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知识生产的时空转变与科技成果评价范式转型
被引量:10
- 1
-
-
作者
高慧
-
机构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
出处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1-127,共7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BIA170201)。
-
文摘
作为一种制度安排,科技成果评价往往凝聚着对知识生产规律及其社会功能的理性认识和价值判断。随着科学及其所处环境的改变,在科学系统内部,知识生产方式出现重大变革,在时间维度上呈现出从学科知识生产主导转向社会知识生产主导的趋势,且在共时性上呈现多种知识生产模式并存的特征;在空间上则显示出从学术空间到社会空间的重大变化,知识的价值边界被极大拓展。知识生产在时空维度上转变形成的一系列外在推力要求改变当前科技成果评价范式:在价值取向上指向社会效益综合标准;在评价机制上趋向利益相关者卷入的立体评价;评价的重点指向创新—服务贡献度;在评价对象上,要求将以信息通信技术为载体的新科技成果表征形式纳入到评价中。
-
关键词
知识生产
时空转变
科技成果评价
破“五唯”
评价范式转型
-
Keywords
Knowledge Production
Time-space Transformation
Evalu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Breaking the"Five Only"
Evaluation Paradigm Transformation
-
分类号
G311
[文化科学]
-
-
题名社会影响力评价:高校有组织科研评价的新方向
被引量:7
- 2
-
-
作者
耿旭
欧阳光华
-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
-
出处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48,59,共10页
-
基金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一般项目“教学学术视域下美国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研究”(BDA210080)。
-
文摘
相对于学术影响力评价而言,社会影响力评价的本质是以科研成果的创新质量与社会贡献为核心,对促进高校有组织科研的导向性、交叉性和协同性具有重要意义。构建基于社会影响力的科研评价体系应坚持社会逻辑的评价理念、强调评价内容的跨界整合、促进多元主体协同创新和指向评价方法的综合集成。社会影响力评价带来高校有组织科研评价理念引领度、社会贡献度、主体参与度、方法集成度等评价要素的多重创新。对此,高校有组织科研社会影响力评价应秉持系统科学思想,迈向复杂科学评价范式;立足质量创新导向,完善科研评价体制机制;引入循证科研评价,创新数据信息采集方法。
-
关键词
社会影响力评价
有组织科研
科研评价
评价范式转型
-
Keywords
Social impact evaluation
Organized scientific research
Scientific research evaluation
Transformation of evaluation paradigm
-
分类号
G64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