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评价的激励机制
被引量:
3
1
作者
朱方贵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01年第4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评价激励机制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中小学
师德建设
社会主义事业
正面
激励
教师个体
相对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文化振兴长效机制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笑笑
《村委主任》
2024年第18期230-233,共4页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占据重要位置。地方高校是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力量。为探索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文化振兴的长效机制,通过分析当前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文化振兴方面的优势,结合宁波未来乡村学院的实...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占据重要位置。地方高校是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力量。为探索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文化振兴的长效机制,通过分析当前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文化振兴方面的优势,结合宁波未来乡村学院的实践,找出当前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加强专业队伍建设、优化评价激励机制、完善多元主体沟通合作机制、立足相互促进四个方面的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文化振兴长效机制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通合作
长效
机制
乡村振兴战略
服务乡村
文化振兴
多元主体
专业队伍建设
评价激励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研究生导师团队的建设与探讨
被引量:
21
3
作者
缪燕平
肖天贵
何建新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32-34,共3页
文章提出了研究生导师团队的构建模式及其优势,探讨了基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导师团队运作机制,设计了相应的导师团队评价激励机制,这有利于实现导师团队的高效动态管理。
关键词
研究生导师团队
评价激励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被引量:
9
4
作者
杨泽宇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6期24-25,共2页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连续的动态过程。“双师型”教师培养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也是彰显高等职业教育特色、培养学生创新及实践能力、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文章从高职院校建设“双师型”...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连续的动态过程。“双师型”教师培养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也是彰显高等职业教育特色、培养学生创新及实践能力、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文章从高职院校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必要性、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着手,提出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措施,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双师型”教师
培养模式
评价激励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分等加权模型在企业评选优秀QC小组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5
作者
黄怡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5年第5期61-62,共2页
我国从1982年推广TQC以来,QC小组为各行各业提高质量做出了巨大贡献。21世纪,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与竞争,企业要生存发展,必须加强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QC小组责无旁贷。然而,目前有些企业在对其管理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使一些QC小组活动走形...
我国从1982年推广TQC以来,QC小组为各行各业提高质量做出了巨大贡献。21世纪,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与竞争,企业要生存发展,必须加强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QC小组责无旁贷。然而,目前有些企业在对其管理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使一些QC小组活动走形式,积极性不高,影响了其发展。应如何加强对QC小组管理,充分发挥作用,是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在评价激励机制中如何合理评选优秀QC小组的问题,应用分等加权模型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等加权模型
优秀QC小组
激励机制
QC小组活动
加权模型
企业
应用
选优
分等
质量管理
评价激励机制
21世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农村特岗教师流动情况的调查研究——以山西省隰县为例
被引量:
5
6
作者
郝琦蕾
李贵琴
+1 位作者
温倩玉
李瑞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4期40-43,共4页
通过对山西省隰县235名特岗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部分学校领导和教师进行访谈,调查特岗教师流动情况与原因,结果表明:特岗教师流动比例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且流动方向较集中,主要是回户籍地工作和流向城市。流动原因主要是工资待遇低、...
通过对山西省隰县235名特岗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部分学校领导和教师进行访谈,调查特岗教师流动情况与原因,结果表明:特岗教师流动比例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且流动方向较集中,主要是回户籍地工作和流向城市。流动原因主要是工资待遇低、婚恋困难、工作和生活条件艰苦等。减少特岗教师流动,可采取以下对策:完善特岗教师的分配制度,减少流动数量;改善特岗教师的工作与生活条件;公平对待特岗教师,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与激励机制;加强特岗教师培训,加快其专业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特岗教师
流动
分配制度
工作与生活条件
评价
与
激励机制
特岗教师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干部作风根本好转靠什么
7
作者
杨学东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9,共1页
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直接关系党的形象,影响着党风、政风、行业风气和社会风气,乃至一个地区的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当前干部工作作风的转变不是单凭个人自觉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一系列评价激励机制和监督体系来保障作风的根...
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直接关系党的形象,影响着党风、政风、行业风气和社会风气,乃至一个地区的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当前干部工作作风的转变不是单凭个人自觉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一系列评价激励机制和监督体系来保障作风的根本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部作风
干部工作作风
评价激励机制
领导干部
党的形象
社会风气
行业风气
经济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评价的激励机制
被引量:
3
1
作者
朱方贵
机构
湖北省潜江市文昌高级中学
出处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01年第4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评价激励机制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中小学
师德建设
社会主义事业
正面
激励
教师个体
相对稳定
分类号
G635.1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文化振兴长效机制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笑笑
机构
宁波财经学院
出处
《村委主任》
2024年第18期230-233,共4页
基金
2021年宁波市教育科学规划专项(终身教育)重点规划课题“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文化振兴长效机制构建研究——基于‘宁波未来乡村学院’的实践探索”(2021YGHCZ-ZD03)
2022年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文化振兴长效机制构建研究——基于‘宁波未来乡村学院’的实践探索”(2022SCG093)。
文摘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占据重要位置。地方高校是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力量。为探索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文化振兴的长效机制,通过分析当前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文化振兴方面的优势,结合宁波未来乡村学院的实践,找出当前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加强专业队伍建设、优化评价激励机制、完善多元主体沟通合作机制、立足相互促进四个方面的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文化振兴长效机制建议。
关键词
沟通合作
长效
机制
乡村振兴战略
服务乡村
文化振兴
多元主体
专业队伍建设
评价激励机制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研究生导师团队的建设与探讨
被引量:
21
3
作者
缪燕平
肖天贵
何建新
机构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出处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32-34,共3页
基金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2009年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导师团队下的研究生培养与管理探讨”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YJG2009014)
文摘
文章提出了研究生导师团队的构建模式及其优势,探讨了基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导师团队运作机制,设计了相应的导师团队评价激励机制,这有利于实现导师团队的高效动态管理。
关键词
研究生导师团队
评价激励机制
分类号
G647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被引量:
9
4
作者
杨泽宇
机构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6期24-25,共2页
文摘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连续的动态过程。“双师型”教师培养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也是彰显高等职业教育特色、培养学生创新及实践能力、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文章从高职院校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必要性、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着手,提出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措施,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双师型”教师
培养模式
评价激励机制
分类号
G715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分等加权模型在企业评选优秀QC小组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5
作者
黄怡
机构
兰州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出处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5年第5期61-62,共2页
文摘
我国从1982年推广TQC以来,QC小组为各行各业提高质量做出了巨大贡献。21世纪,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与竞争,企业要生存发展,必须加强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QC小组责无旁贷。然而,目前有些企业在对其管理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使一些QC小组活动走形式,积极性不高,影响了其发展。应如何加强对QC小组管理,充分发挥作用,是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在评价激励机制中如何合理评选优秀QC小组的问题,应用分等加权模型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分等加权模型
优秀QC小组
激励机制
QC小组活动
加权模型
企业
应用
选优
分等
质量管理
评价激励机制
21世纪
分类号
F273.2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TP27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农村特岗教师流动情况的调查研究——以山西省隰县为例
被引量:
5
6
作者
郝琦蕾
李贵琴
温倩玉
李瑞
机构
山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山西省隰县第三中学
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山西省吉县第一中学
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4期40-43,共4页
基金
山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信息化背景下山西普通中学先学后教模式的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6316)的研究成果
文摘
通过对山西省隰县235名特岗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部分学校领导和教师进行访谈,调查特岗教师流动情况与原因,结果表明:特岗教师流动比例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且流动方向较集中,主要是回户籍地工作和流向城市。流动原因主要是工资待遇低、婚恋困难、工作和生活条件艰苦等。减少特岗教师流动,可采取以下对策:完善特岗教师的分配制度,减少流动数量;改善特岗教师的工作与生活条件;公平对待特岗教师,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与激励机制;加强特岗教师培训,加快其专业成长。
关键词
农村特岗教师
流动
分配制度
工作与生活条件
评价
与
激励机制
特岗教师培训
Keywords
rural areas specially contractedteachers
flow
distribution system
working and living conditions
evaluation and incentive mechanism
training of specially contracted teachers
分类号
G451.2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干部作风根本好转靠什么
7
作者
杨学东
机构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中学
出处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9,共1页
文摘
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直接关系党的形象,影响着党风、政风、行业风气和社会风气,乃至一个地区的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当前干部工作作风的转变不是单凭个人自觉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一系列评价激励机制和监督体系来保障作风的根本转变。
关键词
干部作风
干部工作作风
评价激励机制
领导干部
党的形象
社会风气
行业风气
经济社会
分类号
D261.3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评价的激励机制
朱方贵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0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文化振兴长效机制研究
王笑笑
《村委主任》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研究生导师团队的建设与探讨
缪燕平
肖天贵
何建新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0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杨泽宇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8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分等加权模型在企业评选优秀QC小组中的应用
黄怡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农村特岗教师流动情况的调查研究——以山西省隰县为例
郝琦蕾
李贵琴
温倩玉
李瑞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干部作风根本好转靠什么
杨学东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