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评价理论视角下看《白象似的群山》中的人物形象
1
作者 吴智慧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2年第02X期9-10,共3页
海明威是世界上著名的语言大师和小说家,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动的人物形象,还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本文将选取海明威大师的小说《白象似的群山》为载体,在评价理论视角下对小说语篇中的态度系统、介入系统和分... 海明威是世界上著名的语言大师和小说家,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动的人物形象,还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本文将选取海明威大师的小说《白象似的群山》为载体,在评价理论视角下对小说语篇中的态度系统、介入系统和分级系统进行解读,从而理解海明威高超的小说写作技巧和塑造人物形象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言学 评价理论《白象似的群山》语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电视公益广告态度意义多模态认知评价分析——以交通安全类电视公益广告语篇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毛现桩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40-52,共13页
本文以评价理论为基础,以跨学科(社会符号学和认知心理学)构建起的视频语篇态度意义多模态分析系统为指导,借助多模态视频语篇分析软件(MMAV),对自建英国交通安全类电视公益广告语篇小型语料库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英国电视公益广... 本文以评价理论为基础,以跨学科(社会符号学和认知心理学)构建起的视频语篇态度意义多模态分析系统为指导,借助多模态视频语篇分析软件(MMAV),对自建英国交通安全类电视公益广告语篇小型语料库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英国电视公益广告交通语篇呈SPS发展模式,即"情景设置—问题出现—方案提出"。从多模态态度资源的调配特征上看,态度诱发条件多为视觉资源;态度行为表达多以显性语言、声调和面部表情为主;态度意义评价以短暂的正面评价开篇,通过极端负面评价的反衬震撼观众心灵,最终以正面评价结篇,引领观众态度转变,从而实现良好的价值导向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电视公益广告 交通 态度意义 认知评价理论 SPS 模式 多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就职演说语篇中的介入资源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席晓青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1期151-156,共6页
在评价系统的理论框架下,通过语言评价视角和对比分析,重点探讨演说中如何利用介入资源调节协商命题的对话空间。发现美国总统就职演说语篇中介入资源呈现不同的使用频率:紧缩资源的利用稍大于扩展资源;扩展介入资源中更倾向于利用引发... 在评价系统的理论框架下,通过语言评价视角和对比分析,重点探讨演说中如何利用介入资源调节协商命题的对话空间。发现美国总统就职演说语篇中介入资源呈现不同的使用频率:紧缩资源的利用稍大于扩展资源;扩展介入资源中更倾向于利用引发资源;紧缩资源中更倾向于利用弃言资源。研究表明:掌握交际互动与协商的修辞技巧,有助于取得最大限度的交际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说 介入 修辞技巧 评价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语篇中人物多重身份态度意义的多模态建构 被引量:6
4
作者 管乐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5-71,共7页
近年来,多模态语篇的研究一直是语篇分析的热点,但是从认知评价理论的角度研究多模态语篇还比较少。本文在基于认知评价理论态度意义多模态建构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了电影语篇人物身份态度意义的多模态分析新框架,并用新的分析框架对主体... 近年来,多模态语篇的研究一直是语篇分析的热点,但是从认知评价理论的角度研究多模态语篇还比较少。本文在基于认知评价理论态度意义多模态建构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了电影语篇人物身份态度意义的多模态分析新框架,并用新的分析框架对主体人物乔·金曼在电影《比赛计划》中所体现的人物多重身份进行了态度意义的多模态分析。研究发现,在电影多模态语篇中,主体人物的语言和表情、手势、姿势和动作等身体语言以及场景设置等非身体语言都是建构人物身份态度意义的重要资源,人物多重身份建构的态度意义不仅体现在话语中,而且还体现在多种模态符号资源之间的协调和互动中,同时态度意义对电影语篇人物多重身份的建构也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 评价理论 态度意义 多模态 身份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叙述式招生广告的介入资源利用分析 被引量:18
5
作者 袁秀凤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6-42,共7页
本文以J.R.Martin等的评价系统理论为理论框架,对一组英语叙述式招生广告语篇(共43篇)所采用的介入资源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结合这一次语类的语篇结构模式,我们发现各种介入资源在语篇结构中的分布和应用比率带有规律性。广告语篇的目的... 本文以J.R.Martin等的评价系统理论为理论框架,对一组英语叙述式招生广告语篇(共43篇)所采用的介入资源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结合这一次语类的语篇结构模式,我们发现各种介入资源在语篇结构中的分布和应用比率带有规律性。广告语篇的目的决定了各杂言手段在语篇中分布的不平衡。我们的研究成果对创建同类广告语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并且有助于在实践中利用这些介入手段去增强其它论证语类的客观性和说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 广告 叙述式 评价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