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三方评估立法的有效性研究——以党的依法治国决定为主线的考察 被引量:10
1
作者 郑泰安 郑文睿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0-95,共6页
由决策机关引入第三方去评估部门间争议较大的重要立法事项,其运行效果涉及到了该制度本身的正当性与否。影响第三方评估立法有效性的因素至少有三个:前提预设的模糊性、问题类型的多样性、客观中立的失实性。在不确定的前提之下,就会... 由决策机关引入第三方去评估部门间争议较大的重要立法事项,其运行效果涉及到了该制度本身的正当性与否。影响第三方评估立法有效性的因素至少有三个:前提预设的模糊性、问题类型的多样性、客观中立的失实性。在不确定的前提之下,就会影响到第三方评估立法的引入,从而无法进行有效性判断。立法事项类型中的价值判断问题,将导致第三方评估立法不具有有效性,而对于解释选择问题和立法技术问题而言,第三方评估立法仅具有一定程度的有效性。第三方客观中立的假设在现实中并不一定为真,将严重损害第三方评估立法的有效性。对此,至少需要三个可能的协调策略进行应对,以化解三个影响因素对第三方评估立法的有效性所产生的负面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方评估立法 争议部门 重要立法事项 解释选择问题 立法技术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法治体系建设中的立法质量评估与分析——基于2020年28省份法学专家的调研数据 被引量:1
2
作者 张龑 江烁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39,共11页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进入法治体系建设的新时代,立法质量成为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从法理角度观察,我国立法质量建设不是从无到有的建设,而是提升法律规范性品质的建设,为此要构建一套符合我国法治建设实际的立法质量评估体...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进入法治体系建设的新时代,立法质量成为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从法理角度观察,我国立法质量建设不是从无到有的建设,而是提升法律规范性品质的建设,为此要构建一套符合我国法治建设实际的立法质量评估体系。基于详实的问卷调查数据,本评估体系将立法质量判断标准建立在指标得分及指标之间内在逻辑的双重基础之上,改变了以往仅凭指标简单加权平均来评估立法成效的方式,实现了立法整体发展水平和立法中各项要素发展情况的刻度化测评,从而有助于把握立法规律和现状,准确评估当前立法水平,以提升立法的规范性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体系 法治体系 法律规范性品质 立法质量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授权暂调暂停法律适用评估的制度检视与完善
3
作者 黄喆 《学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0-85,共6页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授权暂调暂停法律适用作为《立法法》确立的中国特色立法试验授权制度,其功能发挥应建立在对立法试验授权作出充分评估的基础上。但当前授权暂调暂停法律适用评估的理论与制度均存在不足。有必要基于立法前、立法中...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授权暂调暂停法律适用作为《立法法》确立的中国特色立法试验授权制度,其功能发挥应建立在对立法试验授权作出充分评估的基础上。但当前授权暂调暂停法律适用评估的理论与制度均存在不足。有必要基于立法前、立法中、立法后评估的范畴,阐明授权暂调暂停法律适用评估的复合属性,并从制度、规范、秩序三个层面明晰其多重价值,以加强其学理诠释。同时,基于对授权改革试点决定的文本分析,结合授权暂时调整法律适用评估实践,从评估制度体系不完备、评估主体结构不合理、评估标准设定不健全、评估程序安排缺失等方面检视其制度问题。应通过推动评估制度系统化构建,优化评估主体结构,建立健全评估标准体系及合理设置评估程序,完善授权暂调暂停法律适用评估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授权改革试点 暂调法律适用 暂停法律适用 立法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法后评估理论与实践初论 被引量:52
4
作者 丁贤 张明君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1-137,共7页
近年来有关地方立法机关不断探索提高立法质量的方法和途径,自2000年以来,对法规的实施情况进行了立法后评估。立法后评估,是指法律施行一段时间后,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调查研究,对法律的实施绩效进行分析评价,对法律中所设计的制度进行评... 近年来有关地方立法机关不断探索提高立法质量的方法和途径,自2000年以来,对法规的实施情况进行了立法后评估。立法后评估,是指法律施行一段时间后,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调查研究,对法律的实施绩效进行分析评价,对法律中所设计的制度进行评判,并针对法律自身的缺陷及时加以矫正和修缮。由于立法后评估在我国的实践时间尚不长,相关的统一规范也未形成,因此有必要对立法后评估的评估主体、评估内容、评估方法、评估原则和评估实效等关键问题进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 调查 条例 立法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中央行政立法前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5
5
作者 王保民 王碧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6-93,共8页
实施行政立法前评估是提高中国行政立法水平、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途径,而行政立法前评估的关键在于评估指标的设定。为切实提升行政立法前评估的可预测性,基于对中央及地方现有制度实践和立法后评估已有指标体系研究成果的分析,以中央... 实施行政立法前评估是提高中国行政立法水平、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途径,而行政立法前评估的关键在于评估指标的设定。为切实提升行政立法前评估的可预测性,基于对中央及地方现有制度实践和立法后评估已有指标体系研究成果的分析,以中央行政立法前评估为样本,采用5个一级核心指标,17个二级细化指标,构建起中国行政立法前评估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在中央立法前评估框架下,以定量和定性方法对各指标进行测算,采取参数原则法和中位数原则法确定阈值,并通过阈值确定指数对应的分值。地方立法机关可在行政立法前评估各指标和分值细化设定上增强其规范性、可操作性和地方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政府 依法行政 行政立法 立法质量 立法评估 立法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行政决策程序立法的考察与评估 被引量:8
6
作者 江国华 梅扬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54-162,共9页
我国各地开展行政决策程序立法具有一定的功利性,其理论储备并不充分。从当前的评估结果来看,地方行政决策程序立法的整体质量水平不是太高,无论是在宏观的体系架构上,还是在微观的制度设计上,都不免存在着些许的瑕疵。未来的行政决策... 我国各地开展行政决策程序立法具有一定的功利性,其理论储备并不充分。从当前的评估结果来看,地方行政决策程序立法的整体质量水平不是太高,无论是在宏观的体系架构上,还是在微观的制度设计上,都不免存在着些许的瑕疵。未来的行政决策程序立法应当走全国统一立法的道路,并对行政决策的概念、行政决策程序的价值目标以及制度构成和责任追究等基本要素作一个全面、科学、合理的设计,以将行政决策真正纳入法治的轨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决策 文本分析 立法评估 指标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定量分析的立法后评估方法 被引量:7
7
作者 苏黎兰 张紫薇 张志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3-117,共5页
进行立法后评估是实现优化立法和提高立法质量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定量分析的方法对立法后评估进行了程序设计,其核心项包括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数据处理、针对立法后评估的特定内容构建评价模型,以及对评价结果的分析与回应。将定量研... 进行立法后评估是实现优化立法和提高立法质量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定量分析的方法对立法后评估进行了程序设计,其核心项包括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数据处理、针对立法后评估的特定内容构建评价模型,以及对评价结果的分析与回应。将定量研究引入立法后评估领域,为法律法规的立、改、存、废提供更加科学的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法评估 量化 评估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立法评估成果应用法治化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9
8
作者 陈伟斌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9-87,共9页
在地方立法评估的基础上形成具有拘束力的地方立法评估成果,并确保该成果得以具体应用,具有重要价值。在地方立法评估成果应用方面,我国目前存在着相关的理论研究匮乏、没有明确的立法以及地方立法评估成果应用的保障机制阙如等诸多问... 在地方立法评估的基础上形成具有拘束力的地方立法评估成果,并确保该成果得以具体应用,具有重要价值。在地方立法评估成果应用方面,我国目前存在着相关的理论研究匮乏、没有明确的立法以及地方立法评估成果应用的保障机制阙如等诸多问题。为真正实现地方立法评估制度设置的宗旨,必须加强理论研究,以期为地方立法评估成果的应用提供智力支持,充实完善地方立法评估子制度,构建地方立法评估成果应用制度,建构地方立法评估成果报告的评价与奖惩机制,构建评估成果应用的问责机制,从而提升地方立法评估成果应用的法治化水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立法 地方立法评估 地方立法评估成果应用 法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构建我国独立第三方的立法后评估制度 被引量:17
9
作者 汪全胜 金玄武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6-101,共6页
立法后评估是指法律实施一段时间以后,有关部门、组织或人员对其实施效果等进行评估,分析法律实施过程中的立法问题,从而完善立法。独立第三方的评估可以提高立法后评估结果的全面性、公正性与客观性,我国现已具备建构独立第三方评估主... 立法后评估是指法律实施一段时间以后,有关部门、组织或人员对其实施效果等进行评估,分析法律实施过程中的立法问题,从而完善立法。独立第三方的评估可以提高立法后评估结果的全面性、公正性与客观性,我国现已具备建构独立第三方评估主体的条件与基础,但还需要制度等方面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法评估 独立第三方 评估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法后评估的回应滞阻析论 被引量:8
10
作者 汪全胜 陈光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1-125,共5页
立法后评估的最终目标是通过"立法回头看"进一步完善法律,即立法后评估结果应得到国家立法机关的回应,从而真正实现法律的"立、改、废"。然而因为立法后评估结果因素以及立法机关的制度约束,立法后评估回应发生滞... 立法后评估的最终目标是通过"立法回头看"进一步完善法律,即立法后评估结果应得到国家立法机关的回应,从而真正实现法律的"立、改、废"。然而因为立法后评估结果因素以及立法机关的制度约束,立法后评估回应发生滞阻状况,为此,我们需要提高立法后评估结果的信度与效度以及建立顺畅的评估结果转换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法评估 回应 滞阻 评估结果 立法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草案规定离婚冷静期的立法评估 被引量:95
11
作者 杨立新 蒋晓华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5-45,共11页
《民法典分则各编(草案第一次审议稿)》第八百五十四条规定了登记离婚冷静期制度。从总体上看,草案规定的离婚冷静期是为自愿离婚的当事人在登记离婚中设置适当的时间“门槛”,促进当事人冷静思考、妥善抉择,既能够保障当事人的离婚自由... 《民法典分则各编(草案第一次审议稿)》第八百五十四条规定了登记离婚冷静期制度。从总体上看,草案规定的离婚冷静期是为自愿离婚的当事人在登记离婚中设置适当的时间“门槛”,促进当事人冷静思考、妥善抉择,既能够保障当事人的离婚自由,又能够保障双方当事人作出正确抉择、保护好未成年子女的利益。条文内容基本适当,但还存在需要进一步完善的问题,例如仅设置单一的冷静期期间,不能适应有未成年子女的当事人应有更长冷静时间的需求,对存在家庭暴力、虐待、遗弃等情形的处理亦不够稳妥,缺少必要的配套措施辅助冷静期发挥作用。建议对登记离婚冷静期规定不同的期间,对有未成年子女的自愿离婚者的离婚冷静期间应适当延长,对存在家庭暴力等情形的离婚冷静期应当缩短或者免除,对冷静期中的当事人还应当进行调解并提供咨询,辅导决定离婚的当事人保护好未成年子女的合法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婚冷静期 登记离婚 冲动离婚 家庭暴力 立法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大数据+区块链”优化立法评估制度的机理与路径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光君 张翔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24-333,共10页
立法评估中的大数据应用有助于革除评估主体单一、数据遗漏、数据失真和结论形式化等痼疾,但仍然存在立法机关主导模式下公众参与不足、清洗方法不当导致数据质量不高、信息不对称及“算法黑箱”引发信任危机、“算法偏见”造成评估结... 立法评估中的大数据应用有助于革除评估主体单一、数据遗漏、数据失真和结论形式化等痼疾,但仍然存在立法机关主导模式下公众参与不足、清洗方法不当导致数据质量不高、信息不对称及“算法黑箱”引发信任危机、“算法偏见”造成评估结论失之偏颇等缺陷。基于技术-制度协同演化论的进路,应用与大数据本质契合的区块链革新底层架构,补强立法评估中大数据应用的缺陷,进而建构“大数据+区块链”的融合应用模式,以公众参与激励机制、数据清洗审查机制、共识形成磋商平台和程序正当化流转平台优化立法评估制度,从而充分释放立法评估汇聚民意民智、强化民主监督、提升立法质量的制度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法评估 区块链 大数据 协同演化 立法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行政立法的成本与效益评估探讨 被引量:16
13
作者 汪全胜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6期62-67,共6页
立法的成本与效益评估即是政府机关或其他主体对立法制定与实施的成本与效益进行评价衡量,是立法评估的主要内容之一。美国行政立法的成本与效益评估,有其产生的特定背景,并通过一系列的总统行政命令加以保障。在立法前对立法的成本与... 立法的成本与效益评估即是政府机关或其他主体对立法制定与实施的成本与效益进行评价衡量,是立法评估的主要内容之一。美国行政立法的成本与效益评估,有其产生的特定背景,并通过一系列的总统行政命令加以保障。在立法前对立法的成本与效益进行预评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立法的可行性、有效性,对立法实施的成本与效益评估可以为法律进行废除、修改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立法 成本与效益 立法评估 行政命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的立法后评估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被引量:24
14
作者 汪全胜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9-92,共4页
立法后评估是指法律实施一段时间后,有关部门、组织或人员对其实施效果等进行评估,发现法律实施过程中的立法问题,从而完善立法。日本的立法后评估制度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确立了从地方到中央的制度化路径,在制度操作上也具有一定的特... 立法后评估是指法律实施一段时间后,有关部门、组织或人员对其实施效果等进行评估,发现法律实施过程中的立法问题,从而完善立法。日本的立法后评估制度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确立了从地方到中央的制度化路径,在制度操作上也具有一定的特色。我国应合理借鉴日本立法后评估制度"自下而上"的制度创新模式,同时更加注意立法后评估主体的多元化、评估的公开性和客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绩效改革 政策评估 行政评价 立法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行条例立法个案评估——以《Y省W壮族苗族自治州W三七发展条例》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戴小明 杨信 汪燕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0-123,共4页
Y省高度重视民族自治地方的立法工作,迄今为止民族自治地方制定的现行有效的单行条例共144件,为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和边疆繁荣稳定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为总结成功经验,探索民族立法规律,形成规范的条例文本,提... Y省高度重视民族自治地方的立法工作,迄今为止民族自治地方制定的现行有效的单行条例共144件,为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和边疆繁荣稳定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为总结成功经验,探索民族立法规律,形成规范的条例文本,提高立法质量,Y省人大民族委员会于2014年开展了民族自治地方优秀立法项目点评活动。课题组成员应邀对部分单行条例进行了评估,本文选取其中《Y省W壮族苗族自治州W三七发展条例》作为个案分析,供读者参考并以此求教于同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行条例 立法评估 三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立法后评估常态化启动机制的构建 被引量:14
16
作者 陈书全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5-41,共7页
一项新制度能否持续开展并加以制度化,既取决于立法主体的共同认可和支持,也有赖于规范化程序的保障。立法后评估制度的推行不应当是立法机关临时性有选择地挑选某一部法律法规的"试检",而应当是以法确立的长效性的常态化制... 一项新制度能否持续开展并加以制度化,既取决于立法主体的共同认可和支持,也有赖于规范化程序的保障。立法后评估制度的推行不应当是立法机关临时性有选择地挑选某一部法律法规的"试检",而应当是以法确立的长效性的常态化制度。将基于有效期制度的立法后评估启动机制与基于评估预警期限制度的立法后评估启动机制有机衔接、相互配合,建立起规范化、持续性、常态化的立法后评估启动保障机制,可以有效避免立法后怠于评估和随意启动立法后评估的发生,从而充分发挥立法后评估机制在有效运用立法资源,提高立法质量方面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法评估 日落条款 预警期限 立法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法后评估的一般指标体系分析 被引量:17
17
作者 孙晓东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1-40,共10页
立法后评估的一般指标体系是评估立法质量的通用标准体系。立法后评估一般指标体系的确立,应该遵循适当性原则、灵活性原则和可行性原则。立法后评估一般指标体系的结构由维度、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和评估值等要素构成。立法... 立法后评估的一般指标体系是评估立法质量的通用标准体系。立法后评估一般指标体系的确立,应该遵循适当性原则、灵活性原则和可行性原则。立法后评估一般指标体系的结构由维度、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和评估值等要素构成。立法后评估一般指标体系由法律法规自身的维度、法律法规的经济影响维度、法律法规的社会影响维度和法律法规的环境影响维度组成。在评估维度中,由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和评估值对事实和现象进行具体描述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法评估 指标体系 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法后评估中的公众参与“虚置”及治理路径 被引量:16
18
作者 张德淼 杜朴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6-98,共13页
作为检验立法实效、提升立法质量、促进法律体系完善的立法后评估制度已逐渐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实践。然而,在这种多方主体的博弈中,公众当前只是一种被动型或者功能型的“虚置”参与,无法发挥其积极性、主体性的作用。公众参与立法后评... 作为检验立法实效、提升立法质量、促进法律体系完善的立法后评估制度已逐渐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实践。然而,在这种多方主体的博弈中,公众当前只是一种被动型或者功能型的“虚置”参与,无法发挥其积极性、主体性的作用。公众参与立法后评估的实践困境具体表现为:参与主体的构成失衡、参与内容的模糊、参与方式的“指令化”及参与效果的抑制。要突破这一困境,须正确认识公众参与评估的价值,从意识、制度、参与的指向及参与效果等方面构建参与路径,实现立法后评估中公众参与的有效性和制度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评估 立法评估 公众参与 “虚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立法后评估制度探讨 被引量:12
19
作者 汪全胜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5期110-115,共6页
立法后评估是指法律法规实施一段时间以后,有关部门、组织或人员对其实施效果等进行评估,发现法律实施过程中的立法问题,从而完善立法。英国立法后评估制度产生有它特定的历史背景,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已成为一项成熟的具可操作性的制... 立法后评估是指法律法规实施一段时间以后,有关部门、组织或人员对其实施效果等进行评估,发现法律实施过程中的立法问题,从而完善立法。英国立法后评估制度产生有它特定的历史背景,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已成为一项成熟的具可操作性的制度,可以对我国建立立法后评估制度提供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绩效改革 政府绩效 立法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法后评估的实践与反思——以长沙市地方规章立法后评估为视角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沫 蒋建湘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6期74-80,共7页
为了提高立法的科学性、合理性,进一步增强地方规章的可操作性,长沙市政府法制部门委托中南大学法学院组建课题组对长沙市32部规章进行了立法后评估。通过确立科学的评估方法和采取全面的评估方式,课题组对这些规章的合法性和实施效果... 为了提高立法的科学性、合理性,进一步增强地方规章的可操作性,长沙市政府法制部门委托中南大学法学院组建课题组对长沙市32部规章进行了立法后评估。通过确立科学的评估方法和采取全面的评估方式,课题组对这些规章的合法性和实施效果进行了全面评估。经实践与思考,认为经十余年的探索,我国立法后评估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不少问题,应通过立法对立法后评估的启动主体、程序和机制等予以确定和设计;在建立独立的第三方评估机构的基础上,扩大评估主体成员的多样性和广泛性;重视并运用评估中的成本收益分析法;对立法后评估结果的效力予以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法评估 地方规章 合法性 长沙市地方规章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