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汉中工夫红茶汤色滋味评价模型构建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昕 李新生 +3 位作者 韩豪 付静 米桂 赵璇 《中国茶叶》 2016年第2期19-21,共3页
主成分分析法(PCA)是研究如何将多变量问题转化为较小的新变量问题的一种统计方法。傅隆生等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猕猴桃的品质进行了综合评价。白沙沙等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苹果品质进行了综合评价。说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食品样品进... 主成分分析法(PCA)是研究如何将多变量问题转化为较小的新变量问题的一种统计方法。傅隆生等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猕猴桃的品质进行了综合评价。白沙沙等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苹果品质进行了综合评价。说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食品样品进行综合评价研究是可行的。近年来,汉中利用采自800~1600m海拔的高山茶鲜叶,经萎凋、揉捻、发酵、烘干等工艺精心研制成工夫红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法 工夫红茶 汤色 综合评价 评价模型构建 苹果品质 紧细 茶鲜叶 叶底 金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美丽乡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51
2
作者 陈锦泉 郑金贵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540-544,共5页
生态文明背景下的美丽乡村建设是我国未来农村的主要建设方向。在实际建设中,如何更科学地判断出美丽乡村建设发展水平的高低,并有效解决指标的多维动态性问题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在分析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机制和内涵基础上,探索并... 生态文明背景下的美丽乡村建设是我国未来农村的主要建设方向。在实际建设中,如何更科学地判断出美丽乡村建设发展水平的高低,并有效解决指标的多维动态性问题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在分析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机制和内涵基础上,探索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与方法,利用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模型进行神经训练和神经调整,并构建一套包含生态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态健康、环境友好、生态支撑保障等5个体系为一体的评价指标体系,用以检验乡村的建设发展水平情况。研究发现该体系对评估美丽乡村建设发展水平具有实用性和创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美丽乡村 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模型构建 广义回归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确知聚类在专利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张妮妮 孙胜娟 张永健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43-146,共4页
随着人们对知识产权的重视,作为其重要表征的专利的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然而专利的质量却没有随之增长。大量的低质量专利不但作用有限,反而会造成社会资源浪费和遏制创新。对于专利质量的评价,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文中首先对国内外... 随着人们对知识产权的重视,作为其重要表征的专利的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然而专利的质量却没有随之增长。大量的低质量专利不但作用有限,反而会造成社会资源浪费和遏制创新。对于专利质量的评价,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文中首先对国内外的专利质量指标进行分析,选取出对专利质量影响较大的指标,构建专利质量评价指标模型。同时,以钢铁行业相关专利为目标数据集,分别采用未确知聚类和模糊均值聚类算法对目标专利质量进行分析评价。最终,将目标专利数据聚类出不同的级别,得出高质量专利。在聚类过程中,发现未确知聚类算法在效率和准确率上都有良好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质量评价 未确知聚类 专利数据分析 评价模型构建 数据集聚类 对比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综合评估的污染场地可持续修复效果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姜珺秋 王雪莹 +3 位作者 王宇航 樊庆锌 尹飞 谷庆宝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9-167,共9页
污染场地修复的目的是消除土壤污染并实现再利用.为防止消极修复和过度修复带来的新的环境影响,本研究基于可持续修复理念,以系统科学地综合分析污染场地修复工程的可持续效果为研究目标,结合理论分析法和频度分析法确定污染场地可持续... 污染场地修复的目的是消除土壤污染并实现再利用.为防止消极修复和过度修复带来的新的环境影响,本研究基于可持续修复理念,以系统科学地综合分析污染场地修复工程的可持续效果为研究目标,结合理论分析法和频度分析法确定污染场地可持续修复效果评价模型的候选评价指标,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评价指标进行系统筛选,并应用AHP-熵权法计算推导出评价指标权重值,利用模糊综合评估(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FCE)结合评价标准体系和评价指标权重值构建了污染场地可持续修复综合评价方法,对我国东北地区某化工污染场地修复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估.结果表明:在污染场地可持续修复综合评价中环境指标组合权重值(0.473 57)最大,其中土壤质量状况改善的权重(0.215 02)最高;健康风险削减和污染场地地价提升分别为社会和经济指标中的重要因素.实例验证中案例污染场地的最终可持续性评分为7.70分,在“良好”的评价区间内,与实际修复情况一致,结果可指导修复方案的优化.研究显示,构建的污染场地可持续修复综合评价方法具有可行性,可对污染场地修复方案的制定、比选以及修复后效果的综合评价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修复 污染场地 模糊综合评估 评价模型构建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