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公园碳平衡评估框架构建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南京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袁旸洋 杨明珠 罗尚岑 《园林》 2025年第2期4-14,共11页
“双碳”背景下,公园在城市减碳增汇方面展现出重要作用,在城市碳循环中被赋予了碳平衡职能。但城市公园在提供休闲游憩服务的同时,也伴随着大量的碳排放。为揭示城市公园是否为有效的碳汇体,通过构建城市公园碳平衡评估框架,评估南京1... “双碳”背景下,公园在城市减碳增汇方面展现出重要作用,在城市碳循环中被赋予了碳平衡职能。但城市公园在提供休闲游憩服务的同时,也伴随着大量的碳排放。为揭示城市公园是否为有效的碳汇体,通过构建城市公园碳平衡评估框架,评估南京15个城市公园的年度碳平衡情况,明确影响城市公园碳平衡的关键景观要素指标。结果显示,不同城市公园的年度碳平衡情况存在差异性,绝大多数公园是“碳源”;公园的面积越大,植被覆盖度越高,其碳吸收能力也越强,照明、绿色废弃物处理和建筑运维是主要来源;绿地率、硬质面积和建筑面积三个指标与碳平衡的实现密切相关。对城市碳平衡目标的达成具有积极的意义,不仅可为城市公园的更新与改造提供数据支持,也能够为运维管理的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公园 碳汇 碳排放 评估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废资源化利用风险评估框架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杨海媚 徐亚 +5 位作者 朱宏飞 刘玉强 钱璨 李淑 吉栋梁 高富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22-631,共10页
资源化作为固废治理与循环经济协同发展的核心路径,其环境风险评估和管控是保障环境安全与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环节。针对当前固废资源化领域存在的风险内涵界定模糊、风险评估体系尚未建立等瓶颈问题,本文通过跨学科系统分析与概念模... 资源化作为固废治理与循环经济协同发展的核心路径,其环境风险评估和管控是保障环境安全与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环节。针对当前固废资源化领域存在的风险内涵界定模糊、风险评估体系尚未建立等瓶颈问题,本文通过跨学科系统分析与概念模型构建等方法开展相关研究。结果表明:①界定了“固体废物资源化风险”核心概念,阐明其涵盖物质流再分配引发的跨介质污染扩散、全生命周期毒性传递及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等多维度内涵,确立以风险可接受阈值为目标的评估体系定位。②构建“双原则-五流程”结构化评估框架,集成“最不利”情景假设与层次化递进分析原则,建立涵盖暴露场景拓扑网络构建(涉及6类工业场景、13种生物地球化学受体)、多路径暴露剂量建模及多元风险归一量化表征的系统方法论。③基于有色金属冶金、油气田开发等典型行业7类高毒固废(含铝灰、油基钻屑等)的实证研究,识别6种资源化场景并揭示相关场景下有害物质迁移及暴露规律,建立具有普适性的“源-汇-暴露”动态耦合模型。面向未来固废治理的精细化、标准化和智能化等需求,提出了管控策略、制定技术规范及推动智能技术应用等研究建议,推动风险评估标准由经验判断向数据驱动转型。研究结果对于支撑完善固废资源化风险评估方法论体系,助力健全“无废城市”建设的风险管控技术路径具有理论和与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 风险评估框架 暴露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场景驱动的危机决策评估框架构建研究
3
作者 张一帆 战晓苏 耿帅 《火力与指挥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40,共7页
评估框架是提升决策主体对评估活动认识的重要指导,通过对危机决策过程的评估需求分析,设计由场景单元、关系和属性构成的危机决策场景模型,明确场景库的构建和匹配流程。针对“事前-研判”“事中-处置”“事后-复盘”决策场景,设计场... 评估框架是提升决策主体对评估活动认识的重要指导,通过对危机决策过程的评估需求分析,设计由场景单元、关系和属性构成的危机决策场景模型,明确场景库的构建和匹配流程。针对“事前-研判”“事中-处置”“事后-复盘”决策场景,设计场景驱动的危机决策评估框架,定义和描述了框架中的“评估数据、评估要素、评估模型、评估流程”等内容,从评估视角为危机决策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景驱动 危机 决策 评估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人居环境评估指标、评估框架及其时空变化 被引量:3
4
作者 林峰 信忠保 彭钟彝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9011-9028,共18页
在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加剧的背景下,青藏高原人居环境的空间格局及变化受到广泛关注。研究从人地关系出发,提出了青藏高原人居环境质量综合评估的框架。依据可持续发展目标对区域评估“本土化”的时代需求,基于高原气候特色与人体健康,... 在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加剧的背景下,青藏高原人居环境的空间格局及变化受到广泛关注。研究从人地关系出发,提出了青藏高原人居环境质量综合评估的框架。依据可持续发展目标对区域评估“本土化”的时代需求,基于高原气候特色与人体健康,构建了青藏高原人居环境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并对2000—2020年青藏高原人居环境质量时空变化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1)青藏高原人居环境质量由西向东呈逐渐上升趋势。以阿里地区、羌塘高原为代表的高原腹地,多是人居环境恶劣的无人区。而在高原东部,人居环境质量相对于整个青藏高原相对适宜,尤其是一江两河、河湟谷地以及东南缘峡谷河谷地带。(2)2000—2020年,青藏高原人居环境适宜区面积占比增多,人居环境质量显著提升。其中非适宜区主要分布在在青藏高原中西部,由70.54%下降至55.37%,较适宜区及适宜区在青藏高原东缘逐渐扩张,面积占比从1.28%上升至13.99%。(3)从子系统的变化贡献性来看,青藏高原人居环境的改善主要源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其中,社会经济环境对人居环境改善影响占比较大,贡献率达到66.33%,是高原地区人居环境发展的主要动力,健康环境(29.31%)是重要支撑,而自然环境变化整体趋于稳定。研究结果可提升青藏高原国土空间规划的科学性,促进青藏高原人居环境的改善与提升,支撑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人居环境 评估框架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PLS模型的GIAHS恢复力评估框架及其在保护成效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马楠 闵庆文 +1 位作者 焦雯珺 Nadia Bergamini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361-1369,共9页
由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是一类典型的社会生态生产景观(SEPLS),在传统知识传承保护、粮食与食物安全保障、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气候变化应对等诸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更有效地开展GIAHS保护及管... 由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是一类典型的社会生态生产景观(SEPLS),在传统知识传承保护、粮食与食物安全保障、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气候变化应对等诸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更有效地开展GIAHS保护及管理工作,本文在分析GIAHS评估重要性和恢复力概念的基础上,以联合国大学(UNU)等团队开发的社会生态生产景观恢复力评估框架(SEPLS模型)为基础,构建了GIAHS恢复力评估框架(GIAHS-RAF),明确了其评估及计算过程。并以中国第1个GIAHS项目——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Qingtian Rice-Fish Culture System in Zhejiang Province,RFC)为例,通过对核心保护区——龙现村在2004年(GIAHS项目授牌前)和2016年(GIAHS授牌11年)的恢复力状况进行评估,探讨模型在GIAHS保护成效评估中的适用性。研究结果显示:1)2016年龙现村恢复力整体状况相对较弱,各项资本评估得分为:物质资本(0.75)>经济资本(0.63)>人类资本(0.61)>社会资本(0.57)>自然资本(0.38);2)虽然农户收入来源多样且社会经济基础设施能较好地满足社区需求,但是遗产地内部农业物种较少,农户对于系统提供的粮食多样性尚不是非常满意;3)相较于2004年,经过11年的保护工作,研究区恢复力有所提高,说明GIAHS项目的实施对该遗产的恢复力有积极影响,尤其是物质资本和经济资本两方面。评估结果与该区域相关研究结果及实地调查情况一致,说明所构建的GIAHS恢复力评估框架可以很好地应用于对GIAHS项目及其他相关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成效评估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社会生态生产景观恢复力评估框架(SEPLS模型) 恢复力评估框架 保护成效评估 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脆弱性理论模型与评估框架研究评述 被引量:61
6
作者 黄建毅 刘毅 +2 位作者 马丽 李鹤 苏飞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5,15,共6页
目前,脆弱性研究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已经在多学科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发现,由于学科背景及研究视角的差异性,不同研究领域之间存在着结论不兼容和工作重复等问题,迫切需要一个可行的理论... 目前,脆弱性研究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已经在多学科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发现,由于学科背景及研究视角的差异性,不同研究领域之间存在着结论不兼容和工作重复等问题,迫切需要一个可行的理论模型与评估框架来整合其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在对脆弱性概念内涵的发展演变过程分析的基础上,对国外多学科领域中的脆弱性理论模型及评估框架进行了对比研究和评述。研究发现:脆弱性概念的泛化是制约通用脆弱性理论模型与评估框架的关键因素,结合未来脆弱性研究的发展方向,对整合的脆弱性理论模型与评估框架提出了4个方面的要求,即多时空尺度特征、多重扰动特征、耦合系统特征和人文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弱性 理论模型 评估框架 研究评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道生态基流计算方法回顾与评估框架研究 被引量:23
7
作者 陈昂 吴淼 +2 位作者 沈忱 张行南 王鹏远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7-105,共9页
回顾了国内外河道生态基流计算方法的发展历程并对比分析其异同,同时提出了国内河道生态基流的研究不足。开展了国内外河道生态基流计算方法的分类对比研究,讨论了不同类型计算方法的优缺点与适用条件,为不同计算方法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回顾了国内外河道生态基流计算方法的发展历程并对比分析其异同,同时提出了国内河道生态基流的研究不足。开展了国内外河道生态基流计算方法的分类对比研究,讨论了不同类型计算方法的优缺点与适用条件,为不同计算方法的应用提供了依据。最后,构建了河道生态基流评估框架,分析了生态基流评估计算时的影响因素,提出了评估框架构建原则。通过构建生态基流决策支持系统提出了河道生态基流评估框架的分析流程。研究成果可为不同区域生态基流的确定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基流 决策支持系统 评估框架 水生态 水环境 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土壤管理评估框架的云南坡耕地耕层土壤质量评价 被引量:60
8
作者 陈正发 史东梅 +3 位作者 金慧芳 娄义宝 何伟 夏建荣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56-267,共12页
坡耕地作为云南地区耕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坡耕地耕层土壤质量评价和参数适宜范围确定是合理耕层构建的基础。基于土壤管理评估框架(soil management assessment framework,SMAF),构建坡耕地耕层土壤质量指数评价模型(cultivated-laye... 坡耕地作为云南地区耕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坡耕地耕层土壤质量评价和参数适宜范围确定是合理耕层构建的基础。基于土壤管理评估框架(soil management assessment framework,SMAF),构建坡耕地耕层土壤质量指数评价模型(cultivated-layer soil quality index,CLSQI),采用最小数据集(minimum data set,MDS)法筛选评价指标,对云南地区坡耕地耕层土壤质量进行评价,提出坡耕地合理耕层土壤参数适宜范围。结果表明:云南坡耕地耕层土壤质量评价最小数据集由pH值、全氮、总孔隙度、抗剪强度、田面坡度5个指标组成,基于MDS的坡耕地耕层土壤质量评价精度较高。在初选指标体系中,土壤容重、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抗剪强度、田面坡度5个指标的权重较大,而在MDS指标体系中,田面坡度、全氮含量的权重较大。坡耕地耕层土壤质量指数(CLSQI)分布在0.39~0.84之间,均值为0.59±0.11,变异系数为0.19,坡耕地耕层土壤质量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不同采样区坡耕地CLSQI差异显著(P<0.05),其大小关系为:楚雄>双柏>宣威>宁洱>马龙>石林。0~20 cm采样深度坡耕地CLSQI(均值0.59)大于>20 cm(均值0.56),紫色土坡耕地CLSQI(均值0.61)大于红壤(均值0.54)(P<0.05),垄作和等高耕作模式坡耕地CLSQI大于顺坡耕作,旋耕方式下的坡耕地CLSQI大于翻耕,不同农业分区坡耕地CLSQI的大小顺序为:滇东北山原区>滇中高原湖盆区>滇西南中山宽谷区。坡耕地合理耕层MDS土壤指标适宜范围为:pH值5.58~7.82,全氮≥1.37 g/kg,总孔隙度≥52.28%,抗剪强度≥5.19kPa,田面坡度≤11.79°。研究可为坡耕地耕层土壤质量评价及合理耕层构建提供理论依据和参数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模型 相关分析 耕层土壤质量 土壤管理评估框架 最小数据集 坡耕地 参数适宜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HO手卫生评估框架的医院手卫生现状分析 被引量:20
9
作者 潘虹 柯云楠 +8 位作者 韩硕 张莉 张立超 刘权亮 李索娅 由美迪 王虹 赵璐 毛静馥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1-63,共3页
目的调查二、三级医院手卫生现状,为医院手卫生改善提供参考方向。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手卫生自我评估框架对黑龙江10家医院(二、三级医院各5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两级医院在手卫生总体水平及各维度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目的调查二、三级医院手卫生现状,为医院手卫生改善提供参考方向。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手卫生自我评估框架对黑龙江10家医院(二、三级医院各5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两级医院在手卫生总体水平及各维度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2)手卫生实施效果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卫生认知程度与主观感知重要性间存在相关性;(3)不同科室、岗位医务人员在手卫生依从率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级医院手卫生整体水平不高,二、三级医院分别处于基本和中等水平,需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手卫生水平,建议在手卫生制度完善、评估与绩效、工作地点提醒、安全氛围等方面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卫生 手卫生自我评估框架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BMS的体系效能评估框架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黄建新 李群 +2 位作者 贾全 王维平 朱一凡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794-1798,共5页
分析了基于信息系统武器装备体系基本特征和仿真评估要求,研究了基于Agent建模仿真(Agentbased modeling and simulation,ABMS)方法的体系效能仿真开发和评估过程,针对基于信息系统武器装备体系仿真评估的要求,建立了由体系效能评估准... 分析了基于信息系统武器装备体系基本特征和仿真评估要求,研究了基于Agent建模仿真(Agentbased modeling and simulation,ABMS)方法的体系效能仿真开发和评估过程,针对基于信息系统武器装备体系仿真评估的要求,建立了由体系效能评估准备、联合作战想定编辑、ABMS体系仿真引擎、作战过程表现及战果统计,以及体系效能综合评估等组成的体系效能评估技术参考框架,并通过开发相关系统验证了框架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器装备体系 Agent建模仿真 效能评估 评估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技创新政策价值取向与评估框架 被引量:24
11
作者 王再进 徐治立 田德录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7-32,共6页
本文从政策科学的研究视角,对科技创新政策的价值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凝练提出中国科技创新政策具有政治功能、科技进步、经济效益、社会发展和生态进化等基本价值取向,并确立了事实评估与价值评估相结合为主的评估理念。在此基础上,基... 本文从政策科学的研究视角,对科技创新政策的价值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凝练提出中国科技创新政策具有政治功能、科技进步、经济效益、社会发展和生态进化等基本价值取向,并确立了事实评估与价值评估相结合为主的评估理念。在此基础上,基于中国国情和科技创新政策内容与特点,研究构建了以价值评估为内核、技术分析为工具,涉及政策制定、执行和效果各环节,全过程回应的综合评估框架,并就该评估框架的实践应用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政策 价值取向 政策评估 评估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媒体和信息素养评估框架》(UNESCO)解读及其启示 被引量:88
12
作者 程萌萌 夏文菁 +2 位作者 王嘉舟 郑颖 张剑平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15年第1期21-29,共9页
媒体和信息素养(MIL)的概念随时代的发展不断演变。近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全球MIL的提升方面做了一系列努力,并于2013年底发布了《全球媒体和信息素养评估框架》。该评估框架为我国提升媒体和信息素养提供了诸多启示:在宏... 媒体和信息素养(MIL)的概念随时代的发展不断演变。近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全球MIL的提升方面做了一系列努力,并于2013年底发布了《全球媒体和信息素养评估框架》。该评估框架为我国提升媒体和信息素养提供了诸多启示:在宏观战略层面,要完善MIL教育体系,健全媒体与信息的相关法规;在中观策略层面,要实现MIL的评估与干预并重,发挥民间机构的力量;在实践操作层面,要重视教师培训,发挥国家和个人MIL的桥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 信息与通信技术 媒体与信息素养 MIL 评估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住院病案首页数据的心血管临床专科评估框架构建 被引量:14
13
作者 宋景晨 马谢民 +5 位作者 赵乐平 陈彤 徐锡武 潘琦 袁启峰 周传坤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1-33,共3页
目的在原卫生部确定的重点临床专科评价方案的基础上,构建基于住院病案首页数据的心血管临床专科评估框架。方法在3个评价维度下,依据原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2011年版)》,参考国内外心血管临床专科评估方法和评... 目的在原卫生部确定的重点临床专科评价方案的基础上,构建基于住院病案首页数据的心血管临床专科评估框架。方法在3个评价维度下,依据原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2011年版)》,参考国内外心血管临床专科评估方法和评价指标,结合心血管临床专科特点和住院病案首页实际数据情况,运用名义群体法确定评估框架。结果确定心血管临床专科疾病谱和手术/操作谱,确定心血管临床专科重点疾病和重点手术/操作,建立心血管临床专科评估框架,其中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10个,三级指标20个。结论基于住院病案首页数据建立心血管临床专科评估框架是可行、客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病案首页 心血管临床专科 评估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猪瘟风险评估框架的构建 被引量:7
14
作者 姚文生 范学政 +1 位作者 王琴 宁宜宝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94-799,共6页
为量化评估我国发生猪瘟的风险,本研究通过分析影响猪瘟发生的风险因素,确定7个风险因素12个子风险因素。遵循指标选择原则,将风险因素按照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3个风险来源归纳为9个风险评估指标,并采取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 为量化评估我国发生猪瘟的风险,本研究通过分析影响猪瘟发生的风险因素,确定7个风险因素12个子风险因素。遵循指标选择原则,将风险因素按照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3个风险来源归纳为9个风险评估指标,并采取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多指标综合评价法,探索构建由评估指标体系、指标权重、评价标准、综合评价函数组成的猪瘟风险评估框架。以西南某地区和华中某地区为例对该框架进行初步验证,风险评估结果为2008年西南某地区和华中某地区均为猪瘟发生高风险地区,风险概率分别为0.91996和0.69332。经与两地区2008年发生猪瘟疫情情况进行比较,表明该框架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评估结果与疫情发生情况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 风险因素 指标体系 定量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期风功率场景质量的评估框架构建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小飞 胡志坚 +1 位作者 仉梦林 胡美玉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583-1589,共7页
短期风功率场景作为随机规划的输入受到广泛关注,场景质量直接关系到决策结果的优劣。目前大量场景生成方法中,缺乏对场景质量的评估,为此,将短期风电不确定性分为时间断面上的随机性和时段之间的波动性,建立了场景质量评估框架。以爱... 短期风功率场景作为随机规划的输入受到广泛关注,场景质量直接关系到决策结果的优劣。目前大量场景生成方法中,缺乏对场景质量的评估,为此,将短期风电不确定性分为时间断面上的随机性和时段之间的波动性,建立了场景质量评估框架。以爱尔兰电力系统风电数据为样本,对是否考虑风电出力时段之间相关性的2类场景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考虑出力相关性的场景,可以更好地刻画风电随机性和波动性,能够为调度运行及可靠性评估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景 随机规划 评估框架 时间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Ss的城市自然健康效益研究:服务功效、级联逻辑与评估框架 被引量:7
16
作者 杨春 谭少华 +1 位作者 陈璐瑶 胡瑶瑶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7-102,共6页
城市自然有益人体健康,并成为风景园林领域参与公共健康事务的一种有效干预途径。系统梳理MA《千禧年生态系统服务评价》和IPBES《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全球评估报告》中有关城市自然、生态系统服务与健康的理论联系,并区分与归纳... 城市自然有益人体健康,并成为风景园林领域参与公共健康事务的一种有效干预途径。系统梳理MA《千禧年生态系统服务评价》和IPBES《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全球评估报告》中有关城市自然、生态系统服务与健康的理论联系,并区分与归纳城市自然对人体健康的潜在服务功能和实际服务功能,从生态系统服务视角提出自然-健康效益实现的“自然属性-自然潜能-自然暴露-自然使用-健康效益”级联转化逻辑与关联过程。最后提出自然健康效益研究的集成评估框架、评估环节与模型方法,以期为自然健康效益研究提供系统性分析理论逻辑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自然 ESS 健康效益 评估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医改背景下如何评价医疗服务质量——基于通用评估框架的探索与应用 被引量:23
17
作者 邓剑伟 田慧琳 +1 位作者 孙阳阳 杨添安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8-75,共8页
评价和改进医疗服务质量是我国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这需要建立在拥有一套科学和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之上。然而,我国现有的医疗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滞后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实践,缺乏系统的理论框架,仅侧重于医院等级... 评价和改进医疗服务质量是我国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这需要建立在拥有一套科学和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之上。然而,我国现有的医疗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滞后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实践,缺乏系统的理论框架,仅侧重于医院等级评价和业务考察,而没有将评价看作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也就难以促进医疗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尝试将广泛应用于公共部门绩效评价的通用评估框架引入医疗卫生服务领域,开发了一套包含三个评价层级共27个指标的医疗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北京S医院为例进行了应用和完善。研究表明,通用评估框架可以为我国医疗卫生质量评价提供新的思路,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以准确地呈现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结果和影响医疗服务质量的因素,但也需要在今后的应用中不断更新评价指标,聚焦新医改的任务,增加客观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医改 医疗服务质量 通用评估框架 指标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盟通用绩效评估框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22
18
作者 孙迎春 周志忍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4-43,共10页
本文探讨欧盟通用绩效评估框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在总结多元实践模式的基础上,展示欧盟通用绩效评估框架的特点及其在国际实践中的地位;从总体结构、指标界定与考察因素、计分方法三个方面,展示欧盟通用绩效评估框架的内容结... 本文探讨欧盟通用绩效评估框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在总结多元实践模式的基础上,展示欧盟通用绩效评估框架的特点及其在国际实践中的地位;从总体结构、指标界定与考察因素、计分方法三个方面,展示欧盟通用绩效评估框架的内容结构;阐述欧盟通用框架的实施程序及其特点;讨论欧盟通用绩效评估框架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以及欧盟通用绩效评估框架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绩效 绩效评估 欧盟通用绩效评估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资产的价值构成、特殊性及多维动态评估框架构建 被引量:24
19
作者 刘雁南 赵传仁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15-20,共6页
建立完善的数据价值评估标准体系是构建数据基础制度的重要一环,其对于各类市场主体有效识别和管理数据资产,发现数据资产价值,进而挖掘数据资产价值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数据资产价值受多种因素影响,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数... 建立完善的数据价值评估标准体系是构建数据基础制度的重要一环,其对于各类市场主体有效识别和管理数据资产,发现数据资产价值,进而挖掘数据资产价值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数据资产价值受多种因素影响,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数据资产价值构成主要包括数量价值、质量价值、管理价值、应用价值和风险价值,特殊性主要表现为数据资产价值的不对称性、随时间不断变化以及存在外部性。这就需要建立多维动态的估值框架,按照数据资产状态、持有目的、开发利用情况等不同使用不同维度、不同方法评估其价值。为更好地服务当下、兼顾长远,做好数据资产价值评估还需要制定科学的数据资产分类体系、建立完善的数据资产价值评估标准、探索新的数据资产价值评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市场化 数据资产 价值评估 评估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项目理论的怒江儿童健康综合干预评估框架 被引量:4
20
作者 丁雪 王芳 +4 位作者 曹彬 徐晓超 张波 刘晓曦 陈永超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2014年第2期65-71,共7页
文章回顾了项目评估的相关理论和框架,以及儿童健康干预评估的研究实践,并结合怒江当地儿童卫生工作现状,基于项目理论初步构建了怒江儿童健康综合干预评估框架。该框架包括项目外环境、儿童健康综合干预行动模块、儿童健康综合干预作... 文章回顾了项目评估的相关理论和框架,以及儿童健康干预评估的研究实践,并结合怒江当地儿童卫生工作现状,基于项目理论初步构建了怒江儿童健康综合干预评估框架。该框架包括项目外环境、儿童健康综合干预行动模块、儿童健康综合干预作用模块和评估技术环境等方面,涉及到领导机构、执行机构、协调机构、协调/执行人员、干预和服务标准、环境和氛围、目标人群、干预活动、决定因素以及结果或效果等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健康 干预项目 项目理论 评估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