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04篇文章
< 1 2 1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D-S证据理论的多智能体系统冲突数据融合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娜 刘静渝 +1 位作者 李皓然 夏晓峰 《重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34,共13页
多智能体信息融合(multi-agent information fusion,MAIF)系统主要面向多个智能体之间的信息融合、调节、交流和矛盾处理。研究针对数据高度冲突条件下的D-S证据理论失效问题,提出一种将重构的基本概率分配和信念熵相结合的多智能体系... 多智能体信息融合(multi-agent information fusion,MAIF)系统主要面向多个智能体之间的信息融合、调节、交流和矛盾处理。研究针对数据高度冲突条件下的D-S证据理论失效问题,提出一种将重构的基本概率分配和信念熵相结合的多智能体系统冲突数据融合方法。该方法使用重构的基本概率分配和信念熵修正证据的可靠性,获得更合理的证据,使用Dempster组合规则将证据进行融合得到结果,在2个实验中均得到了超过90%的置信度。实验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提高了MAIF系统辨识过程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概率分配 d-s证据理论 多智能体 信息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证据理论的多传感器燃爆判别方法
2
作者 卢峭峰 叶魏涛 +3 位作者 杨遂军 王志宇 王晓娜 叶树亮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127,共6页
准确判别燃爆状态是测量燃爆延滞期并计算爆发点参数的关键。针对单一传感器判别效果不佳、多个传感器判别结果相互冲突的问题,利用D-S(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对冲突证据进行联合判别。首先根据含能材料燃爆特性和爆发点测试原理,设... 准确判别燃爆状态是测量燃爆延滞期并计算爆发点参数的关键。针对单一传感器判别效果不佳、多个传感器判别结果相互冲突的问题,利用D-S(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对冲突证据进行联合判别。首先根据含能材料燃爆特性和爆发点测试原理,设计了基于温度和声音的联合判别装置;从实验数据出发,采用模型拟合提取温度特征值,以及声音信号最大值为声音特征值。其次,根据Sigmoid模型求解出BPA(Basic Probability Assignment)函数,并通过信度熵对可能存在冲突的BPA函数值进行预处理;最终,利用D-S证据理论进行燃爆状态联合判别。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有效提高了实验装置的鲁棒性和状态判别的置信概率,燃爆判别准确率达到了96.5%,优于温度、声音等单一传感器的判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融合 燃爆状态判别 d-s证据理论 冲突证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应变响应和D-S证据理论的复合材料结构损伤识别
3
作者 刘凌峻 单一男 +2 位作者 赵兴 周亮亮 曾旭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4-169,共6页
针对基于单一损伤指标的复合材料结构损伤识别容易受到干扰信息影响的问题,提出基于模态指标和数据融合的损伤识别方法。以正交各向异性碳纤维复合材料板为研究对象,使用其模态参数构建单一损伤指标,并基于D-S证据理论的数据融合方法构... 针对基于单一损伤指标的复合材料结构损伤识别容易受到干扰信息影响的问题,提出基于模态指标和数据融合的损伤识别方法。以正交各向异性碳纤维复合材料板为研究对象,使用其模态参数构建单一损伤指标,并基于D-S证据理论的数据融合方法构建融合指标。分别使用有限元方法和试验方法,对基于单一损伤指标和融合指标的结构损伤识别与定位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融合指标的损伤识别方法在单损伤及多损伤工况下,均能得到较高的损伤识别与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随机子空间法 应变模态 曲率 d-s证据理论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GA与增强D-S证据理论的工业过程故障检测
4
作者 魏淑娟 齐咏生 +2 位作者 刘利强 李永亭 高学金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3-521,共19页
针对复杂工业过程数据特征提取困难,且许多故障检测方法需要提前假设数据分布类型,故障检测泛化能力弱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信息增益自适应特征选择(IGA)方法与增强Dempster-Shafer (D-S)证据理论的工业过程故障检测算法。首先,通过决策... 针对复杂工业过程数据特征提取困难,且许多故障检测方法需要提前假设数据分布类型,故障检测泛化能力弱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信息增益自适应特征选择(IGA)方法与增强Dempster-Shafer (D-S)证据理论的工业过程故障检测算法。首先,通过决策树计算得到信息增益,利用交叉验证设定k值,自适应选择特征个数,实现数据降维和特征提取;之后,引入三元统计量监测组实现线性故障检测,同时采用自编码器、One-class SVM方法进行非线性故障监测;最后,使用增强D-S证据理论,通过一种新的综合指标,对改进后的加权平均证据体进行融合,修正基本概率分配(BPA)参数获得融合结果,得到更为可靠的检测结果。通过冷水机组数据和田纳西-伊斯曼(Tennessee-Eastman,TE)过程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IGA与增强D-S证据理论方法比单独的线性或非线性检测算法的准确率更高,鲁棒性更强,且使用场景不依赖于特定数据分布假设,适用范围灵活,可以有效应用于工业过程故障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增益 特征提取 证据理论 故障检测 工业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模型-改进D-S证据理论耦合的土石坝渗压安全评价
5
作者 夏进喜 聂俊坤 +4 位作者 庄志华 陈连映 马文涛 徐存东 韩文浩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4-190,共7页
针对传统评价方法中主观性较强和监测数据不确定性导致评价结果失真的问题,基于土石坝的实测数据建立了测点监控模型,以各测点残差为基础划分安全等级区间,结合云模型提取云特征值并计算云相似度,实现了单测点的局部安全评价。将云模型... 针对传统评价方法中主观性较强和监测数据不确定性导致评价结果失真的问题,基于土石坝的实测数据建立了测点监控模型,以各测点残差为基础划分安全等级区间,结合云模型提取云特征值并计算云相似度,实现了单测点的局部安全评价。将云模型的评价结果作为D-S证据理论的基本概率分配解决了其需要主观构建而导致的主观性问题;考虑到大坝评价等级的连续性,采用Wasserstein距离衡量证据间的冲突性,并结合信息熵理论分析证据的可用性,克服了多证据融合时存在的高冲突性和不确定性,增强了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将所建立的云模型-改进D-S证据理论耦合模型应用于宁夏刘家沟水库土石坝渗压安全评价,结果表明,2024年4-6月刘家沟水库土石坝的评价等级均为“正常”,与其他改进D-S证据理论的评价结果一致,且所建模型对“正常”的支持度最高,印证了该模型的适用性和优越性,研究可为土石坝的渗压安全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评价 云模型 改进d-s证据理论 Wasserstein距离 信息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D-S证据理论与深度学习的矿用电缆缺陷识别研究
6
作者 孟强 舒珊 +3 位作者 秦晓梅 郭振振 孔宁宁 刘瑞国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1-188,共8页
准确识别局部放电缺陷模式在矿用电缆的缺陷评估中至关重要,煤矿供电环境复杂,矿用电缆缺陷识别也尤为重要。因此提出了一种融合改进D-S证据理论与深度学习的方法,构建基于Efficientnet-b0和Resnet-18的深度学习识别模型用于提取矿用高... 准确识别局部放电缺陷模式在矿用电缆的缺陷评估中至关重要,煤矿供电环境复杂,矿用电缆缺陷识别也尤为重要。因此提出了一种融合改进D-S证据理论与深度学习的方法,构建基于Efficientnet-b0和Resnet-18的深度学习识别模型用于提取矿用高压电缆局部放电信号的关键特征并进行初步分类,引入D-S证据理论对单一模型的识别结果进行融合。针对证据冲突的情况,引入基尼不纯度改进D-S理论中的权重分配,从而提高矿用电缆缺陷识别的准确率。现场试验表明,融合后的模型平均识别率为94.2%,双模型融合的各项性能均比单一模型有所提高,有效提高了矿用电缆缺陷识别的准确度,为煤矿配电网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用电缆 局部放电 d-s证据理论 深度学习 模式识别 双模型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D-S证据理论的高冲突多信息融合方法研究
7
作者 刘素艳 乔一鸣 +2 位作者 董一林 赵健岭 马增强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328-3338,共11页
随着高速列车的发展,单一信号源难以全面反映故障状态,多信号故障诊断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多复杂信息融合的质量直接影响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的效果。为解决高冲突证据融合产生的悖论问题,使多信息融合结果更加准确可靠,提出一种改进D-S... 随着高速列车的发展,单一信号源难以全面反映故障状态,多信号故障诊断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多复杂信息融合的质量直接影响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的效果。为解决高冲突证据融合产生的悖论问题,使多信息融合结果更加准确可靠,提出一种改进D-S证据理论的高冲突多信息融合方法。首先,获取2种不同数据类型的传感信息(振动信号和电流信号),分别对单一类型的数据进行时域、频域及时频域的特征提取,得到30维的特征矩阵;采用核主成分分析法(kerne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KPCA)对特征提取的结果进行降维和最优特征的筛选,并采用深度置信学习网络(deep belief network,DBN)进行基本概率赋值函数(basic probability assignment,BPA)的转换,作为原始证据源;另外,进行多信息融合证据源的改进,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FAHP)和熵权法结合计算各个信息源的综合权重,完成证据源的修正。然后,通过李弼程提出的证据合成公式,提出新的融合决策合成规则,避免冲突证据概率的丢失,并通过对冲突证据的概率重新加权分配,提高合成结果的精准性和可靠性;最后,搭建实验平台并采用帕德博恩大学的轴承故障数据集进行实验验证,得出离散度评价融合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融合多种类型的状态特征信息,在相同故障等级下,改进后的D-S融合效果是改进前的5倍以上。该方法可应用于轴承故障诊断领域,有效提高多数据融合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故障诊断 信息融合 核主成分分析 熵权法 模糊层次分析法 证据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证据理论在空中目标识别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3
8
作者 余付平 黄益恒 +2 位作者 沈堤 李靖宇 房瑞跃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5-86,共12页
D-S证据理论作为一种多源信息融合工具,在空中目标识别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对D-S证据理论进行了概述;简要梳理了D-S证据理论在空中目标识别领域中的发展脉络,并提出应用中需要解决的三类关键问题;围绕上述问题,重点对该领域中的BPA... D-S证据理论作为一种多源信息融合工具,在空中目标识别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对D-S证据理论进行了概述;简要梳理了D-S证据理论在空中目标识别领域中的发展脉络,并提出应用中需要解决的三类关键问题;围绕上述问题,重点对该领域中的BPA获取、证据冲突度量、证据融合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最后,基于空域控制视角,对D-S证据理论在该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研究可为空中目标识别领域的理论发展和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中目标识别 d-s证据理论 BPA 证据冲突 证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证据理论的岩爆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高永涛 朱强 +1 位作者 吴顺川 王勇兵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4-251,共8页
为了有效预测岩爆,提出基于D-S证据理论的岩爆预测方法.首先,选取与岩爆发生相关的6个指标因素作为证据体,并通过模糊物元框架和正态型隶属度函数构建证据体的基本概率分配.然后,利用K均值将证据体分类,并提出簇内证据用传统方式融合而... 为了有效预测岩爆,提出基于D-S证据理论的岩爆预测方法.首先,选取与岩爆发生相关的6个指标因素作为证据体,并通过模糊物元框架和正态型隶属度函数构建证据体的基本概率分配.然后,利用K均值将证据体分类,并提出簇内证据用传统方式融合而簇间证据用权重方式融合的组合融合规则,以减轻高冲突证据融合的不利影响.最后,将模型应用在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2号竖井工程,且与经验方法对比.为了分析预测过程的不确定性和估计岩爆发生概率,采用蒙特卡洛模拟进行抽样仿真,并通过Spearman秩相关系数衡量输入指标的全局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输入指标在不同的岩爆案例的影响程度差异较大且方向不同;5个岩爆案例的发生概率在40.8%~70.1%之间.该模型表现出优异的预测分类性能,可为深埋地下工程岩爆预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岩爆预测 d-s证据理论 模糊物元 K均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证据理论的农作物气候品质预测方法研究:以晚熟杂交柑橘春见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付世军 李梦 +6 位作者 杨晓兵 何震 袁佳阳 刘书慧 徐越 卢德全 张利平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5期122-132,共11页
【目的】基于多源气象数据构建果实品质(糖含量等级)预测模型,为科学评价果实气候品质及深入挖掘农产品气候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晚熟柑橘春见果实为研究对象,利用多源数据融合技术、人工神经网络(BP神经网络、RBF神经网络和El... 【目的】基于多源气象数据构建果实品质(糖含量等级)预测模型,为科学评价果实气候品质及深入挖掘农产品气候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晚熟柑橘春见果实为研究对象,利用多源数据融合技术、人工神经网络(BP神经网络、RBF神经网络和Elman神经网络)和D-S证据理论,包括气象数据质量控制、特征选取、特征级融合、决策级融合4个步骤,构建基于多源气象数据的果实品质(糖含量等级)预测模型。【结果】春见果实品质预测模型采用BP神经网络预测结果总体准确率为87.50%,平均绝对误差(MAE)为0.150,均方根误差(RMSE)为0.447;RBF神经网络预测结果总体准确率为85.00%,MAE为0.175,RMSE为0.474;Elman神经网络预测结果总体准确率为87.50%,MAE为0.150,RMSE为0.447;D-S证据理论决策融合总体预测准确率达95.20%,分别较BP神经网络、RBF神经网络和Elman神经网络提升7.7百分点、10.2百分点和7.7百分点,MAE和RMSE分别为0.040和0.214,均明显降低。【结论】D-S证据理论决策融合后的果实品质预测准确率相比单一神经网络预测更高、误差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熟柑橘 春见 气候品质 多源数据融合 BP神经网络 RBF神经网络 ELMAN神经网络 d-s证据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证据理论改进AHP-熵权的流域洪涝灾害评估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苑希民 高瑞梅 +1 位作者 田福昌 侯玮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6,共8页
考虑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以及承灾体易损性,选取指标构建小清河流域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提出一种基于D-S证据理论的改进AHP-熵权法计算指标权重,求取洪涝灾害风险指数,运用自然断点分级法确定洪涝灾害风险等级,分析小... 考虑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以及承灾体易损性,选取指标构建小清河流域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提出一种基于D-S证据理论的改进AHP-熵权法计算指标权重,求取洪涝灾害风险指数,运用自然断点分级法确定洪涝灾害风险等级,分析小清河流域洪涝灾害风险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小清河流域洪涝灾害风险总体上表现出南低北高的趋势,其中高风险区和较高风险区分别占流域面积的8.7%和14.3%,主要分布在小清河干流以及主要支流两岸。所得评估结果同“利奇马”台风发生期间实际洪灾风险分布情况一致,对比证明基于D-S证据理论的改进AHP-熵权法优于AHP和熵权法,可为小清河流域防洪减灾决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证据理论 AHP 熵权法 洪涝灾害评估 小清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与D-S理论的多模态数据特征融合算法
12
作者 张燕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55-860,共6页
针对传统多模态数据特征融合算法存在融合效果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与D-S(Dempster-Shafer)理论的多模态数据特征融合算法.首先,在深度学习框架内,采用受限Boltzmann机(RBM)对多模态数据进行训练,根据数据的特性和任务需求,... 针对传统多模态数据特征融合算法存在融合效果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与D-S(Dempster-Shafer)理论的多模态数据特征融合算法.首先,在深度学习框架内,采用受限Boltzmann机(RBM)对多模态数据进行训练,根据数据的特性和任务需求,构建RBM模型结构进行多模态数据特征选择.其次,根据选取的特征选择计算同类模态数据之间的距离,确定信任函数,并设定阈值以删除异常数据,实现同类模态数据初步融合.最后,通过计算异类模态数据与不同等级特征之间的距离,确定异类数据的信任函数,结合D-S理论实现多模态数据特征融合.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纯度最高达1.0,标准化互信息最高达0.3,表明该算法可以获取精准的多模态数据特征融合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d-s理论 多模态数据特征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证据理论的配电网接地故障原因综合辨识模型 被引量:4
13
作者 胡云鹏 都成刚 +4 位作者 齐军 郑日红 阿敏夫 张浩 梁永亮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3-142,共10页
单相接地故障(single-phase-to-ground fault,SPGF)是配电网中最常见的故障,严重影响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准确辨识SPGF可以提高配电网接地故障处理的精细化水平。首先,从故障波形中提取能有效反映不同接地故障原因的多域特征组成... 单相接地故障(single-phase-to-ground fault,SPGF)是配电网中最常见的故障,严重影响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准确辨识SPGF可以提高配电网接地故障处理的精细化水平。首先,从故障波形中提取能有效反映不同接地故障原因的多域特征组成候选波形特征集,通过多元方差法分析波形特征与接地故障原因的相关性,筛选识别接地故障原因的有效特征;然后,分别设计基于极限学习机和支持向量机的故障原因辨识模型,利用Dempster-Shafer(D-S)证据融合理论对模型的识别结果进行融合,建立了接地故障原因综合辨识模型;最后,基于现场数据对所建立的综合辨识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综合辨识模型优于任何单一辨识模型,验证了该模型的优势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地故障原因 单相接地故障 极限学习机 支持向量机 d-s证据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F与D-S证据理论融合的多通道齿轮箱复合故障诊断 被引量:2
14
作者 贾舜宇 齐咏生 +2 位作者 魏淑娟 刘利强 李永亭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15-125,共11页
针对齿轮箱复合故障特征难于提取,诊断缺乏自动识别性,且单通道往往无法全面表征故障信息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随机森林与证据理论相融合的多通道齿轮箱复合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通过小波包变换对各通道复合故障信号进行分解,得到故障信号... 针对齿轮箱复合故障特征难于提取,诊断缺乏自动识别性,且单通道往往无法全面表征故障信息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随机森林与证据理论相融合的多通道齿轮箱复合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通过小波包变换对各通道复合故障信号进行分解,得到故障信号的特征向量;之后引入一种新的特征集组合框架构建针对不同故障的特征数据集,通过随机森林算法划分单个分类模型;接着综合考虑各分类模型,合成每个通道下的集成分类器,并提出一种新的迭代自更新策略不断完善分类器的性能;最后设计一种基于Lance距离的改进D-S证据理论算法,该算法采用Lance距离来度量各空间证据间的证据距离,并构造Lance矩阵,由此获得相似度矩阵来衡量各证据体间的相似程度和支持度,通过计算各通道的敏感度权重系数进行BPA修正,获得最终的诊断融合结果。通过齿轮箱试验平台进行算法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识别出复合故障中包含的每类故障,并能全面融合不同通道的故障冗余信息,实现齿轮箱复合故障的精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箱 复合故障 随机森林算法 多通道 证据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D-S证据理论选择性集成的边坡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化进 吴顺川 李兵磊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29-236,共8页
针对边坡稳定性预测算法选择困难和单个模型误判风险大的问题,建立了基于改进D-S证据理论选择性集成的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为边坡稳定性初步评价提供方法依据。基于边坡稳定性主要影响因素,通过极限平衡法构建了大型边坡稳定性评价数据... 针对边坡稳定性预测算法选择困难和单个模型误判风险大的问题,建立了基于改进D-S证据理论选择性集成的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为边坡稳定性初步评价提供方法依据。基于边坡稳定性主要影响因素,通过极限平衡法构建了大型边坡稳定性评价数据集。引入基于边界距离最小化的基学习器选择技术,提升选择性集成模型的泛化能力。提出了改进D-S证据理论融合基学习器信息,降低了选择性集成模型决策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解决了现有边坡稳定性评价模型易误判和结果非一致性问题。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改进D-S证据理论选择性集成方法无需复杂的数值建模与计算迭代过程,可直接客观地评判边坡稳定性状态,并从信息论角度给出边坡失稳概率。对比传统机器学习方法,该方法有效提高了边坡稳定性的预测准确率,同时降低了预测结果的不确定性,实现了速度快、精度高、稳健性好的广域尺度边坡稳定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性 d-s证据理论 集成学习 选择性集成 失稳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D-S证据理论的相控阵雷达作战效能评估 被引量:1
16
作者 郑丽莎 尹东亮 王旋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30-1336,共7页
针对相控阵雷达作战效能评估中战场环境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采用改进Dempster-Shafer(D-S)证据理论对其进行作战效能评估方法的优化。首先,通过构建相控阵雷达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明确评估指标并赋值权。其次,引入Kulsinski差异和模... 针对相控阵雷达作战效能评估中战场环境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采用改进Dempster-Shafer(D-S)证据理论对其进行作战效能评估方法的优化。首先,通过构建相控阵雷达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明确评估指标并赋值权。其次,引入Kulsinski差异和模糊熵方法,对传统的D-S证据理论进行改进,减少指标在融合过程中的融合权重不确定性的影响。最后,通过改进D-S证据理论对评估指标进行数据融合,建立评估准确性较高的相控阵雷达作战效能评估模型。通过算例验证分析,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减少融合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影响,可实现相控阵雷达作战效能评估的目的,提高作战效能评估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控阵雷达 Dempster-Shafer(d-s)证据理论 作战效能评估 Kulsinski差异 模糊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改进D-S证据的智慧水利网络安全态势评估方法
17
作者 夏卓群 周子豪 +1 位作者 邓斌 康琛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938-943,共6页
智慧水利是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行业和领域。网络安全态势评估技术的研究,为智慧水利的数据保护和网络安全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针对智慧水利网络模型特点以及基于单一D-S证据理论的网络安全态势评估模型中存在着主观依赖性、证... 智慧水利是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行业和领域。网络安全态势评估技术的研究,为智慧水利的数据保护和网络安全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针对智慧水利网络模型特点以及基于单一D-S证据理论的网络安全态势评估模型中存在着主观依赖性、证据冲突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D-S证据理论的智慧水利态势评估方法。首先,面对海量水利数据,使用深度自编码器对数据进行特征学习和过滤降维处理。然后,将处理后的数据交由深度神经网络进行二分类和多分类计算,并将结果融合,得出基本概率分配函数值,其将作为D-S证据理论的输入。最后,通过D-S证据理论的融合规则得到最终的网络安全态势评估结果。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态势评估模型,所提方法能够在提升客观性的情况下,保持较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水利 网络安全态势感知 d-s证据理论 深度自编码器 深度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证据理论的主动学习可靠性分析方法
18
作者 张哲 宝文礼 姚中洋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0-133,共14页
针对具有单个失效模式、认知不确定性和“黑箱”模型特点的可靠性分析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证据理论的主动学习可靠性分析方法,能够高效高精度地求解结构的可信度和似真度.通过证据理论对认知不确定性变量进行处理,抽取初始训练样本构建... 针对具有单个失效模式、认知不确定性和“黑箱”模型特点的可靠性分析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证据理论的主动学习可靠性分析方法,能够高效高精度地求解结构的可信度和似真度.通过证据理论对认知不确定性变量进行处理,抽取初始训练样本构建初始Kriging模型,将优化方法与主动学习过程相结合,实现在整个输入变量空间中搜索最佳训练样本,利用最佳训练样本对Kriging模型进行优化,通过优化后的Kriging模型代替功能函数,对未知点进行预测,以实现结构的可信度和似真度计算.该方法将优化方法与主动学习过程相结合,降低了传统方法搜索训练样本时对候选样本位置的约束,能够搜索到对Kriging模型优化效果更好的训练样本,提升了Kriging模型构建的效率和成功率.数值算例证明了该方法具有良好的计算效果,并将其应用于车辆正面碰撞的可靠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可靠性 可靠性分析 证据理论 “黑箱”问题 主动学习Kriging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理论和Markov链组合的桥梁性能退化预测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国俊 田里 +2 位作者 唐光武 毛建博 杜永峰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6-428,共13页
为准确预测桥梁性能退化,考虑到数据随机性和微小扰动发生状态跳跃,提出了一种D-S(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和Markov链组合的桥梁性能退化组合预测模型和性能退化率的概念.该模型基于指数平滑(exponential smoothing,ES)方法获得新的... 为准确预测桥梁性能退化,考虑到数据随机性和微小扰动发生状态跳跃,提出了一种D-S(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和Markov链组合的桥梁性能退化组合预测模型和性能退化率的概念.该模型基于指数平滑(exponential smoothing,ES)方法获得新的预测数据序列,并利用Markov链和D-S理论不断进行优化,从而实现桥梁性能退化的组合预测.实际工程的应用结果表明:性能退化率可以直观地表征在梁性能退化的速度.其次,该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54%,较于回归、灰色和模糊加权Markov链模型,精度分别提高了1.11%,0.88%和2.8%,而后验差比值为0.242,小于0.35;模型的标准差为9.021,相比其他模型分别减小了3.978,3.405和7.500,而变异系数为0.109,均小于其他模型,验证了组合预测模型在精度和稳定性方面的优越性,可为在役桥梁结构性能退化预测与维护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性能退化预测 d-s证据理论 MARKOV链 组合预测模型 桥梁性能退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尺度信息系统下基于证据理论的三支多属性决策建模
20
作者 李瑞 张超 李德玉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082-2089,共8页
多尺度信息系统为智能决策提供多个粒度层次的数据信息.本文旨在克服单尺度信息系统的局限,改进三支决策的主观性缺陷,并解决D-S证据理论在处理高度冲突证据时的矛盾问题,进而探索三支多属性决策方法.首先,提出基于熵权法的多尺度信息... 多尺度信息系统为智能决策提供多个粒度层次的数据信息.本文旨在克服单尺度信息系统的局限,改进三支决策的主观性缺陷,并解决D-S证据理论在处理高度冲突证据时的矛盾问题,进而探索三支多属性决策方法.首先,提出基于熵权法的多尺度信息系统融合模型,以综合考虑各尺度的重要性.其次,将灰色关联度融入TOPSIS法,获取备选方案的评价值,并作为三支决策的条件概率.然后,利用D-S证据理论和信息散度融合三支决策的多组阈值,以获得最终决策结果.最后,通过高等教育综合评估数据集验证该方法在人才评价中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本文模型丰富了多尺度信息系统、三支决策、证据理论和信息散度的理论,并有效降低了多属性决策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计算 多尺度信息系统 三支决策 d-s证据理论 信息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