航次的CTD资料 ,对南海环流采用最近发展的P矢量方法进行诊断计算 .计算结果 :黑潮向西入侵南海 ,然后做反气旋弯曲向东北方向流动 ,最终有通过巴士海峡流出南海的趋势 .在南海北部存在一个气旋性环流 ,这个环流的强度和范围随深度增加而减小 .该环流的冷中心位置随深度增加稍向南移 .南海中部、越南以东海域存在一个明显的气旋涡和反气旋涡 ,尤其在 2 0 0m及其以上水层均相当稳定 ,反气旋涡位于越南以东 ,其中心位置在 1 1°5 3′N ,1 1 1°5 0′E ,气旋涡的中心位置在 1 3°1 7′N ,1 1 2°5 5′E ,两者的尺度皆约为 2 5 0km .吕宋岛西侧存在一个反气旋涡 .在计算海区南部、巴拉望岛西南海域 ,1 0 0m以上层存在一个反气旋式涡 .从各层流场分布均可以显示海流在西部强化的现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矢量方法 夏季 南海 环流 黑潮 气旋式环流 诊断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季黄海暖流的诊断计算 被引量:9
2
作者 许一 于非 +1 位作者 张志欣 郭景松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98-407,共10页
采用ECOMSED三维水动力模式,诊断计算了冬季渤海、黄海和东海的近海环流状况,重点分析了黄海暖流的演变过程及其垂直结构,并探讨了黄海暖流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黄海暖流于12月初步形成,次年2月发展最强盛,3月开始衰退.黄海暖流在表层... 采用ECOMSED三维水动力模式,诊断计算了冬季渤海、黄海和东海的近海环流状况,重点分析了黄海暖流的演变过程及其垂直结构,并探讨了黄海暖流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黄海暖流于12月初步形成,次年2月发展最强盛,3月开始衰退.黄海暖流在表层和次表层(0~30 m)并不是一支持续稳定的流,其持续稳定性仅在近底层得到很好的体现.对黄海暖流形成机理的分析表明,压强梯度力、垂向摩擦力和柯氏力占主要地位.在表层及次表层,主要表现为风的正压作用,而在近底层,则由海平面起伏造成的正压梯度力和密度场引起的斜压梯度力形成的总压强梯度力与柯氏力基本平衡,因而黄海暖流可基本认为是准地转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海暖流 垂直结构 诊断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黑潮与琉球群岛以东海流半诊断计算 被引量:4
3
作者 袁耀初 苏纪兰 +1 位作者 孙德桐 许卫忆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8-20,共13页
利用“长风丸”调查船在1987年9~10月期间得到的水文资料,对东海黑潮与琉球群岛以东海流进行了半诊断计算.本计算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诊断的,第二阶段取诊断计算结果作为初始值,进行半诊断计算,即调整阶段.计算表明,当T=30~40d时... 利用“长风丸”调查船在1987年9~10月期间得到的水文资料,对东海黑潮与琉球群岛以东海流进行了半诊断计算.本计算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诊断的,第二阶段取诊断计算结果作为初始值,进行半诊断计算,即调整阶段.计算表明,当T=30~40d时,密度场与速度场等已被调整,即得到了半诊断计算的解.比较诊断与半诊断的两个计算结果,在定性上它们是基本一致的,但在定量上存在一些重要差别,例如以下几点:(1)由于诊断计算采用了平滑后的资料,两支西边界流,即黑潮及琉球群岛以东西边界流(简称“琉球海流”)的流速计算值都偏低.而通过调整后的半诊断计算,这两支西边界流的流速都加强;(2)半诊断计算密度场等已被调整到与海底地形等相适应.例如东海黑潮流速的最大值为101cm/s,出现在东海海区南部最大的地形坡度处,而诊断计算,由于资料平滑,没有得到这样的结果;(3)在琉球群岛以东海域,在最近岛屿处600m以浅水层,诊断计算结果出现了南向流,这也是由于资料平滑所致.然而,半诊断计算结果在此处出现了北向流,这与观测结果是一致的.这些计算结果都表明,当采用平滑后的资料时,应用半诊断模式计算海流,更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 黑潮 琉球海流 诊断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属性多级化的认知诊断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3
4
作者 涂冬波 蔡艳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405-1414,共10页
本研究在传统CD-CAT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开发设计了可以处理属性多级化的CD-CAT(记为p CD-CAT),而且当测验所有属性的水平数Lk=2时则p CD-CAT可简化为CD-CAT,因此传统CD-CAT是本研究设计开发p CD-CAT的一个特例。Monte Carlo模拟实验结果... 本研究在传统CD-CAT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开发设计了可以处理属性多级化的CD-CAT(记为p CD-CAT),而且当测验所有属性的水平数Lk=2时则p CD-CAT可简化为CD-CAT,因此传统CD-CAT是本研究设计开发p CD-CAT的一个特例。Monte Carlo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属性多级化框架下设计的p CD-CAT具有较好的诊断正确率、题库安全性和较高的测验效率,弥补了传统CD-CAT不足;当属性多级化时,若采用传统CD-CAT方法,则诊断正确率很不理想(属性模式判准不到30%),表明传统CD-CAT在属性多级化测验情景时不适宜,而本文设计的p CD-CAT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属性模式判准高达80%以上)。总之,本研究对于进一步拓展CD-CAT在实践中的应用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D-CAT 属性多级化 认知诊断计算化自应用测验 PA-RU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诊断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中新的选题策略:结合项目区分度指标 被引量:14
5
作者 郭磊 郑蝉金 +2 位作者 边玉芳 宋乃庆 夏凌翔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03-914,共12页
当前国内外大部分认知诊断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CD-CAT)主要采用PWKL作为选题策略进行研究。PWKL结合后验分布信息对KL指标进行加权,提高了判准率,但该方法仅利用个体层面信息加权,忽视了项目本身能够提供的信息,属于单源指标。本研究结... 当前国内外大部分认知诊断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CD-CAT)主要采用PWKL作为选题策略进行研究。PWKL结合后验分布信息对KL指标进行加权,提高了判准率,但该方法仅利用个体层面信息加权,忽视了项目本身能够提供的信息,属于单源指标。本研究结合认知诊断中的项目区分度信息,对PWKL进行修正,提出了4种新的多源选题策略:GIDPWKL、AIDPWKL、CIDPWKL和KLEDPWKL方法,并在加入曝光控制下与PWKL和互信息法(MIM)进行比较。模拟研究结果表明:(1)在定长测验情景下的绝大多数实验结果表明,测验长度越短,新方法的判准率越高。平均属性/模式判准率最高的是GIDPWKL,之后是AIDPWKL,而CIDPWKL、KLEDPWKL和MIM方法的优势随实验条件不同而不同。(2)在定长测验情景下的绝大多数实验结果表明,题目质量越高,新方法的优势越明显。(3)Q矩阵结构的复杂性会影响不同选题策略的表现。(4)在变长测验情景下,4种新方法和MIM的平均测验长度均要低于PWKL方法,表现最好的是GIDPWKL方法。因此,若实际测验情景与本研究的模拟情景相似,推荐GIDPWKL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诊断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 选题策略 项目区分度 曝光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属性掌握概率的认知诊断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选题策略 被引量:15
6
作者 罗照盛 喻晓锋 +4 位作者 高椿雷 李喻骏 彭亚风 王睿 王钰彤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79-688,共10页
在认知诊断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CD-CAT)中,被试对每个属性的掌握概率更直接地反映了被试能力的当前估计值。因此,基于被试的属性掌握概率来构建选题策略,选择最能改变被试属性掌握概率的题目作为下一个测验项目,这应该是一个值得尝试的... 在认知诊断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CD-CAT)中,被试对每个属性的掌握概率更直接地反映了被试能力的当前估计值。因此,基于被试的属性掌握概率来构建选题策略,选择最能改变被试属性掌握概率的题目作为下一个测验项目,这应该是一个值得尝试的方案。本文借鉴已有相关研究的数据生成模式进行探索,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假设属性间相互独立,在定长(长度为16)、变长(长度为16或后验属性掌握模式概率达到0.8)以及短测验(长度分别为4、6、8、10)的情况下,基于属性掌握概率的选题策略PPWKL和PHKL有较好的分类准确率,在题目曝光率,题库使用均匀性等方面也有较好的表现;与研究较多的PWKL、HKL等策略相比,也略有优势;当属性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时,在定长、变长以及较短的测验条件下,基于PHKL和MI的测验对知识状态估计精度较好,基于PPWKL和PHKL的测验综合表现占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诊断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 选题策略 属性掌握概率 属性掌握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诊断计算机自适应测验中选题策略的新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辛涛 刘拓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1-87,共7页
本文主要从提高测量精确性、控制题目曝光率、平衡测验内容三个方面总结了认知诊断计算机自适应测验的选题策略。文章首先简单回顾以往提出的选题策略,分析这些选题策略的不足,再分别介绍了三种改进方法。它们分别是毛秀珍提出的改善PWK... 本文主要从提高测量精确性、控制题目曝光率、平衡测验内容三个方面总结了认知诊断计算机自适应测验的选题策略。文章首先简单回顾以往提出的选题策略,分析这些选题策略的不足,再分别介绍了三种改进方法。它们分别是毛秀珍提出的改善PWKL方法精确性的平均PWKL方法,陈平提出的控制曝光率方法,崇伟峰提出的通过后验概率到0.5的距离来平衡属性测量程度的方法。将三种方法与以往的选题策略比较,结果均显示三种新的选题策略效果更好。最后,作者探讨了认知诊断计算机自适应测验的选题策略中这三方面的平衡问题,以及选题策略以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诊断计算机自适应测验 选题策略 曝光率 测验内容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诊断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中的项目增补 被引量:27
8
作者 陈平 辛涛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36-850,共15页
项目的增补对认知诊断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CD-CAT)题库的开发与维护至关重要。借鉴单维项目反应理论(IRT)中联合极大似然估计方法(JMLE)的思路,提出联合估计算法(JEA),仅依赖被试在旧题和新题上的作答反应联合地、自动地估计新题的属性... 项目的增补对认知诊断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CD-CAT)题库的开发与维护至关重要。借鉴单维项目反应理论(IRT)中联合极大似然估计方法(JMLE)的思路,提出联合估计算法(JEA),仅依赖被试在旧题和新题上的作答反应联合地、自动地估计新题的属性向量和新题的项目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当项目参数相对较小且样本量相对较大时,JEA算法在新题属性向量和新题项目参数估计精度方面表现不错;而且样本大小、项目参数大小以及项目参数初值都影响着JEA算法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诊断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 项目增补 在线标定 属性自动标识 新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诊断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的题库使用均匀性初探 被引量:18
9
作者 陈平 李珍 辛涛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2011年第2期125-132,153,共9页
项目曝光控制是认知诊断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CD-CAT)中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采用蒙特卡洛模拟方法对CD-CAT中五种常用选题策略(随机化方法、KL信息量方法、香农熵方法、后验加权的KL信息量方法和综合后验加权和距离加权的KL信息量方... 项目曝光控制是认知诊断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CD-CAT)中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采用蒙特卡洛模拟方法对CD-CAT中五种常用选题策略(随机化方法、KL信息量方法、香农熵方法、后验加权的KL信息量方法和综合后验加权和距离加权的KL信息量方法)的题库使用情况进行探讨。结果发现:四种非随机化选题策略的题库使用均匀性较差、测验重叠率高,从而导致测验安全性较差;香农熵方法的判准率总是最高。今后可以将传统CAT中的项目曝光控制技术融入到CD-CAT选题策略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诊断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CD—CA T) 选题策略 题库使用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太平洋西部赤道流系的诊断计算
10
作者 章凡 王文质 黄企洲 《热带海洋》 CSCD 1996年第1期44-51,共8页
利用1979年“实践”号海洋调查船在10°S—5°N,170°E—175°E海区的调查资料,对该海区的海流进行了诊断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该海区存在北赤道逆流、南赤道流、南赤道逆流、赤道潜流和赤道中层流... 利用1979年“实践”号海洋调查船在10°S—5°N,170°E—175°E海区的调查资料,对该海区的海流进行了诊断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该海区存在北赤道逆流、南赤道流、南赤道逆流、赤道潜流和赤道中层流。另外,在赤道有一股强的上升流。由于该上升流的存在,使赤道潜流沿纬向发生弯曲:位于上升流西侧的潜流流轴降至300m水层深处,而东侧上升至100m左右的水层深处。此外,计算结果显示潜流核心位置并不正好位于赤道上,而是向北偏移约0.5°。在有实测海流的格点上,计算值与实测值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计算 赤道流系 上升充 中太平洋 海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中国海秋季三维环流诊断计算分析
11
作者 黄海龙 管卫兵 +3 位作者 郑洋洋 杨成浩 王惠群 杨昀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9-89,共11页
基于2000年秋季东中国海水文观测资料,应用三维有限元模式FEOM(Finite Element Ocean circulation Model),在温盐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进行诊断计算100 d,模拟结果再现了环流的主要特征:由于海表面风的影响,秋季东中国海表层的环流以西南向... 基于2000年秋季东中国海水文观测资料,应用三维有限元模式FEOM(Finite Element Ocean circulation Model),在温盐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进行诊断计算100 d,模拟结果再现了环流的主要特征:由于海表面风的影响,秋季东中国海表层的环流以西南向流为主,在10m深以下由于风的影响减弱环流特征比较清晰完整。黄海北部出现一个气旋式涡旋,10m层流速大小为5 cm/s左右;浙闽沿岸流从表层到50~60m深都是存在的,流速基本不变;台湾暖流在10m层流速较大,且向陆架方向入侵明显,但是越向下越不明显,流速也有所减小。诊断计算60d后的后报计算结果显示,松弛尺度为5d可以更好地消除资料的不匹配。因此最终在诊断计算60d后开展了松弛时间为5d的40d的强诊断计算,强诊断模拟结果显示:强诊断计算能更好的模拟东中国海环流结构,相较于诊断计算,表层流速有所减弱,10 m层流速有所加强,各层流向强诊断计算和诊断计算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中国海 三维环流 有限元模式 诊断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题目选项信息的非参数认知诊断计算机自适应测验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小坚 郭磊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41-1154,共14页
选择题中的作答选项能提供额外诊断信息,为充分利用选项信息,研究提出认知诊断计算机自适应测验(CD-CAT)中两种处理选择题选项信息的非参数选题策略和变长终止规则。模拟研究的结果发现:(1)定长条件下两种非参数选题策略的分类准确性整... 选择题中的作答选项能提供额外诊断信息,为充分利用选项信息,研究提出认知诊断计算机自适应测验(CD-CAT)中两种处理选择题选项信息的非参数选题策略和变长终止规则。模拟研究的结果发现:(1)定长条件下两种非参数选题策略的分类准确性整体要高于参数选题策略;(2)两种非参数选题策略较参数选题策略具有更加均衡的题库使用情况;(3)非参数选题策略在两种新的变长终止规则下具有更高的分类准确率;(4)两种非参数选题策略均适用于选择题CD-CAT情境,使用者可任选其一进行测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诊断计算机自适应测验 题目选项信息 非参数选题策略 变长终止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诊断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量技术在心理障碍诊断与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汪大勋 涂冬波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1-117,共7页
以现代测量理论为基础,该文尝试将认知诊断与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2项新技术应用于心理障碍(抑郁症)的诊断与测评,一方面探讨新技术在抑郁症诊断中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另一方面开发基于认知诊断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技术的抑郁症测评工具(简记... 以现代测量理论为基础,该文尝试将认知诊断与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2项新技术应用于心理障碍(抑郁症)的诊断与测评,一方面探讨新技术在抑郁症诊断中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另一方面开发基于认知诊断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技术的抑郁症测评工具(简记为CD-CAT-D).研究共调查被试2 492人,经大样本数据标定及测量学指标筛选,题库最终保留136题;研究结果表明:在认知诊断理论框架下,CD-CAT-D具有较高的诊断分类一致性信度;若以PHQ-9量表作为效标,CD-CAT-D具有较理想的收敛效度和效标关联效度;同时,CD-CAT-D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平均在0.850左右,以及AUC指标在0.80~0.90之间,这些都表明CD-CAT-D具有较理想的预测效果.这为心理障碍的诊断与评估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诊断 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 认知诊断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 项目反应理论 抑郁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诊断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按模式分层选题策略 被引量:2
14
作者 卫芳娜 甘登文 丁树良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45-448,共4页
提出一种题库按属性模式分层,并结合项目曝光度控制的新方法.蒙特卡洛模拟研究显示:该方法在题库使用均匀程度上表现优异,并保有较高测量精度.
关键词 计算机化自适应认知诊断测验 题库分层 选题策略 题库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的CT影像组学在结核病诊断和治疗反应监测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朱庆东 赵春艳 +2 位作者 谢周华 宋树林 宋畅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68-1076,共9页
近年来,影像组学模型通过融合临床特征与深度学习技术,可有效区分肺结核与肺癌、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及社区获得性肺炎等,在肺结核鉴别诊断中表现优异,显著优于传统影像评估,尤其可为诊断困难、样本获取受限的肺外结核(如肠结核、淋巴结... 近年来,影像组学模型通过融合临床特征与深度学习技术,可有效区分肺结核与肺癌、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及社区获得性肺炎等,在肺结核鉴别诊断中表现优异,显著优于传统影像评估,尤其可为诊断困难、样本获取受限的肺外结核(如肠结核、淋巴结结核)提供强有力的无创诊断工具。其构建的多模态融合模型不仅在鉴别肠结核与克罗恩病、淋巴结结核与淋巴瘤等方面展现出较高的精度,还在耐药结核病的预测及治疗反应的动态监测中显示出重要的潜力,在结核病诊疗中展现出广阔前景。但受限于数据集质量参差不齐、模型泛化能力有限、临床验证不足等问题,影像组学模型在结核病诊疗中仍面临着严峻挑战。本文通过深入分析文献发现,系统综述了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驱动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影像组学技术在结核病(含肺结核及肺外结核)诊断及治疗反应监测中的最新研究进展与应用价值,聚焦于多模态融合技术与临床落地场景的创新分析,为指引未来的研究方向、进一步推动其在结核病诊疗中的应用与发展、助力结核病精准医疗和防控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放射摄影影像解释 计算机辅助 结核 诊断 计算机辅助 综述文献(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在腰椎疾病诊断、手术规划及术后预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高凯 牛亚楠 +3 位作者 龚玉康 胡阳 徐瑞轩 高文山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21-928,共8页
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DL)是一种机器学习方法,其通过多层次的神经网络模型来模拟人类大脑的工作原理,从数据中学习并提取特征,实现对复杂任务的自动化处理和学习。深度学习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 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DL)是一种机器学习方法,其通过多层次的神经网络模型来模拟人类大脑的工作原理,从数据中学习并提取特征,实现对复杂任务的自动化处理和学习。深度学习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突破,成为当前人工智能领域的热点技术之一。随着学习技术的迅速发展,它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为腰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性。该综述将从学习在腰椎疾病的诊断、手术规划及预测术后疗效3个方面来阐述学习在腰椎疾病诊疗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神经网络 腰椎疾病 计算机辅助诊断 腰椎影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诊断标准的临床自动诊断系统的建立及验证 被引量:1
17
作者 方媛媛 徐帆 +6 位作者 雷杰 张昊 张文宇 孙宇 吴宏新 傅开元 毛伟玉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2-201,共10页
目的:拟建立基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诊断标准(diagnostic criteria for 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DC/TMD)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临床自动诊断系统,以帮助口腔医师快速且准确地做出TMD的临床诊断。方法... 目的:拟建立基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诊断标准(diagnostic criteria for 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DC/TMD)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临床自动诊断系统,以帮助口腔医师快速且准确地做出TMD的临床诊断。方法:回顾性收集2023年9月至2024年1月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颞下颌关节病口颌面疼痛诊治中心的354例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基于DC/TMD,采用.NET Framework平台开发并以分支语句作为内部构架搭建TMD临床自动诊断系统,并验证该系统与DC/TMD的符合率。对于退行性关节病、可复性关节盘移位、不可复性关节盘移位伴开口受限、不可复性关节盘移位无开口受限,以影像学检查并结合临床最大主动开口度作为金标准,评估该系统对这4种疾病的诊断效能并与专家诊断结果相比较。结果:TMD临床自动诊断系统诊断TMD各亚型疾病的结果(包括疼痛类疾病和关节类疾病)与专科医师采用DC/TMD所得诊断结果符合率均为100%。TMD临床自动诊断系统及专家对于退行性关节病的诊断灵敏度较低,分别为0.24和0.37,而特异度均高达0.96。两种方法对于可复性关节盘移位和不可复性关节盘移位伴开口受限的诊断准确度均达到0.9以上;TMD临床自动诊断系统对于不可复性关节盘移位无开口受限的诊断灵敏度为0.59,相对专家(0.87)较低,但特异度两者均较高(0.92)。TMD临床自动诊断系统对于大部分TMD亚型的诊断结果与专家诊断结果的Kappa值接近1,仅不可复性关节盘移位无开口受限的Kappa值为0.68。结论:本研究开发并验证评估了一种基于DC/TMD的TMD临床自动诊断系统,该系统可以帮助口腔医师快速、准确诊断并分类TMD,有望成为辅助TMD诊断的重要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计算机辅助诊断 自动化 敏感性与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绕口令的帕金森病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的构建 被引量:2
18
作者 马宇红 王小小 +1 位作者 薛生倩 路金叶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2-320,共9页
早期诊断对于帕金森病的治疗至关重要,语言障碍是帕金森病早期患者的一个主要症状,为此本文结合中文绕口令的语音特征和经典机器学习模型构建帕金森病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通过某医院老年病门诊,以中文绕口令“八百标兵奔北坡,炮兵并排... 早期诊断对于帕金森病的治疗至关重要,语言障碍是帕金森病早期患者的一个主要症状,为此本文结合中文绕口令的语音特征和经典机器学习模型构建帕金森病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通过某医院老年病门诊,以中文绕口令“八百标兵奔北坡,炮兵并排北边跑”为语音素材,采集包括67位帕金森病患者和30位非帕金森病患者的语音样本;提取每个样本14个音节的峰值、峰宽、峰面积、峰距和峰跨的平均值以及语音长度6个标志性指标,并结合患者的类别标签,建立帕金森病分类的语音特征集PPFTT;通过K-means聚类、量子聚类、谱聚类、主成分分析4种无监督学习算法验证了PPFTT在识别帕金森病患者上的有效性;应用PPFTT对BP、RF、SVM和LSTM这4个经典机器学习模型进行训练与评估,结果显示,4个模型对帕金森病患者的识别准确率分别为88.42%、91.58%、91.05%和92.64%,其中LSTM性能最佳;选取LSTM模型构建基于绕口令的帕金森病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测试表明,该系统可以辅助临床医生快速、准确地识别帕金森病早期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 语音信号 绕口令 特征提取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在认知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9
作者 唐小娟 丁树良 俞宗火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16-626,共11页
作为认知诊断与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相结合的产物,认知诊断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Cognitive Diagnostic Computerized Adaptive Testing,CD-CAT)是对被试知识状态的自适应。它既有传统CAT所面临的普遍性问题,也有在认知诊断中遇到的特殊问... 作为认知诊断与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相结合的产物,认知诊断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Cognitive Diagnostic Computerized Adaptive Testing,CD-CAT)是对被试知识状态的自适应。它既有传统CAT所面临的普遍性问题,也有在认知诊断中遇到的特殊问题:由于认知诊断中涉及属性这一概念,CD-CAT与传统CAT有很大的差别。本文紧紧围绕属性引起的差异,分别从认知诊断模型、题库建设、起始规则、选题策略、被试知识状态估计和终止规则等几部分详细介绍CD-CAT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诊断 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 认知诊断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 属性 知识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诊断模型对结核性胸腔积液的应用价值
20
作者 焦家欢 孙长峰 +2 位作者 吴刚 黄富礼 盛云建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53-1061,共9页
目的:探索基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算法(machine learning algorithm,MLA)构建的诊断模型在结核性胸腔积液(tuberculous pleural effusion,TPE)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参照入组标准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四川省乐山市... 目的:探索基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算法(machine learning algorithm,MLA)构建的诊断模型在结核性胸腔积液(tuberculous pleural effusion,TPE)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参照入组标准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四川省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33例胸腔积液患者作为内部实验组,按是否诊断为TPE,将患者分为结核组(106例)和非结核组(127例)。运用R 4.1.1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利用LASSO回归筛选变量,并依此分别构建随机森林(RF)、支持向量机-线性核(SVM-linear)、支持向量机-多项式核(SVM-polynomial)、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等4种MLA开发诊断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AUC)评估不同模型的诊断性能,并与胸腔积液腺苷脱氨酶(ADA)的诊断效能进行比较。另纳入同期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141例胸腔积液患者(结核组101例,非结核组40例)进行外部验证。结果:LASSO回归分析显示,胸腔积液总蛋白、ADA、单核细胞占比,以及血清中性粒细胞占比、血小板计数、发热及盗汗均是发生TPE的危险因素(惩罚系数分别为0.216、0.058、0.003、0.049、0.000、0.045、1.605),而胸腔积液癌胚抗原(CEA)、多核细胞占比,以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均与TPE出现概率更低相关(惩罚系数分别为-0.072、-0.029、-0.567)。构建的RF、SVM-linear、SVM-polynomial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等4种MLA开发的诊断模型对TPE的诊断敏感度分别为91.8%、84.5%、86.9%、85.4%;特异度分别为99.0%、81.6%、93.8%、81.6%;AUC值分别为0.988、0.875、0.959和0.886,均高于胸腔积液ADA(分别为83.1%、77.9%、0.820)。在外部验证中,RF、SVM-linear、SVM-polynomial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的AUC值分别为0.834、0.827、0817和0.815。结论:基于RF算法构建的TPE诊断模型具有最优质的诊断性能,可以更加简单、快速、有效地识别TP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胸膜 胸腔积液 诊断 计算机辅助 模型 统计学 算法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