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油气幕式成藏及其驱动机制和识别标志 |
郝芳
邹华耀
杨旭升
王敏芳
|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77
|
|
2
|
蜀南地区茅口组古岩溶识别标志及储层预测 |
桑琴
黄静
程超
吴昌龙
彭祚远
|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12 |
18
|
|
3
|
塔河油田奥陶系多期岩溶作用的识别标志 |
万云
刘存革
刘洪
刘建军
袁福锋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5
|
|
4
|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有效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识别标志 |
邓南涛
张枝焕
鲍志东
王付斌
梁全胜
李文浩
陆骋
赵双丰
罗梦姣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20
|
|
5
|
川东地区飞一段震积岩的发现及识别标志 |
罗冰
谭秀成
刘宏
李凌
邹娟
岑永静
邱文彬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2
|
|
6
|
天然气水合物的识别标志及研究进展 |
王虑远
徐振中
陈世悦
杨淑卿
马在田
|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5
|
|
7
|
银根盆地查干凹陷火山沉积岩岩相特征及其识别标志 |
杨占龙
郭精义
陈启林
宋广寿
黄刚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7
|
|
8
|
普光气田埋藏溶孔特征及识别标志 |
管宏林
王恕一
蒋小琼
|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5
|
|
9
|
煤体脆—韧性变形微观识别标志 |
苏现波
谢洪波
华四良
|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13
|
|
10
|
银根盆地查干凹陷火成岩岩相特征及其识别标志 |
王惠民
靳涛
杨红霞
|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1
|
|
11
|
川西坳陷新场气田成藏环境的划分及识别标志 |
朱彤
叶军
王胜
|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
2001 |
11
|
|
12
|
长江中下游地区鄂东南和九瑞矿集区成矿岩体特征及其识别标志 |
蒋少涌
段登飞
徐耀明
SAMAKE Bakaramoko
李正汉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16
|
|
13
|
新疆西天山高硫化型京希—伊尔曼德金矿床的识别标志及其找矿意义 |
肖龙
王方正
张桂林
付民禄
Begg Graham
Hayward Nick
|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7
|
|
14
|
浅论成矿地质体的类型、地质特征和识别标志 |
王玉往
叶天竺
王京彬
吕志成
廖震
韦昌山
|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15
|
改造末期多种能源矿藏(床)同盆共存的多源信息找矿识别标志 |
赵希刚
吴汉宁
韩玲
李卫红
徐高中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
2005 |
7
|
|
16
|
密集段的识别标志及地质意义 |
朱玲
樊太亮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7 |
7
|
|
17
|
准噶尔盆地腹部深盆气成藏条件及识别标志 |
胡海燕
陈元勇
李翻平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18
|
济阳坳陷古近系碎屑岩地层中震积岩识别标志研究 |
路慎强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20
|
|
19
|
海洋天然气水合物的沉积学识别标志 |
陈建文
李安春
龚建明
|
《海洋地质动态》
|
2006 |
2
|
|
20
|
天然气水合物的地球化学识别标志及探测技术 |
赵青芳
|
《海洋地质动态》
|
2006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