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剂量替格瑞洛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 被引量:3
1
作者 汪雁博 苏利芳 +5 位作者 刘畅畅 周庆 田佳 支伟 傅阳 谷新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2-378,共7页
背景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是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治疗的基础。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是STEMI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首选方案,与氯吡格雷相比,其能够更快、更有效地抑制血小板,并改善预后。但是... 背景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是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治疗的基础。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是STEMI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首选方案,与氯吡格雷相比,其能够更快、更有效地抑制血小板,并改善预后。但是尚缺乏在接受PPCI治疗的STEMI患者中应用减量替格瑞洛的研究。目的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PSM)的方法,对比分析不同剂量替格瑞洛治疗STEMI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连续选取2019年6月—2021年5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五科行PPCI并接受替格瑞洛治疗的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应用替格瑞洛的维持剂量将患者分为减量组(60例:替格瑞洛60 mg/次,2次/d)和标准组(180例:替格瑞洛90 mg/次,2次/d)。采用PSM法对两组患者进行1∶1匹配,匹配变量包括性别、年龄、既往病史、入院时Killip分级和介入治疗相关参数等,最终减量组和标准组各纳入54例患者。分别于出院1、3、6个月时,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记录和比较两组患者血小板功能相关参数和临床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PSM后两组患者基线资料、介入治疗参数和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时,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减量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PAR)低于标准组(P<0.05)。出院时,减量组患者MPV高于标准组,PDW低于标准组(P<0.05)。出院1个月时,两组患者PLT、MPV、PDW、PA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时,减量组患者PDW高于标准组(P<0.05)。出院6个月时,减量组患者MPV高于标准组(P<0.05)。减量组患者出院前后PLT、PAR比较,标准组患者出院前后PLT、PDW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减量组、标准组患者出院时MPV高于基线,减量组患者出院时PDW低于基线,标准组患者出院时PAR低于基线(P<0.05)。减量组患者出院1、3、6个月MPV低于出院时,PDW高于出院时(P<0.05);标准组患者1、3、6个月PAR低于基线,高于出院时(P<0.05)。两组患者随访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严重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接受PPCI的STEMI患者中替格瑞洛60 mg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替格瑞洛 血小板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倾向性评分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外科达芬奇机器人术后医院感染经济损失——一项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的回顾性研究
2
作者 张丽伟 狄佳 +4 位作者 陶源 冯诚怿 朱丽丽 金丹 江淑芳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8-525,共8页
目的了解胸外科达芬奇机器人术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所造成的经济学损失,为预防与控制机器人术后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选取某院2019年4月—2023年4月于胸外科进行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患者,依据术后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将其分... 目的了解胸外科达芬奇机器人术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所造成的经济学损失,为预防与控制机器人术后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选取某院2019年4月—2023年4月于胸外科进行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患者,依据术后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将其分为医院感染组和非医院感染组。通过1∶1倾向性评分匹配(PSM),两组各纳入3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经济损失。结果共纳入胸外科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患者921例,发生医院感染51例(医院感染组),未发生医院感染870例(非医院感染组)。通过1∶1 PSM后,两组各纳入31例。PSM前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合并情况、美国麻醉医师(ASA)分级4个协变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SM后以上协变量在两组间分布都达到均衡(均P>0.05)。PSM后医院感染组住院期间总费用中位数为88711.72元,非医院感染组为78509.46元,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医院感染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10202.26元,主要增加的费用为药费、护理费、实验室诊断费等,西药费差值最高达8839.12元,其中以西药费中的抗菌药物费用差值占比最高,达73.55%。医院感染组与非医院感染组患者日均住院费用差值为502.38元;医院感染组患者住院日数为(21.59±10.62)d,非医院感染组患者住院日数为(13.92±9.21)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胸外科达芬奇机器人术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造成了一定的直接经济损失,护理费、实验室诊断费、西药费(主要为抗菌药物费用)明显上升,且延长患者住院日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后感染 医院感染 经济损失 达芬奇机器人 胸外科 倾向性评分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医院感染经济负担研究
3
作者 罗亭 向天新 +5 位作者 周芸 邓琼 黄宜辉 康秀华 肖声平 庞水子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14-1119,共6页
目的研究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所造成的经济负担,为制定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江西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23年7月1日—2024年6月30日出院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人口学特征、临床资料、住... 目的研究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所造成的经济负担,为制定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江西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23年7月1日—2024年6月30日出院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人口学特征、临床资料、住院费用等信息。根据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将患者分为医院感染组和非医院感染组,并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进行1∶2匹配,比较匹配后两组患者住院日数和住院费用之间的差异。结果共纳入709例患者,其中65例发生医院感染,医院感染发病率为9.17%。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医院感染组65例患者均成功匹配。医院感染组患者的住院日数、住院总费用、药费和卫生材料费均高于非医院感染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发生≥2次医院感染的患者经济负担高于仅发生1次医院感染的患者(P<0.05);患者发生血液系统、腹部和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医院感染时,均会明显加重经济负担(均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会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并加重经济负担,应制定针对性的感染防控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节约医疗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医院感染 经济负担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倾向性评分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的老年颈椎手术后亚谵妄转谵妄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的构建
4
作者 李青 蒋云芬 +3 位作者 曹娜 陆思涵 刘婷婷 徐娟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3-26,共4页
目的分析老年颈椎手术后亚谵妄(subsyndromal delirium,SDD)转谵妄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为降低患者谵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以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4年8月某院老年颈椎手术后SDD患者228例及同期另一医院的同类患... 目的分析老年颈椎手术后亚谵妄(subsyndromal delirium,SDD)转谵妄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为降低患者谵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以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4年8月某院老年颈椎手术后SDD患者228例及同期另一医院的同类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存在SDD转谵妄,将其分为SDD组和SDD转谵妄组。按3∶1倾向性匹配后再按7∶3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训练集构建列线图模型,验证集评估模型预测效能。结果共匹配248例患者,其中SDD 186例、SDD转谵妄62例。术前衰弱、第1次意识模糊评估特征数、术前禁食物时间、术中输注红细胞、术前营养风险指数均为SDD转谵妄的影响因素(均P<0.05)。训练集、验证集模型预测曲线下面积为0.843和0.822,敏感度为79.07%和73.70%,特异性为78.46%和73.20%,Youden指数为0.575和0.469。结论构建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能预测老年颈椎术后患者SDD转谵妄风险,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颈椎手术 亚谵妄 谵妄 列线图模型 倾向性评分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的老年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死亡影响因素分析
5
作者 陈莹 黄海平 +4 位作者 李鑫 柴思捷 叶家利 周丁子 张韬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5-381,共7页
目的分析老年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死亡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7月8日华西第四医院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死亡的病例资料,并选取同期华西老年人群健康队列中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存活的病例作为对照,采用LASSO-Logistic... 目的分析老年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死亡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7月8日华西第四医院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死亡的病例资料,并选取同期华西老年人群健康队列中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存活的病例作为对照,采用LASSO-Logistic回归对倾向性评分匹配后数据进行分析,并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对构建的预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共纳入142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死亡者和3239名存活者。LASSO-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OR=3.33,95%CI=1.46~7.59,P=0.004)、脑卒中(OR=3.55,95%CI=1.15~10.30,P=0.022)、恶性肿瘤(OR=19.93,95%CI=8.52~49.23,P<0.001)、冠心病(OR=7.68,95%CI=3.52~17.07,P<0.001)、发热(OR=0.51,95%CI=0.26~0.96,P=0.042)、气喘或呼吸困难(OR=21.48,95%CI=9.44~51.95,P<0.001)、呕吐(OR=8.19,95%CI=2.87~23.58,P<0.001)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影响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在测试集中的曲线下面积为0.889。结论吸烟、脑卒中、恶性肿瘤、冠心病、发热、气喘或呼吸困难以及呕吐是影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死亡风险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影响因素 LASSO回归 倾向性评分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社区居民卒中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倾向评分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
6
作者 任倩薇 周思怡 +2 位作者 金鑫悦 郭馥祯 管仲军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0-526,共7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北京市城市社区居民中卒中患者的生活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分布,评估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及心理健康、生活质量对卒中风险的影响,为社区制定有依据的科学筛查流程及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北京市19个社区50岁及...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北京市城市社区居民中卒中患者的生活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分布,评估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及心理健康、生活质量对卒中风险的影响,为社区制定有依据的科学筛查流程及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北京市19个社区50岁及以上常住居民,利用问卷调查收集数据。通过倾向匹配得分法平衡基线特征,结合SPSS和R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进行Logistic单因素和多因素逐步回归以及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根据社区筛查结果,卒中组(n=87)与非卒中组(348人)在匹配后基线特征平衡。卒中组慢性病患病率高于非卒中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低于非卒中组。高血压显著增加卒中风险(P=0.002)。认知障碍简明评价表(Cognitive-12 Scale,Cog-12)评分与卒中发病率正相关,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uropean Quality of Life-5 Dimensions,EQ-5D)评分与卒中发病率显著负相关(P<0.001)。高血压通过Cog-12和EQ-5D对卒中风险产生中介效应,EQ-5D贡献更显著(26.72%)。结论在本次调查的城市社区中,卒中防治需关注慢性病管理、认知健康、生活质量提升及心理健康干预,并借助电子化流程进行随访和评估,优化对社区患者的卒中疾病管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筛查 卒中影响因素 社区卫生服务 倾向评分匹配 慢病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60岁老年人共病与跌倒的关联性研究——基于倾向评分匹配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安然 齐士格 +3 位作者 王志会 崔露 张晗 郭浩岩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6-41,共6页
目的了解我国3省社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共病与跌倒和跌倒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2019年在辽宁省、河南省、广东省3省抽取社区常住60岁及以上共16199例老年人开展问卷调查和身体测量,最终纳入16172例进行分... 目的了解我国3省社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共病与跌倒和跌倒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2019年在辽宁省、河南省、广东省3省抽取社区常住60岁及以上共16199例老年人开展问卷调查和身体测量,最终纳入16172例进行分析。采用调查对象自报过去1年发生过跌倒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比例计算过去1年跌倒发生率;采用站起测验、起立-行走测试、走直线步态测试评估是否存在跌倒风险。根据是否患≥2种疾病将研究对象分为共病组和非共病组。根据基本情况采用倾向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法将共病组与非共病组以1︰1比例成功匹配6153对,采用二元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共病与跌倒和跌倒风险的关系。结果在调查的老年人群中有15.02%老年人过去1年发生过跌倒,有67.97%的老年人存在跌倒风险,且不同年龄、性别、城乡、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是否失能老年人发生跌倒和存在跌倒风险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共病组中有70.46%的老年人存在跌倒风险,过去1年跌倒发生率为19.70%,非共病组中有65.95%的老年人存在跌倒风险,过去1年跌倒发生率为11.21%,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SM调整后,两组协变量达到均衡,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相较于非共病组老年人,共病组老年人过去1年发生跌倒的概率增加了71%(OR=1.71,95%CI:1.54~1.89)。且相较于非共病组老年人,共病组老年人存在跌倒风险的概率增加了24%(OR=1.24,95%CI:1.15~1.34)。结论老年人共病会增加跌倒发生的风险,应重视老年人共病,加强对老年人慢性病共病和跌倒的预防与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共病 跌倒 倾向评分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及广义线性模型的出血性脑卒中医院感染经济负担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媛媛 徐慧 +2 位作者 程松 武树超 崔群建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19-825,共7页
目的研究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导致的经济负担。方法回顾性调查某三级甲等医院2021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的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收集其人口学特征、临床相关信息、住院费用等资料。根据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将其分为医院感染组及... 目的研究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导致的经济负担。方法回顾性调查某三级甲等医院2021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的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收集其人口学特征、临床相关信息、住院费用等资料。根据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将其分为医院感染组及对照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和广义线性模型法研究医院感染组与对照组住院日数、住院费用增量及医院经济负担。结果共纳入688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266例,医院感染发病率为38.66%。经过倾向性评分匹配,医院感染组199例患者成功匹配,医院感染组较对照组住院日数中位数增加16 d,增加1倍(Z=11.779,P<0.001),住院费用中位数增加34597.42元,增加85%(Z=6.299,P<0.001);广义线性模型法中归因于医院感染因素的住院日数增加1.24倍,住院费用增加76%(均P<0.001);单项医疗费用支出中,医院感染组除手术费用外,其他各项医疗支出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因医院感染导致的医院经济负担为54.19万元。结论医院感染明显加重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医院的经济负担,延长住院时间,临床工作人员应加强感染防控意识,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节约医疗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脑卒中 医院感染 经济负担 倾向性评分匹配 广义线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评价调畅气机法治疗心肌桥回顾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吴希泽 康健 +3 位作者 刘之然 王晓玉 庞敏 高静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38,共6页
目的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SM)探讨“调畅气机法”(柴胡-桔梗-枳壳-牛膝)治疗心肌桥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158例心肌桥医案,将其分为暴露组与非暴露组,暴露组为接受中药汤剂中含有调畅气机法(包含柴胡-桔梗-枳壳... 目的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SM)探讨“调畅气机法”(柴胡-桔梗-枳壳-牛膝)治疗心肌桥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158例心肌桥医案,将其分为暴露组与非暴露组,暴露组为接受中药汤剂中含有调畅气机法(包含柴胡-桔梗-枳壳-牛膝)的医案,非暴露组为基础类中药临症加减的医案。运用PSM进行匹配后得到样本35对。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和心电图。结果匹配后暴露组与非暴露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有显著的改善(P<0.01),以暴露组改善更明显(P<0.01);匹配后暴露组的总有效率(94.29%,33/35)高于非暴露组(77.14%,27/35);暴露组的显效率(42.86,15/35%)高于非暴露组(20.00%,7/35),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匹配后暴露组的心电图总有效率(37.14%,13/35)高于非暴露组(14.29%,5/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畅气机法”治疗心肌桥疗效良好,缓解临床症状,且一定程度上减轻心电图心肌缺血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畅气机法 心肌桥 倾向性评分匹配 真实世界研究 柴胡-桔梗-枳壳-牛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率及其可干预危险因素:一项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的前瞻性观察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宇 张诚 吴庆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10-1116,共7页
目的 探讨心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谵妄(POD)的发生率及可干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前瞻性观察方法,连续纳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2022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880例心脏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 目的 探讨心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谵妄(POD)的发生率及可干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前瞻性观察方法,连续纳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2022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880例心脏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特征,采用重症监护病房(ICU)意识模糊评分法(CAM-ICU)于患者入住ICU的第2天起进行2次/d的POD评估,转出ICU后停止随访观察。按照是否发生POD分为两组,计算POD的发生率,对两组患者进行1∶1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比较两组患者PSM前后一般资料及临床特征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经PSM后心脏外科手术患者发生POD的可干预危险因素。结果 880例心脏外科手术患者中,有278例入住ICU期间发生了POD,发生率为31.6%,发生时间在入住ICU后的第2~12天,其中,254例(91.4%)发生于入住ICU的第2~6天。单因素分析显示,与POD相关的术前因素有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史,与POD相关的术中因素有ASA麻醉分级、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与POD相关的术后因素有ICU入住时间、机械通气时间、VAS评分(P<0.05)。经PSM后,性别、年龄、血型3个人口学因素,在组间分布趋于一致(P>0.05);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间、ICU入住时间、机械通气时间、VAS评分是心脏外科手术患者发生POD的独立可干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003、3.117、1.385、1.590,P<0.05)。结论 手术时间、ICU入住时间、机械通气时间、VAS评分是心脏外科手术后患者POD发生的可干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应根据病情特点结合危险因素进行早期干预,以进一步减少POD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外科手术 术后谵妄 可干预危险因素 倾向性评分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倾向性评分匹配的兰州市老年住院患者的肌少症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和娇娇 杨柳 +1 位作者 蒋琪 李维辛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3-317,326,共6页
目的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兰州市60周岁及以上老年住院患者的肌少症危险因素,为该类人群肌少症的筛查与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老年病科二病区60周岁及以上的住院患者,经肌少症筛查,按是否合并高血压、冠心病、脑梗... 目的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兰州市60周岁及以上老年住院患者的肌少症危险因素,为该类人群肌少症的筛查与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老年病科二病区60周岁及以上的住院患者,经肌少症筛查,按是否合并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糖尿病,通过1∶1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分为肌少症组与非肌少症组。匹配后对两组人口基线资料(年龄、性别)、身体成分(体质指数、身高、体重、去脂体重、腰臀比、体脂百分比等)、生化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比较,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兰州老年岁住院患者肌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接受肌少症筛查的患者共743例,183例确诊为肌少症,肌少症检出率为25.49%,肌少症组年龄、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肌酐、高密度胆固醇水平高于非肌少症组(P<0.05),体质指数、体重、去脂体重、腰臀比、基础代谢、体脂百分比、肌肉质量、血红蛋白、淋巴细胞百分比、γ⁃谷氨酰转肽酶、尿酸、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胆固醇水平明显低于非肌少症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的增长(OR=1.129,P<0.05),高体脂百分比(OR=1.118,P<0.05)增加老年住院患者肌少症发生风险,高BMI(OR=0.225,P<0.05)、高尿酸(OR=0.994,P<0.05)降低老年住院患者肌少症发生风险。结论兰州老年住院患者肌少症检出率较高,高龄、高体脂百分比是肌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高体质指数、高尿酸是肌少症发生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向性评分匹配 肌少症 身体成分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的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危险因素 被引量:2
12
作者 滕支梅 朱尚 +2 位作者 薛寒 黄劲华 孔旭辉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05-1412,共8页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制定感染防控的干预措施和开展针对性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2023年12月某院诊断为CLABSI的患者,将其定义为感染组,并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法1∶4匹配...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制定感染防控的干预措施和开展针对性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2023年12月某院诊断为CLABSI的患者,将其定义为感染组,并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法1∶4匹配置入中心静脉导管(CVC)且未发生感染的患者为对照组。以是否发生CLABSI为因变量,将匹配后两组的可能危险因素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患者发生CLABS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匹配CLABSI组患者42例,非CLABSI组患者168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高[OR=1.217,95%CI(1.094~1.357),P<0.001]、中心静脉置管时间长[OR=1.273,95%CI(1.157~1.400),P<0.001]及股静脉置管[OR=6.846,95%CI(1.511~31.014),P=0.013]是CLABS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42例CLABSI患者共分离病原菌118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56株)。结论高APACHEⅡ评分、中心静脉置管时间长及股静脉置管是CLABS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杆菌,针对这些危险因素严格落实CLABSI相应的防控措施,减少感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中心静脉导管 倾向性评分匹配 危险因素 CLABS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的隔代照料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精神健康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婧宜 马子媛 +6 位作者 马亦晨 张嘉文 江靖雯 罗晓蕾 康盼 司苗苗 韩雪梅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9-463,共5页
目的:探讨隔代照料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精神健康的影响,为改善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精神健康提供参考。方法:使用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采用1:1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PSM)匹配隔代照料和非隔代照... 目的:探讨隔代照料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精神健康的影响,为改善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精神健康提供参考。方法:使用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采用1:1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PSM)匹配隔代照料和非隔代照料老年慢性病患者,利用单因素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隔代照料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精神健康的影响。结果:我国提供隔代照料的65岁及以上老年慢性病患者占比39.8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隔代照料是老年慢性病患者发生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OR=1.652,95%CI:1.348,2.024)。结论:我国老年慢性病患者隔代照料比例较高,与不提供隔代照料的老年慢性病患者相比,提供隔代照料的老年慢性病患者出现抑郁症状的风险更高,应该重视对提供隔代照料的老年慢性病患者精神健康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慢性病患者 隔代照料 精神健康 倾向性评分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评估不孕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对宫腔内人工授精临床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任晓艳 周晶 +4 位作者 黄剑磊 刘梦昕 杨涛 程芳 韦三华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9-224,共6页
目的:评估不孕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对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术后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于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7月31日行IUI治疗的685例(1046个周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丈夫精液人工授... 目的:评估不孕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对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术后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于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7月31日行IUI治疗的685例(1046个周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丈夫精液人工授精(AIH)554例。根据HPV感染分为HPV阳性组和HPV阴性组,对IUI治疗及其中的AIH治疗患者按照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1∶2),分别比较匹配后IUI治疗(HPV阳性组80例,HPV阴性组158例)及AIH治疗(HPV阳性组65例,HPV阴性组129例)患者中两组的助孕及妊娠结局。结果:IUI治疗患者匹配后HPV阳性组与HPV阴性组的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异位妊娠率、流产率、巨大儿出生率及低体质量儿出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IH治疗患者匹配后HPV阳性组与HPV阴性组的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异位妊娠率、流产率、巨大儿出生率及低体质量儿出生率的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孕女性HPV感染可能并不影响IUI患者的助孕及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宫腔内人工授精 倾向性评分匹配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倾向评分匹配的机器人辅助与胸腹腔镜微创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近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天赐 袁立功 +3 位作者 田界勇 李鑫昊 黄志宁 吴显宁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0-318,共9页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微创食管癌切除术(RAMIE)和胸腹腔镜联合微创食管癌切除术(MIE)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2021年4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88例接受微创Mckeown食管癌切除术的患者...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微创食管癌切除术(RAMIE)和胸腹腔镜联合微创食管癌切除术(MIE)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2021年4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88例接受微创Mckeown食管癌切除术的患者资料。其中RAMIE组69例,男性49例,女性20例,年龄(67.2±7.2)岁;MIE组119例,男性89例,女性30例,年龄(69.1±7.0)岁。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SM)对两组患者进行1∶1匹配,匹配后RAMIE组58例,MIE组58例。采用t检验、Pearsonχ^(2)检验、Fisher’s精确检验等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过PSM处理后,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RAMIE组和MIE组在手术时间、术后带管天数、淋巴结清扫总数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在术中出血、左喉返淋巴结清扫数目方面RAMIE组优于MI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E组在淋巴结清扫总站数方面更优(P<0.05)。在术后并发症方面RAMIE组和MIE组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AMIE近期疗效与MIE食管癌切除术相当;机器人辅助微创食管癌切除术可以减少术中出血同时在淋巴结清扫中尤其是在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中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达芬奇机器系统 微创食管癌手术 倾向性匹配评分 胸腹腔镜联合微创食管癌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在不良反应信号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6
作者 王超 吴骋 +4 位作者 许金芳 钱维 叶小飞 杜文民 贺佳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55-858,共4页
目的介绍倾向性评分匹配法的基本原理及具体实施过程,并探讨其在分析药品不良反应自发呈报数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模拟自发呈报数据评价倾向性评分方法的可行性与效果,将倾向性评分匹配法运用在上海市的自发呈报数据中,分析比较矫... 目的介绍倾向性评分匹配法的基本原理及具体实施过程,并探讨其在分析药品不良反应自发呈报数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模拟自发呈报数据评价倾向性评分方法的可行性与效果,将倾向性评分匹配法运用在上海市的自发呈报数据中,分析比较矫正混杂因素前后影响药品与不良反应关联的变化。结果在模拟试验中,预设的两个真阳性组合和两个假阳性组合均被挖掘算法提示为可疑信号,倾向性评分均衡后,假阳性组合的信号消失;真阳性组合均衡前后差别不大,仍提示为可疑信号。类似的,在实际应用中"喹硫平-闭经"组合均衡前为可疑信号,运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均衡性别年龄等协变量后无可疑信号产生。结论倾向性评分匹配法能有效利用自发呈报系统的信息,减少混杂因素导致的偏倚,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可疑信号的假阳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向性评分匹配 自发呈报系统 药品不良反应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投资和IPO公司董事会治理——基于倾向评分匹配法的分析 被引量:35
17
作者 袁蓉丽 文雯 汪利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8-128,共11页
论文分析风险投资(简称风投)选择被投资公司的影响因素、风投持股比例和质量对IPO公司董事会规模和结构的影响。论文以2004-2011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的IPO公司为初始样本,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法为有风投支持公司匹配了一组没有风投支... 论文分析风险投资(简称风投)选择被投资公司的影响因素、风投持股比例和质量对IPO公司董事会规模和结构的影响。论文以2004-2011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的IPO公司为初始样本,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法为有风投支持公司匹配了一组没有风投支持的公司,共同形成本文的样本。研究结果表明,风投倾向于选择CEO持股比例高、CEO学历在本科以上、销售增长快、董事会规模大的公司。同时,风投持股比例和IPO公司董事会规模显著正相关,表明风投有参与IPO公司治理的动机,并通过进入公司董事会得以实现;风投持股比例和IPO公司董事会独立性正相关,但不显著,表明风投发挥监督作用的能力有限。进一步的研究表明高质量风投支持的IPO公司有较大的董事会规模,但高质量风投并不显著提高董事会独立性。研究丰富了有关我国风投和IPO公司治理的文献,同时为我国监管层、IPO公司提供了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投资 董事会规模 董事会结构 IPO公司 倾向评分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自愿披露的经济效果研究——基于倾向评分匹配法和双重差分法的分析 被引量:22
18
作者 袁蓉丽 陈黎明 文雯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1-83,共13页
本文以2006—2010年间沪深两市A股主板非金融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对盈余质量和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首先笔者通过倾向评分匹配法为在样本期间内自愿连续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公司(披露公司)匹配了一组... 本文以2006—2010年间沪深两市A股主板非金融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对盈余质量和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首先笔者通过倾向评分匹配法为在样本期间内自愿连续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公司(披露公司)匹配了一组在公司特征上相似的、但在样本期间内没有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公司(非披露公司),然后采用双重差分法比较分析了披露公司和非披露公司在盈余质量和权益资本成本上的差异。笔者发现,自愿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上市公司盈余质量高,权益资本成本低。倾向评分匹配法和双重差分法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较好地解决了样本选择偏差和内生性问题。本文的研究发现为中国资本市场监管机构从2011年起逐步推行强制披露内部控制信息政策提供了经验证据,同时为公司管理层进行内控信息披露决策提供支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盈余质量 倾向评分匹配 双重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与单操作孔胸腔镜下胸腺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比较:一项倾向性评分匹配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杨兴国 于磊 +2 位作者 余振 高翔 杜鑫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53-258,共6页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随着临床微创技术的不断进步,胸腔镜胸腺瘤切除术经历了从三孔操作到单操作孔、单孔的发展历程。然而,单孔胸腔镜技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尚未得到普遍认可。本研究拟探讨单孔胸腔镜手术在胸腺瘤切除中的安全性与可行性,...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随着临床微创技术的不断进步,胸腔镜胸腺瘤切除术经历了从三孔操作到单操作孔、单孔的发展历程。然而,单孔胸腔镜技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尚未得到普遍认可。本研究拟探讨单孔胸腔镜手术在胸腺瘤切除中的安全性与可行性,以期为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9月在北京同仁医院接受胸腔镜胸腺瘤切除手术治疗的19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单孔胸腔镜胸腺瘤切除组(单孔组,n=42)和单操作孔胸腔镜胸腺瘤切除组(单操作孔组,n=155)。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单操作孔组获得与单孔组术前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的42例患者,其中单孔组男性17例、女性25例,年龄28-72(48.00±9.43)岁;单操作孔组男性20例、女性22例,年龄30-75(50.38±9.83)岁。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均无中转开胸或增加手术切口。单孔组和单操作孔组比较,胸腔引流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2.95±0.76)d vs(3.33±0.85)d;(4.57±0.83)d vs(5.07±1.13)d],术后24 h及72 h视觉疼痛评分更低[(3.64±0.85)分vs(4.05±0.66)分;(2.33±0.75)分vs(3.07±0.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单操作孔组在手术时间[(130.00±26.23)min vs(135.24±27.03)min]、术中出血量[(69.52±22.73)m L vs(82.38±49.23)m L]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胸腔镜胸腺瘤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行、更微创的术式,术后疼痛较多孔胸腔镜手术减轻,恢复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 胸腺瘤 胸腔镜 倾向性评分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的血液净化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宏宇 张萌 刘振宁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38-542,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液净化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至2020年7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392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对症治疗基础上进行血液灌流、血液滤过治疗)和联合组(... 目的 探讨血液净化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至2020年7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392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对症治疗基础上进行血液灌流、血液滤过治疗)和联合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乌司他丁注射治疗)。运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法对常规组和联合组患者进行1∶1匹配,使组间基线均衡。比较2组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0、Ⅳ型胶原蛋白(C-Ⅳ)、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 (ICAM-1)、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Ⅰ型前胶原C-端肽(PⅠCP)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常规组比较,联合组患者血清TNF-α、IL-6、IL-10、C-Ⅳ、ICAM-1、MMP-9、PⅠCP水平显著降低,而SOD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与常规组(56.45%)比较,联合组病死率(38.70%)显著降低(P <0.05)。并发症发生情况,与常规组比较,联合组肺纤维化发生率,肝、肾等器官功能损害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均P <0.05)。结论 血液净化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肺、肝、肾等脏器功能,降低死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净化 乌司他丁 急性百草枯中毒 倾向性评分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