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基础教育学校评估的理论借鉴、指标构建与实践原则——基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 被引量:2
1
作者 阚维 孙友鹏 《复旦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30,共8页
面向新时代学校治理体系构建的战略需要,开展科学规范的基础教育学校评估具有重要意义。但事实上,我国的学校评估研究,无论是宏观理论发展,还是微观实践探索,长期都停留在静止、片面、孤立的状态。要摆脱这种生态失衡的困境迫切需要探... 面向新时代学校治理体系构建的战略需要,开展科学规范的基础教育学校评估具有重要意义。但事实上,我国的学校评估研究,无论是宏观理论发展,还是微观实践探索,长期都停留在静止、片面、孤立的状态。要摆脱这种生态失衡的困境迫切需要探寻一种系统的、联系的、动态的理论。教育生态学基于协调、系统、发展和平衡的学科范式,对重塑基础教育学校评估的概念、模式和功能具有高度适切性。基于生态系统理论,本研究从微观、中介、外部、宏观和时间系统构建起基础教育学校评估的指标体系,阐明生态学视野下学校评估“合纵连横”的实践原则。该指标体系涵盖了小学、初中、高中三阶段的纵向时间和城乡学校两维度的横向空间,重塑了学校评估的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学校评估 教育生态学 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督导评估赋能协同育人的价值与路径研究
2
作者 武向荣 张宁娟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8期13-17,共5页
学校督导评估作为教育治理的关键工具,对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体系,提升价值共识,强化主体责任、增强协调机制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教育督导部门应立足校家社协同育人质量观,构建协同育人质量评价框架,推动校... 学校督导评估作为教育治理的关键工具,对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体系,提升价值共识,强化主体责任、增强协调机制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教育督导部门应立足校家社协同育人质量观,构建协同育人质量评价框架,推动校家社从“松散联结”向“有机共生”的价值共识建构;创新家庭与社会参与学校督导评估的机制与方法,实现校家社协同育人角色从“模糊定位”到“精准赋能”的责任主体激活;定期监测评价校家社协同育人的工作质量与成效,促进协同育人机制从“形式化合作”向“实质性融合”的统筹协调升级。这不仅有助于纠正“分数至上”的功利化倾向,还能促进教育生态的良性循环,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督导评估 校家社 协同育人 价值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赋能学校督导评估:基本逻辑、现实困境与推进路径 被引量:3
3
作者 刘龙珍 殷新 张鸿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2-38,共7页
数字化赋能为教育督导评估提供了重要的转型契机,促进数字技术与教育督导评估深度融合是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据此,文章对数字化赋能学校督导评估的基本逻辑进行了系统研究,其基本逻辑为学校督导评估数字化转型促进督导评估... 数字化赋能为教育督导评估提供了重要的转型契机,促进数字技术与教育督导评估深度融合是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据此,文章对数字化赋能学校督导评估的基本逻辑进行了系统研究,其基本逻辑为学校督导评估数字化转型促进督导评估主体的多元协同、实现督导评估内容的情境融合、推动督导评估运行的迭代优化。目前,数字化赋能学校教育督导评估主要面临着传统督导评估理念导致的“不想用”、数字素养缺乏导致的“不会用”、基础设备缺口导致的“不好用”、数据孤岛导致的“不能用”等现实困境。未来,大数据赋能学校督导评估应由核心层、基础层、支撑层、应用层、保障层5个层次构成,采取“以校为本”的理念引领、多维立体数字的底座建立、业务精湛队伍的打造、多重辩证关系的平衡、多元主体行动网络的建构等推进路径,形成学校智慧督导评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赋能 学校督导评估 基本逻辑 多元协同 以校为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教育阶段学校评估的国际比较 被引量:13
4
作者 李凌艳 李勉 +1 位作者 张东娇 褚宏启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19,共9页
现代学校评估在坚持以政府督导促进学校发展的目标导向下,其功能和内涵从教育问责更多转向学校发展效益的评定,并呈现出以下发展特点:在组织模式上,强调政府督导与学校自评相结合、国家统一标准与地方自主实践相结合,并由具有一定独立... 现代学校评估在坚持以政府督导促进学校发展的目标导向下,其功能和内涵从教育问责更多转向学校发展效益的评定,并呈现出以下发展特点:在组织模式上,强调政府督导与学校自评相结合、国家统一标准与地方自主实践相结合,并由具有一定独立性的机构开展评估工作;在评估内容上,重视对办学效益的评估、对学生结果表现的关注、对学校发展多元化的引导、对学校自身"增值性"的纵向评估;在评估程序和方法上,注重向学校提供信息服务和资源支持,采用科学专业手段收集数据并公布学校评估结果。借鉴国际学校评估的发展趋势,我国现阶段的中小学学校评估工作需要努力构建从中央到地方不同功能和职责的组织体系和网络,加强专业化队伍建设,并着力发展专业性程序和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学校评估 国际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西方教育评价理论发展的视角看我国学校评估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李凌艳 李勉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5-29,共5页
教育评价理论是学校评估工作的理论支撑,对西方教育评价理论发展脉络的梳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发现相关研究的发展历程和规律,对其发展特点的分析可以发现我国学校评估研究现状中存在的若干结构性缺失问题。从基础理论构建、研究范式塑... 教育评价理论是学校评估工作的理论支撑,对西方教育评价理论发展脉络的梳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发现相关研究的发展历程和规律,对其发展特点的分析可以发现我国学校评估研究现状中存在的若干结构性缺失问题。从基础理论构建、研究范式塑造、研究技术和方法提升、研究队伍建设等方面能够进一步提高我国学校评估研究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评价理论 发展 学校评估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值评价:学校办学质量评估的一种有效途径 被引量:49
6
作者 边玉芳 王烨晖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3-48,共6页
学校增值评价通过对学生纵向发展的衡量,有效区分学校与非学校因素,实现了对学校办学质量的有效评估,从20世纪80年代起,已被世界各国广泛运用于学校评估实践中。在我国,增值评价方法虽然已被研究者接受,但仍未被有效运用于学校评估实践... 学校增值评价通过对学生纵向发展的衡量,有效区分学校与非学校因素,实现了对学校办学质量的有效评估,从20世纪80年代起,已被世界各国广泛运用于学校评估实践中。在我国,增值评价方法虽然已被研究者接受,但仍未被有效运用于学校评估实践中,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学校增值评价理念和价值的认识,有组织地、自上而下地开展学校增值评价,加强增值评价所需测量与评价技术的支持。为了使学校增值评价在我国得到更好的应用,建议明确学校增值评价的目的,科学设计学校增值评价方案,准确解读学校增值评价结果,充分使用学校增值评价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值评价 学校办学质量评估 教育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文化评估:主体、模型与工具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东娇 王颖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5-20,共6页
学校文化评估是借助质性与量化两种方法及问卷、访谈等具体技术,对学校文化发展程度做出判断的活动,对学校文化建设以及学校改进有重要意义。学校文化评估主体包括制度主体和执行主体,学校文化评估模型包括类型评估和轮廓评估两种模型... 学校文化评估是借助质性与量化两种方法及问卷、访谈等具体技术,对学校文化发展程度做出判断的活动,对学校文化建设以及学校改进有重要意义。学校文化评估主体包括制度主体和执行主体,学校文化评估模型包括类型评估和轮廓评估两种模型。学校文化驱动模型开发了有效的评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文化评估主体 评估模型 评估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罗斯学校数字化成熟度评估的价值解读、路径解构与经验反思——基于对“教育机构数字化转型监测”项目的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王贺 肖甦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7-112,共16页
学校数字化成熟度评估是检视教育机构数字化转型进程和效果的重要依据。俄罗斯通过“教育机构数字化转型监测”项目对本国中小学校的数字化成熟度进行周期性评估。通过文献分析发现,该项目具有服务国家数字化战略、促进教育治理专业化... 学校数字化成熟度评估是检视教育机构数字化转型进程和效果的重要依据。俄罗斯通过“教育机构数字化转型监测”项目对本国中小学校的数字化成熟度进行周期性评估。通过文献分析发现,该项目具有服务国家数字化战略、促进教育治理专业化和探索转型监测程序与方法的三重价值。项目以学校数字化成熟度评估为目标,采用国家主导、需求导向的科学化路径,形成“描述-诊断-提出分层治理建议”的结果反馈机制。项目在取得预期效果的同时存在教育包容性和民主性考量不足等问题。我国相关评估应秉持育人本位、促进公平的价值初衷,坚持需求导向、规范评估过程;加强国家教育评估能力和制度建设,警惕极端科学主义和循证治理模式不当运用带来的教育发展为证据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 教育监测 学校评估 数字治理 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中小学学校文化评估的困境与优化路径 被引量:5
9
作者 金一翔 邹维 张东娇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7-23,共7页
学校文化评估倍受关注,当前在评估逻辑层面存在概念界定的全面性与系统性困境、评估模型科学化困境、评估工具本土适应性困境等;同时,在实践中存在政府强势主导、学校文化评估高利害化,且评估与改进的衔接不足,忽视文化的复杂性特征,不... 学校文化评估倍受关注,当前在评估逻辑层面存在概念界定的全面性与系统性困境、评估模型科学化困境、评估工具本土适应性困境等;同时,在实践中存在政府强势主导、学校文化评估高利害化,且评估与改进的衔接不足,忽视文化的复杂性特征,不利于学校文化自信的培育等问题。学校文化评估的逻辑局限与实践偏差使得学校文化评估困境重重,要找到上述困境的优化路径,研究者应致力于完善理论构想,开发本土化的学校文化评估的工具套件;教育行政部门应充分认识到学校文化评估的特殊性、复杂性,避免一刀切式的激励机制,重在优化评估机制;学校应谋求成立区域性学校文化建设行业协会,探索符合自身学校文化情境的实践取径,以累积从容应对学校文化评估的资本,生成具有属我特色的学校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文化评估 中小学管理 评估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的和谐发展呼唤和谐的学校评估──关于建立我国学校督导评估新机制的建议 被引量:7
10
作者 袁益民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1-24,共4页
当前学校评估实践过程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评估活动过多过频,评估指标重硬、轻软,评估方式烦琐虚浮,评估过程高压低效,达标标准过宽过滥等。教育的和谐发展呼唤一个功能定位合理的、全新的、和谐的学校评估机制。建议整合评估项目... 当前学校评估实践过程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评估活动过多过频,评估指标重硬、轻软,评估方式烦琐虚浮,评估过程高压低效,达标标准过宽过滥等。教育的和谐发展呼唤一个功能定位合理的、全新的、和谐的学校评估机制。建议整合评估项目与指标,设计灵活的评估周期,建立规范的专业评估程序,严格评估纪律,明确评估主体,慎用评估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评估 新机制 和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学校教育督导评估范式的转型策略 被引量:25
11
作者 韩立福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5-28,共4页
建立适应新课程范式的学校教育督导评估范式,应该从理念上建构“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在功能上应体现民主协商、过程激励和持续发展;在体制上建立与教育行政部门并行的教育督导评估机构,健全学校自我评估制度,建立第三方评... 建立适应新课程范式的学校教育督导评估范式,应该从理念上建构“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在功能上应体现民主协商、过程激励和持续发展;在体制上建立与教育行政部门并行的教育督导评估机构,健全学校自我评估制度,建立第三方评估制度;在职能上实现由“重督向重导”转型,突出指导性、服务性;在队伍素质上规范管理,实施准入制度、完善督学制度;在模式上积极创新和采用灵活多样的个性化评估模式,尊重学校差异,支持学校特色发展;在方法上主要由传统量化评估方法转向以质性评估方法统整量化评估方法;在评估结果上建立公开、开放、民主的教育督导评估结果报告和反馈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教育督导评估 范式 转型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评估机构的特点及其在高等学校评估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薛守琼 龚森 《高教发展与评估》 2005年第3期28-30,共3页
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省市正逐步设立和完善教育评估机构,其工作范围不断拓宽、评估项目越来越多、社会影响逐步扩大。在分析评估机构概念、特点,结合评估实践的基础上,阐述评估机构在高等学校评估中的地位与作用。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教育管理体制 特点 教育评估机构 学校评估 评估项目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基础教育学校评估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闫艳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7-73,共7页
"管办评分离"是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也为学校评估提出了新的命题和要求。而我国基础教育学校评估不仅在理论研究方面滞后,在实践方面也很落后,存在很多失衡与不和谐现象。面对这些问题,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分析了基础... "管办评分离"是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也为学校评估提出了新的命题和要求。而我国基础教育学校评估不仅在理论研究方面滞后,在实践方面也很落后,存在很多失衡与不和谐现象。面对这些问题,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分析了基础教育学校评估的内涵和特点:有机整体性、动态关联性、多样复杂性、非平衡开放性。并结合实践,描绘基础教育学校评估生态框架:整体视野下凸显学校多元发展的目的,组建多元的评估主体并建设动态关联的协调机制,凸显高位和动态的指标内容,以及推行"对话"和"整合"式评估信息收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办评分离” 基础教育学校评估 教育生态学 失衡 评估生态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自我评估的意义、问题及建议 被引量:7
14
作者 乐毅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8-49,共2页
学校自我评估有别于教育行政部门的行政性督导评估、社会中介机构开展的独立评估。所谓学校自我评估,就是以学校自主为基点,以全员参与为形式,以学校的战略规划、具体目标的实施为对象,按照学校认可的评估标准,在学校范围内开展的... 学校自我评估有别于教育行政部门的行政性督导评估、社会中介机构开展的独立评估。所谓学校自我评估,就是以学校自主为基点,以全员参与为形式,以学校的战略规划、具体目标的实施为对象,按照学校认可的评估标准,在学校范围内开展的定期的评估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评估 学校评估 评估标准 学校管理 监督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权力下放、绩效责任与学校自我评估 被引量:9
15
作者 卢立涛 《高校教育管理》 2007年第1期25-30,共6页
权力下放与校本管理运动赋予了学校一定的自主权,但权力和责任必须相称。享有一定自主权力的学校,必须承担起学校发展成败和教育品质高低的责任。但有了权力,又具备绩效责任意识的学校并不必然就是一个不断提升自我能力而创造未来的组织... 权力下放与校本管理运动赋予了学校一定的自主权,但权力和责任必须相称。享有一定自主权力的学校,必须承担起学校发展成败和教育品质高低的责任。但有了权力,又具备绩效责任意识的学校并不必然就是一个不断提升自我能力而创造未来的组织,它还必须拥有自我评估、自我完善的机制与能力。赋权、问责与增能的有机结合才是学校转变为学习型组织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力下放 校本管理 绩效责任 学校自我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三位一体”的学校评估体系——标准的视角 被引量:3
16
作者 乐毅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25-29,共5页
构建合理的学校评估体系是完善学校管理机制的一种有效方式。这一体系应由三部分组成:即督导评估、中介机构评估以及学校自我评估。构建这一体系面临的问题颇多,评估指标体系的编制就是一大挑战。评估标准是进行价值判断的依据,标准的... 构建合理的学校评估体系是完善学校管理机制的一种有效方式。这一体系应由三部分组成:即督导评估、中介机构评估以及学校自我评估。构建这一体系面临的问题颇多,评估指标体系的编制就是一大挑战。评估标准是进行价值判断的依据,标准的制定和使用直接影响到评估活动的效果。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评估目标与种类编制相应的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评估体系 评估标准 评估指标 问题与建议 学校管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教育原生态的学校评估 被引量:2
17
作者 何善亮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19,共3页
学校教育的绩效评估、教育督导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除了在评估标准和评估细则上需要做到与时俱进的修订之外,学校教育评估的主体及机构、评估的方法及流程、评估的结果及发布等也都还需要仔细的研究。在学校评估过程中,评估验收的教育专... 学校教育的绩效评估、教育督导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除了在评估标准和评估细则上需要做到与时俱进的修订之外,学校教育评估的主体及机构、评估的方法及流程、评估的结果及发布等也都还需要仔细的研究。在学校评估过程中,评估验收的教育专家们如何进入被评估学校的“教育原生态”现场,如何应用现象学方法直接“面向事实本身”,构成了学校教育绩效评估和教育督导得以科学开展的基本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评估 教育原生态 现象学方法 绩效评估 教育督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格兰学校自我评估问题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雷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0-88,共9页
受英国公共部门评估改革的潜在影响和苏格兰地方教育当局的直接推动,学校自我评估成为苏格兰教育发展的内在需要。通过《我们的学校有多好?》,苏格兰明确了学校自我评估涉及的问题,建立了包括成就和业绩、学校工作和生活、洞察力和领导... 受英国公共部门评估改革的潜在影响和苏格兰地方教育当局的直接推动,学校自我评估成为苏格兰教育发展的内在需要。通过《我们的学校有多好?》,苏格兰明确了学校自我评估涉及的问题,建立了包括成就和业绩、学校工作和生活、洞察力和领导能力的质量指标框架,并制定了评估的六级分类标准。评估的实施提升了苏格兰学校的整体教育质量,并影响了欧洲的学校评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格兰 学校自我评估 学校改革 教育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文化建设与评估指标体系的研制与思考——基于北京市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示范校创建活动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凤华 张东娇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5-18,共4页
北京市教委与北京师范大学共同研制《北京市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示范校建设与评估指标体系》。该体系共有四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44个"学校文化建设要素"及相应的"学校文化观测点"。从《指标体系》中提炼出在学... 北京市教委与北京师范大学共同研制《北京市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示范校建设与评估指标体系》。该体系共有四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44个"学校文化建设要素"及相应的"学校文化观测点"。从《指标体系》中提炼出在学校文化建设中需要关注的八个问题:学校文化建设核心价值观的导向性,学校文化建设体系的完整性,学校办学理念体系和办学实践体系的一致性,学校文化建设软环境和硬环境的协调性,学校文化建设的全面性和针对性,学校文化传统的继承性和发展性,学校文化建设的适切性和独特性,学校文化建设过程的参与性和成果的共享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文化建设 学校文化示范校 学校文化指标体系 学校文化建设要素” 学校文化观测点” 学校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学校认证对我国民办学校评估的启示 被引量:1
20
作者 韩江萍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8-20,共3页
在国际上.学校认证是一种通行的教育质量保障制度。它是由社会、学校和政府认可的社会中介组织,依据特定的标准对学校进行评估的一种制度。学校认证最早起源于美国,从其产生到现在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而学校认证引进我国是从2001年... 在国际上.学校认证是一种通行的教育质量保障制度。它是由社会、学校和政府认可的社会中介组织,依据特定的标准对学校进行评估的一种制度。学校认证最早起源于美国,从其产生到现在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而学校认证引进我国是从2001年开始的,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下面简称“课程教材中心”)引进,并首先试用于国际学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评估 学校认证 国际学校 社会中介组织 民办 质量保障制度 课程教材 基础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