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德国新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理论及启示 被引量:10
1
作者 蓝冰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6-152,共7页
诉讼法律关系理论研究的问题是诉讼究竟为何物。就此展开了两大类型的理论:传统的诉讼法律关系论把诉讼视为一种法律关系的总和,而法律状态论则视诉讼为法律状态构成的整体。这两种理论都难以全面囊括和解释各种诉讼现象。德国新民事诉... 诉讼法律关系理论研究的问题是诉讼究竟为何物。就此展开了两大类型的理论:传统的诉讼法律关系论把诉讼视为一种法律关系的总和,而法律状态论则视诉讼为法律状态构成的整体。这两种理论都难以全面囊括和解释各种诉讼现象。德国新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理论以传统的诉讼法律关系理论为根本立足点,融入了法律状态理论的因素,把诉讼理解成各种诉讼法律关系统一形成的现象,并运用"诉讼义务"、"诉讼负担"等概念,实现了对传统诉讼法律关系理论的突破,解读当事人的诉讼行为和法官的职务义务等诉讼现象。它带给我国的启示是:设立诉讼义务和诉讼负担的区分标准;深化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理论研究;该理论应与民事诉讼其他理论的改革与研究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诉讼法律关系 法律状态 诉讼义务 诉讼负担 德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法院诉讼费的管理
2
作者 梁爱珍 《会计之友》 1997年第6期31-31,共1页
人民法院诉讼费的管理□文\梁爱珍人民法院的诉讼费收支管理,是法院在新形势下遇到的一个新课题。如何把这些措施落到实处,把诉讼费的收支管理好使用好。近年来山西省高级法院在这方面不断总结改进,实行了“四个统一”的管理办法。... 人民法院诉讼费的管理□文\梁爱珍人民法院的诉讼费收支管理,是法院在新形势下遇到的一个新课题。如何把这些措施落到实处,把诉讼费的收支管理好使用好。近年来山西省高级法院在这方面不断总结改进,实行了“四个统一”的管理办法。一是统一标准。我们要求各级法院收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院诉讼 诉讼费用的负担 “四个统一” 收支两条线 财务处 收费标准 收费办法 最高人民法院 管理办法 社会集团购买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刑事法领域中弱势群体的程序保护 被引量:5
3
作者 杨明 陈结淼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7-90,共4页
刑事诉讼法要特殊保护的弱势群体,应当包括刑法所保护的所有犯罪人中的弱势者,因为承担刑事责任能力低下的人,承受诉讼负担的能力也必然低下。同时,刑事诉讼法还应当考虑公平、公正进行诉讼的需要,对给予特殊保护的范围在刑法所保护的... 刑事诉讼法要特殊保护的弱势群体,应当包括刑法所保护的所有犯罪人中的弱势者,因为承担刑事责任能力低下的人,承受诉讼负担的能力也必然低下。同时,刑事诉讼法还应当考虑公平、公正进行诉讼的需要,对给予特殊保护的范围在刑法所保护的弱势群体的基础上要有所扩大。对弱势群体的特殊保护应当上升为刑事诉讼的原则性要求,并通过具体的程序设计贯彻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势群体 诉讼负担 人道主义 刑事诉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解与判决的选择——基于当事人经济计算角度
4
作者 杨志利 《广东商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2-90,共9页
调解能节约社会成本,但调解也是有条件的。若当事人审判预期价值的差额小于等于当事人预期诉讼成本之和,那么双方互利的调解值一定存在,但诸多变量和因素都会影响调解的达成。如果双方对原告胜诉可能性的估计一致,或原告相对于被告是悲... 调解能节约社会成本,但调解也是有条件的。若当事人审判预期价值的差额小于等于当事人预期诉讼成本之和,那么双方互利的调解值一定存在,但诸多变量和因素都会影响调解的达成。如果双方对原告胜诉可能性的估计一致,或原告相对于被告是悲观的,调解范围就会存在。原告越悲观调解范围越大;反之则调解范围越小甚或消失。其他诸如判决的数额、诉讼成本、当事人的风险态度和掌握信息情况都会影响调解的达成。我国的诉讼费用负担制度也会对调解产生影响,负值诉讼会减弱调解的正面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解 判决 诉讼费用负担 负值诉讼 经济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支付令的适用和生效条件
5
作者 蔡贵堂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78-80,共3页
论支付令的适用和生效条件蔡贵堂《民事诉讼法》在借鉴外国立法经验和总结各地执行《民事诉讼法(试行)》经验的基础上,新增加了一些程序,督促程序就是其中的一种。一年来的司法实践表明,人民法院依照督促程序的有关规定发出支付令... 论支付令的适用和生效条件蔡贵堂《民事诉讼法》在借鉴外国立法经验和总结各地执行《民事诉讼法(试行)》经验的基础上,新增加了一些程序,督促程序就是其中的一种。一年来的司法实践表明,人民法院依照督促程序的有关规定发出支付令,减少了债权人和债务人的讼累,使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付令 债务人 债权人 督促程序 民事诉讼 人民法院 债权债务关系 提出异议 诉讼费用的负担 当事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