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证据立法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5
1
作者 崔 敏 《公安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9,共9页
证据立法成为诉讼法学界和司法实践部门共同关注的问题。刑事证据制度是一国刑事诉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刑事证据法的内容应是对刑事诉讼法原有证据规则的补充和细化。证据立法应保留刑诉法中证据的定义,载明立法宗旨和基本原则,... 证据立法成为诉讼法学界和司法实践部门共同关注的问题。刑事证据制度是一国刑事诉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刑事证据法的内容应是对刑事诉讼法原有证据规则的补充和细化。证据立法应保留刑诉法中证据的定义,载明立法宗旨和基本原则,其中涉及侦查阶段讯问,犯罪嫌疑人,证人作证,证据展示,非法证据排除,举证责任,证明标准,司法鉴定,简易程序中的证据运用十二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据立法 刑事证据 刑事诉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证据立法微观模式的思考——从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的角度来观察
2
作者 陈学权 《政法论丛》 2004年第5期43-45,共3页
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都没有就证据单独立法 ,而是将刑事证据法融入刑事诉讼法之中。但是 ,如何将数量庞大、内容繁多的证据条款和谐地融入刑事诉讼法之中 ,却是一个立法上的难题。我国刑事诉讼法再修改时 ,有必要借鉴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做... 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都没有就证据单独立法 ,而是将刑事证据法融入刑事诉讼法之中。但是 ,如何将数量庞大、内容繁多的证据条款和谐地融入刑事诉讼法之中 ,却是一个立法上的难题。我国刑事诉讼法再修改时 ,有必要借鉴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做法 ,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据立法 刑事诉讼法 证据条款 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电子文件证据地位及效力立法研究 被引量:23
3
作者 肖秋会 段斌斌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8-65,共8页
电子文件在作为证据使用时即为电子证据。我国《电子签名法》及三大诉讼法等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在一定程度上认可了电子证据的地位和证明效力,但是,由于电子文件对载体及数字环境的依赖性以及传统证据法的局限性等因素,在立法上确认和... 电子文件在作为证据使用时即为电子证据。我国《电子签名法》及三大诉讼法等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在一定程度上认可了电子证据的地位和证明效力,但是,由于电子文件对载体及数字环境的依赖性以及传统证据法的局限性等因素,在立法上确认和保障电子文件的证据地位及证据效力还面临不少问题。为此,本文从保障电子文件的法律凭证性提出了如下建议:在现有的法律法规体系中加强对电子文件证据地位和证据效力的认定、制定专门的电子证据法、完善档案法的相关规定、推广使用可信任的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制定电子文件管理单行条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文件 电子证据 证据地位 证据效力 证据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从立法上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民事诉讼证据制度
4
作者 袁兆春 李斌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30-32,共3页
论从立法上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民事诉讼证据制度袁兆春李斌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变革对整个民事诉讼制度的完善起到重大推动作用。在我国,为适应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纠正超职权主义民事诉讼制度的弊端,借鉴当今世界各国通行的... 论从立法上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民事诉讼证据制度袁兆春李斌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变革对整个民事诉讼制度的完善起到重大推动作用。在我国,为适应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纠正超职权主义民事诉讼制度的弊端,借鉴当今世界各国通行的民事诉讼证据制度,兼收大陆法系与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诉讼证据制度 民事诉讼制度 民事诉讼证据立法 民事诉讼法 证人出庭作证 司法实践 对方当事人 “新的证据 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证据的本质 被引量:12
5
作者 熊志海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70-76,共7页
“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 ,而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方能成为定案的根据。”这一法定命题存在着明显的逻辑和理论上的错误。从本质上说 ,证据并非事实 ,它就是、其实也只是证明案件待证事实的根据。证据既可以是一种客观存... “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 ,而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方能成为定案的根据。”这一法定命题存在着明显的逻辑和理论上的错误。从本质上说 ,证据并非事实 ,它就是、其实也只是证明案件待证事实的根据。证据既可以是一种客观存在 ,又可以是某种反映人的思想、认识、知识、经验的主观形态。证据是由法律规定的、与案件事实有着客观联系的证明根据。证据的本质属性只有关联性和法律规定性。明确证据只是证明的根据有利于推进诉讼程序的研究 ,有利于进一步明确证明责任 ,也有助于证据立法的不断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据立法 根据 案件事实 法律规定 定案 查证属实 诉讼程序 证明 命题 本质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述档案的法律证据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蒋冠 陈修锋 瞿良毅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44-45,48,共3页
在司法界。对证据立法的臻善一直是法学家们竭力研究的课题。证据立法的完善是关系到诉讼公正、司法公正重要的提前。笔者认为。口述档案是一种新型的法律证据。基于其独特的凭证价值,它在符合法定条件时,可以发挥法律凭证作用。
关键词 法律证据 口述档案 证据作用 证据立法 司法公正 诉讼公正 凭证价值 法定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传闻证据规则运作的程序背景 被引量:2
7
作者 田心则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85-92,共8页
任何一项证据制度都不是脱离于诉讼程序之外独立存在,二者不仅在一定的诉讼模式框架之内相互关连,而且彼此构成对方运作的制度背景。因此,唯有将分析的视域置于特定的诉讼程序背景之下方能洞察具体证据制度存在的因由及其运行方式的精... 任何一项证据制度都不是脱离于诉讼程序之外独立存在,二者不仅在一定的诉讼模式框架之内相互关连,而且彼此构成对方运作的制度背景。因此,唯有将分析的视域置于特定的诉讼程序背景之下方能洞察具体证据制度存在的因由及其运行方式的精妙之处。通过对传闻证据规则运作的程序背景的揭示,一方面旨在为证据法与程序法之间制度上的掩映与交错提供例释,另一方面则试图能够为目前正在积极进行刑事证据立法的我国总结出点滴可资借鉴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闻证据 传闻证据规则 直接言词原则 诉讼程序 证据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心证及证据规则的建构——以民事诉讼为中心 被引量:5
8
作者 甘德怀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1期57-61,共5页
伴随着诉讼制度由职权主义模式向当事人主义模式的转变 ,证据制度的发展方向体现在两方面 :一方面 ,摒弃传统的绝对客观真实论 ,相应地承认自由心证的价值 ,另一方面是建立、完善证据规则体系。在证据立法上 ,自由心证与证据规则应当兼... 伴随着诉讼制度由职权主义模式向当事人主义模式的转变 ,证据制度的发展方向体现在两方面 :一方面 ,摒弃传统的绝对客观真实论 ,相应地承认自由心证的价值 ,另一方面是建立、完善证据规则体系。在证据立法上 ,自由心证与证据规则应当兼顾 ,并恰当地加以衔接。在此基础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据规则 自由心证 职权主义模式 客观真实论 证据立法 诉讼制度 民事诉讼 建构 主导地位 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属拒证权浅见 被引量:6
9
作者 王桂芳 《湖北社会科学》 2005年第4期133-135,共3页
设立拒证权符合国际刑事诉讼发展趋势,符合人类最基本的人伦理念———人性,符合经济学帕累托效益原理。我国在未来刑事诉讼证据立法中增设亲属拒证权的同时,刑事实体法也要作相应的修改。并须注意以下几点:1、把亲属明确限定在近亲属... 设立拒证权符合国际刑事诉讼发展趋势,符合人类最基本的人伦理念———人性,符合经济学帕累托效益原理。我国在未来刑事诉讼证据立法中增设亲属拒证权的同时,刑事实体法也要作相应的修改。并须注意以下几点:1、把亲属明确限定在近亲属的范围内。2、明确拒证权内容,将其限定在拒绝提供和保守秘密的范围内。3、实体法上限定可行使拒证权的罪行的范围。4、其他一般普通犯罪的窝藏罪、包庇罪、伪证罪、毁证、妨碍作证罪对于近亲属犯该罪主罪的,刑法应有从轻或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的区别规定,但对于为自己取得利益或物质报偿为目的而藏匿犯罪近亲属者除外,即必须是出于亲情关系而为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拒证权 刑事诉讼 刑事实体法 妨碍作证罪 近亲属 发展趋势 效益原理 证据立法 减轻处罚 亲情关系 帕累托 经济学 限定 窝藏罪 包庇罪 伪证罪 犯罪 修改 罪行 刑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