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IS与模糊模式识别理论在变电站选址中的应用 被引量:36
1
作者 杨丽徙 王家耀 +2 位作者 贾德峰 陈根永 程其先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8期87-89,共3页
鉴于变电站选址过程中诸多相关因素与地理空间信息有关且不完全清楚,部分决策指标又为不确定的模糊量的特点,文中研究了运用电网地理信息系统(GIS)的信息管理与空间分析功能,获取若干可行待选站址的样本集的可行性,并研究了运用模糊模... 鉴于变电站选址过程中诸多相关因素与地理空间信息有关且不完全清楚,部分决策指标又为不确定的模糊量的特点,文中研究了运用电网地理信息系统(GIS)的信息管理与空间分析功能,获取若干可行待选站址的样本集的可行性,并研究了运用模糊模式识别理论,从定性到定量排序,确定各选址决策指标和样本数据的优越度的方法。工程实例表明,该方法提高了变电站选址的综合决策量化水平和可视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选址 地理信息系统 模糊模式识别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识别理论的混沌特性判别方法 被引量:25
2
作者 李士林 尹成群 +1 位作者 尚秋峰 戚银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47-50,共4页
利用混沌振子可以检测微弱的周期信号,并且具有很多优点。该文针对Duffing混沌振子在信号检测领域中的应用,提出了基于图像识别理论的混沌特性判别方法。该方法具有直观、算法简单及计算量小的优点。文中阐述了所提方法的原理,并给出了... 利用混沌振子可以检测微弱的周期信号,并且具有很多优点。该文针对Duffing混沌振子在信号检测领域中的应用,提出了基于图像识别理论的混沌特性判别方法。该方法具有直观、算法简单及计算量小的优点。文中阐述了所提方法的原理,并给出了相应的判别程序流程图及仿真实验结果。仿真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可以准确快速地判断混沌特性,并能很好地满足Duffing混沌振子信号检测的需要。将该文提出的判别方法用于处理小电流单相接地故障保护的现场试验数据,获得了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识别理论 混沌 特性判别方法 电力系统稳定性 信号检测 微弱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法和灰色模式识别理论的海底管道系统路由定量风险评估 被引量:7
3
作者 徐慧 肖楠 +1 位作者 郭振邦 王金英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05-110,共6页
根据海底管道路由潜在风险的特点及风险类型,提出了一种将层次分析法(AHP法)和灰色模式识别理论相结合的海底管道系统路由定量风险评估方法,该方法利用AHP确定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模式识别理论,建立识别结果标准,并结合实际工程... 根据海底管道路由潜在风险的特点及风险类型,提出了一种将层次分析法(AHP法)和灰色模式识别理论相结合的海底管道系统路由定量风险评估方法,该方法利用AHP确定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模式识别理论,建立识别结果标准,并结合实际工程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灰色模式识别理论 海底管道路由定量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模式识别理论的水质综合评价的改进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月敏 孙秀玲 +5 位作者 曹升乐 韩春 王甲荣 李鹏程 林洁 解文静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62-65,69,共5页
传统的模糊模式识别理论在水质评价中应用时,均为对水质进行5级评价,而当水质指标监测值超出Ⅴ类水质标准时,5级水质评价结果较实际情况偏好,这样使得评价结果与真实情况有较大偏差。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模糊模式识别理论的... 传统的模糊模式识别理论在水质评价中应用时,均为对水质进行5级评价,而当水质指标监测值超出Ⅴ类水质标准时,5级水质评价结果较实际情况偏好,这样使得评价结果与真实情况有较大偏差。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模糊模式识别理论的6级水质评价模型,并以小清河为例,采用该改进的水质评价方法进行水质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单因子评价法和传统的5级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改进的水质评价方法既考虑了所有参评指标对水质的综合影响,又考虑了水质指标超出Ⅴ类水质标准的情况,评价结果较接近水质的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模式识别理论 水质评价 水质级别 小清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识别理论在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系统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陆凤先 戴承恺 +2 位作者 汤特 叶静 王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587-1592,共6页
目的观察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R)分子上的特定片段-TR1(aa37-45)、TR2(aa353-366)和TR3(aa648-655)与其相应的反义肽-RT1(aa45-37)、RT2(aa366-353)和RT3(aa655-648)之间的选择性识别。方法制备固相反义肽亲和层析柱-RT1-sepharose4B,RT... 目的观察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R)分子上的特定片段-TR1(aa37-45)、TR2(aa353-366)和TR3(aa648-655)与其相应的反义肽-RT1(aa45-37)、RT2(aa366-353)和RT3(aa655-648)之间的选择性识别。方法制备固相反义肽亲和层析柱-RT1-sepharose4B,RT2-sepharose4B和RT3-sepharose4B,采用阶段洗脱法,观察相应天然肽-TR1、TR2和TR3在柱上的滞留行为。结果TR1、TR2和TR3与其相应的反义肽之间存在选择性识别,而反义肽RT1且能识别TSHR大分子;此外,牛促甲状腺激素(bTSH)蛋白还能被TR1识别。结论本实验证实了分子识别理论在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系统的存在,它可能用于生物大分子蛋白质的分离、促甲状腺激素(TSH)与受体(TSHR)结合位点的测定,并用于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大鼠的实验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促甲状腺激素 分子识别理论 肽类 色谱法 亲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属性识别理论模型在土壤肥力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6
作者 赵青 王子龙 姜秋香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2007年第3期265-267,271,共4页
土壤肥力受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双重影响,而且评价指标数据集较大属于高维数据,因此对其进行客观的综合评价显得非常困难。运用属性识别理论模型和层次分析法对土壤肥力综合评价进行了研究,结果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评价结果相一致... 土壤肥力受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双重影响,而且评价指标数据集较大属于高维数据,因此对其进行客观的综合评价显得非常困难。运用属性识别理论模型和层次分析法对土壤肥力综合评价进行了研究,结果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评价结果相一致。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系数,避免了权重确定的主观性,同时该模型计算简单,适应于有评价标准的质量评价问题。表3,参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肥力 综合评价 属性识别理论模型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钢质量属性识别理论评价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董德威 颜云辉 +1 位作者 宋克臣 彭怡书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1844-1847,1854,共5页
针对带钢质量评价属性多、指标多的特点,提出了带钢质量综合评价的属性识别模型。依据属性识别理论中有关属性集、属性测度、有序分割类等基本概念,建立了质量等级属性集并计算出带钢质量影响因素的单属性测度和综合属性测度。以置信度... 针对带钢质量评价属性多、指标多的特点,提出了带钢质量综合评价的属性识别模型。依据属性识别理论中有关属性集、属性测度、有序分割类等基本概念,建立了质量等级属性集并计算出带钢质量影响因素的单属性测度和综合属性测度。以置信度准则和评分准则为判别准则,根据置信度准则进行带钢质量的等级评定。同一等级的带钢质量差别由评分准则来区分。实例表明,该模型计算简便,易于计算且具有一定的推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钢 质量 综合评价 属性识别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识别理论模型在城市大气污染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永山 郑水红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3期139-141,共3页
关键词 大气污染预测 模糊识别理论模型 大气环流 环流特征月值 预报因子 空气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基元识别理论探究抗血栓压力泵造型设计 被引量:1
9
作者 池宁骏 于童安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5-120,共6页
目的为了解决设计师在传统产品造型设计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满足用户对医疗产品造型的真实需求,将心理学的基元识别理论应用到医疗产品设计领域中,形成一套规范化的设计流程,开创新的产品造型设计思路。方法以抗血栓压力泵为例,基于... 目的为了解决设计师在传统产品造型设计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满足用户对医疗产品造型的真实需求,将心理学的基元识别理论应用到医疗产品设计领域中,形成一套规范化的设计流程,开创新的产品造型设计思路。方法以抗血栓压力泵为例,基于基元识别理论的思想,从平面几何离子和立体几何离子两个方面对现有产品进行分析。使用调查问卷和图形感性语义建立图形感性语义库,并提取出用户所需的平面语义特征,运用产品解构学和功能分析得出立体基础形,并结合用户实际需求,对产品造型可能性进行造型推导演绎。结论将基元识别理论应用于抗血栓造型的设计与创新中,可以帮助产品设计师改善设计流程,提高用户满意度,使得原本随意、感性的产品造型设计变得顺畅高效、有据可依,更具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元识别理论 几何离子 产品设计 语义 基础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水资源系统优化模糊识别理论与应用》书评
10
作者 王众托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56-256,共1页
关键词 水资源开发 水资源利用 模糊系统理论 《复杂水资源系统优化模糊识别理论与应用》 书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属性识别理论模型在区域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云成 门宝辉 来海亮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9年第4期92-94,共3页
以关中平原为例,探讨了区域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方法,并将属性识别理论应用于该研究,建立了区域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的综合评价模型。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相对照,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评价结果与模糊评价法相一致,同时该方法简单、易懂,更... 以关中平原为例,探讨了区域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方法,并将属性识别理论应用于该研究,建立了区域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的综合评价模型。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相对照,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评价结果与模糊评价法相一致,同时该方法简单、易懂,更适合于有标准的系统质量评价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资源 承载力 属性识别理论模型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峰值识别理论的BP神经网络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波 周晓英 +1 位作者 郭丽娟 曹启辉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35-37,共3页
针对神经网络模型在进行河道洪水预报中,由于大流量样本少而使洪峰模拟精度不高的问题,在自适应BP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一种峰值识别理论,即对峰值样本的网络误差加入合理的误差修正系数,建立一种BP-PR算法模型。并将两种算法(BP,BPPR)模... 针对神经网络模型在进行河道洪水预报中,由于大流量样本少而使洪峰模拟精度不高的问题,在自适应BP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一种峰值识别理论,即对峰值样本的网络误差加入合理的误差修正系数,建立一种BP-PR算法模型。并将两种算法(BP,BPPR)模型进行了对比,通过实例计算,加入误差修正因子的BPPR算法模型比没有加入误差修正因子的BP算法模型对洪峰峰值的预报精度明显提高,而且总的模型的预报精度也有所提高,这对河道洪水预报在延长其预见期和提高其预报精度方面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模型 改进BP算法 峰值识别理论 洪水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识别理论的陕西省典型县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曦 王武卫 +2 位作者 齐养周 赵鹏霞 寇丽娟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32-237,共6页
以陕西省不同地貌类型区分布的9个典型县域为研究对象,选取人均水资源可利用量、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单位GDP用水量、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单位耕地水资源量、单位面积水资源量、灌溉率等7项评价指标,采用模糊识别理论模型,计算得到水资源... 以陕西省不同地貌类型区分布的9个典型县域为研究对象,选取人均水资源可利用量、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单位GDP用水量、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单位耕地水资源量、单位面积水资源量、灌溉率等7项评价指标,采用模糊识别理论模型,计算得到水资源承载能力(WRCC)的相对隶属度和影响因子的贡献率;在考虑主观权重条件下,基于互补理论的二元对比方法确定主观权重,通过级别特征值计算得到典型县域WRCC级别。结果表明,陕南地区4个县的水资源充足,其水资源与经济发展较为协调,可开发潜力很大;关中地区3个县水资源已严重超载,需要采取措施进行人工干预;陕北地区靖边和安塞县水资源不富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模糊识别理论 隶属函数 县域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属性识别理论的电子商务应用度评价
14
作者 李清 郭奇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43-44,共2页
本文首先分析了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的特点,确定了评价电子商务应用深度的指标体系。其次应用属性识别模型来评价电子商务应用深度的等级。在确定二级评价指标的属性权重时,采用熵值法这一客观性方法来确定。最后文章通过实例,将这种方法... 本文首先分析了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的特点,确定了评价电子商务应用深度的指标体系。其次应用属性识别模型来评价电子商务应用深度的等级。在确定二级评价指标的属性权重时,采用熵值法这一客观性方法来确定。最后文章通过实例,将这种方法应用于具体的评价,为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深度提供了一种量化处理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商务 属性识别理论 应用度 信息熵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最优识别理论的水电工程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模型 被引量:2
15
作者 康业渊 张娜 狄文龙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2期56-60,共5页
为评价水电工程泥石流的危险性,结合水电工程泥石流灾害的特点,在参考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确定了基于多因素的水电工程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此为基础,搜集、调研资料,建立了典型泥石流范例库。借助模糊最优识别理论,建立了水... 为评价水电工程泥石流的危险性,结合水电工程泥石流灾害的特点,在参考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确定了基于多因素的水电工程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此为基础,搜集、调研资料,建立了典型泥石流范例库。借助模糊最优识别理论,建立了水电工程泥石流危险性初步评价的模糊最优识别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某水电工程泥石流的危险性进行了分析评价,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工程泥石流 不确定性分析 模糊最优识别理论 危险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企业信用风险理论识别与实证分析
16
作者 谭劲英 梅婧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S1期106-111,共6页
本文运用模糊综合评判的理论与方法,对企业资信进行综合评估。给出了一种数学模型,并结合实例进行讨论,说明其结果是定量的、科学的、客观的。
关键词 信用评估 模糊综合评判 理论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属性区间识别模型在溃坝后果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17
作者 邹强 周建中 +2 位作者 杨小玲 何耀耀 张勇传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5-50,共6页
溃坝后果严重程度综合评价是大坝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溃坝后果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以属性区间识别理论为基础,建立了溃坝后果综合评价的属性区间识别模型,采用均化系数将属性测度区间转化为综合属... 溃坝后果严重程度综合评价是大坝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溃坝后果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以属性区间识别理论为基础,建立了溃坝后果综合评价的属性区间识别模型,采用均化系数将属性测度区间转化为综合属性测度;然后对熵权计算公式进行合理改进,并有效选择偏好系数将主客观权重有机结合得到了理想的组合权重;最后分别根据置信度准则、灰色接近度和样本评分准则进行溃坝后果等级识别和比较排序分析。实例研究表明,该模型简单方便、合理有效,为溃坝后果综合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属性区间识别理论 均化系数 改进熵权 组合权重 灰色接近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赋权-属性区间识别模型法优选采矿方法 被引量:15
18
作者 刘洋 叶义成 +2 位作者 刘晓云 王其虎 姚囝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5-30,共6页
针对采矿方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根据矿山生产实际经验与评价指标选取原则,选取损失率、贫化率、生产能力、采切比、采矿工效、采矿成本、安全性、通风条件、工艺复杂性、适应性、炸药单耗、施工难易性、机械化程度、... 针对采矿方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根据矿山生产实际经验与评价指标选取原则,选取损失率、贫化率、生产能力、采切比、采矿工效、采矿成本、安全性、通风条件、工艺复杂性、适应性、炸药单耗、施工难易性、机械化程度、劳动强度等14项指标作为评价指标。以属性区间识别理论为基础,建立了采矿方法综合评价的属性区间识别模型,采用均化系数将属性测度区间转化为综合属性测度;然后采用乘法合成法将主客观权有机结合得到了理想的组合权重;最后分别根据置信度准则、灰色接近度和评分准则进行采矿方法等级识别和比较排序分析。将该方法应用于某矿采矿方法选择中,应用案例计算的各采矿方案的采矿方法综合优越度分别为1.766 3、2.125 9、2.506 1、1.662 8、1.503 0,确定多层条带开采嗣后充填法为最优的开采方案实例。研究表明,该模型简单方便、合理有效,为采矿方法优选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属性区间识别理论 组合赋权 采矿方法优选 均化系数 灰色接近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库富营养化综合评价的属性识别模型 被引量:9
19
作者 门宝辉 梁川 +1 位作者 付强 刘庆华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2年第6期109-111,共3页
应用属性识别模型对我国的于桥水库、巢湖、玄武湖富营养化进行评价 ,评价结果得出 ,于桥水库为中富营养级、巢湖为富营养级、玄武湖为重富营养级 ,这一评价结果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评价结果相一致 ,同时该方法简单 。
关键词 湖库 富营养化 属性识别理论模型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水质评价 水体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值法的洪灾等级评估属性识别模型 被引量:8
20
作者 杨小玲 周建中 +1 位作者 丁杰华 张勇传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6-19,共4页
鉴于洪灾损失评估中各指标的不相容性和不确定性,将熵值法与属性识别理论建模相结合,建立了基于熵值法的洪灾损失等级评估属性识别理论模型。利用信息熵反映出的数据效用值来刻画指标的权重系数,合理地解决了权重分配问题。该模型以一... 鉴于洪灾损失评估中各指标的不相容性和不确定性,将熵值法与属性识别理论建模相结合,建立了基于熵值法的洪灾损失等级评估属性识别理论模型。利用信息熵反映出的数据效用值来刻画指标的权重系数,合理地解决了权重分配问题。该模型以一种新的方法进行洪灾等级划分,能客观地反映洪灾损失的程度。并将该模型应用于1998年特大洪灾实例分析,将评估结果与物元分析法评估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该模型的客观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灾等级 权重 属性识别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