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2
1
作者 李文化 穆民 刘晓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2期119-121,共3页
目的 评价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3D DSA)技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临床怀疑和确诊为脑血管疾病的 71例患者行常规脑血管数字减影造影 (DSA)和 3D DSA。结果 本组共检查 71例 ,经 3D DSA技术共检出动脉瘤 4 4例 6 4枚... 目的 评价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3D DSA)技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临床怀疑和确诊为脑血管疾病的 71例患者行常规脑血管数字减影造影 (DSA)和 3D DSA。结果 本组共检查 71例 ,经 3D DSA技术共检出动脉瘤 4 4例 6 4枚、颅内动静脉畸形 (AVM) 19例、血管狭窄致脑缺血8例 (6例颈内动脉狭窄、大脑前动脉闭塞 )。结论  3D DSA诊断脑血管疾病具有极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尤其对颅内动脉瘤、AVM、血管狭窄的诊断最为准确、快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数字血管造影 血管疾病 技术诊断 颅内动静脉畸形 大脑前动脉闭塞 数字造影 颈内动脉狭窄 临床应用价值 血管狭窄 dsa技术 dsa诊断 颅内动脉瘤 脑缺血 AV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yamoya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1
2
作者 范新华 黄祥龙 刘林祥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2期116-118,共3页
目的 评价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对Moyamoya病分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 31例患者的DSA检查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31例DSA显示不同程度的颈内动脉分叉处血管狭窄或闭塞以及侧支循环 ;并根据Suzuki分期对 31例患者 5 7个大脑半球... 目的 评价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对Moyamoya病分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 31例患者的DSA检查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31例DSA显示不同程度的颈内动脉分叉处血管狭窄或闭塞以及侧支循环 ;并根据Suzuki分期对 31例患者 5 7个大脑半球病变进行了分期 :属于Ⅰ期病变者有 4个大脑半球 ,Ⅱ期 10个 ,Ⅲ期 17个 ,Ⅳ期 12个 ,Ⅴ期 6个和Ⅵ期 8个。结论 DSA可清晰显示Moyamoya病血管狭窄的程度、闭塞部位及侧支循环的情况 ,并作出分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YAMOYA病 数字血管造影(dsa) 诊断价值 大脑半球病变 侧支循环 血管狭窄 回顾性分析 dsa检查 分期诊断 动脉分叉 不同程度 闭塞部位 手术治疗 患者 显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多普勒及彩色多普勒与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对颅底异常血管网病诊断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张小征 吕健 +3 位作者 莫雪红 束枫 华莎 马廉亭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12期1694-1696,共3页
目的 总结 3 6例颅底异常血管网病的多普勒超声探测经验 ,评价无创诊断颅底异常血管网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经颅多普勒 (TCD)、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CDFI)及彩色多普勒能量图 (CDE)技术探测颅底异常血管网病颅内血管及血流动... 目的 总结 3 6例颅底异常血管网病的多普勒超声探测经验 ,评价无创诊断颅底异常血管网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经颅多普勒 (TCD)、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CDFI)及彩色多普勒能量图 (CDE)技术探测颅底异常血管网病颅内血管及血流动力学改变 ,并与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 (DSA)比较分析。结果 TCD探测 2 4例 ,明确诊断 2 2例 ,高度怀疑 1例 ,阴性者 1例 ,与DSA比较诊断符合率为 96%。CDFI及CDE探测 12例 ,均明确诊断为颅底异常血管网病 ,并被DSA证实。结论 TCD、CDFI及CDE能实时动态观察颅底血管及血流动力学改变 ,CDFI及CDE对狭窄处血流显示敏感 ,有助于准确判断血管闭塞与轻度狭窄 ,对颅底异常血管网病的诊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又因其无创 ,病人易接受 ,可作为颅底异常血管网病病人诊断、定期随访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异常血管网病 诊断 经颅多普勒 彩色多普勒 能量多普勒 数字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消化道出血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曹殿波 杨海山 +1 位作者 王大伟 赵永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36-237,共2页
目的 :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 DSA)对消化道出血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价值。方法 :采用Seldinger′s穿刺技术将导管选入腹腔动脉 ,对可疑病变部位血管选择性造影。有活动性出血者行选择性动脉栓塞 ,有异常血管而无明确活动性出血经导管... 目的 :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 DSA)对消化道出血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价值。方法 :采用Seldinger′s穿刺技术将导管选入腹腔动脉 ,对可疑病变部位血管选择性造影。有活动性出血者行选择性动脉栓塞 ,有异常血管而无明确活动性出血经导管灌注血管收缩药物。结果 :1 8例病例中 1 2例造影出现异常表现 ,即造影剂外溢、积聚、血管增多、结构紊乱。其中血管发育异常 2例 ,憩室 1例 ,肿瘤 3例 ,非特异性炎症 1例 ,假性动脉瘤 2例 ,溃疡病 3例。靶血管栓塞后造影剂外溢消失。结论 :选择性 DSA造影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检查安全有效 ,可以达到诊断和 /或治疗双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出血/诊断 血管造影 数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法手术切除的胰腺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动脉造影分析及其对经动脉灌注化疗(TAI)的指导价值 被引量:6
5
作者 施惠斌 陈颐 +4 位作者 程洁敏 龚高全 李国平 李长煜 王小林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52-356,共5页
目的观察无法手术切除的胰腺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 angiography,DSA)的表现特点,探讨DSA动脉造影对经动脉灌注化疗(transarterial infusion,TAD的指导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中山医院介入治疗科接受TAI治疗的无法手术切... 目的观察无法手术切除的胰腺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 angiography,DSA)的表现特点,探讨DSA动脉造影对经动脉灌注化疗(transarterial infusion,TAD的指导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中山医院介入治疗科接受TAI治疗的无法手术切除的胰腺癌患者146例。所有病例先行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必要时选择进入肝总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或脾动脉造影。观察胰腺癌的直接供血动脉及其起源、胰周主要动脉受侵犯情况。结果 61例胰头癌中,所有病例胰十二指肠前上、后上动脉均参与供血(100%),53例胰十二指肠前下、后下动脉参与供血(86.9%),14例胰背动脉参与供血(23.0%)。85例胰体尾癌中,9例未见明显血供,余76例中胰背动脉参与供血31例(36.5%),胰大动脉参与供血41例(48.2%),胰尾动脉参与供血35例(41.2%)。胰周大动脉中,16例腹腔动脉受侵犯(11.0%),其中2例动脉侵犯分级Ⅳ级;35例胃十二指肠动脉受侵犯(24.0%);10例肠系膜上动脉受侵犯(6.8%);8例肝总动脉受侵犯(5.5%);65例脾动脉受侵犯(44.5%),其中7例动脉受侵分级Ⅳ级。结论 DSA动脉造影对元法手术切除的胰腺癌TAI术中给药靶动脉的确有重要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数字血管造影(dsa) 动脉灌注化疗(TA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CT血管造影-表面遮盖显示技术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比较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慧 王夏红 赵建民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47-349,共3页
关键词 三维CT血管造影-表面遮盖显示技术 数字 血管造影 颅内动脉瘤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化道出血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和栓塞治疗 被引量:5
7
作者 季学兵 张锐 +2 位作者 彭湘 赵锡军 吕维富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2期111-112,共2页
关键词 消化道出血 诊断 数字血管造影 栓塞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胃肠道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8
作者 鲁宏 孙善全 +1 位作者 谢鹏 龚水根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4期359-360,共2页
目的 评价DSA(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对胃肠道疾病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40例胃肠道疾病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片 ,同时与钡餐、钡灌及内窥镜检查相对照。结果 血供丰富的病变有 :平滑肌肿瘤、腺癌... 目的 评价DSA(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对胃肠道疾病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40例胃肠道疾病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片 ,同时与钡餐、钡灌及内窥镜检查相对照。结果 血供丰富的病变有 :平滑肌肿瘤、腺癌、Crohn病与血管畸形 ,血管具有相应特征 ,结合钡餐、钡灌及内窥镜检查 ,临床诊断率较高。少血管病变有 :淋巴瘤、类癌及肠结核 ,缺乏明显的血管特征 ,介入诊断较难。平滑肌肿瘤血管呈“蜘蛛网”状 ,腺癌周血管增多、增粗 ,Crohn病病变肠管之间可见正常血管。血管畸形的血管增多、紊乱 ,钡灌及内窥镜检查多为阴性。结论 DSA对胃肠道疾病的诊断有一定帮助 ,尤其是对多血管肿瘤及血管畸形病变的诊断更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血管造影 胃肠道疾病 肿瘤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膜瘤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9
作者 马骏 任伟新 +6 位作者 陈鹏 迪理木拉提 刘晓 顾俊鹏 李文化 穆明 裴祺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6期483-485,共3页
目的 探讨脑膜瘤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的诊断价值。方法  115例脑膜瘤行股动脉穿刺插管脑血管DSA。有 76例行选择性颈外动脉分支栓塞术。结果 分布在大脑凸面、矢状窦旁、大脑镰旁等较表浅部位的脑膜瘤主要以颈外动脉系统供血为主 ... 目的 探讨脑膜瘤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的诊断价值。方法  115例脑膜瘤行股动脉穿刺插管脑血管DSA。有 76例行选择性颈外动脉分支栓塞术。结果 分布在大脑凸面、矢状窦旁、大脑镰旁等较表浅部位的脑膜瘤主要以颈外动脉系统供血为主 ,颌内动脉的脑膜中动脉参与供血最多。分布在嗅沟、前颅凹、鞍区、蝶骨嵴、中颅凹、后颅凹等颅底部位的脑膜瘤主要以颈内动脉供血为主 ,颈内动脉的分支眼动脉和海绵窦段参与供血最多。颈外动脉、颈内动脉和椎基动脉之间可有危险吻合存在。结论 掌握脑膜瘤的DSA特点对于脑膜瘤的手术和术前血管内栓塞治疗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供血 颈内动脉 颈外动脉 诊断价值 数字血管造影 大脑 部位 眼动脉 血管内栓塞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机电分系统构成原理与可靠性设计 被引量:5
10
作者 田学光 常丰吉 +1 位作者 田兴志 冯长有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98-100,共3页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是进行血管疾病诊断和介入治疗的先进的大型医疗设备,是图像诊断和医学治疗的结合产品,集医学、光学、机械学、电子学、计算机控制和图像处理等多种学科和技术于一体,是典型的光机电算一体化设备。详细介绍了其机...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是进行血管疾病诊断和介入治疗的先进的大型医疗设备,是图像诊断和医学治疗的结合产品,集医学、光学、机械学、电子学、计算机控制和图像处理等多种学科和技术于一体,是典型的光机电算一体化设备。详细介绍了其机电分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构成,并指出研制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安全可靠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血管造影(dsa) C型臂 导管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血管病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与诊断 被引量:8
11
作者 贺能树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26-29,共4页
关键词 诊断 数字血管造影 血管 dsa检查 CT血管造影 磁共振血管造影 金标准 神经介入治疗 像学技术 MR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滋养细胞肿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莉 刘风花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73-874,共2页
关键词 数字血管造影 滋养细胞肿瘤 早期诊断 彩色多普勒超声 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新型体模装置的研制
13
作者 黄勇 王昆 鄢铃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167-170,共4页
研制一套医用诊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系统新型计量性能体模装置。研制的这套体模有一个100mm厚的有机玻璃模块、一个改进的4指标模块和一个仿骨骼模块。还研制一个改进型无线遥控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为USB可充电便携式模式,也可用交流... 研制一套医用诊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系统新型计量性能体模装置。研制的这套体模有一个100mm厚的有机玻璃模块、一个改进的4指标模块和一个仿骨骼模块。还研制一个改进型无线遥控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为USB可充电便携式模式,也可用交流220V电源。用该装置在DSA系统进行性能试验得到:对于低对比度分辨力:可以分辨碘浓度为5.0 mg/cm^(3),直径2.0mm的模拟动脉血管;对于模拟血管最小分辨尺寸:在不加载仿骨骼体模时,影像能够显示出模体中直径为1mm的模拟动脉血管,同时能够分辨直径2mm的模拟血管上1/2血管大小的模拟血管瘤或栓塞;对比度线性:碘密度与光密度之间的线性>0.9加载骨骼体模块后,减影性能可以分辨碘浓度为150 mg/cm^(3)、直径2mm的模拟动脉;无线遥控驱动装置:交直两用,操作灵活,简单可靠。结论表明完全符合国家规程JJG 1067-2011《医用诊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系统X射线辐射源》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a性能体模 诊断数字血管造影(dsa)系统 模拟动脉血管 碘浓度 低对比度分辨力 对比度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移性肝肿瘤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
14
作者 汪国祥 黄新宇 +4 位作者 汪和平 严晓星 陈基明 张锡龙 陈方满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412-413,共2页
目的 :探讨转移性肝肿瘤的血供特点、转移情况以及与原发肿瘤的相关性 ,与原发性肝癌的鉴别。方法 :回顾分析 70例转移性肝肿瘤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DSA )影像 ,将其血供分为多血供、中血供和少血供 ;根据其转移的部位和数目分为左叶... 目的 :探讨转移性肝肿瘤的血供特点、转移情况以及与原发肿瘤的相关性 ,与原发性肝癌的鉴别。方法 :回顾分析 70例转移性肝肿瘤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DSA )影像 ,将其血供分为多血供、中血供和少血供 ;根据其转移的部位和数目分为左叶、右叶和 (或 )两叶转移 ,病灶的单发与多发。原发肿瘤包括腺癌 5 4例 ,鳞癌 12例 ,其他类型肿瘤 4例。结果 :肝转移瘤的血供主要来源于肝动脉 ,门静脉也参与供血。 70例中 ,多血供 13例 ,中血供2 0例 ,少血供 3 7例。转移到肝右叶、和 (或 )两叶者计 64例。腺癌转移多表现为多发转移 ,并于动脉后期及以后显示环状染色及中央囊状透光区。结论 :转移性肝肿瘤可根据DSA表现与原发性肝癌鉴别 ,其某些特征与原发肿瘤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数字血管造影 像学诊断 肿瘤血供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在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54例诊断中的应用
15
作者 张冬玲 胡宝珍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31-532,共2页
关键词 数字血管造影 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肾血管性高血压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及介入治疗 被引量:1
16
作者 孔晓红 于莹 +1 位作者 吴善树 顾建平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72-173,共2页
关键词 血管性高血压 数字血管造影 介入治疗 诊断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133例分析 被引量:22
17
作者 陈康宁 迟路湘 +3 位作者 丁宇 陈贞芳 史树贵 范文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1期1981-1982,共2页
关键词 全脑血管造影 数字 血管疾病 诊断 股动脉穿刺 结果报告 神经科疾病 利用 检查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内动脉虹吸部应用解剖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照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孙学进 庞瑞麟 +1 位作者 赵卫 李莉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1期66-67,共2页
目的 对 35具成人头颅颈内动脉虹吸部进行血管的走行方向、成角、开口方位的观察 ,与5 0例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对照分析 ,为指导颅内动脉插管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甲醛固定成人头颅标本 35具 ;依次分离 ,充分暴露颈内动脉虹吸... 目的 对 35具成人头颅颈内动脉虹吸部进行血管的走行方向、成角、开口方位的观察 ,与5 0例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对照分析 ,为指导颅内动脉插管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甲醛固定成人头颅标本 35具 ;依次分离 ,充分暴露颈内动脉虹吸部 ,仔细观察和测量颈内动脉虹吸部 ;5 0例全脑血管DSA检查阴性的血管情况作参照分析。结果 颈内动脉虹吸部血管走行成角 ,可分为 3个角度和1个弯度 ,两侧差异无显著性 ,与DSA资料对照分析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颈内动脉虹吸部血管走行角度及开口方向 ,对插管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虹吸部 解剖学 数字血管造影 dsa 颅内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针脾穿刺门脉CO_2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董永华 董伟华 +2 位作者 欧阳强 刘士远 肖湘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4期348-350,共3页
目的 评价细针脾穿刺门脉CO2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CO2 DSA)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成年大白兔 7只 ,全麻下剖腹暴露脾尾。 4 .5号输液针穿刺入脾实质内约 1cm深 ,行CO2 DSA(2ml s,10ml) ,评价门脉造影图像。拔去穿刺针后观察穿刺点... 目的 评价细针脾穿刺门脉CO2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CO2 DSA)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成年大白兔 7只 ,全麻下剖腹暴露脾尾。 4 .5号输液针穿刺入脾实质内约 1cm深 ,行CO2 DSA(2ml s,10ml) ,评价门脉造影图像。拔去穿刺针后观察穿刺点出血情况至凝固。然后处死动物 ,取下脾脏作大体和组织学检查。结果 CO2 DSA均清晰显示门脉主干、肝内 3~ 4级以上分支、脾静脉主干、肠系膜上静脉主干及部分分支 ,肝内门脉显影约 2~ 3min后消失。 1只兔同时见CO2 经脾肾静脉交通使左肾静脉和下腔静脉显影。拔除穿刺针后穿刺点可见少量渗血 ,3~ 5min后自动停止。所有动物未见穿刺点CO2 溢出、包膜下组织撕裂或脾脏血肿形成。镜检脾包膜完整 ,无包膜下血肿形成。结论 细针脾穿刺门脉CO2 DSA是可行、安全和有效的 ;在正常成年兔中CO2 有可能通过脾肾静脉交通使左肾静脉和下腔静脉显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脉 穿刺点 细针 dsa 数字血管造影 脾肾 肝内 下腔静脉 血肿形成 左肾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技术在脑血管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孟学刚 牛晓姗 +2 位作者 玄祖旗 钟朝明 朱沂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2672-2673,共2页
准确地对责任血管进行评估是脑血管病治疗的基础。虽然磁共振脑血管造影(MRA)、CT脑血管造影(CTA)等无创检查手段为脑血管的评估提供了新方法,但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an60gaphy.DSA)提供的诊断信息仍是不可取... 准确地对责任血管进行评估是脑血管病治疗的基础。虽然磁共振脑血管造影(MRA)、CT脑血管造影(CTA)等无创检查手段为脑血管的评估提供了新方法,但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an60gaphy.DSA)提供的诊断信息仍是不可取代的,目前仍被认为是脑血管病诊断的金标准。为进一步分析该检查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总结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8月行DSA检查的脑血管病病例80例,分析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血管造影 血管 血管造影技术 应用 磁共振脑血管造影 CT脑血管造影 检查手段 诊断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