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检察监督权的诉讼化改造
被引量:
2
1
作者
姚华
简乐伟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8-83,共6页
"谁来监督监督者"是个困扰检察监督权行使正当性的理论难题。尽管以检察实务界为代表的诸多研究者对此多有论述,但尚未作出较好的回答,以至于学术界与实务界之间对此问题的讨论形成了各说各话的尴尬局面。要对正当性的质疑进...
"谁来监督监督者"是个困扰检察监督权行使正当性的理论难题。尽管以检察实务界为代表的诸多研究者对此多有论述,但尚未作出较好的回答,以至于学术界与实务界之间对此问题的讨论形成了各说各话的尴尬局面。要对正当性的质疑进行有力回应,就必须以权利保障、权力制约等理念为基础,对检察监督权的行使方式进行诉讼化改造,从而结束"谁来监督监督者"这一循环往复的争论,进而强化法律监督权的正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监督权
权利保障
权力制约
诉讼化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非诉行政执行制度的诉讼化改造
被引量:
11
2
作者
张坤世
《法治研究》
2009年第2期74-80,共7页
我国现行的非诉行政执行制度混淆了司法权和行政权的界限、法院对非诉行政执行案件的审查标准不易操作、不利于相对人的权利救济,法院公信力和权威性因此受到很大影响。美国的做法为完善我国非诉行政执行制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保持...
我国现行的非诉行政执行制度混淆了司法权和行政权的界限、法院对非诉行政执行案件的审查标准不易操作、不利于相对人的权利救济,法院公信力和权威性因此受到很大影响。美国的做法为完善我国非诉行政执行制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保持法院司法审查的灵魂,将行政强制执行行政化,同时确立行政执行之诉,强化对行政强制执行的司法审查。我国行政行为执行之诉的适用范围,应当以执行标的为基本划分标准,辅之以其他标准;在程序构造上,应当在当事人、举证责任、审理方式以及裁判和救济等方面设计与非诉行政执行不同的程序和制度,突出其和行政诉讼普通类型的区别和它的"执行"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诉行政执行制度
诉讼化改造
执行之诉
程序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刑事物权强制措施的诉讼化改造
被引量:
2
3
作者
胡志风
《东方法学》
2010年第3期143-150,共8页
物权强制措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诉讼制度,它既关涉到诉讼程序的延展状态,又对诉讼中物权强制措施的相对人的宪法基本权利存在极为重要的影响。在我国的相关法律中没有明确的物权强制措施概念,只在刑事诉讼法中对强制措施作了概括性的规范...
物权强制措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诉讼制度,它既关涉到诉讼程序的延展状态,又对诉讼中物权强制措施的相对人的宪法基本权利存在极为重要的影响。在我国的相关法律中没有明确的物权强制措施概念,只在刑事诉讼法中对强制措施作了概括性的规范,这在某种意义上弱化了对物权强制措施所具有的诉讼性认可。鉴于物权强制措施被行政化的现状,我们有必要对我国物权强制措施诉讼化的问题进行探讨,使之彰显其本身所具有的诉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权强制措施
诉讼化改造
诉讼
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刑事申诉制度的诉讼化改造——以检察机关办理刑事申诉案件为切入点
被引量:
10
4
作者
王祺国
《法治研究》
2018年第2期136-149,共14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一批重大刑事冤错案在检察机关抗诉或提出再审检察建议后得以纠正。但实践中,检察机关办理刑事申诉案件一直面临法律供给严重不足、监督效果不佳等问题。根本原因在于《刑事诉讼法》对刑事申诉的法律定位不明,程序规定...
党的十八大以来,一批重大刑事冤错案在检察机关抗诉或提出再审检察建议后得以纠正。但实践中,检察机关办理刑事申诉案件一直面临法律供给严重不足、监督效果不佳等问题。根本原因在于《刑事诉讼法》对刑事申诉的法律定位不明,程序规定缺失或过于笼统。应当树立有诉必理、依法纠错、有限再审的理念,对刑事申诉制度进行诉讼化改造,构建"向法院申请再审在先、向特定机构申诉在后"的有序救济模式,取消法院、检察院再审之诉后依职权单方否定生效裁判的权力,在切实保障当事人申诉权的同时,依法维护司法裁判既判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申诉
诉讼化改造
刑事救济特别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捕诉调整:“世易时移”的检察机制再选择
被引量:
41
5
作者
郭烁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33-140,共8页
在司法改革的时代背景下,"捕诉分离"抑或"捕诉合一"的讨论又通过部分地区检察机关的试点工作回归人们的视野。当然,争议依旧。较之十余年前相关尝试的无疾而终,当下,通过员额制、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及逮捕程序诉讼...
在司法改革的时代背景下,"捕诉分离"抑或"捕诉合一"的讨论又通过部分地区检察机关的试点工作回归人们的视野。当然,争议依旧。较之十余年前相关尝试的无疾而终,当下,通过员额制、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及逮捕程序诉讼化的相关改革,尤其是在新设国家监察机关使得检察机关权责发生很大变化的情况下,逐渐探索完善,使"捕诉合一"——或者说"捕诉调整"趋于常态化、科学化,是检察制度自身完善进而提高中国人权保障水平的重要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改革
捕诉合一
捕诉分离
捕诉调整
诉讼化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检察监督权的诉讼化改造
被引量:
2
1
作者
姚华
简乐伟
机构
南京工业大学法政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出处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8-83,共6页
基金
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重点课题"检察监督权研究"(项目编号:CLS-B1015)阶段性成果
文摘
"谁来监督监督者"是个困扰检察监督权行使正当性的理论难题。尽管以检察实务界为代表的诸多研究者对此多有论述,但尚未作出较好的回答,以至于学术界与实务界之间对此问题的讨论形成了各说各话的尴尬局面。要对正当性的质疑进行有力回应,就必须以权利保障、权力制约等理念为基础,对检察监督权的行使方式进行诉讼化改造,从而结束"谁来监督监督者"这一循环往复的争论,进而强化法律监督权的正当性。
关键词
检察监督权
权利保障
权力制约
诉讼化改造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诉行政执行制度的诉讼化改造
被引量:
11
2
作者
张坤世
机构
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湘潭大学法学院
出处
《法治研究》
2009年第2期74-80,共7页
文摘
我国现行的非诉行政执行制度混淆了司法权和行政权的界限、法院对非诉行政执行案件的审查标准不易操作、不利于相对人的权利救济,法院公信力和权威性因此受到很大影响。美国的做法为完善我国非诉行政执行制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保持法院司法审查的灵魂,将行政强制执行行政化,同时确立行政执行之诉,强化对行政强制执行的司法审查。我国行政行为执行之诉的适用范围,应当以执行标的为基本划分标准,辅之以其他标准;在程序构造上,应当在当事人、举证责任、审理方式以及裁判和救济等方面设计与非诉行政执行不同的程序和制度,突出其和行政诉讼普通类型的区别和它的"执行"特征。
关键词
非诉行政执行制度
诉讼化改造
执行之诉
程序构造
分类号
D925.3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刑事物权强制措施的诉讼化改造
被引量:
2
3
作者
胡志风
机构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出处
《东方法学》
2010年第3期143-150,共8页
文摘
物权强制措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诉讼制度,它既关涉到诉讼程序的延展状态,又对诉讼中物权强制措施的相对人的宪法基本权利存在极为重要的影响。在我国的相关法律中没有明确的物权强制措施概念,只在刑事诉讼法中对强制措施作了概括性的规范,这在某种意义上弱化了对物权强制措施所具有的诉讼性认可。鉴于物权强制措施被行政化的现状,我们有必要对我国物权强制措施诉讼化的问题进行探讨,使之彰显其本身所具有的诉讼性。
关键词
物权强制措施
诉讼化改造
诉讼
性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刑事申诉制度的诉讼化改造——以检察机关办理刑事申诉案件为切入点
被引量:
10
4
作者
王祺国
机构
浙江省人民检察院
出处
《法治研究》
2018年第2期136-149,共14页
基金
国家检察官学院2016年度科研基金资助一般项目"检察机关办理刑事申诉案件若干问题研究"(GJY2016C30)的主要成果
文摘
党的十八大以来,一批重大刑事冤错案在检察机关抗诉或提出再审检察建议后得以纠正。但实践中,检察机关办理刑事申诉案件一直面临法律供给严重不足、监督效果不佳等问题。根本原因在于《刑事诉讼法》对刑事申诉的法律定位不明,程序规定缺失或过于笼统。应当树立有诉必理、依法纠错、有限再审的理念,对刑事申诉制度进行诉讼化改造,构建"向法院申请再审在先、向特定机构申诉在后"的有序救济模式,取消法院、检察院再审之诉后依职权单方否定生效裁判的权力,在切实保障当事人申诉权的同时,依法维护司法裁判既判力。
关键词
刑事申诉
诉讼化改造
刑事救济特别委员会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捕诉调整:“世易时移”的检察机制再选择
被引量:
41
5
作者
郭烁
机构
北京交通大学法学院
出处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33-140,共8页
基金
北京交通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人文社会科学专项基金资助"认罪认罚从宽背景下酌定不起诉制度再审视"(项目批准号:2018JBW002)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在司法改革的时代背景下,"捕诉分离"抑或"捕诉合一"的讨论又通过部分地区检察机关的试点工作回归人们的视野。当然,争议依旧。较之十余年前相关尝试的无疾而终,当下,通过员额制、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及逮捕程序诉讼化的相关改革,尤其是在新设国家监察机关使得检察机关权责发生很大变化的情况下,逐渐探索完善,使"捕诉合一"——或者说"捕诉调整"趋于常态化、科学化,是检察制度自身完善进而提高中国人权保障水平的重要契机。
关键词
司法改革
捕诉合一
捕诉分离
捕诉调整
诉讼化改造
分类号
D926.3 [政治法律—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检察监督权的诉讼化改造
姚华
简乐伟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非诉行政执行制度的诉讼化改造
张坤世
《法治研究》
2009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我国刑事物权强制措施的诉讼化改造
胡志风
《东方法学》
201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论刑事申诉制度的诉讼化改造——以检察机关办理刑事申诉案件为切入点
王祺国
《法治研究》
2018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捕诉调整:“世易时移”的检察机制再选择
郭烁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4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