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回归正交评价指标智能筛选法用于色谱分离条件的快速优化 被引量:4
1
作者 甘伟 刘学敏 孙静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0-145,共6页
建立了一种可用于色谱分离条件快速优化的回归正交评价指标智能筛选法。以串行色谱响应函数作为色谱条件优化指标,利用回归正交试验设计建立回归模型,并通过最优解智能筛选程序对综合性优化指标进行筛选,最终实现色谱分离条件的最优化... 建立了一种可用于色谱分离条件快速优化的回归正交评价指标智能筛选法。以串行色谱响应函数作为色谱条件优化指标,利用回归正交试验设计建立回归模型,并通过最优解智能筛选程序对综合性优化指标进行筛选,最终实现色谱分离条件的最优化。结果表明:实验测定值与预测值的平均相对偏差为0.18%,优化结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归正交评价指标智能筛选 串行色谱响应函数 回归正交试验设计 色谱条件的优化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指标体系和改进神经网络的绿色建筑设计方案评价模型 被引量:8
2
作者 封文娜 谷玉荣 《现代电子技术》 2021年第13期101-105,共5页
由于传统模型的评价指标不完整,使得绿色建筑设计方案评价结果不科学、误差大,为了提高绿色建筑设计方案评价精度,提出了多指标体系和改进神经网络的绿色建筑设计方案评价模型。首先分析了当前绿色建筑设计方案评价的研究进展,建立了全... 由于传统模型的评价指标不完整,使得绿色建筑设计方案评价结果不科学、误差大,为了提高绿色建筑设计方案评价精度,提出了多指标体系和改进神经网络的绿色建筑设计方案评价模型。首先分析了当前绿色建筑设计方案评价的研究进展,建立了全面、客观的绿色建筑设计方案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灰色关联分析算法筛选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指标;然后采集绿色建筑设计方案评价指标原始数据,组成绿色建筑设计方案评价的训练样本,引入神经网络刻画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等级与评价指标之间的变化规律,建立绿色建筑设计方案评价模型,并引入蚁群算法解决神经网络的参数确定问题;最后采用绿色建筑设计数据集对模型的性能进行测试,所提模型的绿色建筑设计方案评价精度高达92%以上,而经典模型的绿色建筑设计方案评价精度低于88%,且所提模型大幅度减少了绿色建筑设计方案评价时间,获得了比经典模型更优的绿色建筑设计方案评价效率,可以为绿色建筑设计方案评价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模型 建筑设计方案 改进神经网络 评价指标筛选 数据采集 参数确定 验证性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呼和浩特段水环境质量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赵宏烨 杜银龙 +3 位作者 廖胜利 李灵慧 杨力鹏 史晓珑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7-127,共11页
水环境质量评价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水环境管理与治理决策的重要依据。为科学评价黄河呼和浩特段水环境质量,基于基础资料数据库,遵循全面性、区域性、易量化性等原则,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详细分析了黄河呼和浩特段水... 水环境质量评价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水环境管理与治理决策的重要依据。为科学评价黄河呼和浩特段水环境质量,基于基础资料数据库,遵循全面性、区域性、易量化性等原则,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详细分析了黄河呼和浩特段水环境质量的时空变化情况,进一步揭示了2020年水质季节变化规律,并对主要超标因子进行了深度解析。结果表明:随着一系列环境保护政策和管理措施的实施,2015—2020年黄河呼和浩特段水环境质量综合指数下降了75.87%。在时间尺度上,各断面的水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平均值由2015年的93.81下降至2020年的22.64,整体水环境质量评价等级由G4转为G2,对应的水环境质量状况由中度污染转为较好;在空间尺度上,上游水环境质量优于下游,城区段水环境质量较差。此外,评价结果显示,部分水体当前仍存在氨氮超标问题。评价结果较为客观地反映了黄河呼和浩特段的水环境质量,可为水环境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呼和浩特段 水环境质量 综合污染指数法 评价指标筛选 时空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