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信诈骗风险防控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1
作者 陈锡清 叶蕴芳 《通信世界》 2024年第19期44-45,共2页
作为一种新型犯罪手段,电信网络诈骗的作案手法隐蔽、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频发,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已成为当前社会治理的一大难题。而运营商则面临着外部诈骗形势严... 作为一种新型犯罪手段,电信网络诈骗的作案手法隐蔽、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频发,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已成为当前社会治理的一大难题。而运营商则面临着外部诈骗形势严峻、诈骗手段层出不穷,内部反诈模型及平台缺失等诸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信网络诈骗 作案手法 电信诈骗 新型犯罪 诈骗手段 风险防控 信息技术 传播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信诈骗的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5
2
作者 席珺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8期117-118,共2页
电信诈骗犯罪是我国当前高发的一种新型诈骗犯罪模式,包括诈骗手段多样化、犯罪主体高度有组织化、作案手段科技化等特点。立法和监管方面的缺失是电信诈骗产生的原因,应完善立法,监管防控,与相关部门合作,加强国际区际合作,以便有力打... 电信诈骗犯罪是我国当前高发的一种新型诈骗犯罪模式,包括诈骗手段多样化、犯罪主体高度有组织化、作案手段科技化等特点。立法和监管方面的缺失是电信诈骗产生的原因,应完善立法,监管防控,与相关部门合作,加强国际区际合作,以便有力打击电信诈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信诈骗 诈骗手段 协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控电信诈骗亟待“组合拳”
3
作者 赵晋伟 《通信世界》 2015年第28期20-21,共2页
电信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有线电、无线电、光或其他电磁系统的通信方式,在信息空间传播虚假信息,从而欺骗、误导、获取他人财物的违法行为。
关键词 电信法 社会负面效应 电磁系统 诈骗手段 上当受骗 银行账户 网络电话 手机卡 银行企业 信息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揭开网上银行诈骗的黑色面纱 被引量:3
4
作者 丽英 博爱 《金融经济》 2009年第7期29-30,共2页
近几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网上银行作为一种高科技的金融工具,因为交易方便、快捷等原因而受到越来越多客户的青睐。特别是很多人,更是把网上银行网上交易当成了自己的交易首选。但是通过笔者了解,现在虽说银行在网上银行的交易上... 近几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网上银行作为一种高科技的金融工具,因为交易方便、快捷等原因而受到越来越多客户的青睐。特别是很多人,更是把网上银行网上交易当成了自己的交易首选。但是通过笔者了解,现在虽说银行在网上银行的交易上采取了多种安全防风险措施,可是仍不时会有不法分子假冒银行网站或通过各种诈骗手段对银行网银客户进行诈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上银行 诈骗手段 网上交易 面纱 黑色 金融工具 银行网站 不法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心:银行卡诈骗又翻新花样 被引量:1
5
作者 宗学哲 《金融经济》 2006年第7期59-59,共1页
关键词 诈骗犯罪 银行卡 不法分子 诈骗手段 诈骗案件 经济损失 资金安全 持卡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谨防不法分子利用传真银行汇票诈骗货物
6
作者 陈力平 夏一春 《浙江金融》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2期55-55,共1页
近来,我们在与企业接触中了解到,个别不法分子利用银行汇票钱货两清、信用可靠的优点,借助现代传真工具,在商品交易中进行诈骗,一般数额较大,严重危害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其诈骗手段表现为: 瞄向远地市场,派员上门,假意与客户洽谈大笔... 近来,我们在与企业接触中了解到,个别不法分子利用银行汇票钱货两清、信用可靠的优点,借助现代传真工具,在商品交易中进行诈骗,一般数额较大,严重危害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其诈骗手段表现为: 瞄向远地市场,派员上门,假意与客户洽谈大笔购货合同及有关托运事项,引诱企业上勾;筹集一定量资金(包括银行贷款、企业借款等),立即在其本地开户行签发等额或小于实际贷款的银行汇票,进行涂改等非法技术处理;将处理后的银行汇票第二、第三联传真到供货单位,谎称马上派人寄送,骗取供货方的信任,使其发货托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汇票 银行贷款 企业借款 诈骗手段 购货合同 供货方 开户行 钱货 信贷部门 金融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警惕“猜猜我是谁”类电信诈骗
7
作者 钱俊皓 《金融经济》 2017年第10期58-59,共2页
你是否接到过自称“领导”“熟人”的借钱电话?你是否收到过莫名其妙的还款短信?你是否经常觉得自己的身份信息被泄露了?近几年,“猜猜我是谁”“我是你领导”的电信诈骗,相信不少人都接触过或听说过,周围也不乏上当受骗者。一个科... 你是否接到过自称“领导”“熟人”的借钱电话?你是否收到过莫名其妙的还款短信?你是否经常觉得自己的身份信息被泄露了?近几年,“猜猜我是谁”“我是你领导”的电信诈骗,相信不少人都接触过或听说过,周围也不乏上当受骗者。一个科技含量并不高的电信诈骗手段,为何多年来屡屡得逞?来看一个真实的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诈骗手段 电信 科技含量 领导 短信 还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信诈骗何时休?
8
作者 桂霖 《通信世界》 2016年第7期18-18,共1页
今年两会期间,有代表提出了《关于多方合作,全方位打击电信诈骗的提案》,这是继2015年后再次提出有关电信诈骗的针对性提案。有关数据显示,自2015年11月到2016年2月期间,国内共查处电信诈骗案2.7万起,电信诈骗的猖獗程度可见一斑,电信... 今年两会期间,有代表提出了《关于多方合作,全方位打击电信诈骗的提案》,这是继2015年后再次提出有关电信诈骗的针对性提案。有关数据显示,自2015年11月到2016年2月期间,国内共查处电信诈骗案2.7万起,电信诈骗的猖獗程度可见一斑,电信诈骗已经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严重社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诈骗 数据显示 短信业务 社会问题 管道控制 协作过程 总业务量 业务类 诈骗手段 伪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电信诈骗集团大起底——10万人从事诈骗涉金额过百亿
9
作者 麦婉华 《小康》 2016年第6X期36-39,共4页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电信诈骗就横扫台湾。2000年后,台湾电信诈骗集团将电信诈骗的视线瞄准大陆。近年,台湾诈骗集团转移到东南亚、非洲等地,试图逃避追捕。近期,在国外发现电信诈骗窝点,电信诈骗嫌疑人被遣返回大陆的情况越来越多。201...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电信诈骗就横扫台湾。2000年后,台湾电信诈骗集团将电信诈骗的视线瞄准大陆。近年,台湾诈骗集团转移到东南亚、非洲等地,试图逃避追捕。近期,在国外发现电信诈骗窝点,电信诈骗嫌疑人被遣返回大陆的情况越来越多。2016年4月,肯尼亚警方将在当地发现的77名大陆和台湾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遣返大陆。第一批10名犯罪嫌疑人已于4月9日被带回,第二批67名犯罪嫌疑人于4月13日上午被带回。两批嫌犯中台湾犯罪嫌疑人共计45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人 诈骗犯罪 桃园机场 国务院台办 两岸关系 诈骗手段 安峰 犯罪分子 法务部 银行卡密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密“网络诈骗”持续作恶的背后逻辑
10
作者 席晓 《通信世界》 2016年第7期20-22,共3页
现阶段,网络诈骗案件处于高发案、低破案的状态,究其原因,既有网络技术迅速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互联网自身的特殊属性;也有监管部门打击应对能力不足,以及相关法律规范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 网络诈骗 虚拟世界 信息技术 法律规范 网络设备 诈骗手段 诈骗犯罪 计算机系统安全 多媒体传播 跨时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I大数据分析的反诈溯源技术研究
11
作者 陈细迷 黄志师 庄彦 《通信世界》 2024年第21期42-43,共2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信网络诈骗逐渐成为一种全球性的社会问题。诈骗手段层出不穷,从传统的电话诈骗到现代的网络“钓鱼”等,不仅给个人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也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各国政府和相...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信网络诈骗逐渐成为一种全球性的社会问题。诈骗手段层出不穷,从传统的电话诈骗到现代的网络“钓鱼”等,不仅给个人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也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各国政府和相关机构投入了大量资源,致力于开发高效的反诈手段和技术。然而,仅靠传统的防范措施已无法有效遏制日益复杂的诈骗行为,因此,溯源作为一种主动防御技术,其重要性愈发凸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诈骗行为 个人财产 电信网络诈骗 社会秩序 诈骗手段 公共安全 大数据分析 信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协同联防的大数据反诈方案研究
12
作者 金鑫 王德坚 +1 位作者 雷宁 杨慧 《通信世界》 2024年第22期48-49,共2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不法分子利用移动通信等新技术实施诈骗,使得诈骗犯罪手段更加智能化、低成本化、隐蔽化。同时,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在电信网络诈骗“精准获取信息环节”,人工智能加剧了个人隐私的泄露风险。不法分子还利用人...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不法分子利用移动通信等新技术实施诈骗,使得诈骗犯罪手段更加智能化、低成本化、隐蔽化。同时,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在电信网络诈骗“精准获取信息环节”,人工智能加剧了个人隐私的泄露风险。不法分子还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获取生物特征信息,通过换脸APP、小视频等方式形成新的诈骗手段,从而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当前,电信网络诈骗呈现出对象更精准、诈骗手法不断翻新、技术对抗性增强且逐渐转向跨境诈骗等新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信网络诈骗 诈骗犯罪 人工智能技术 诈骗手段 信息技术 低成本化 大数据 移动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安全知识宣传亟待加强
13
作者 张列 《现代金融》 2013年第2期54-54,共1页
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把作案的目标瞄准了银行取款机、大宗取款客户和部分老年客户,用盗取密码克隆卡片、抢窃、电话诈骗等手段作案。由于部分客户风险意识差、防范意识不强,加之金融诈骗手段不断更新、迷惑性越来越强,部分老年客户... 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把作案的目标瞄准了银行取款机、大宗取款客户和部分老年客户,用盗取密码克隆卡片、抢窃、电话诈骗等手段作案。由于部分客户风险意识差、防范意识不强,加之金融诈骗手段不断更新、迷惑性越来越强,部分老年客户往往成为不法分子作案的主要对象。维护客户资产安全是银行的职责所在,因此,在营销宣传工作中:一要加大金融安全知识宣传的力度。二要宣传的方式方法要灵活多样,内容通俗易懂。三要帮助客户应对风险隐患,让客户提高防范意识,远离诈骗短信、电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安全 知识宣传 风险意识 诈骗手段 营销宣传工作 不法分子 资产安全 风险隐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