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松辽流域地下水资源评价区划分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于慧明 郭晓东 +3 位作者 王晓光 李文鹏 李春燕 耿欣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16-1031,共16页
【研究目的】地下水资源评价对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地下水资源区划分是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基础和关键。【研究方法】本文依托松辽流域水文地质调查工程,以水循环和地下水系统理论为指导,根据地下水的补... 【研究目的】地下水资源评价对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地下水资源区划分是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基础和关键。【研究方法】本文依托松辽流域水文地质调查工程,以水循环和地下水系统理论为指导,根据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特征和储存特征,采用水文地质特征与地表水流域相结合的方法,将松辽流域地下水资源区进行了重新划分。【研究结果】松辽流域由整体到局部,共划分为4个级别,其中一级区2个,二级区6个,三级区17个,四级区56个。一级区以地表水一级流域划分为松花江和辽河流域;二级区以大型平原(盆地)为中心,包含周边山区补给区进行划分,以此形成完整的地下水补径排系统;三级区将分别划分平原(盆地)和其周边山区补给区;四级区将山区按地表水四级流域划分,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按地表水二级流域进行划分,三江平原和海拉尔盆地保持独立分区不再细分。【结论】松辽流域地下水资源区新划分方案,有效兼顾了地表水流域和地下水系统,完整地反映了地下水形成演化过程,是地下水系统理论的成功应用,为新一轮地下水资源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流域 水文地质调查工程 地下水资源 评价区划 地下水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口海域工程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区划 被引量:5
2
作者 魏巍 李培英 +3 位作者 马媛 张志强 汤民强 陈静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8-62,共5页
珠江口海域区位优势明显,但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灾害地质类型多样。随着该海区海洋工程活动的增加,工程地质环境的研究与评价对未来开发建设的意义越来越重要。文中收集整理了近年来的调查资料,构建了以灾害地质类型和海底土体工程性质为... 珠江口海域区位优势明显,但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灾害地质类型多样。随着该海区海洋工程活动的增加,工程地质环境的研究与评价对未来开发建设的意义越来越重要。文中收集整理了近年来的调查资料,构建了以灾害地质类型和海底土体工程性质为基础的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权重值。将研究区划分为577个评价单元,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进行了定量评价,将研究区划分为工程地质环境稳定区、较稳定区、基本稳定区、较不稳定区、不稳定区。评价结果表明,稳定区约占研究区的70%;较不稳定和不稳定区约占研究区的26%。该区域除存在大地震、活动断裂等自然灾害地质因素外,受人类活动影响也在不断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地质环境 评价区划 评价指标 模糊数学 珠江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洪灾易损性评价与区划的熵权模糊物元模型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绍飞 余萍 +1 位作者 孙书洪 王仰仁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4-131,共8页
从灾害学的角度分析了区域洪灾易损性评价涉及的影响因素,确定了洪灾易损性的评价等级与单因素评价标准。在模糊物元分析原理的基础上,探讨了洪灾易损性评价的单因素隶属函数形式,结合信息熵的概念,构建了基于熵权的区域洪灾易损性模糊... 从灾害学的角度分析了区域洪灾易损性评价涉及的影响因素,确定了洪灾易损性的评价等级与单因素评价标准。在模糊物元分析原理的基础上,探讨了洪灾易损性评价的单因素隶属函数形式,结合信息熵的概念,构建了基于熵权的区域洪灾易损性模糊物元评价模型。以大黄堡洼蓄滞洪区为例,将所建模型应用于区内建水库前、后50年一遇和建水库前、后100年一遇等4种工况下的洪灾易损性评价与区划研究中。结果表明,大黄堡水库的修建缩小了洪灾威胁的范围,降低了整体洪灾易损性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灾易损性 评价区划 熵权 模糊物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铁路沿线热喀斯特湖易发程度的区划评价 被引量:4
4
作者 鲁嘉濠 程花 +2 位作者 牛富俊 林战举 刘华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0-64,共5页
随着全球气候的持续转暖,青藏铁路沿线热喀斯特湖数量正在逐年增多、面积逐年增大。湖塘的形成虽然具有一定的随机性特点,但其发生的区域性和重复性特点是热喀斯特湖分布与出现的总体规律。在野外系统勘测调查的基础上,依据工程地质类... 随着全球气候的持续转暖,青藏铁路沿线热喀斯特湖数量正在逐年增多、面积逐年增大。湖塘的形成虽然具有一定的随机性特点,但其发生的区域性和重复性特点是热喀斯特湖分布与出现的总体规律。在野外系统勘测调查的基础上,依据工程地质类比原则,结合专家打分、层次分析、信息量、统计量等模型方法,对区域内湖塘产生与发展起一定主导作用的历史因素(灾点密度、灾面密度)和基本地质环境因素(冻土类型、年均地温、植被覆盖度、土质类型、地形坡度)基于ArcGIS平台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得出楚玛尔河至风火山段青藏铁路沿线热喀斯特湖易发程度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占研究区总面积47.97%的高易发区占据了湖塘总数量的87.94%、总面积的91.15%,主要分布在楚玛尔河高平原、北麓河盆地和可可西里山间盆地;中易发、低易发、非易发三个区占据了研究区总面积的52.03%,却仅分布了占总数量12.06%、面积8.85%的热喀斯特湖,主要分布于可可西里山区、风火山山区及河谷地区,与2011年9月份野外考察的热喀斯特湖实际的空间分布状况保持了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铁路 热喀斯特湖 易发程度 区划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专家证据权重法的成矿远景区划与评价——以东昆仑地区金矿为例 被引量:14
5
作者 丁清峰 孙丰月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1-46,共6页
在介绍专家证据权重法的基础上,将东昆仑地区的基础地质、区域成矿规律及典型矿床研究等方面取得的认识(知识系统)与证据权重法结合,提出并建立了一个基于专家证据权重法的矿产资源定量预测评价系统,该系统在根据知识系统对各证据因子... 在介绍专家证据权重法的基础上,将东昆仑地区的基础地质、区域成矿规律及典型矿床研究等方面取得的认识(知识系统)与证据权重法结合,提出并建立了一个基于专家证据权重法的矿产资源定量预测评价系统,该系统在根据知识系统对各证据因子赋权重的过程中体现了地质专家的思想。应用专家证据权重法对东昆仑地区金矿的成矿概率进行了定量计算,并进行了金矿成矿远景区划。研究结果表明远景区内预测含矿单元的后验概率二重积分的大小可代表远景区的总体成矿潜力,据此将各远景区进行分级排队,由高到低划分为A、B、C 3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昆仑 专家证据权重法 成矿远景区划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尺度下的宝鸡市农业洪水灾害脆弱性评价及区划 被引量:14
6
作者 徐玉霞 许小明 +1 位作者 方锋 贺锐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52-660,共9页
为探究农业洪水灾害发生机理和降低洪水灾害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以宝鸡市为例,利用辖区内2014年降水数据与2015年社会经济统计资料,依据自然灾害脆弱性理论,从易损性和适应性2个因子着手,选取了年降水量等12个分指标,构建了宝鸡市农... 为探究农业洪水灾害发生机理和降低洪水灾害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以宝鸡市为例,利用辖区内2014年降水数据与2015年社会经济统计资料,依据自然灾害脆弱性理论,从易损性和适应性2个因子着手,选取了年降水量等12个分指标,构建了宝鸡市农业洪水灾害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均方差赋权法确定权重,利用ArcGIS 10.2技术以县域尺度视角对研究区农业洪水灾害脆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与区划。结果表明:(1)高易损性区主要集中在岐山县、金台区等年降水量较高且耕地比重较大的区县。(2)高适应性区主要包括渭滨区、金台区等经济发达地区。(3)高脆弱性区为太白县、千阳县;较高脆弱性区为陇县、麟游县、岐山县、扶风县;中等脆弱性区为陈仓区、凤翔县;低脆弱性区为金台区、渭滨区、眉县、凤县。整体来看,宝鸡市农业水灾高脆弱区集中分布在辖区东北部,宝鸡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加强水灾风险研究,根据各区县的地理环境特征和经济发展水平来因地制宜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农业种植结构,重视防洪工程建设,降低农业水灾脆弱性以减轻农业洪水灾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洪水灾害 脆弱性 评价区划 县域尺度 宝鸡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溪烤烟低温冷害风险评价与区划 被引量:14
7
作者 王秀珍 景元书 +6 位作者 谢新乔 杨继周 李湘伟 朱云聪 胡保文 田育天 梅玲丽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04-710,共7页
为了探究玉溪复杂地形下烤烟种植的低温冷害风险,规避气象灾害带来的影响和损失,利用玉溪七县二区13个烤烟气象观测站2009—2018年常规气象观测资料、社会经济数据等,综合危险性、敏感性、易损性、防灾减灾能力4个评价因子构建玉溪烤烟... 为了探究玉溪复杂地形下烤烟种植的低温冷害风险,规避气象灾害带来的影响和损失,利用玉溪七县二区13个烤烟气象观测站2009—2018年常规气象观测资料、社会经济数据等,综合危险性、敏感性、易损性、防灾减灾能力4个评价因子构建玉溪烤烟低温冷害风险评估模型,借助GIS平台进行风险评价和区划。结果表明:1)灾害因子危险性表现为东北部较高、西南部较低,成熟采烤期较移栽伸根期危险性高。2)孕灾环境敏感性由西南向东北递减,大部区域敏感性在中等偏上;西部、北部地区承灾体易损性较高,中部地区较低;防灾减灾能力呈东高西低。3)综合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大部分区域在中等及中等气象风险以下,对比不同县区,江川区、澄江县、新平县东部、华宁县北部为中风险-高风险区;易门县、红塔区、通海县、峨山县为低-次高风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低温冷害 风险评价区划 玉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DRISI的山东省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李进涛 李贻学 +1 位作者 巩玉玲 唐丽静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3期190-193,共4页
研究目的:通过对2009-2012年数据处理,获取山东省17地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值,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方法提供借鉴,为山东省土地生态安全保护工作提供参考。研究方法:运用z-score法将数据标准化处理,变异系数赋权法获取各项指标的权重,IDRIS... 研究目的:通过对2009-2012年数据处理,获取山东省17地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值,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方法提供借鉴,为山东省土地生态安全保护工作提供参考。研究方法:运用z-score法将数据标准化处理,变异系数赋权法获取各项指标的权重,IDRISI进行数据运算处理,获取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图和区划分布图。研究结果:通过对比分析2009-2012年山东省各地市土地生态安全变化,对沿海地区与内陆城市土地生态差异性做出研究,发现规律找出问题,提出研究对策。研究结论:沿海地区比内陆城市土地生态安全程度高,各地市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值差异性较大,2009-2012年山东省土地生态安全程度总体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DRISI 土地生态安全 评价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12”汶川M_S8.0大地震后关于我国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的思考 被引量:32
9
作者 谭成轩 孙叶 +3 位作者 吴树仁 韩金良 吴芳 孙炜峰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9年第2期142-150,共9页
汶川大地震引起我们对区域地壳稳定性调查评价新的思考。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的理论基础(‘安全岛’理论、地质结构控制论、区域稳定工程地质学理论、‘场’论以及其他理论和观点)和初步形成的系统化、层次化、定量化... 汶川大地震引起我们对区域地壳稳定性调查评价新的思考。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的理论基础(‘安全岛’理论、地质结构控制论、区域稳定工程地质学理论、‘场’论以及其他理论和观点)和初步形成的系统化、层次化、定量化、智能化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方法技术,指出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应向小区划和四维发展,为工程建设服务。最终编写、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规范,建立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体系;编制、发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区划图(1∶400万),形成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国家平台,作为国土规划和工程安全建设的法制性依据和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稳定性 岩土体稳定性 地面稳定性 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规范 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地下水功能及可持续利用性评价理论与方法 被引量:49
10
作者 张光辉 申建梅 +3 位作者 聂振龙 王金哲 严明疆 郝明亮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2-66,71,共6页
本文针对我国北方地下水评价中偏重资源而对地下水的生态功能和地质环境功能重视不足的问题,立足流域尺度地下水循环系统,从地下水的自然属性切入,突出协调综合发挥地下水的资源功能、生态功能和地质环境功能的目标,应用系统论和层次分... 本文针对我国北方地下水评价中偏重资源而对地下水的生态功能和地质环境功能重视不足的问题,立足流域尺度地下水循环系统,从地下水的自然属性切入,突出协调综合发挥地下水的资源功能、生态功能和地质环境功能的目标,应用系统论和层次分析方法,建立了地下水功能的基本理念、评价标准和方法及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华北滹沱河流域作为示范区应用,结果表明具有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地下水 资源-生态-地质环境功能 功能评价区划 滹沱河流域示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热地资源的特色农业精细区划指数模型——以韩城市花椒种植为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马冠华 王双银 王正中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79-185,218,共8页
以陕西韩城市的特色农业——花椒种植为例,依据特色农作物生长发育所需光、热、地资源,选取年均太阳辐射量、日照时间、多年平均日气温、≥10℃活动积温、坡度、坡向作为适宜性区划评价指标,借助韩城及周边共计10个气象站的气象资料和... 以陕西韩城市的特色农业——花椒种植为例,依据特色农作物生长发育所需光、热、地资源,选取年均太阳辐射量、日照时间、多年平均日气温、≥10℃活动积温、坡度、坡向作为适宜性区划评价指标,借助韩城及周边共计10个气象站的气象资料和数字高程模型(DEM),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空间插值、地形因子修正、指标量化分级等方法,构建了光热地资源的各区划指标空间分布精细化模型,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出发,通过熵权法建立了县域特色农业精细区划指数模型,提出了韩城花椒种植适宜性区划图并进行了分区评价。模型应用结果表明:韩城市花椒种植的最佳区域位于地势平坦且光热充足的东部黄河沿岸河谷川塬,但特色农业区划应与城镇规划协调发展;适宜区位于已有较好特色农业基础的西部浅山丘陵,可结合立体种植布局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不适宜区分布于光热及地形条件较差的深山高岭,建议在该区发展林业和观光农业以追求资源均衡利用及发挥生态保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热资源 特色农业 适宜性区划 区划评价指标 精细区划指数 花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资源可持续性管理研究——以吉林省平原区为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范伟 肖长来 梁秀娟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46-49,共4页
随着人类地下水开发利用活动的加剧,地下水相关的生态地质环境问题日益显现,给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这与传统地下水资源管理认识不全面、管理方法存在缺陷有关,研究结合吉林省平原区实际情况,提出对地下水资源进行功能评... 随着人类地下水开发利用活动的加剧,地下水相关的生态地质环境问题日益显现,给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这与传统地下水资源管理认识不全面、管理方法存在缺陷有关,研究结合吉林省平原区实际情况,提出对地下水资源进行功能评价,从资源功能、生态功能及地质环境功能三方面统筹考虑地下水资源状况,并进行地下水可持续性区划,为新时期地下水资源管理提出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资源管理 吉林省平原区 地下水功能 评价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旱灾脆弱性研究综述 被引量:9
13
作者 别得进 朱秀芳 +1 位作者 赵安周 李天祺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62-69,共8页
农业旱灾的脆弱性评价是旱灾风险防范的重要基础.本文从脆弱性的定义出发,明确界定了旱灾脆弱性评价的内涵,系统梳理了农业旱灾脆弱性区划评价和脆弱性曲线构建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目前农业旱灾脆弱性评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 农业旱灾的脆弱性评价是旱灾风险防范的重要基础.本文从脆弱性的定义出发,明确界定了旱灾脆弱性评价的内涵,系统梳理了农业旱灾脆弱性区划评价和脆弱性曲线构建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目前农业旱灾脆弱性评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趋势,并指出未来农业旱灾脆弱性评价应在以下4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1)未来农业旱灾脆弱性评价应该逐步从定性的区划评价研究过渡到定量研究上;2)在区划评价研究中要重点加强指标权重确立的科学性、合理性;3)在脆弱性曲线的构建中要加强对脆弱性曲线精度的验证和适用性的评价;4)综合利用多种评估手段和地理信息技术,加强精细尺度的农业旱灾脆弱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旱灾 脆弱性区划评价 脆弱性曲线 旱灾脆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