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粒棘球蚴病诊断抗原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
作者 安晓雪 余华 +1 位作者 严玉宝 杨光友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5-89,共5页
细粒棘球蚴病严重危害人畜健康,给畜牧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该病的早期诊断有很重要的意义。囊液抗原、原头节抗原和囊壁抗原等天然抗原是用于该病诊断的主要抗原,但存在敏感性差、特异性弱等缺点。近年来,人们合成了AgB、Ag5、EpC1、Eg... 细粒棘球蚴病严重危害人畜健康,给畜牧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该病的早期诊断有很重要的意义。囊液抗原、原头节抗原和囊壁抗原等天然抗原是用于该病诊断的主要抗原,但存在敏感性差、特异性弱等缺点。近年来,人们合成了AgB、Ag5、EpC1、EgTPx等重组抗原,将其用于诊断,并获得了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论文将用于诊断的天然抗原和重组抗原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蚴病 诊断抗原 囊液抗原 重组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P33重组蛋白为诊断抗原建立牛瑟氏泰勒虫病乳胶凝集试验 被引量:11
2
作者 许应天 张守发 +1 位作者 郑寓硕 张桓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47-349,共3页
本试验用P33重组蛋白建立了牛瑟氏泰勒虫病乳胶凝集试验。对81份被检血清的检测结果,阳性率为44.4%,明显高于血涂片镜检法的21.0%(P<0.01),而且在该病流行地区的不同牧场、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牛的阳性率之间未见显著差异。试验表明,... 本试验用P33重组蛋白建立了牛瑟氏泰勒虫病乳胶凝集试验。对81份被检血清的检测结果,阳性率为44.4%,明显高于血涂片镜检法的21.0%(P<0.01),而且在该病流行地区的不同牧场、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牛的阳性率之间未见显著差异。试验表明,以P33重组蛋白作为诊断抗原具有特异性强、抗原易纯化和成本低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瑟氏泰勒虫病 乳胶凝集试验 P33重组蛋白 诊断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貂阿留申病基因工程诊断抗原的制备 被引量:3
3
作者 张蕾 柴秀丽 +9 位作者 冯佩平 张海玲 胡博 白雪 赵建军 冯卓 王振军 徐磊 闫喜军 吴威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686-1691,共6页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生产水貂阿留申病(Aleutian disease,AD)诊断抗原的新方法。试验提取水貂阿留申病毒(Aleutian disease virus,ADV)的基因组,PCR扩增ADV核衣壳蛋白VP2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质粒BacmidVP2,脂质体介导其转染昆虫细胞Sf9获...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生产水貂阿留申病(Aleutian disease,AD)诊断抗原的新方法。试验提取水貂阿留申病毒(Aleutian disease virus,ADV)的基因组,PCR扩增ADV核衣壳蛋白VP2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质粒BacmidVP2,脂质体介导其转染昆虫细胞Sf9获得重组杆状病毒AcMVPV-VP2。电镜下观察表达的VP2蛋白,Western blotting检测目的蛋白的反应原性。以传统接毒方法生产的AD诊断抗原作对照,通过对流免疫电泳试验检测表达蛋白的生物学活性。结果表明,表达的重组VP2蛋白在电镜下组装成病毒样颗粒且能与ADV阳性血清发生反应。与商业诊断抗原相比,重组抗原诊断AD的阴阳性的符合率为100%。该方法可成为生产AD诊断抗原的替代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貂阿留申病 基因工程 诊断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弓形虫诊断抗原的亲和层析纯化和分析
4
作者 周永学 王一成 逄春泰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1999年第3期148-150,共3页
应用琼脂糖凝胶Sepharose4B亲和层析分离弓形虫速殖子细胞质抗原(Ps)和弓形虫速殖子膜抗原(Pm),分别获得亲抗体Ps和亲抗体Pm。经双多抗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夹心法测定,结果表明,Ps的最低检出量... 应用琼脂糖凝胶Sepharose4B亲和层析分离弓形虫速殖子细胞质抗原(Ps)和弓形虫速殖子膜抗原(Pm),分别获得亲抗体Ps和亲抗体Pm。经双多抗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夹心法测定,结果表明,Ps的最低检出量为13.3μg/ml,亲抗体Ps为1.5μg/ml,Pm为4.4μg/ml,亲抗体Pm为05μg/ml。作为弓形虫诊断抗原,亲抗体Ps和亲抗体Pm明显优于Ps和Pm,其中又以亲抗体Pm为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诊断抗原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猴结核病免疫学诊断抗原与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5
作者 闵凡贵 吴铁 黄韧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2-75,共4页
结核分支杆菌H37Rv株的全基因组序列解码加速了对重组抗原的克隆和表达,LAM、38 ku抗原1、6 ku抗原、ESAT-6、CFP-10和Mtb8.4等特异性抗原的出现,弥补了经典抗原OT和PPD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足,丰富了TST、LTT、ELISA和IFN-γ检测等诊断方... 结核分支杆菌H37Rv株的全基因组序列解码加速了对重组抗原的克隆和表达,LAM、38 ku抗原1、6 ku抗原、ESAT-6、CFP-10和Mtb8.4等特异性抗原的出现,弥补了经典抗原OT和PPD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足,丰富了TST、LTT、ELISA和IFN-γ检测等诊断方法的内容,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论文结合免疫学诊断抗原在各诊断方法中的应用,概括分析了各抗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鉴于检测经费、仪器设备和检测频率的限制,目前TST仍是实验猴场最实用的监测方法,而其他诊断方法在阳性猴的确诊和实验室研究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猴 结核分支杆菌 免疫学诊断抗原 免疫学诊断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貂阿留申病诊断抗原研究概述 被引量:3
6
作者 于凯 倪佳 +2 位作者 冯二凯 万洪理 陈立志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6-119,共4页
近年来,随着水貂养殖行业的不断发展,一些疫病也成为了制约水貂养殖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水貂阿留申病作为毛皮动物的三大疫病之一(阿留申病、犬瘟热、病毒性肠炎),是导致母貂产仔率下降、公貂配种能力降低和毛皮质量下降的一种高度接触... 近年来,随着水貂养殖行业的不断发展,一些疫病也成为了制约水貂养殖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水貂阿留申病作为毛皮动物的三大疫病之一(阿留申病、犬瘟热、病毒性肠炎),是导致母貂产仔率下降、公貂配种能力降低和毛皮质量下降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至今为止,还没有商品化的疫苗来控制该病的传播及蔓延。控制水貂阿留申病最好的方法是通过检测淘汰所有抗体为阳性的水貂,进而达到净化貂群的目的。而在抗体检测过程中,诊断抗原的制备和纯化决定着检测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论文对目前阿留申病毒细胞抗原及基因工程抗原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今后该病病原检测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貂阿留申病 诊断抗原 VP2基因 对流免疫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伪狂犬病病毒gB、gC和gD蛋白的表达及诊断抗原筛选 被引量:2
7
作者 潘姣姣 王同燕 +9 位作者 郭玲花 白小飞 汪志艳 孙杰 徐鑫 王玉宙 郝丽影 邓均华 谭菲菲 田克恭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19,共8页
为研发猪伪狂犬病的免疫学诊断试剂,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了猪伪狂犬病病毒(PRV)gB、gC和gD蛋白,并对蛋白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将纯化后的3种蛋白分别制备成不同蛋白类型的疫苗免疫健康仔猪,比较蛋白的免疫原性;将3种蛋... 为研发猪伪狂犬病的免疫学诊断试剂,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了猪伪狂犬病病毒(PRV)gB、gC和gD蛋白,并对蛋白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将纯化后的3种蛋白分别制备成不同蛋白类型的疫苗免疫健康仔猪,比较蛋白的免疫原性;将3种蛋白分别作为包被抗原建立间接ELISA方法,检测从不同地区收集的临床血清,与PRV中和试验检测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成功拯救出重组杆状病毒rPRV-gB-His株、rPRV-gC-His株和rPRV-gD-His株,经IFA鉴定,均可与猪伪狂犬病病毒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表达出的蛋白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可见大小分别约为120 ku、65 ku和50 ku的蛋白条带;3种蛋白免疫原性比较结果显示gD蛋白疫苗免疫组猪血清中和效价最高(1∶22.4~1∶32.0);3种蛋白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检测30份临床血清,结果gD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建立的ELISA方法与PRV中和试验的符合率最高(100.0%)。表明gD蛋白是更好的诊断抗原,可用于PRV抗体检测试剂盒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伪狂犬病病毒 gD蛋白 免疫原性 诊断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囊尾蚴抗原成分及其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石团员 田永军 +6 位作者 宁长申 张龙现 赖保春 菅复春 邵兆霞 贺桂芬 王进产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5年第7期36-40,共5页
猪囊尾蚴病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囊尾蚴病的快速诊断是囊尾蚴病治疗和预防的前提,免疫学诊断方法是近年来的囊尾蚴病临床诊断中的重要辅助手段,高特异性诊断抗原的筛选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囊尾蚴抗原组成复杂,包括囊液抗原... 猪囊尾蚴病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囊尾蚴病的快速诊断是囊尾蚴病治疗和预防的前提,免疫学诊断方法是近年来的囊尾蚴病临床诊断中的重要辅助手段,高特异性诊断抗原的筛选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囊尾蚴抗原组成复杂,包括囊液抗原、头节抗原、囊壁抗原、循环抗原和排泄分泌抗原等。其中的囊液抗原特异性较好,可用于免疫学诊断,而排泄分泌抗原诊断囊尾蚴的价值尚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囊尾蚴 诊断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结核病诊断用特异性抗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牟巍 蒋玉文 +3 位作者 丁家波 毛开荣 彭小兵 蒋颖 《中国兽药杂志》 2008年第12期47-50,共4页
本文综述了牛结核病诊断中几种特异性结核蛋白的研究进展。牛结核病的诊断方法主要是基于细胞免疫的皮肤变态反应和基于抗原抗体反应的血清学方法。目前牛结核病的主要诊断试剂为牛型提纯结核菌素(PPD),由于PPD与卡介苗及环境分枝杆菌... 本文综述了牛结核病诊断中几种特异性结核蛋白的研究进展。牛结核病的诊断方法主要是基于细胞免疫的皮肤变态反应和基于抗原抗体反应的血清学方法。目前牛结核病的主要诊断试剂为牛型提纯结核菌素(PPD),由于PPD与卡介苗及环境分枝杆菌存在交叉反应,导致特异性较低。根据这一情况,各种特异性抗原不断被发现并用于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结核病 提纯结核菌素 诊断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毒支原体株间结构蛋白及其抗原性变异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苗得园 陈德威 +3 位作者 张培君 王栋 龚玉梅 陈小玲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55-261,共7页
本研究以SDS PAGE及WesternBlot技术 ,应用鸡毒支原体国外强毒株S6、标准株PG31,疫苗株F ,北京分离株BG4 4T、NB72特异性多克隆抗血清对以上五株及疫苗株V、北京分离株C的结构及其抗原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MG结构蛋白及其抗原性... 本研究以SDS PAGE及WesternBlot技术 ,应用鸡毒支原体国外强毒株S6、标准株PG31,疫苗株F ,北京分离株BG4 4T、NB72特异性多克隆抗血清对以上五株及疫苗株V、北京分离株C的结构及其抗原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MG结构蛋白及其抗原性存在着株间的多样性和一定相似性 ,其中以F与S6、BG4 4T与PG31、NB72与C更为接近 ,可能具有同源性。SDS PAGE显示出了MG株间结构蛋白微小的特征性、可重复性的差异 ,并能将各蛋白带清晰分开 ,是一种良好的鉴定MG株及纯化和制备蛋白抗原的方法。MG V株在 80℃处理样品时 150KD处出现的蛋白带 ,可能是一种热改变蛋白。在MG培养过程中 ,培养基中的血清成分可与其发生交联而且这种交联是引起假阳性反应的重要原因。在WesternBlot中 ,F株抗血清与MG各株蛋白反应时产生的条带数目较多且明显 ,显示了其良好的抗原性。另外 ,P6 4是一种有开发前途良好的特异性抗原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毒支原体 结构蛋白 抗原 SDS-PAGE 诊断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自主研发的冠状病毒抗原诊断试剂进入临床实验阶段
11
《口岸卫生控制》 2004年第3期36-36,共1页
关键词 冠状病毒 抗原诊断试剂 临床实验 SARS-COV 酶联免疫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粒棘球绦虫抗原B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袁维峰 巫剑 +4 位作者 贾红 侯绍华 郭晓宇 马世春 朱鸿飞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81-184,共4页
细粒棘球绦虫抗原B(AgB)是血清学诊断棘球蚴病最重要的抗原,也是目前研究最多的抗原之一。深入研究抗原B对棘球蚴病的血清学诊断、流行病学研究、综合防控和疫苗的研究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针对近年来关于抗原B的分子生物学特征、... 细粒棘球绦虫抗原B(AgB)是血清学诊断棘球蚴病最重要的抗原,也是目前研究最多的抗原之一。深入研究抗原B对棘球蚴病的血清学诊断、流行病学研究、综合防控和疫苗的研究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针对近年来关于抗原B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免疫学特性及在人和动物等中间宿主的血清学诊断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绦虫 诊断抗原 抗原B 特异性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片吸虫分泌排泄产物层析组分的牛片形吸虫病间接ELISA诊断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13
作者 靳纬坤 袁湘祥 +5 位作者 王锦辉 侯林静 郑梦伟 吴正姣 张为宇 邸文达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3010-3018,共9页
为建立更敏感、特异的牛片形吸虫病早期诊断方法,本试验将收集的大片吸虫分泌排泄产物(Fasciola gigantica excretory-secretory products,FgESP)进行凝胶过滤层析并从中筛选出检测效果最优的UV280吸收峰,从此峰对应的组分中筛选出诊断... 为建立更敏感、特异的牛片形吸虫病早期诊断方法,本试验将收集的大片吸虫分泌排泄产物(Fasciola gigantica excretory-secretory products,FgESP)进行凝胶过滤层析并从中筛选出检测效果最优的UV280吸收峰,从此峰对应的组分中筛选出诊断效果最优的层析组分后将其作为抗原,通过棋盘滴定试验优化抗原包被浓度、血清稀释度、酶标二抗稀释度、显色时间等,确定临界值,建立牛片形吸虫病间接ELISA诊断方法。对建立的方法进行敏感性和特异性试验,检测试验感染0~14周的水牛血清和临床160份水牛血清样本,并与已有的诊断抗原FgESP(阴阳临界值为0.320)进行诊断效果比较。结果显示,层析组分F22具有较优的检测效果。间接ELISA的最佳反应条件为:F22抗原包被浓度0.157μg/mL,待测血清与酶标二抗的稀释度分别为1∶400和1∶40000,显色时间为25 min。应用建立的方法检测15份水牛阴性血清,确定D_(450 nm)阴阳性临界值为0.408。比较F22与FgESP发现,二者特异性相似,但F22作为抗原的敏感性高于FgESP。检测试验感染大片吸虫的水牛0~14周血清,结果表明,从感染第2周开始F22-IgG水平极显著高于FgESP-IgG水平(P<0.01),因此,F22比FgESP诊断效果更优。对160份水牛血清检测发现,F22阳性检出率为71.25%,FgESP阳性检出率为63.75%。上述结果表明,相比于FgESP,以F22作为诊断抗原建立的大片吸虫病间接ELISA诊断方法敏感性更高,可更有效地进行牛大片吸虫病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片吸虫 诊断抗原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乙型脑炎病毒E蛋白结构域Ⅲ原核表达和抗原性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厚华艳 丁玲玲 +1 位作者 吕茂杰 杨保收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34-939,共6页
为分析猪乙型脑炎病毒(JEV)E蛋白Ⅲ结构域的抗原性,本研究克隆了JEV疫苗株SA14-14-2的E蛋白结构域Ⅲ,并通过pET-28a载体进行融合表达和纯化。用纯化后蛋白作为免疫原,免疫8周龄BALB/c小鼠,通过SDS-PAGE、Western blotting、间接ELISA及... 为分析猪乙型脑炎病毒(JEV)E蛋白Ⅲ结构域的抗原性,本研究克隆了JEV疫苗株SA14-14-2的E蛋白结构域Ⅲ,并通过pET-28a载体进行融合表达和纯化。用纯化后蛋白作为免疫原,免疫8周龄BALB/c小鼠,通过SDS-PAGE、Western blotting、间接ELISA及间接免疫荧光方法(IFA)检测小鼠及猪抗体滴度,验证E蛋白结构域Ⅲ的抗原性。SDS-PAGE结果表明融合蛋白以包涵体形式表达;Western blotting、间接ELISA检测结果表明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抗原性;纯化的蛋白免疫BALB/c小鼠ELISA方法检测特异性抗体滴度可达1×105;猪JEV阳性血清ELISA抗体滴度可达5.1×104;IFA结果表明JEV EⅢ蛋白产生的抗血清能很好的识别乙型脑炎病毒抗原。以上结果表明,表达、纯化的重组JEV EⅢ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本试验结果为建立以E蛋白结构域为抗原的诊断方法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乙型脑炎病毒 E蛋白 结构域Ⅲ 诊断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蹄疫病毒3ABC基因截短体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鉴定 被引量:3
15
作者 郑敏 金宁一 +7 位作者 李昌 鲁会军 马鸣潇 沈国顺 霍晓伟 马海利 陈晓月 屈勇刚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4-108,共5页
将长为525bp的口蹄疫病毒3ABC基因截短体克隆到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9K中,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PIC9K-3ABCt.用BglⅡ线性化后,电转化毕赤酵母菌GS115,经表型筛选,PCR鉴定,获得阳性重组菌(GS115/pPIC9K-3ABCt).然后进行诱导表达,通过SDS-P... 将长为525bp的口蹄疫病毒3ABC基因截短体克隆到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9K中,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PIC9K-3ABCt.用BglⅡ线性化后,电转化毕赤酵母菌GS115,经表型筛选,PCR鉴定,获得阳性重组菌(GS115/pPIC9K-3ABCt).然后进行诱导表达,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表达产物.结果表明,重组菌株成功分泌表达了分子量为40000,具有免疫反应活性,且呈二聚体形式的目的蛋白.在96h时表达量达到最高峰,占分泌总蛋白的18%,达到23.4mg/L.为进一步研制口蹄疫免疫和感染动物鉴别诊断试剂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FMDV) 3ABC基因 毕赤酵母 分泌表达 诊断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蹄疫病毒基因组结构及其功能 被引量:17
16
作者 刘庆军 张永光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5年第5期1-5,共5页
口蹄疫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和功能是开展口蹄疫其他研究如鉴别诊断、新型疫苗研制和疫源追踪等工作的基础。口蹄疫病毒的基因组由5′UTR、ORF和3′UTR及Po ly(A)组成,全长约8 500 nt。VPg可能充当RNA合成引物的作用, 5′UTR 内的Poly(C)和... 口蹄疫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和功能是开展口蹄疫其他研究如鉴别诊断、新型疫苗研制和疫源追踪等工作的基础。口蹄疫病毒的基因组由5′UTR、ORF和3′UTR及Po ly(A)组成,全长约8 500 nt。VPg可能充当RNA合成引物的作用, 5′UTR 内的Poly(C)和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nternalribosomaentrysite, IRES)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Poly(C)可能与病毒的感染性有关,IRES 对翻译的起始有重要作用。一般认为Poly(A)越长,病毒的感染性越强。病毒的ORF包括P1、P2、P3基因。L、P2、P3研究的相对较少,其中3A与病毒的宿主嗜性有关,3D为RNA聚合酶,可作为免疫和自然感染动物的鉴别诊断抗原。P1 为口蹄疫病毒的抗原结构,是研究口蹄疫免疫机制和新型疫苗的基础。VP1 可以作为分子流行病学调查,被很多国家所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基因组结构 POLY(A) 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 RNA聚合酶 流行病学调查 RNA合成 鉴别诊断 疫苗研制 IRES 诊断抗原 感染动物 抗原结构 新型疫苗 免疫机制 感染性 VPG VP1 基础 疫源 全长 宿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布氏病康复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调查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泽祥 周国基 《广西畜牧兽医》 1990年第3期10-14,共5页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以下简称耶氏菌)与布氏杆菌感染的抗体存在交叉反应,已为中外许多学者所证实。这种交叉反应给布氏菌病诊断工作造成很大的混乱,可能把一个非布病疫区判为疫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鉴于种猪感染耶氏菌的情况未见报道,
关键词 布氏菌病 试管凝集试验 抗体滴度 菌株数 临床细菌学 交叉反应 诊断工作 细菌分离 诊断抗原 粪便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乌兰地区马焦虫病的血清学调查 被引量:1
18
作者 严生旺 马利青 《中国动物检疫》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31-31,33,共2页
关键词 马焦虫病 青海省 血清学调查 流行情况 中国北方地区 诊断抗原 血清样品 乌兰县 牧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30℃低温冰箱冷冻保存伊氏锥虫试验
19
作者 许坚 宋启文 《广西畜牧兽医》 1989年第2期33-34,共2页
伊氏锥虫是我区耕牛常见血液原虫病,为制备诊断抗原和药敏试验和教学示范,保存虫种很有必要。过去常用实验动物继代保存,工作量大,且易失传。1984年浙江,黑龙江省有液氮冷冻保存成功的报道,我们试用是成功的,但要有专用设备,费用支出较... 伊氏锥虫是我区耕牛常见血液原虫病,为制备诊断抗原和药敏试验和教学示范,保存虫种很有必要。过去常用实验动物继代保存,工作量大,且易失传。1984年浙江,黑龙江省有液氮冷冻保存成功的报道,我们试用是成功的,但要有专用设备,费用支出较大。为寻求一种既简单易行又经济的方法,1987年3月至1988年9月,我们利用本科室低温冰箱冷冻保存虫种初获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氏锥虫 冷冻保存 血液原虫病 低温冰箱 继代 诊断抗原 液氮冷冻 专用设备 冷冻保护剂 力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INICAL EVALUATION OF FOUR RECOMBINANT TREPONEMA PALLIDUM ANTIGEN-BASED RAPID TESTS IN THE DIAGNOSIS OF SYPHILIS 被引量:2
20
作者 Lin-na Wang Lei Yang He-yi Zheng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2007年第4期250-253,共4页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and feasibility of 4 recombinant Treponema pallidum antigenbased rapid tests in the diagnosis of syphilis. Methods A total of 970 outpatients were selected from the S...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and feasibility of 4 recombinant Treponema pallidum antigenbased rapid tests in the diagnosis of syphilis. Methods A total of 970 outpatients were selected from the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Centre of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Venous blood was collected and serum was extracted. T. paUidum antibodies in whole blood, anticoagulant whole blood, and serum were detected using 4 recombinant T. pallidum antigen-based rapid tests. T. pallidum haemagglutination test (TPHA) was considered as the gold standard for the detection of T. pallidum specific antibodies in serum. The sensitivities and specificities of four method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sensitivities and specificities of Abbott Determine Syphilis TP test, SD-BIOLINE Syphilis 3.0 test, VISITECT-SYPHILIS test, and Syphicheck-WB test for serum specimens were 100% and 98. 9%, 95.7% and 98.0%, 94.6% and 98.2%, 68.1% and 98.9% ; for whole blood were 74. 1% and 99. 5%, 87.9% and 99.4% , 73.2% and 99.7%, 64. 7% and 99.7%. The observed sensitivities of the 4 rapid diagnosis test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with TPHA ( P 〉 0.05 ). Conclusions The 4 rapid tests show good performance and characteristics in the diagnosis of syphilis. Furthermore, they are more sensitive for serum specimens than whole blo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PHILIS DIAGNOSIS Treponema pallidum ANTIGEN RECOMBINA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