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基本逻辑与制度构想——以行政诉讼功能模式为分析框架 被引量:17
1
作者 邓刚宏 《东方法学》 CSSCI 2017年第5期21-29,共9页
尽管新《行政诉讼法》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但是,本次修改明显带有"权宜之计"的嫌疑,缺乏深层次的理论基础,也必然带来司法实践中如何明确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困惑。因此,以主观公权利与客观法秩序为两条基本... 尽管新《行政诉讼法》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但是,本次修改明显带有"权宜之计"的嫌疑,缺乏深层次的理论基础,也必然带来司法实践中如何明确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困惑。因此,以主观公权利与客观法秩序为两条基本路径探讨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基本逻辑,具有理论与现实基础。在主观公权利救济模式下,一个行政行为是否纳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主要取决于一个最基本的逻辑,司法审查与被诉的行政行为之间的实质上的关联程度。在客观法秩序模式下,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基本逻辑,就是假定一切行政行为可以接受司法审查为原则,其最大化的结果就是被诉的行政行为与起诉人是否有利害关系无关,对行政行为是否遵守所有与行政行为相关的法律规范进行完全的司法审查。我国《行政诉讼法》应当立法明确双层结构的受案范围标准,假定行政行为可以审查标准,立法排除司法审查的例外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诉讼功能模式 主观公权利 客观法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犯罪构成诉讼功能的复归——兼论我国犯罪构成体系的完善 被引量:3
2
作者 聂昭伟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24-129,共6页
两大法系犯罪构成具有推定功能,由于推定同时也是一个诉讼法概念,因而使犯罪构成具有诉讼功能,其不仅决定着刑事诉讼证明责任的分配,而且决定着证明标准的选择。我国犯罪构成源自前苏联,前苏联在改造大陆法系犯罪成立体系时,在内容上抛... 两大法系犯罪构成具有推定功能,由于推定同时也是一个诉讼法概念,因而使犯罪构成具有诉讼功能,其不仅决定着刑事诉讼证明责任的分配,而且决定着证明标准的选择。我国犯罪构成源自前苏联,前苏联在改造大陆法系犯罪成立体系时,在内容上抛弃了违法性要件,并在结构上破坏了其层次性,导致该体系推定机能的丧失。为此,需要恢复我国犯罪构成体系的推定机能,以实现对刑事诉讼证明问题的指导,从而恢复犯罪构成体系的诉讼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构成 推定机能 诉讼功能 证明责任 证明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诉讼的功能性结构及其法理学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宋振武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1-107,共7页
所有刑事诉讼主体的诉讼功能之间的整体关系构成刑事诉讼的功能性结构,经过法理整合的审判、控诉和辩护三种基本诉讼功能之间的关系的整体构成刑事诉讼基本的功能性结构。以刑事诉讼的功能性结构概念为基础建构的“三分圆”理论模型优... 所有刑事诉讼主体的诉讼功能之间的整体关系构成刑事诉讼的功能性结构,经过法理整合的审判、控诉和辩护三种基本诉讼功能之间的关系的整体构成刑事诉讼基本的功能性结构。以刑事诉讼的功能性结构概念为基础建构的“三分圆”理论模型优越于“三角”理论模型,既可藉以对刑事诉讼的基本结构作定性分析,又可藉以对刑事诉讼的结构模式进行定量分析。当事人主义与职权主义结构模式的区别在于刑事审判程序中证据调查的功能性结构的不同,二者的划分严格讲来只适用于刑事审判程序。刑事诉讼的两重结构不是两种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功能 刑事诉讼结构 当事人主义 职权主义 三角结构 线形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逻辑、功能与限度 被引量:4
4
作者 肖妮娜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33-138,共6页
由检察机关提起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是当前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确立,体现了我国环境治理格局从单中心向多中心的转变,也反映了现代行政诉讼制度从私益到公益的发展趋向。从制度功能来看,环境行政公... 由检察机关提起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是当前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确立,体现了我国环境治理格局从单中心向多中心的转变,也反映了现代行政诉讼制度从私益到公益的发展趋向。从制度功能来看,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具有矫正环境行政监管失灵,维护生态公益的价值,加强对行政权的司法监督,盘活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等外部价值。同时,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丰富了我国行政诉讼的类型,实现了诉讼制度与诉讼理念的发展。未来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发展,应通过做好诉前程序以及控制司法审查程度与范围等方式,以避免司法机关对环境行政过程的过度干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 诉讼功能 诉讼限度 诉讼审查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诉讼程序功能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曾康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86-91,共6页
本文提出了刑事诉讼程序功能这一范畴 ,认为刑事诉讼程序功能是联系刑事诉讼程序价值与具体规范的中介或桥梁。作者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 ,全面分折了刑事诉讼程序作为解决刑事冲突应当具有的自治、交涉、事实整合、法律合成等四大功能。
关键词 刑事诉讼程序功能 自治功能 事实整合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诉讼法学理论研究:观念的变革与前瞻 被引量:6
6
作者 吴卫军 何继业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13-118,共6页
新的历史条件下 ,我国诉讼法学理论研究面临着观念的转变 ,人们应当对诉讼功能、诉讼价值、诉讼国际标准等问题进行重新认识和把握 ,应当摒弃“认识论”的理论基础地位 ,应当实现从“国家本位”、“权力本位”、“义务本位”向“个人本... 新的历史条件下 ,我国诉讼法学理论研究面临着观念的转变 ,人们应当对诉讼功能、诉讼价值、诉讼国际标准等问题进行重新认识和把握 ,应当摒弃“认识论”的理论基础地位 ,应当实现从“国家本位”、“权力本位”、“义务本位”向“个人本位”、“权利本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诉讼价值 诉讼功能 诉讼国际标准 个人本位 权利本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诉讼保险制度再探 被引量:17
7
作者 罗筱琦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5-99,共5页
诉讼保险制度是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保障中产阶级接近正义,提高整个法治品质的社会制度装置。对于处在社会转型期的我国而言,有必要引入诉讼保险制度,以解决经济能力处于社会中等水平阶层的“维权难”问题。
关键词 诉讼保险 诉讼保险的功能 诉讼保险的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诉案件被害人参与诉讼的现实困境及解决路径 被引量:1
8
作者 袁小文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2期61-66,共6页
理论界倡导保护被害人权利无可非议,但在主张通过提高被害人在公诉案件中的参与度来保障时,却遭遇了难以逾越的利害关系、难以承受的审理负担、难以解决的角色矛盾、难以判断的被害身份等诸多困境。这些困境主要是公诉案件诉讼功能的双... 理论界倡导保护被害人权利无可非议,但在主张通过提高被害人在公诉案件中的参与度来保障时,却遭遇了难以逾越的利害关系、难以承受的审理负担、难以解决的角色矛盾、难以判断的被害身份等诸多困境。这些困境主要是公诉案件诉讼功能的双重化、身份认识的简单化导致的。纯化公诉案件刑事诉讼功能,必须以被害人权利得到充分保护为前提,完善附带民事诉讼、完善司法救助制度可以有效保护被害人权利,并能将被害人参与公诉案件限制在合理的限度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诉案件 被害人参与诉讼 诉讼功能 参与限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