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行政复议被申请人作为行政诉讼第三人 被引量:5
1
作者 柳砚涛 《政法论丛》 CSSCI 2014年第2期77-86,共10页
在复议改变之诉中,作为复议被申请人的原具体行政行为作出机关应当作为行政诉讼第三人参加诉讼,因为当下制度设计已为复议被申请人作为第三人留有空间,符合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目的与价值取向,可为行政权限争议解决提供新路径,行政隶属关... 在复议改变之诉中,作为复议被申请人的原具体行政行为作出机关应当作为行政诉讼第三人参加诉讼,因为当下制度设计已为复议被申请人作为第三人留有空间,符合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目的与价值取向,可为行政权限争议解决提供新路径,行政隶属关系并不排斥复议被申请人的诉讼第三人身份,符合"有利益就有参与"的基本法则,复议被申请人与复议改变之间有利害关系。利用制度空间和既成之诉"一并审查"、"附带解决"相关问题已成诉讼经济原则的基本要求和各国诉讼制度实践的普遍做法,我国应逐步确认和拓展法院在行政权限争议诉讼调处中的能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议改变 被申请人 诉讼第三人 法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民事诉讼第三人制度的缺失与完善——港、澳、台、陆民事诉讼第三人制度的比较与借鉴 被引量:1
2
作者 叶永禄 曹莉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8-121,共4页
我国香港、台湾、澳门地区的民事诉讼法都对诉讼第三人制度做了详细的规定,相比之下,大陆地区的民事诉讼法对诉讼第三人制度却规定的极为简略,制度设置上存在很多缺陷,尤其是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和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制度应该完善。... 我国香港、台湾、澳门地区的民事诉讼法都对诉讼第三人制度做了详细的规定,相比之下,大陆地区的民事诉讼法对诉讼第三人制度却规定的极为简略,制度设置上存在很多缺陷,尤其是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和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制度应该完善。在诉讼诈害时,应该允许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参加诉讼;而将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分解为准独立第三人和辅助参加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诉讼第三人 辅助参加 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诉讼第三人制度反思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桦 王成明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119-124,共6页
行政诉讼在审查对象、举证责任主体及举证时间限制等方面的特殊性决定了第三人制度在理论上面临无法自圆其说的障碍。在实践中,行政诉讼第三人制度也存在诸多问题,给法院及案件当事人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我国应取消行政诉讼第三人制... 行政诉讼在审查对象、举证责任主体及举证时间限制等方面的特殊性决定了第三人制度在理论上面临无法自圆其说的障碍。在实践中,行政诉讼第三人制度也存在诸多问题,给法院及案件当事人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我国应取消行政诉讼第三人制度,在现有立法框架下,利害关系人仍然有多种救济渠道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诉讼第三人 理论障碍 实践困境 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行政诉讼第三人确定标准之应然进路 被引量:1
4
作者 林莉红 蒋文峰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6-122,共7页
201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虽然规定了“同被诉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但没有提起诉讼”和“同案件处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确定标准,回应了对第三方权益保护的现实需求,但同时也导致了两种标准在内涵以及关系理解上新的潜在... 201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虽然规定了“同被诉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但没有提起诉讼”和“同案件处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确定标准,回应了对第三方权益保护的现实需求,但同时也导致了两种标准在内涵以及关系理解上新的潜在争议或偏差。关于现行法第三人两种确定标准的理解,应回归其文义层面,从而认为“同案件处理结果有利害关系”标准在内涵和所确定的第三人范围上囊括了“同被诉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在此之下,从界定第三人范围这一确定标准的基本功能出发,行政诉讼第三人确定标准的规定只需要“同被诉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或“同案件处理结果有利害关系”其中一种即可满足现有立法、司法及理论上之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诉讼第三人 确定标准 案件处理结果 利害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机关不宜成为行政诉讼第三人 被引量:4
5
作者 赵正群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4-37,共4页
行政机关,特指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居于行政主体地位的行政机关,而非指作为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机关法人。对于后者作为行政诉讼中的第三人?理论界与实务界多持肯定态度。但在审判实践中亦常见将行政机关列为第三人的实例。对此,本文有下述... 行政机关,特指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居于行政主体地位的行政机关,而非指作为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机关法人。对于后者作为行政诉讼中的第三人?理论界与实务界多持肯定态度。但在审判实践中亦常见将行政机关列为第三人的实例。对此,本文有下述不同意见。一就学理而言,行政机关不宜成为行政诉讼第三人。其一,将行政机关列为第三人有悖于《行政诉讼法》对行政诉讼范围的特殊界定。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七届二次会议通过的《行政诉讼法》就其本质而言是司法审查法,或可以将其归结为司法审查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机关 行政诉讼第三人 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诉讼 行政诉讼范围 行政法律关系 人民法院 其他组织 行政主体 司法审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诉讼第三人辨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周郁昌 《政法论丛》 2001年第4期19-22,共4页
行政诉讼第三人的问题是司法审判实践中经常遇到的基本问题 ,长期以来实务界与学术界一直存在着许多争议 ,但的确它又是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对于行政诉讼第三人的概念及特征 ,目前学术界已基本不存异议 ,但其他诸如第三人的诉讼地位、... 行政诉讼第三人的问题是司法审判实践中经常遇到的基本问题 ,长期以来实务界与学术界一直存在着许多争议 ,但的确它又是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对于行政诉讼第三人的概念及特征 ,目前学术界已基本不存异议 ,但其他诸如第三人的诉讼地位、种类、与原、被告的权利义务关系以及行政主体能否作为第三人等问题的认识尚未达成共识。本文拟就目前有争议的行政诉讼第三人的诸多问题发表粗浅意见 ,以就教于方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诉讼第三人 具体行政行为 利害关系 行政主体 行政相对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析离婚案中的诉讼第三人问题
7
作者 陈思容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43-44,共2页
离婚案件是否存在第三人参加诉讼的问题,在理论界一直争论不休。持否定观点的同志认为,离婚案件是基于身份关系而产生的诉讼,当事人所争议的只是配偶关系是否解除,即只存在解除婚姻关系一个诉。至于财产分割及子女抚养变更是解除婚姻关... 离婚案件是否存在第三人参加诉讼的问题,在理论界一直争论不休。持否定观点的同志认为,离婚案件是基于身份关系而产生的诉讼,当事人所争议的只是配偶关系是否解除,即只存在解除婚姻关系一个诉。至于财产分割及子女抚养变更是解除婚姻关系必然发生的法律后果,即使能成为诉,也只是从属于解除婚姻关系之诉,无独立存在的意义。而对于配偶关系,除婚姻当事人之外,任何人对婚姻问题不发生法律上的任何利害关系。所以,离婚案件不存在第三人参加诉讼的问题。笔者对这种观点不敢苟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诉讼第三人 离婚案件 婚姻关系 参加诉讼 夫妻共同财产 无独立请求权 进行诉讼 诉讼标的 利害关系 子女抚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行政诉讼第三人及其法律地位
8
作者 陆一平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2-15,共4页
从审判实践看,如何确定第三人是行政诉讼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就行政诉讼中第三人的确定及其法律地位略述管见。 (一) 对于第三人范围的确定,行政诉讼法第27条规定,同提起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做... 从审判实践看,如何确定第三人是行政诉讼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就行政诉讼中第三人的确定及其法律地位略述管见。 (一) 对于第三人范围的确定,行政诉讼法第27条规定,同提起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做为第三人参加诉讼。然而,在审判践实中,人们对如何理解“同提起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有不同的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诉讼 行政诉讼第三人 利害关系人 法律地位 参加诉讼 行政机关 提起诉讼 行政法律关系 行政案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国第三人撤销之诉研究——兼与我国新《民事诉讼法》第56条第3款比较 被引量:50
9
作者 巢志雄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59-173,共15页
第三人撤销之诉是第三人为避免自身利益受损而享有的一种非常上诉手段。第三人撤销之诉作为非常上诉制度的一种,应受"非常上诉"一般条款的制约。第三人撤销之诉是介于生效判决的确定性、法律关系的安定性、第三人利益保护之... 第三人撤销之诉是第三人为避免自身利益受损而享有的一种非常上诉手段。第三人撤销之诉作为非常上诉制度的一种,应受"非常上诉"一般条款的制约。第三人撤销之诉是介于生效判决的确定性、法律关系的安定性、第三人利益保护之间的平衡机制。当第三人的利益遭到生效判决的侵害时,第三人撤销之诉是必要且惟一的救济途径。我国新《民事诉讼法》对第三人撤销之诉的条件、提出期限、管辖、法律效果进行了规定。对于第三人撤销之诉而言,我国《民事诉讼法》引进该制度可能造成与当前法律制度不兼容,与司法制度不适应,但是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立法和司法解释得以解决,实务部门对新制度的"抗拒"也将逐步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诉讼第三人 撤销之诉 法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第三人撤销诉讼之原告范围 被引量:6
10
作者 肖建华 李美燕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9-83,共5页
判决的既判力与争点效在一定条件下可及于第三人,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既判力相对性的弊端。判决有可能对第三人产生不利影响,造成对他人民事权益的侵害。《民事诉讼法》第56条规定的第三人撤销诉讼程序,就是对受生效判决、裁定、调解书... 判决的既判力与争点效在一定条件下可及于第三人,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既判力相对性的弊端。判决有可能对第三人产生不利影响,造成对他人民事权益的侵害。《民事诉讼法》第56条规定的第三人撤销诉讼程序,就是对受生效判决、裁定、调解书不利影响的第三人予以事后救济。司法实践中,未参加诉讼的有独第三人和无独第三人可以提起撤销诉讼,受生效判决不当侵害的主体也应当有权提起撤销诉讼。第三人的合法利益受到裁判的不当影响,法院可以根据情况裁量是否准许第三人提起撤销诉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人撤销诉讼 既判力 争点效 适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人撤销诉讼实益研究——以判决效力主观范围为视角 被引量:8
11
作者 廖浩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7-148,共12页
对于"我国第三人撤销诉讼制度实益到底何在"这一问题,学界观点纷纭不一。按照传统的判决效力主观范围理论,不受前诉判决效力所及的第三人可依据既判力相对性原则另诉,并且部分受到前诉判决效力扩张的第三人可以再审,因而第三... 对于"我国第三人撤销诉讼制度实益到底何在"这一问题,学界观点纷纭不一。按照传统的判决效力主观范围理论,不受前诉判决效力所及的第三人可依据既判力相对性原则另诉,并且部分受到前诉判决效力扩张的第三人可以再审,因而第三人撤销诉讼的实益较为稀薄。反之,如果基于一次解决纠纷的需求扩大受前诉判决效力拘束的第三人的范围,则第三人撤销诉讼可以为这些第三人提供程序保障;此外,允许不受前诉判决效力扩张的第三人提起本诉也有实际的便利。我国欠缺关于判决效力及其主观范围的明确规定,因此关于第三人撤销诉讼的实益的讨论并不同于域外。在现有的制度安排下,即使我国将来确立既判力相对性原则,第三人撤销诉讼制度仍然具备特有的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人撤销诉讼 实益 判决效力主观范围 原告适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人撤销诉讼立法的完善 被引量:12
12
作者 宋汉林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7-121,共5页
2012年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对第三人撤销诉讼进行了规定,但该规定存在明显不足。完善第三人撤销诉讼的有关立法,需要修正立法目的,科学选择立法模式,明确界定原告的适格范围,优化审判程序,对第三人滥用撤销权的行为进行规制。
关键词 第三人撤销诉讼 立法目的 立法模式 原告资格 具体程序 滥用撤销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东代表诉讼中公司诉讼主体地位辨析——围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四)》(征求意见稿)相关规定展开 被引量:4
13
作者 文新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9-144,共6页
公司在股东代表诉讼中的诉讼主体地位不同,其诉讼权利与义务就不相同,也会影响到公司股东代表诉讼实质性审理结果并进而影响公司的实体利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四)》(征求意见稿)所确定的公司在... 公司在股东代表诉讼中的诉讼主体地位不同,其诉讼权利与义务就不相同,也会影响到公司股东代表诉讼实质性审理结果并进而影响公司的实体利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四)》(征求意见稿)所确定的公司在股东代表诉讼中的"第三人"是属于不具有独立的请求权的"无独三"。公司的"无独三"当事人身份是由于法院在受理股东代表诉讼以后"应当"通知而形成的。基于股东代表诉讼与公司利益的一致性,公司作为"无独三"当事人不应判决由其承担民事责任。公司作为股东代表诉讼中的"无独三"当事人,其不应享有自主选择辅助原告作为原告的诉讼辅助人或者是辅助被告作为被告的诉讼辅助人的权利,应当由公司法律规范或者诉讼法律规范明确规定公司在股东代表诉讼中必须辅助原告作为原告诉讼辅助人。公司作为"无独三"参与股东代表诉讼既是由股东代表诉讼的诉权性质所决定和要求的,同时于公司的实体利益也不会有所实质性的影响。为了有效制约原告股东与被告恶意串通以调解等方式损害公司以及其他股东的利益,还需要在公司依附于原告的"无独三"诉讼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与义务方面作出特别的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东代表诉讼 独立请求权 诉讼第三人 前置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诉讼法学复习释疑(上)
14
作者 朱叶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1997年第7期46-51,共6页
1 我国《行政诉讼法》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行政法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制定《行政诉讼法》,建立和完善行政诉讼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步骤。《行政诉讼法》的制定从根本上赋予我国行政... 1 我国《行政诉讼法》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行政法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制定《行政诉讼法》,建立和完善行政诉讼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步骤。《行政诉讼法》的制定从根本上赋予我国行政诉讼法的新的活力,并全面推动当代我国行政法的发展。1)《行政诉讼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诉讼法学 行政诉讼第三人 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诉讼法律关系 人民法院 其他组织 行政案件 行政诉讼制度 行政机关组织法 行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侵权诉讼形式探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杏园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6-190,共5页
当前中国的司法实践将共同侵权诉讼定性为必要共同诉讼,这与共同侵权实体制度相冲突,损害了共同侵权受害人利益。共同侵权诉讼形式应当立足于优先保护共同侵权受害人利益,同时兼顾诉讼效率和共同侵权行为人利益的原则,围绕共同诉讼制度... 当前中国的司法实践将共同侵权诉讼定性为必要共同诉讼,这与共同侵权实体制度相冲突,损害了共同侵权受害人利益。共同侵权诉讼形式应当立足于优先保护共同侵权受害人利益,同时兼顾诉讼效率和共同侵权行为人利益的原则,围绕共同诉讼制度和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来加以合理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侵权 共同诉讼 诉讼第三人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确认识两类行政案件的第三人及其特点
16
作者 华玉刚 《政治与法律》 1988年第3期16-17,共2页
本文所谈的行政诉讼第三人,是指存在于两类行政案件之中,与案中原告最初发生纠纷,经行政机关处理后向法院起诉,与案件处理结果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因而人民法院在审理时通知其参加诉讼的人(包括公民和法人)。由于在行政审判实践中,经常... 本文所谈的行政诉讼第三人,是指存在于两类行政案件之中,与案中原告最初发生纠纷,经行政机关处理后向法院起诉,与案件处理结果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因而人民法院在审理时通知其参加诉讼的人(包括公民和法人)。由于在行政审判实践中,经常遇到行政案件存在这种第三人的情况,所以正确认识和掌握他的性质和特点,对于人民法院正确、及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确认识 利害关系 行政案件 人民法院 行政机关 法律条款 行政诉讼第三人 参加诉讼 案件处理结果 另一方当事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法转租之次承租人利益保护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秋良 蔡东辉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40-143,126,共5页
依据合同相对性原则,在合法转租的情形下,出租人尽管同意但并不受转租合同的约束。次承租人利益的保障维系于转租人租赁权的稳定性,这对善意的次承租人不利。租赁权“物权化”对次承租人利益保障的意义是有限的,在出租人与转租人合意解... 依据合同相对性原则,在合法转租的情形下,出租人尽管同意但并不受转租合同的约束。次承租人利益的保障维系于转租人租赁权的稳定性,这对善意的次承租人不利。租赁权“物权化”对次承租人利益保障的意义是有限的,在出租人与转租人合意解除租赁合同时方有适用余地。在出租人行使法定解除权以解除租赁合同时,应当赋予次承租人以代位清偿权和异议权。代位清偿权具有形成权的性质,而异议权需要完善第三人诉讼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法转租 承租人利益 合同相对性原则 转租人 租赁权 出租人 租赁合同 代位清偿权 异议权 第三人诉讼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