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刑事诉讼构造之理论传承与知识延拓——以认知科学为视角 |
谢澍
|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3
|
|
2
|
乡村司法的社会结构与诉讼构造——基于锦镇人民法庭的实证分析 |
张青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3
|
|
3
|
民事诉讼构造的理性认知 |
彭世忠
|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4
|
|
4
|
民事诉讼当事人行为选择下的诉讼构造及其活化 |
陈慰星
|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5
|
试论构建科学的诉讼构造模型 |
王鸿翼
|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6
|
刑事诉讼立法的结构性难题——兼论刑事诉讼法律解释学不发达的原因 |
陈瑞华
|
《政法论丛》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7
|
从监督到制约:民事诉讼检察监督关系构造与机制构建 |
陈丹
宋宗宇
|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8
|
专利侵权诉讼适用法定赔偿的博弈分析 |
袁晓东
许艳霞
蔡学辉
|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6
|
|
9
|
推进以审判为中心诉讼制度改革的三个维度 |
刘少军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10
|
实质法典化背景下刑事特别程序体系的完善 |
严林雅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1
|
论日本刑事诉讼制度的特征 |
孟静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12
|
论刑事诉讼中的“对物之诉”——一种以涉案财物处置为中心的裁判理论 |
方柏兴
|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55
|
|
13
|
刑事涉案财物处置程序的诉讼化及其限度 |
方柏兴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26
|
|
14
|
刑事诉讼法学中的法理表达 |
自正法
|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15
|
民事诉讼的目的与司法的作用 |
刘荣军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6 |
1
|
|
16
|
审查逮捕权司法化孱弱的病理及诊治 |
郜占川
吴轩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4
|
|
17
|
为什么不羁押成为例外——我国侦查羁押常态化探因 |
李昌盛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9
|
|
18
|
刑事证明标准层次性论略 |
王圣扬
|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12
|
|
19
|
刑事程序法治的发展路径 |
李昌林
|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9
|
|
20
|
审查起诉阶段检察官中立定位的影响因素及其应对 |
李辞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