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通过分析脑瘫患儿在2~4月龄时的婴儿运动表现测试(test of infant motor performance, TIMP)结果,探讨脑瘫患儿的早期运动表现特点。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方案,纳入2018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早产...目的 通过分析脑瘫患儿在2~4月龄时的婴儿运动表现测试(test of infant motor performance, TIMP)结果,探讨脑瘫患儿的早期运动表现特点。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方案,纳入2018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早产高危儿随访门诊就诊、1岁后确诊为脑瘫的患儿17例,收集其2~4月龄的TIMP评估结果;以相同月龄的TIMP中国常模样本作为对照,计算Z值;比较两组之间TIMP总分、7个体位分组得分以及42个项目得分的差异。结果 脑瘫患儿2~4月龄的TIMP总分Z值为(-0.95±1.11),显著低于常模对照组得分(P<0.01)。体位分组中坐位、侧方位、翻身、立位项目得分Z值分别为(-0.89±0.88)、(-1.17±0.66)、(-0.43±0.79)及(-0.63±0.77),均显著低于常模对照组得分(P<0.05),尤其以坐位、侧方位、立位项得分差异最为显著(P<0.01),而观察项目、仰卧位、俯卧位与正常同龄婴儿无显著差异。42个项目得分中,脑瘫患儿有17项评分显著低于中国常模,以第15项(坐位头控)、第16项(颈后肌群活动)、第26项(上肢防御)、第32项(拉坐)、第33项(侧卧位牵拉上肢转为侧坐)、第34项(侧卧位髋关节外展)、第40项(站立)的得分差异最为显著。结论 脑瘫高危儿随访中尤其需要关注坐位、侧方位以及立位项的运动表现,这可能对脑瘫的早期识别具有提示意义。展开更多
目的:了解Alberta婴儿运动量表(Alberta infant motor scale,AIMS)在中国北京城区正常足月婴儿中应用时的组间信度及组内信度。方法:在中国北京城区居住的45名正常足月婴儿加入本研究,平均月龄(6.89±2.97)个月(最小月龄4个月,最大...目的:了解Alberta婴儿运动量表(Alberta infant motor scale,AIMS)在中国北京城区正常足月婴儿中应用时的组间信度及组内信度。方法:在中国北京城区居住的45名正常足月婴儿加入本研究,平均月龄(6.89±2.97)个月(最小月龄4个月,最大月龄12.5个月);其中男婴26例,女婴19例;小于6个月龄的婴儿23例,大于6个月龄的婴儿22例。3名评估者(评估者A、B、C)加入本研究。在组间信度的研究中,评估者A应用AIMS对婴儿进行现场运动评估并摄像,评估者B、C分别通过录像进行独立地AIMS评分,通过三者对同一婴儿的AIMS评分计算组间信度。在距第一次评估至少1个月以上,评估者B、C分别根据录像再次对每个婴儿进行AIMS评估,通过同一评估者对同一婴儿两次评估的AIMS评分计算组内信度。通过计算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检测信度。结果:在组间信度的研究中,总体ICC=0.995,小于6个月龄组ICC=0.903,大于6个月龄组ICC=0.974;在组内信度的研究中,总体ICCs=0.997—0.999,小于6个月龄组ICCs=0.892—0.972,大于6个月龄组ICCs=0.987—0.998。结论:AIMS在评估中国北京城区正常足月婴儿运动发育水平时具有较高的信度。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 通过分析脑瘫患儿在2~4月龄时的婴儿运动表现测试(test of infant motor performance, TIMP)结果,探讨脑瘫患儿的早期运动表现特点。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方案,纳入2018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早产高危儿随访门诊就诊、1岁后确诊为脑瘫的患儿17例,收集其2~4月龄的TIMP评估结果;以相同月龄的TIMP中国常模样本作为对照,计算Z值;比较两组之间TIMP总分、7个体位分组得分以及42个项目得分的差异。结果 脑瘫患儿2~4月龄的TIMP总分Z值为(-0.95±1.11),显著低于常模对照组得分(P<0.01)。体位分组中坐位、侧方位、翻身、立位项目得分Z值分别为(-0.89±0.88)、(-1.17±0.66)、(-0.43±0.79)及(-0.63±0.77),均显著低于常模对照组得分(P<0.05),尤其以坐位、侧方位、立位项得分差异最为显著(P<0.01),而观察项目、仰卧位、俯卧位与正常同龄婴儿无显著差异。42个项目得分中,脑瘫患儿有17项评分显著低于中国常模,以第15项(坐位头控)、第16项(颈后肌群活动)、第26项(上肢防御)、第32项(拉坐)、第33项(侧卧位牵拉上肢转为侧坐)、第34项(侧卧位髋关节外展)、第40项(站立)的得分差异最为显著。结论 脑瘫高危儿随访中尤其需要关注坐位、侧方位以及立位项的运动表现,这可能对脑瘫的早期识别具有提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