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分类独立诊断和筛检试验的评价方法 被引量:6
1
作者 顾海雁 陈启光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57-62,共6页
两分类独立诊断和筛检试验的评价方法南京铁道医学院卫生统计教研室(210009)顾海雁陈启光评价诊断试验(diagnostictest)和筛检试验(screeningtest)是流行病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正确的诊断和有效... 两分类独立诊断和筛检试验的评价方法南京铁道医学院卫生统计教研室(210009)顾海雁陈启光评价诊断试验(diagnostictest)和筛检试验(screeningtest)是流行病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正确的诊断和有效的筛检,是选择有针对性防治措施的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诊断试验 筛检试验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金标准条件下诊断试验评价贝叶斯相关模型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刘沛 史志旭 +3 位作者 陈炳为 羊海涛 金辉 肖珊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7-190,共4页
目的探讨无金标准条件下诊断试验贝叶斯相关模型构建方法及应用条件。方法通过分析具有潜在真值的无金标准诊断试验评价模型,构建两个试验相关条件下的似然函数;利用共轭分布原理,构建灵敏度、特异度、患病率的先验分布;使用WinBUGS软... 目的探讨无金标准条件下诊断试验贝叶斯相关模型构建方法及应用条件。方法通过分析具有潜在真值的无金标准诊断试验评价模型,构建两个试验相关条件下的似然函数;利用共轭分布原理,构建灵敏度、特异度、患病率的先验分布;使用WinBUGS软件计算后验参数。通过234602名无偿献血员抗-HIV检测结果说明贝叶斯相关模型的应用。结果构建了无金标准时两次ELISA法检测抗-HIV的贝叶斯相关模型,发现两次ELISA的灵敏度相关系数为0.30,特异度相关系数为0.74;两次试验的联合灵敏度较单个试剂增高(P<0.05),特异度较单个试剂降低(P<0.05),但特异度降低的幅度明显小于灵敏度增高的幅度。结论应用贝叶斯相关模型可合理评价无金标准时联合试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叶斯统计 相关模型 诊断试验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金标准条件下的诊断试验一致性检验 被引量:3
3
作者 安金兵 曹波 王强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6-78,共3页
关键词 评价诊断试验 一致性检验 无金标准 ROC曲线 “金标准” 现代医学 灵敏度 特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诊断试验中多阅片者研究的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尚美霞 姚晨 +1 位作者 阎小妍 康晓平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31-335,共5页
影像诊断试验评价的诊断方法很多,目前研究常见的X线、CT以及磁共振成像的诊断原理大体一致,都是通过对人体扫描,将重建的图像显示在显示屏或者其他的载体上,供影像医生读片并对疾病的影像诊断结果做出判断。因此影像诊断试验的实... 影像诊断试验评价的诊断方法很多,目前研究常见的X线、CT以及磁共振成像的诊断原理大体一致,都是通过对人体扫描,将重建的图像显示在显示屏或者其他的载体上,供影像医生读片并对疾病的影像诊断结果做出判断。因此影像诊断试验的实际准确度其实是诊断仪器以及使用这些仪器的影像科医生之间的“合并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试验评价 影像诊断 设计 阅片 诊断仪器 磁共振成像 诊断方法 诊断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变量基于灵敏度和特异度的一次多项式函数选择最佳诊断界点的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朱玲湘 陈平雁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38-541,共4页
在诊断试验评价中,最佳诊断界点(cut—offpoint)的选择一直是个尚未完全解决的热点问题。该问题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最佳”的标准,二是寻找最佳诊断界点的方法。目前关于最佳诊断界点的确定多以评价指标值最大化为标准。事实上,... 在诊断试验评价中,最佳诊断界点(cut—offpoint)的选择一直是个尚未完全解决的热点问题。该问题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最佳”的标准,二是寻找最佳诊断界点的方法。目前关于最佳诊断界点的确定多以评价指标值最大化为标准。事实上,依此标准确定的最佳点有时只是数理上的最大值,但在实际临床上可能并无实用价值。在如何寻找最佳诊断界点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试验评价 界点 连续变量 函数 多项式 特异度 灵敏度 评价指标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患者外周血细胞分析和结核抗体检测在诊断肺结核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1
6
作者 刘振宁 许蕴怡 +4 位作者 胡丽环 刘志辉 胡锦兴 李华 关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62-266,共5页
目的探讨CD45^(+)CD3^(+)淋巴细胞比例、CD45^(+)CD64^(+)单核细胞比例、CD161^(+)细胞比例和16KD、38KD、CFP-10、ESAT-6、LAM结核抗体检测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计数202例初治肺结核患者(结核组)和120例体检... 目的探讨CD45^(+)CD3^(+)淋巴细胞比例、CD45^(+)CD64^(+)单核细胞比例、CD161^(+)细胞比例和16KD、38KD、CFP-10、ESAT-6、LAM结核抗体检测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计数202例初治肺结核患者(结核组)和120例体检健康者(健康组)外周全血CD45^(+)单个核细胞、CD45^(+)CD3^(+)淋巴细胞、CD45^(+)CD64^(+)单核细胞、CD161^(+)细胞,应用蛋白芯片技术定量检测患者血清16KD、38KD、CFP-10、ESAT-6、LAM结核抗体,定量比较两组间各细胞比例和抗体表达水平的差异,并应用诊断性试验评价指标评价其临床诊断性能。结果经秩和检验,CD45^(+)CD3^(+)淋巴细胞、CD45^(+)CD64^(+)单核细胞、CD161^(+)细胞以及由其建立的结核菌感染风险指数(RF)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16KD、LAM抗体水平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8KD、CFP-10、ESAT-6抗体水平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16KD、38KD、CFP10、ESAT-6、LAM、CD45^(+)CD3^(+)%、CD45^(+)CD64^(+)%、CD161^(+)%和RF诊断肺结核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8、0.525、0.564、0.535、0.680、0.860、0.834、0.667和0.884,其最佳临界值(cut-off)分别为1.031、1.074、1.075、1.062、1.161、78.480、14.250、34.765和0.469,诊断准确度分别为73.91%、54.04%、61.80%、51.55%、68.94%、64.29%、79.50%、52.80%和81.99%。结论RF、CD45^(+)CD3^(+)%、CD45^(+)CD64^(+)%、16KD结核抗体检测在肺结核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结核抗体 流式细胞术 诊断试验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蛋白质/多肽在结核病患者与健康人血清中的表达和意义
7
作者 刘志辉 刘玉美 +6 位作者 孟繁荣 谢贝 王楠 邓晓华 吴玲 张言斌 谭守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3769-3771,共3页
目的:评价质荷比(m/z)分别为1 060、1 944、2 081和3 954的4种血清蛋白质/多肽(以下分别用A、B、C和D表示)区分结核病患者与健康人的能力。方法: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检测57例结核病患者和30例健康人的血清蛋白质... 目的:评价质荷比(m/z)分别为1 060、1 944、2 081和3 954的4种血清蛋白质/多肽(以下分别用A、B、C和D表示)区分结核病患者与健康人的能力。方法: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检测57例结核病患者和30例健康人的血清蛋白质谱,分析其A、B、C、D中的表达水平(用相对强度表示)并比较其差异,并应用诊断性试验评价方法分析其区分结核病患者群与健康人群的能力。结果:(1)A、B、C、D在结核病患者和健康人中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11、1 597±3 102、460±765、1 208±1 003和123±201、47±98、36±93、397±355,两者差异显著。(2)以A、B、C、D血清表达水平为指标判定结核病患者和健康人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44、0.848、0.735和0.810,分界值分别为≤166、≥318、≥48和≥728。结论:B、C和D 3种血清蛋白质/多肽具有较好的区分结核病患者与健康人的能力,有望作为新型结核病诊断候选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蛋白质/多肽 诊断试验评价 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SELDI-TOF-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