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济阳坳陷滨海地区沙河街组隐伏剥蚀圈闭识别与描述 被引量:3
1
作者 吴笑荷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7-74,共8页
济阳坳陷滨海地区沙河街组隐伏剥蚀圈闭的地震反射特征为平行反射、空白反射甚至超覆反射等地震假象,故剥蚀尖灭点难以准确落实。研究表明研究区该类圈闭具有地层薄、夹角缓、高阻抗围岩等3个特点,难以识别的主要原因有2个:一是地震资... 济阳坳陷滨海地区沙河街组隐伏剥蚀圈闭的地震反射特征为平行反射、空白反射甚至超覆反射等地震假象,故剥蚀尖灭点难以准确落实。研究表明研究区该类圈闭具有地层薄、夹角缓、高阻抗围岩等3个特点,难以识别的主要原因有2个:一是地震资料分辨率低,形成了平行反射;二是地层厚度薄,受高速围岩的相干作用,形成了空白反射。提出了地质条件约束下运用地球物理技术有效识别和描述隐伏圈闭的方法,即依据构造演化特征和测井及录井资料识别隐伏剥蚀圈闭,利用频率属性和提频资料描述尖灭线,并计算出剥蚀尖灭点与地层和不整合面夹角、地层厚度的关系,最终精确落实剥蚀尖灭点位置。本文提出的隐伏剥蚀圈闭识别与描述技术已成功应用于滨海地区的埕岛、孤岛、长堤、桩西、新北等油田,都取得了良好的勘探效果,对其他地区类似地层圈闭识别和剥蚀尖灭线精确落实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阳坳陷 滨海地区 沙河街组 隐伏剥蚀圈闭 反射假象 剥蚀尖灭点 圈闭识别与描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阳坳陷隐蔽圈闭识别与精细描述 被引量:24
2
作者 韩文功 张建宁 王金铎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49-859,共11页
中国东部老油区的油气勘探已进入隐蔽油气藏勘探阶段,隐蔽圈闭勘探的关键是储层识别与描述(主要是砂体的预测)。针对陆相断陷湖盆复杂多样的隐蔽圈闭类型,开发形成了以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和地震地质分析技术等为基础、在不同勘探阶段的岩... 中国东部老油区的油气勘探已进入隐蔽油气藏勘探阶段,隐蔽圈闭勘探的关键是储层识别与描述(主要是砂体的预测)。针对陆相断陷湖盆复杂多样的隐蔽圈闭类型,开发形成了以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和地震地质分析技术等为基础、在不同勘探阶段的岩相、岩性、物性及流体预测的配套技术系列,应用于济阳坳陷典型的河道砂体和浊积砂体的识别与描述,取得了良好的勘探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蔽圈闭 识别与描述 三维地震勘探 地震地质分析 济阳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油田三叠系河道砂体识别及高效井位部署 被引量:8
3
作者 陈叔阳 郑海妮 +1 位作者 先伟 邓锋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24-229,共6页
塔河油田三叠系阿克库勒组四段河道砂体具有埋藏超深、砂体薄、河道窄的特点,在沉积微相研究指导下,形成了一套正演模拟技术定标志、地震多属性识别技术定边界、地层切片技术定期次和拟声波测井约束波阻抗反演技术定厚度的河道砂体识别... 塔河油田三叠系阿克库勒组四段河道砂体具有埋藏超深、砂体薄、河道窄的特点,在沉积微相研究指导下,形成了一套正演模拟技术定标志、地震多属性识别技术定边界、地层切片技术定期次和拟声波测井约束波阻抗反演技术定厚度的河道砂体识别描述技术。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河道砂体油藏分段成藏、隔夹层分布广泛等地质特征,形成了一套导眼评价与台阶状水平井开发相结合的高效井位部署技术,降低了各河道段油藏评价的风险,提高了河道砂体油藏的储量动用程度,在应用中取得了较好效果,对类似岩性油藏开发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三叠系 阿克库勒组 河道砂体 识别与描述技术 台阶状水平井 高效井位部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含外表面异质层的结构构型设计的拓扑优化方法
4
作者 李冉 胡靖宇 刘书田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84-990,1019,共8页
严苛的服役环境要求异质表面层结构在满足特定功能的同时,兼具轻量化的特性。这意味着结构的外表面不能仅作为功能层使用,还需要参与承载,结构构型设计时需要考虑外表面异质层的影响。针对该需求,本文研究建立了一种考虑异质层影响的含... 严苛的服役环境要求异质表面层结构在满足特定功能的同时,兼具轻量化的特性。这意味着结构的外表面不能仅作为功能层使用,还需要参与承载,结构构型设计时需要考虑外表面异质层的影响。针对该需求,本文研究建立了一种考虑异质层影响的含外表面异质层结构的拓扑优化方法。首先,采用基于腐蚀算法的结构表面层建模技术,通过光滑过滤和离散映射两个过程构建了异质表面层结构的识别和描述模型。其次,采用非线性虚温度法识别了结构中的开放/封闭区域,并基于此区分暴露于工作环境中的结构外表面层及附着于封闭孔洞的结构内表面层。最后,建立了含外表面异质层结构的拓扑优化模型,并推导了目标函数关于设计变量的敏度信息。几个数值算例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异质表面层的结构 拓扑优化 表面层识别与描述 虚拟温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