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型大学教育质量评价取向模式 被引量:1
1
作者 代显华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5-118,共4页
文章通过对高校教育质量评价取向存在模式等边三角形模式、不等边三角形模式、直线型模式的利弊分析,结合城市型大学的特征,提出城市型大学应选择圆形模式的教育质量评价取向模式,并进一步分析了城市型大学选择圆形模式的条件,即举办者... 文章通过对高校教育质量评价取向存在模式等边三角形模式、不等边三角形模式、直线型模式的利弊分析,结合城市型大学的特征,提出城市型大学应选择圆形模式的教育质量评价取向模式,并进一步分析了城市型大学选择圆形模式的条件,即举办者与管理者转变评价取向观念,学校形成共同的评价取向,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型大学 教育质量 评价取向 模式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四”评价取向的历史转换 被引量:2
2
作者 郭若平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81-85,共5页
"五四"一词涵盖了政治与文化两个层面的历史内容,它对中国现代政治和文化发展都发生过深远的影响。中国现代史上发生的众多思想文化问题争论,都可以从"五四"思想资源中找到源头,"五四"成了评价政治与文... "五四"一词涵盖了政治与文化两个层面的历史内容,它对中国现代政治和文化发展都发生过深远的影响。中国现代史上发生的众多思想文化问题争论,都可以从"五四"思想资源中找到源头,"五四"成了评价政治与文化问题的强势坐标。几十年来的"五四"评价,应时代权势之变化而有过不同的取向,而最重要的评价取向,则莫过于两次:一次是始于20世纪30年代末,即"五四"运动20周年之际;另一次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即"五四"运动60周年之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 评价取向:历史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化学教师的学生学业评价取向研究——来自西部地区高中化学教师的调查报告 被引量:1
3
作者 兰觉明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3-25,共3页
高中化学教师对学生评价的基本取向主要是指教师对学生评价的基本认识和评价行为。以高中化学教师为调查对象,以他们对学生评价的价值取向、主体取向、内容取向和方式取向等要素作为调查内容,深入了解高中化学教师对学生评价的现状,... 高中化学教师对学生评价的基本取向主要是指教师对学生评价的基本认识和评价行为。以高中化学教师为调查对象,以他们对学生评价的价值取向、主体取向、内容取向和方式取向等要素作为调查内容,深入了解高中化学教师对学生评价的现状,再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高中化学新课程学生评价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化学教师 学业评价取向 调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机制的评价取向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倩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9-11,共3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文化建设 评价取向 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类型 人类和平 思想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幼儿园教师评价研究的焦点回溯与转向展望
5
作者 邓泽军 钱孝兵 +1 位作者 梅丽 赵雪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5-66,共12页
幼儿园教师评价关乎我国幼儿园教师专业化发展以及高质量幼师队伍建设,必须给予充分的研究关注。通过对我国幼儿园教师评价研究的系统回溯,发现其相关研究依据评价要素的逻辑框架,主要聚焦于“为什么评”的评价取向价值关注、“谁来评... 幼儿园教师评价关乎我国幼儿园教师专业化发展以及高质量幼师队伍建设,必须给予充分的研究关注。通过对我国幼儿园教师评价研究的系统回溯,发现其相关研究依据评价要素的逻辑框架,主要聚焦于“为什么评”的评价取向价值关注、“谁来评”的多元评价主体关注、“怎么评”的评价手段系统关注、“如何用”的评价结果延伸关注四大焦点领域,同时凸显了人文化、多元化、本土化及时代化等显著特征。在我国幼儿园教师评价研究的焦点回溯基础上,后续研究应充分体现幼儿园教师评价的价值取向相融、主体关联整合、手段相适深化、结果长效相生的转向,进而促进幼儿园教师评价的持续优化,推动我国幼儿园教师队伍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园教师评价 评价价值取向 评价主体多元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生命教育视角下的课程评价及其价值取向 被引量:7
6
作者 薛继红 王爱玲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8期55-59,共5页
生命教育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体现生命的价值追求。从生命教育的视角来看,课程评价改革应关注生命教育理念,尊重生命主体的个性发展,关注生命主体的多元发展,关注评价对生命主体的发展性。在价值取向上,应关注课程评价对象的差异性... 生命教育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体现生命的价值追求。从生命教育的视角来看,课程评价改革应关注生命教育理念,尊重生命主体的个性发展,关注生命主体的多元发展,关注评价对生命主体的发展性。在价值取向上,应关注课程评价对象的差异性,转变课程评价方法,丰富课程评价内容,带着理解与信任全面客观地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教育 课程评价 生命主体 课程评价取向 课程评价对象 课程评价方法 课程评价内容 家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课程推进中学生评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6
7
作者 张文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22,共3页
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学生评价改革也在逐步进行,但是还存在终结性评价仍是评价的重心、甄别选拔评价思想突出、评价内容多元量化不规范、学生评价使用策略不当、家长对新课程理解存在误区、多主体参与评价的技术性不足、评价诊断功能没... 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学生评价改革也在逐步进行,但是还存在终结性评价仍是评价的重心、甄别选拔评价思想突出、评价内容多元量化不规范、学生评价使用策略不当、家长对新课程理解存在误区、多主体参与评价的技术性不足、评价诊断功能没有充分利用等诸多问题。解决学生评价存在的问题的策略是:应强化评价发展取向,提升教师评价素养,普及评价理念,突出发展性评价,强化诊断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程 学生评价 评价取向 评价理念 形成性评价 诊断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素质教育的特性及其评价方法的转型 被引量:2
8
作者 罗尧成 杨湘清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3年第10期63-65,共3页
本文对大学素质教育评价的目标取向进行了反思,指出过程取向与主体取向的评价应成为素 质教育评价的新取向。并在这一评价思想的指导下,对大学教育评价方法如何转型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大学 素质教育 评价方法 目标评价取向 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基于DEA技术的评价与改进 被引量:3
9
作者 何孟姐 杨涛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18,共4页
在一个区县能提供的义务教育资源总量有限的情况下,必须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的区县范围内义务教育学校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方法,能较为有效地评价区县内各学校资源配置的相对效率,并为学校提供改进资源配置的可能方... 在一个区县能提供的义务教育资源总量有限的情况下,必须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的区县范围内义务教育学校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方法,能较为有效地评价区县内各学校资源配置的相对效率,并为学校提供改进资源配置的可能方案。评价时要建立与评价目标相适应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注意数据的可得性和测量的准确性,利用评价结果改进资源配置必须考虑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包络分析(DEA) 义务教育资源配置 学校资源配置效率 规模效益 效率评价 评价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哲学视域下体育课程评价特征分析 被引量:24
10
作者 张宏伟 沈辉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4-78,共5页
随着新世纪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学校体育课程评价存在的问题,梳理学校体育课程的评价观,分析科学主义、管理主义、功利主义范式下的学校体育课程评价所存在的诸多问题。通过阐述生命哲学理论的内涵,从生命哲... 随着新世纪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学校体育课程评价存在的问题,梳理学校体育课程的评价观,分析科学主义、管理主义、功利主义范式下的学校体育课程评价所存在的诸多问题。通过阐述生命哲学理论的内涵,从生命哲学的视角出发重新解读学校体育课程评价,并从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式和评价价值取向4个方面来分析探讨了生命哲学视域下学校体育课程评价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哲学 学校体育 课程评价 评价主体 评价内容 评价方式 评价价值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研究性学习的目标与评价
11
作者 滕宇 《辽宁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7-38,共2页
研究性学习作为课程改革的切入点 ,对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具有奠基性的价值。本文从实施策略中的目标制订与过程评价入手 ,为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提供理性参考和操作思路 ,从而促进中小学研究性学习的理论研究和改革实... 研究性学习作为课程改革的切入点 ,对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具有奠基性的价值。本文从实施策略中的目标制订与过程评价入手 ,为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提供理性参考和操作思路 ,从而促进中小学研究性学习的理论研究和改革实践的深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 研究性学习 目标层次 评价取向 课程改革 学习方式 素质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hapley熵的主观信任模型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宇轩 郭玉翠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4656-4658,共3页
针对开放网络信任的主观性、不确定性等特点,建立了一种基于Shapley熵的主观模糊信任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出节点间的直接信任值,并提出评价取向相似度、反馈评价不确定度、推荐节点可信度三个概念,利用Shapley熵... 针对开放网络信任的主观性、不确定性等特点,建立了一种基于Shapley熵的主观模糊信任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出节点间的直接信任值,并提出评价取向相似度、反馈评价不确定度、推荐节点可信度三个概念,利用Shapley熵计算节点推荐信任值。仿真实验表明,该模型能准确地计算信任值,并在保证节点交易成功率的同时体现了评价的主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任管理 Shapley熵 评价取向相似度 反馈评价不确定度 推荐节点可信度 模糊综合评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质量:高校教育质量观的新转向
13
作者 解瑞红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7年第12期118-120,共3页
质量是高校发展的生命线,教育质量观决定着高校人才培养的方向和价值取向。但很长时间里,我们的质量观是以“社会”为评价取向的,这在实际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认为,高校质量观应该回到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教育的... 质量是高校发展的生命线,教育质量观决定着高校人才培养的方向和价值取向。但很长时间里,我们的质量观是以“社会”为评价取向的,这在实际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认为,高校质量观应该回到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教育的元命题上来,教育的本质应该是使人学会幸福地生活,教学生懂得理解和创造美好的事物,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培养学生诚实、勇敢、守信等美德,这是教育的最根本的价值取向。因此,高校教育的一个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了解幸福与美的真谛,学会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质量观 生活质量 高校发展 高校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过程 教育的本质 评价取向 “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轻农民负担过重一要从制度入手,二要从管理方面入手
14
作者 史全生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94-94,共1页
减轻农民负担过重一要从制度入手,二要从管理方面入手史全生在《河南大学学报》1996年第6期撰文指出:造成农民负担过重的原因除了认识上存在问题外,主要有:1、有关农民负担的法规不够健全。2、政府行为不规范,部门权力无约... 减轻农民负担过重一要从制度入手,二要从管理方面入手史全生在《河南大学学报》1996年第6期撰文指出:造成农民负担过重的原因除了认识上存在问题外,主要有:1、有关农民负担的法规不够健全。2、政府行为不规范,部门权力无约束。3、现行财政制度、上下对口的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负担过重 管理体制 财政包干体制 规范政府行为 河南大学学报 存在问题 财政制度 财务管理 评价取向 宣传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