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法院诉前证据保全制度——借鉴德国独立证据调查程序的思考
被引量:
21
1
作者
孔令章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24-134,共11页
为了发挥法院诉前证据保全所具有的保全证据、确定事实关系、促成裁判外纷争解决以及促进将来诉讼和集中化审理的功能,我国将来《民事诉讼法》的修订应改变传统自提起诉讼始为纷争解决的思想,借鉴德国独立证据调查程序制度,通过完善相...
为了发挥法院诉前证据保全所具有的保全证据、确定事实关系、促成裁判外纷争解决以及促进将来诉讼和集中化审理的功能,我国将来《民事诉讼法》的修订应改变传统自提起诉讼始为纷争解决的思想,借鉴德国独立证据调查程序制度,通过完善相应的证据保全类型、适用要件、实施程序以及认可诉前保全过程中与解纷相关事项协议的效力等制度,对我国诉前证据保全制度进行功能性改造,凸显其独立的程序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诉前
证据
保全
独立
证据调查程序
裁判外纷争解决
诉前情报请求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民事证据调查程序的基本理论问题
被引量:
2
2
作者
张斌
蒋剑鸣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30-134,共5页
民事证据调查程序的基本理论问题是程序控制权属的分配。按照控制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当事人主控与法官主控两种基本模式,这两者具有明显的区别和不同的运作原理。应明确民事证据调查具有目的指向性、时空特定性、运行技术性、过程法定...
民事证据调查程序的基本理论问题是程序控制权属的分配。按照控制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当事人主控与法官主控两种基本模式,这两者具有明显的区别和不同的运作原理。应明确民事证据调查具有目的指向性、时空特定性、运行技术性、过程法定性和要求正当性五个重要的程序特征,这对于理解程序控制权属分配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
证据调查程序
当事人主控
法官主控
程序
权属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非法证据排除调查程序难以激活的原因与对策
被引量:
22
3
作者
王超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2-151,共10页
尽管越来越多的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在审判过程中采取程序性辩护的策略,要求法庭排除控方非法证据,但是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缺乏完善的证明责任分配机制,以及辩护方的非法证据排除申请缺乏程序性诉权制约效果的情况下,非法证据排除调查程序...
尽管越来越多的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在审判过程中采取程序性辩护的策略,要求法庭排除控方非法证据,但是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缺乏完善的证明责任分配机制,以及辩护方的非法证据排除申请缺乏程序性诉权制约效果的情况下,非法证据排除调查程序往往因为法官滥用自由裁量权而难以被启动。为了激活非法证据排除调查程序,进而发挥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功能,不仅需要进一步明确界定辩护方的证明责任和提高辩护方的举证能力,而且应该从程序性诉权的角度来看待辩护方的非法证据排除申请和限制法官的自由裁量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法
证据
排除
调查
程序
证明责任分配
程序
性诉权
法官自由裁量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庭审实质化视野下的证据分析方法多元论
被引量:
14
4
作者
纵博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5-38,共14页
庭审实质化改革要求证据分析方法应当多元化。印证方法是一种证据分析的基本方法,但无法满足以直接言词的审理、实质性证据调查、当庭裁判为核心的实质化庭审需求,因此必须有其它能够充分容纳经验法则的、控辩双方能够充分论辩的、可以...
庭审实质化改革要求证据分析方法应当多元化。印证方法是一种证据分析的基本方法,但无法满足以直接言词的审理、实质性证据调查、当庭裁判为核心的实质化庭审需求,因此必须有其它能够充分容纳经验法则的、控辩双方能够充分论辩的、可以及时处理动态证据信息的证据分析方法。故事方法和论证方法也是两种证据分析的基本方法,故事方法可以对被构建为故事的案件事实是否能够涵盖证据,故事情节从经验法则上看是否合理,以及故事整体是否完整、一致、符合情理进行检验;论证方法可以对每个证据的推理链条是否指向同一结论、每一推理环节所运用的经验法则是否合理进行检验。故事方法和论证方法可以弥补印证方法的不足,满足庭审实质化改革对证据分析方法多元化的要求,并且可以从动态证据信息的全面提供、控辩之间的充分论辩、法官心证的及时公开以及对单个证据及整体证据的精细化分析等方面反向促进庭审实质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
庭审实质化
证据
分析方法
直接言词原则
证据调查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法院诉前证据保全制度——借鉴德国独立证据调查程序的思考
被引量:
21
1
作者
孔令章
机构
华北电力大学法政系
出处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24-134,共11页
文摘
为了发挥法院诉前证据保全所具有的保全证据、确定事实关系、促成裁判外纷争解决以及促进将来诉讼和集中化审理的功能,我国将来《民事诉讼法》的修订应改变传统自提起诉讼始为纷争解决的思想,借鉴德国独立证据调查程序制度,通过完善相应的证据保全类型、适用要件、实施程序以及认可诉前保全过程中与解纷相关事项协议的效力等制度,对我国诉前证据保全制度进行功能性改造,凸显其独立的程序价值。
关键词
诉前
证据
保全
独立
证据调查程序
裁判外纷争解决
诉前情报请求权
Keywords
pretrial evidence preservation; independent evidence collection procedure; settlement of disputes other than litigation; pretrial intelligence claims;
分类号
DF713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民事证据调查程序的基本理论问题
被引量:
2
2
作者
张斌
蒋剑鸣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四川大学法学院
出处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30-134,共5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事证据调查程序研究"(06BFX052)
文摘
民事证据调查程序的基本理论问题是程序控制权属的分配。按照控制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当事人主控与法官主控两种基本模式,这两者具有明显的区别和不同的运作原理。应明确民事证据调查具有目的指向性、时空特定性、运行技术性、过程法定性和要求正当性五个重要的程序特征,这对于理解程序控制权属分配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民事
证据调查程序
当事人主控
法官主控
程序
权属分配
Keywords
Civil Evidence Investigation Procedure
the party controlled
the court controlled
procedural function distribution
分类号
D925.1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法证据排除调查程序难以激活的原因与对策
被引量:
22
3
作者
王超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
出处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2-151,共10页
基金
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刑事诉讼两个证据规定的实证考察与研究"(项目编号:11BFX127)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刑事程序违法的定量分析"(项目编号:12YJA82006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尽管越来越多的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在审判过程中采取程序性辩护的策略,要求法庭排除控方非法证据,但是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缺乏完善的证明责任分配机制,以及辩护方的非法证据排除申请缺乏程序性诉权制约效果的情况下,非法证据排除调查程序往往因为法官滥用自由裁量权而难以被启动。为了激活非法证据排除调查程序,进而发挥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功能,不仅需要进一步明确界定辩护方的证明责任和提高辩护方的举证能力,而且应该从程序性诉权的角度来看待辩护方的非法证据排除申请和限制法官的自由裁量权。
关键词
非法
证据
排除
调查
程序
证明责任分配
程序
性诉权
法官自由裁量权
分类号
DF733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庭审实质化视野下的证据分析方法多元论
被引量:
14
4
作者
纵博
机构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
出处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5-38,共14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人工智能在刑事证据判断中的运用及其界限研究”(项目编号:18BFX079)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庭审实质化改革要求证据分析方法应当多元化。印证方法是一种证据分析的基本方法,但无法满足以直接言词的审理、实质性证据调查、当庭裁判为核心的实质化庭审需求,因此必须有其它能够充分容纳经验法则的、控辩双方能够充分论辩的、可以及时处理动态证据信息的证据分析方法。故事方法和论证方法也是两种证据分析的基本方法,故事方法可以对被构建为故事的案件事实是否能够涵盖证据,故事情节从经验法则上看是否合理,以及故事整体是否完整、一致、符合情理进行检验;论证方法可以对每个证据的推理链条是否指向同一结论、每一推理环节所运用的经验法则是否合理进行检验。故事方法和论证方法可以弥补印证方法的不足,满足庭审实质化改革对证据分析方法多元化的要求,并且可以从动态证据信息的全面提供、控辩之间的充分论辩、法官心证的及时公开以及对单个证据及整体证据的精细化分析等方面反向促进庭审实质化。
关键词
刑事诉讼
庭审实质化
证据
分析方法
直接言词原则
证据调查程序
Keywords
Consolidating Court Trial in Criminal Litigation
Evidence Analysis Method
Hearsay Rule
Evidence Examination Procedure
分类号
DF716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法院诉前证据保全制度——借鉴德国独立证据调查程序的思考
孔令章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民事证据调查程序的基本理论问题
张斌
蒋剑鸣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非法证据排除调查程序难以激活的原因与对策
王超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庭审实质化视野下的证据分析方法多元论
纵博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