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口正压、斜压诊断及斜压预报模式——三维流场数值模拟 被引量:5
1
作者 龚政 张长宽 +1 位作者 张东生 金勇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9-45,共7页
建立了σ坐标系下长江口正压、斜压诊断及斜压预报模式三维流场数学模型,采用k-kl二方程紊流闭合模型求解垂向涡粘系数。通过正压模式与斜压诊断模式、斜压诊断模式与斜压预报模式流场模拟结果的定量比较,说明了各种模式对长江口流场模... 建立了σ坐标系下长江口正压、斜压诊断及斜压预报模式三维流场数学模型,采用k-kl二方程紊流闭合模型求解垂向涡粘系数。通过正压模式与斜压诊断模式、斜压诊断模式与斜压预报模式流场模拟结果的定量比较,说明了各种模式对长江口流场模拟精度影响的程度,推荐了长江口流场数值模拟采用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流场数值模拟 正压模式 斜压诊断模式 斜压预报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APES_GFS不同湿物理过程对云降水预报性能的诊断与评估 被引量:7
2
作者 马占山 刘奇俊 秦琰琰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89-1003,共15页
积云对流和云微物理是数值天气预报模式中最为重要的两类湿物理过程,它们共同影响云和降水的预报性能。通过采用CMAP降水资料和MODIS、MLS及Cloud Sat卫星云观测资料对全球中期数值预报模式GRAPES_GFS中这两类湿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的不... 积云对流和云微物理是数值天气预报模式中最为重要的两类湿物理过程,它们共同影响云和降水的预报性能。通过采用CMAP降水资料和MODIS、MLS及Cloud Sat卫星云观测资料对全球中期数值预报模式GRAPES_GFS中这两类湿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的不同组合所预报的降水场和云宏微观场进行诊断和评估,以揭示其对云和降水的预报性能。结果表明:(1)云微物理方案是中高纬度地区总降水预报差异的主因,三种云微物理方案预报的降水强度为SI>NCEP3>NCEP5。赤道及低纬地区降水差异主要是由积云对流方案引起的,KF_SI组合与CMAP降水最为一致。(2)SI方案和NCEP3方案在中纬度地区格点降水要显著多于混合相云NCEP5方案;与SAS方案和KF方案相比,BM方案使与其组合的云方案产生的格点降水明显偏少。(3)BM方案产生的对流降水要明显多于SAS方案和KF方案,中高纬地区SAS方案和KF方案预报的对流降水基本一致,在低纬地区SAS方案对流降水最少。(4)NCEP5方案预报的云顶温度与MODIS观测吻合较好,NCEP3方案和SI方案预报的云顶温度要较实况偏暖。三种对流方案预报的云顶温度冷暖关系为SAS<BM<KF,BM和KF预报的云顶温度与实况较为接近。(5)NCEP5方案预报的积分云水与卫星观测最为接近,两种简冰方案显著偏少,尤以SI方案偏少最多。SAS和KF方案能较好的预报积分云水的空间分布,但其量值较观测偏大,BM方案预报的积分云水在低纬度地区偏少明显。(6)所有方案组合预报的卷云较MLS卫星观测显著偏少,混合相云方案对卷云预报较简冰方案具有一定优势,BM方案偏少最显著。(7)全球平均而言,KF对流方案和NCEP5云微物理方案对GRAPES_GFS的云和降水预报性能较其他降水物理方案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PES全球中期模式 卫星观测 云降水预报 诊断和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分析的雷达引信故障诊断和预报算法 被引量:1
3
作者 马红光 韩崇昭 +2 位作者 王国华 朱小菲 许剑锋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727-1730,共4页
提出了一种雷达引信故障诊断和预报的新算法。该算法利用时间序列的信息熵构造信息花费函数,以雷达引信的实测数据为基础选取好小波基,利用小波的多尺度分辨分析对雷达引信的漏脉冲进行分析,以互相关和统计算法分别建立了雷达引信正常... 提出了一种雷达引信故障诊断和预报的新算法。该算法利用时间序列的信息熵构造信息花费函数,以雷达引信的实测数据为基础选取好小波基,利用小波的多尺度分辨分析对雷达引信的漏脉冲进行分析,以互相关和统计算法分别建立了雷达引信正常工作和故障状态下的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定量地分析雷达引信的工作状态,准确地预报雷达引信的故障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引信 小波分析 故障诊断预报 模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蒸发波导的集合诊断方法及其数值预报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王石 高山红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49-1057,共9页
基于Babin模型并分析了海上蒸发波导对气象输入参数的敏感性,引入数值天气预报中集合预报的思路,提出了一种新的蒸发波导诊断方法——集合诊断方法(Babin_Ens法).运用它对中国近海4个岛屿站点的实测数据进行了波导诊断结果的对比验证,发... 基于Babin模型并分析了海上蒸发波导对气象输入参数的敏感性,引入数值天气预报中集合预报的思路,提出了一种新的蒸发波导诊断方法——集合诊断方法(Babin_Ens法).运用它对中国近海4个岛屿站点的实测数据进行了波导诊断结果的对比验证,发现:与Babin模型(Babin法)相比,Babin_Ens法使波导高度与强度偏差的平均改进率分别达到了23.49%与19.29%.进一步尝试运用Babin_Ens法对WRF (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模式的预报信息进行了蒸发波导的数值预报,波导高度与强度预报偏差的平均改进率分别提高了14.01%和16.92%.研究表明,集合诊断可以显著地提高波导信息的诊断准确度,是一种改进蒸发波导诊断准确度的可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波导 Babin模型 集合诊断 WRF模式 数值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面风诊断模式的数值试验和模拟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慧武 蔡菊珍 简根梅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216-222,共7页
本文用一个简化的一层地面风数值诊断模式,在台湾岛及海峡地区对6个个例进行了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假定的地形影响层较厚时,地面流场中台湾岛周围的流线更趋于与地形线平行,地形效应更明显;地表粗糙度增大时,地面风向道时针偏转... 本文用一个简化的一层地面风数值诊断模式,在台湾岛及海峡地区对6个个例进行了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假定的地形影响层较厚时,地面流场中台湾岛周围的流线更趋于与地形线平行,地形效应更明显;地表粗糙度增大时,地面风向道时针偏转,风速减小;考虑非绝热加热后,地面流场中分流现象明显减弱,并在山脊附近形成辐合线,同时岛后辐合减弱甚至消失;而地形高度的动力作用则是分流、绕流和岛后辐合等现象的内在根源。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对同样个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实际风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风场 诊断模式 数值试验 数值模拟 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M5与MM5-PAFOG模式区域雾预报效果评估比较 被引量:14
6
作者 石春娥 吴照宪 +2 位作者 邓学良 张浩 张苏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49-1359,共11页
利用MM5和PAFOG模式对2010年10-11月中国东部地区的雾进行逐日预报,包括基于MM5模式结果的多要素诊断预报和PAFOG模式预报能见度的定量预报,应用TS/ETS评分方法和区域内所有测站每3h(或6h)一次的常规观测资料,根据该两方法的预报结果分... 利用MM5和PAFOG模式对2010年10-11月中国东部地区的雾进行逐日预报,包括基于MM5模式结果的多要素诊断预报和PAFOG模式预报能见度的定量预报,应用TS/ETS评分方法和区域内所有测站每3h(或6h)一次的常规观测资料,根据该两方法的预报结果分别对中国东部地区和安徽进行了效果评估。结果表明:(1)两种预报方法对区域雾都有一定的预报能力,但都存在空报率较高的明显不足。基于MM5模式的多要素诊断预报,得到中国东部地区的TS/ETS评分为0.075/0.065,命中率(HR)为0.296;安徽的TS/ETS评分为0.094/0.081,HR为0.378。(2)PAFOG模式对中国东部地区的TS/ETS评分为0.038/0.027,HR为0.388;安徽的TS/ETS评分为0.053/0.038,HR为0.52。与MM5模式的诊断结果相比,TS/ETS评分较低,HR较高。(3)按日统计结果表明,MM5模式在整个中国东部地区的预报效果优于PAFOG模式,但在内陆省份(安徽),PAFOG模式的预报效果略优于MM5模式。(4)效果评估时若考虑过去1h内的天气现象记录,两种方法的预报效果都有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雾 诊断预报 MM5模式 PAFOG模式 效果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部区域性大到暴雨的诊断分析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28
7
作者 谌芸 李泽椿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9-300,共12页
利用NCEP时间间隔为6h的1°×1°的格点资料、常规探测资料和MM5V3.4版非静力中尺度模式对2003年7月29~30日高原东北部的区域性大到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该过程的天气形势、物理量场配置和卫星云图的演变... 利用NCEP时间间隔为6h的1°×1°的格点资料、常规探测资料和MM5V3.4版非静力中尺度模式对2003年7月29~30日高原东北部的区域性大到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该过程的天气形势、物理量场配置和卫星云图的演变特征及复杂地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南亚高压西部副型是高原东北部大到暴雨天气过程的主要流型,对大到暴雨预报有一定的指示意义。云系的叠置可为高原及邻近地区的暴雨预报提供重要的依据。MM5非静力中尺度模式对高原大到暴雨天气过程有一定的模拟能力,可为高原暴雨的进一步诊断分析提供高分辨率资料。高原大到暴雨过程的水汽初始源地,有直接水汽源和陆地水汽源。暴雨盛期,物理量场配置与平原地区不同。低层辐合和气旋性涡度的加强所产生的强上升运动是造成较大降水的原因,中低层出现θse的Ω型场是一种不稳定的层结,暴雨区出现在暖舌中。高原东北部的特殊河谷地形及叠加在高原大地形上的中尺度地形对冷暖空气的作用对暴雨过程至关重要,地形在其中的作用主要是动力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分析 数值模拟 青藏高原东北部 区域性 非静力中尺度模式 暴雨天气过程 2003年7月 暴雨过程 物理量场 暴雨预报 MM5V3 中尺度地形 格点资料 时间间隔 NCEP 探测资料 天气形势 复杂地形 演变特征 卫星云图 南亚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年7月10日四川一次暴雨过程的数值模拟与诊断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束艾青 魏鸣 +5 位作者 武芳 许冬梅 沈菲菲 李超 卞慧敏 周萱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51-558,568,共9页
利用探空资料、0.25°ERA-Interim和0.25°FNL再分析资料以及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2019年7月10日发生在四川的一次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进一步结合中尺度天气预报数值模式进行数值模拟,对观测资料诊断结果进行验证和对比分析... 利用探空资料、0.25°ERA-Interim和0.25°FNL再分析资料以及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2019年7月10日发生在四川的一次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进一步结合中尺度天气预报数值模式进行数值模拟,对观测资料诊断结果进行验证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四川上空500 hPa由"槽后脊前"转"槽前脊后"的环流形势有利于暴雨区的辐合上升运动;暴雨区及其上下游的冷层云结构强烈不稳定,在西风带作用下持续影响四川盆地;四川盆地充足的水汽和成都区域的水平风向垂直切变有利于上升运动的发展,成为触发此次降水的影响因子;数值模拟试验进一步验证和再现了此次暴雨过程的基本特征,与观测资料的诊断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诊断分析 中尺度天气预报模式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年7月长江中下游一次暴雨过程的诊断分析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1
9
作者 袁海翔 许冬梅 +4 位作者 束艾青 沈菲菲 邓华 王琛 何志新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04-411,共8页
使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1°×1°再分析FNL资料,利用中尺度天气预报模式对2016年7月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一次暴雨过程进行了模拟.对24 h累积的降水模拟量、Cape值、涡度场、相对湿度等有关暴雨诊断分析所需的物理量场进行了... 使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1°×1°再分析FNL资料,利用中尺度天气预报模式对2016年7月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一次暴雨过程进行了模拟.对24 h累积的降水模拟量、Cape值、涡度场、相对湿度等有关暴雨诊断分析所需的物理量场进行了分析.选择MICAPS资料作为实况数据,与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中尺度天气预报模式能较好地模拟此次降水过程,模拟雨带与实际位置大致相同,均在长江中下游,但遗漏了重庆东北部的暴雨及重庆以西地区的降雨,且模拟的雨带范围与实况相比较小,位置有所偏差.有利的不稳定条件、较好的水汽条件、高层辐合、低层辐散的形势为暴雨的发生提供抬升的动力条件,是此次暴雨发生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尺度天气预报模式 数值模拟 诊断分析 暴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C S2S模式对亚洲夏季风准双周振荡预报评估 被引量:7
10
作者 贺铮 徐邦琪 高迎侠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36-448,共13页
利用1994-2013年ERA-Interim及NCEP/NCAR再分析数据,对国家气候中心(BCC)次季节到季节尺度模式(S2S)1994—2013年的回报试验数据进行亚洲季风区准双周振荡(QBWO)预报能力评估,并诊断模式预报误差来源。结果表明:BCC S2S模式对QBWO的预... 利用1994-2013年ERA-Interim及NCEP/NCAR再分析数据,对国家气候中心(BCC)次季节到季节尺度模式(S2S)1994—2013年的回报试验数据进行亚洲季风区准双周振荡(QBWO)预报能力评估,并诊断模式预报误差来源。结果表明:BCC S2S模式对QBWO的预报能力随着预报提前时间的增长而降低,9d后预报技巧明显减弱,其周期、传播特征和强度出现误差;在提前9d预报中,印度洋地区QBWO对流-环流系统结构松散,信号偏弱,对流向东传播,这与印度洋平均态的预报误差有关,夏季对流平均态低层水汽场在西太平洋和阿拉伯海较强,而东印度洋、孟加拉湾一带偏弱;西北太平洋地区QBWO具有向西北传播的特征,但强度偏弱,可能原因是预报低估了QBWO对流西北侧低层涡度的超前信号,经涡度方程诊断发现,地转涡度平流正贡献微弱,相对涡度平流在对流西北侧引发负涡度,从而减弱了对流西北侧由低层正涡度引发的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C S2S模式 准双周振荡 预报技巧 模式误差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雏鸡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11
作者 德吉央宗 《家禽科学》 2022年第8期48-50,共3页
藏鸡是在传统养殖模式下饲养的高原地方品种,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等海拔2200~4100 m的青藏高原半农半牧区[1]。近年来,藏鸡养殖业规模不断扩大,随之引起的疾病也越来越多[2]。由致病性大肠埃希氏杆菌所引发的藏雏鸡大肠杆... 藏鸡是在传统养殖模式下饲养的高原地方品种,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等海拔2200~4100 m的青藏高原半农半牧区[1]。近年来,藏鸡养殖业规模不断扩大,随之引起的疾病也越来越多[2]。由致病性大肠埃希氏杆菌所引发的藏雏鸡大肠杆菌病,广泛流行成为影响藏鸡养殖的一大威胁,制约着当地藏鸡养殖业发展[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氏杆菌 牧区 养殖模式 藏鸡 鸡养殖业 诊断与防治 雏鸡大肠杆菌病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区域PBL模式建立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周幂 蒋维楣 +1 位作者 徐敏 王卫国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95-400,共6页
建立了一个高空间分辨率的非静力E ε闭合PBL模式 ,适用于复杂下垫面条件下的区域 (水平尺度在几公里到几百公里 ,时间尺度在几分钟到几天之间 ) ,较精细地模拟下垫面动力、热力作用下的边界层三维风、温、湿及湍流场的结构和特征 ,用... 建立了一个高空间分辨率的非静力E ε闭合PBL模式 ,适用于复杂下垫面条件下的区域 (水平尺度在几公里到几百公里 ,时间尺度在几分钟到几天之间 ) ,较精细地模拟下垫面动力、热力作用下的边界层三维风、温、湿及湍流场的结构和特征 ,用以满足城市化和区域化的空气质量预测模拟需要 .将模式运用于 3个下垫面复杂的区域进行诊断和预报模拟 ,结果表明模式能较好地模拟复杂下垫面热力和动力作用下的边界层三维风、温、湿及湍流场的结构和特征 ,模拟结果与观测资料一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PBL模式 复杂下垫面 分辨率 空气质量预测 中尺度大气扩散模拟系统 诊断模拟 预报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JRUC/CALMET及CALMET不同参数调整对达坂城—小草湖区风场预报影响 被引量:13
13
作者 辛渝 陈洪武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74-1686,共13页
根据2009年12月、2010年1、4、7和10月00:00(世界时)的GFS预报场以及同期CMA9210下发的WMO各种常规观测资料,采用新疆气象局建立的WRF模式及其三维变分同化系统XJRUC耦合水平分辨率为1 km的CALMET诊断风场模块,对达坂城—小草湖风区70 ... 根据2009年12月、2010年1、4、7和10月00:00(世界时)的GFS预报场以及同期CMA9210下发的WMO各种常规观测资料,采用新疆气象局建立的WRF模式及其三维变分同化系统XJRUC耦合水平分辨率为1 km的CALMET诊断风场模块,对达坂城—小草湖风区70 m高度60 h以内的风场预报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1)该系统在第37~60 h的风场预报水平略次于前24 h;(2)模式预报水平分辨率的提高不一定能提高风场预报水平,因地因时而异;(3)水平分辨率为3 km的XJRUC风场预报效果总体较好,其中春、秋季最佳或午后最佳;(4)水平分辨率为3 km的预报场耦合分辨率为1 km的CALMET诊断风场,对提高风场预报能力极其有限。对达坂城风区而言,只在冬季预报效果略增,其他月份两种水平分辨率几乎相当;(5)在地形陡峭和地貌复杂区域的春季大风时期,水平分辨率为9km的预报效果最佳,水平分辨率为3 km次之;(6)通过CALM ET诊断风场调整参数的几套控制性组合方案计算表明,动力学调整计算需慎用,它只在相对平坦区域的大风季节有正效应,而多数情况下为负效应;O’Brien垂直速度调整也仅在陡峭地带冬季有正效应。总体而言,在不确定天气背景对局地风特性影响条件下,CALMET诊断风场模块以不采取地形动力学调整和O’Brien垂直速度计算、只考虑地形斜坡流和FROUD数调整计算时,预报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JRUC/CALMET模式 风场诊断参数调整 预报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面风场预报的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廖木星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5-67,35,共4页
采用区域性大气边界层诊断模式 ,将大气边界层分为 2层 ,即近地面层和埃克曼层 ,并由相似原理得到近地面层和埃克曼层的风速廓线弥合 ,形成海面逐时风场 ;同时 ,考虑到热带气旋 (以下简称台风 )天气系统的动力学特征 ,采用台风模型风场... 采用区域性大气边界层诊断模式 ,将大气边界层分为 2层 ,即近地面层和埃克曼层 ,并由相似原理得到近地面层和埃克曼层的风速廓线弥合 ,形成海面逐时风场 ;同时 ,考虑到热带气旋 (以下简称台风 )天气系统的动力学特征 ,采用台风模型风场修正其影响区域的风场 ,考虑到风场和气压场之间的对应关系 ,经变分调整得到较为合理的海面逐时风场。通过检验 ,结果令人满意 ;后又将此模式并作为一个模块嵌入研制的《船用防避台风决策系统》中 ,分别推广应用于北太平洋航行的 2 1艘船舶及中远系统的 6个安监处 ,几年来的推广应用表明 :完全满足航海精度的要求 ,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路运输 海面风场 天气预报 气压场 台风模型 航海气象学 区域性大气边界层诊断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五”攻关项目9—2课题“短时预报研讨会”在武汉召开
15
作者 葛润生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33-33,共1页
1989年11月30日至12月2日,在武汉召开了“短时预报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京津冀、长江三角洲、长江中游、珠江三角洲四个中尺度气象试验基地的专家和学者。会上交流了29篇论文和技术报告,内容包括中尺度天气概念模式、诊断方法;短时预... 1989年11月30日至12月2日,在武汉召开了“短时预报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京津冀、长江三角洲、长江中游、珠江三角洲四个中尺度气象试验基地的专家和学者。会上交流了29篇论文和技术报告,内容包括中尺度天气概念模式、诊断方法;短时预报方法和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预报 攻关项目 技术报告 气象试验 概念模式 诊断方法 日至 预报 预报方法 探测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9年6月黄海、东海海流的三维非线性数值计算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惠群 袁耀初 +1 位作者 刘勇刚 周明煜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63-76,共14页
基于 1 999年 6月“向阳红 1 4”号调查船的水文和气象资料 ,用σ坐标下三维非线性的诊断、半诊断及预报模式计算了黄海、东海海流 ,计算结果表明 :( 1 )当t=3d左右 ,密度场和速度场都已调整 ,得到半诊断解 ;当t =2 1d以后 ,解已达到准... 基于 1 999年 6月“向阳红 1 4”号调查船的水文和气象资料 ,用σ坐标下三维非线性的诊断、半诊断及预报模式计算了黄海、东海海流 ,计算结果表明 :( 1 )当t=3d左右 ,密度场和速度场都已调整 ,得到半诊断解 ;当t =2 1d以后 ,解已达到准稳定态 ,并取t =30 0d的计算结果作为预报计算的解 .( 2 )诊断计算结果表明 ,1 )计算区域的西北部有一支黄海沿岸流 ,为偏东向流 ,该流在济州岛以南流出本计算海区 .在计算区域的南部西侧还有一支流 ,即台湾暖流内侧分支 ,作气旋式弯曲后 ,转为东北方向流 .2 )在以上两支流北侧 ,即济州岛西南处 ,存在一个气旋式涡 ,它具有高密、低温的水文特征 .3)黑潮西侧有一台湾暖流外侧分支 ,先作气旋式弯曲 ,尔后向东北方向流动 .4 )黑潮在黄海、东海以较强的速度向东北方向流去 ;其最大水平速度在表层为 1 0 8 5cm/s,位于北边界附近 ,30m层、75m层以及 2 0 0m层的最大水平速度分别为 1 0 6 1 ,1 0 2 2及 85 1cm/s,且均位于南边界附近 .( 3)比较诊断、半诊断及预报模式计算结果 ,它们在定性上比较一致 ,在定量上有些差异 .例如 :1 )黑潮表层的最大水平速度分别为 1 0 8 5(诊断 )、1 2 2 6 (半诊断 )和 1 1 7 9cm/s(预报计算 )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 诊断、半诊断及预报模式 黄海、东海海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位涡及位涡反演 被引量:21
17
作者 张述文 王式功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68-473,共6页
对位涡概念发展史进行了总结并给出位涡反演原理 ,讨论了不同近似模式的位涡表达式及其拉格朗日守恒形式 ;对位涡特性研究方面的新成果作了总结 ;考察大量应用实例并指出存在的不足 ;
关键词 位涡反演 诊断分析 大气运动 浅水模式 地转模式 非流体静力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季台湾海峡海流计算Ⅱ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惠群 袁耀初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0-20,共11页
本文在σ坐标下建立了一个半诊断计算及预报计算的数值模式,应用于台湾海峡夏季时三维海流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当t=2.5d时,密度场和速度场得到调整,即得到半诊断解,当t=40d以后,解已达到准稳定态;半诊断及预报计算的... 本文在σ坐标下建立了一个半诊断计算及预报计算的数值模式,应用于台湾海峡夏季时三维海流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当t=2.5d时,密度场和速度场得到调整,即得到半诊断解,当t=40d以后,解已达到准稳定态;半诊断及预报计算的结果在定性上是与诊断计算结果一致。但它们在定量上有些变化,如表层台湾岛西岸附近的最大水平流速,在t=0时(诊断)为59.1cm/s,t=2.5d时(半诊断)为62.1cm/s,t=300d时(预报)为62.0cm/s.此外,在半诊断及预报计算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海峡 诊断计算 海流 预报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厦门天气的早台风 被引量:4
19
作者 苏鸿明 《台湾海峡》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23-126,共4页
本文对影响厦门天气的早台风分别进行台风路径分型、环流特征分析及台风天气分析 。
关键词 早台风 天气分析 厦门 台风路径 环流特征 诊断预报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