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行政证据形式的探讨
1
作者 李牧 杨峻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118-121,共4页
行政证据是一种独立的证据制度,是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中经常运用的一种证据,应有其独立、统一的证据形式。目前,学界及立法部门对行政证据的形式并没有统一的认识,本文就行政证据的形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 行政证据 行政诉讼 证据形式 证据制度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刑事诉讼证据形式来源的合法性
2
作者 杨力 《学海》 1999年第1期85-88,共4页
在证据理论领域,已有学者开始冲破传统刑事诉讼法学关于证据作用观点的范囿,将证据作用从控诉与辩护职能的简单界定发展到更精确地涵盖控诉、辩护与定案三种职能,从而将证据划分为控诉证据、辩护证据和定案证据三种。定案证据是审判... 在证据理论领域,已有学者开始冲破传统刑事诉讼法学关于证据作用观点的范囿,将证据作用从控诉与辩护职能的简单界定发展到更精确地涵盖控诉、辩护与定案三种职能,从而将证据划分为控诉证据、辩护证据和定案证据三种。定案证据是审判人员在经过双方当庭质证和辩论之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证据 控诉证据 合法性 证据理论 证据能力 证据形式 辩护证据 被告人供述 定案证据 审判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诉讼证据存在形式的信息解读——兼论电子证据的性质及其归属 被引量:9
3
作者 熊志海 王莉 《重庆社会科学》 2006年第1期86-90,共5页
关于诉讼证据的存在形式,目前尚无统一的观点,尤其是电子证据出现以后,这一问题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试从证据是案件事实信息的载体这一角度,以事实信息的载体作为划分证据存在形式的标准,通过对各种事实信息载体的分析,将证据的存... 关于诉讼证据的存在形式,目前尚无统一的观点,尤其是电子证据出现以后,这一问题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试从证据是案件事实信息的载体这一角度,以事实信息的载体作为划分证据存在形式的标准,通过对各种事实信息载体的分析,将证据的存在形式分为物的证据存在形式和人的证据存在形式,并最终得出电子证据是物的证据存在形式的一种,而不是一种独立的证据存在形式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实信息 物的证据存在形式 人的证据存在形式 电子证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证据法定形式的中国模式 被引量:6
4
作者 杨蕾 刘万奇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0-46,共7页
证据法定形式是证据法的基础和核心,就刑事诉讼而言,我国立法规定的七种法定形式不仅具体规定杂乱、无序,部分证据形式还相互交叉、包容,个别证据法定形式的外延甚至还有遗漏,从根本上说,这都是由于划分标准的不合理所致。同时,体系的... 证据法定形式是证据法的基础和核心,就刑事诉讼而言,我国立法规定的七种法定形式不仅具体规定杂乱、无序,部分证据形式还相互交叉、包容,个别证据法定形式的外延甚至还有遗漏,从根本上说,这都是由于划分标准的不合理所致。同时,体系的封闭性使得现有证据法定形式规定在面临新型证据时往往不置可否,处境十分尴尬。如此多的问题和漏洞只能靠大改来解决。赋予证据法定形式体系以足够的开放性,重拾合理的划分标准,补充和完善各证据法定形式应有的内涵和外延,并按一定顺序严谨、规范的排列,从而实现对刑事证据法定形式的科学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据法定形式 划分标准 立法体例 封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证据的刑事诉讼应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28
5
作者 倪春乐 陈博文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7-49,共13页
随着犯罪结构的变迁,大数据证据应用于刑事司法的证明效用愈发显著,成为证据规则转型的契机。大数据证据的认识论强调以数据相关性为核心,以镜像论为证明基点,通过司法真实的事实认知实现大数据侦查路径下案件事实的因果关系证明。但由... 随着犯罪结构的变迁,大数据证据应用于刑事司法的证明效用愈发显著,成为证据规则转型的契机。大数据证据的认识论强调以数据相关性为核心,以镜像论为证明基点,通过司法真实的事实认知实现大数据侦查路径下案件事实的因果关系证明。但由于大数据证据相关规范仍处于空白,理论与实务对大数据证据的种属定位众说纷纭。基于大数据证据的独特性和证明的法理基础,通过对大数据证据与法定证据种类的对比剖析,明确了大数据证据独立的证据地位。在诉讼应用的语境下,大数据证据以融合性证据方法发挥证明作用,针对大数据证据可能造成控辩“权力—权利”失衡的风险,应当构建对等性权利保障,实现大数据证据的贯通式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证据 证据形式 融合性证据方法 整体证明 程序权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法证据排除第一案”二审的若干证据法问题评析 被引量:7
6
作者 纵博 《法治研究》 2013年第5期118-124,共7页
在章国锡受贿案的二审中,除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外,还有其它几个证据法问题值得进行研判。对于检察机关一审故意不提交的证据,在特定情形下可予以失权制裁;对于因疏忽或客观原因而未能在一审提交的证据,原则上允许在二审提交,但也有一些例... 在章国锡受贿案的二审中,除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外,还有其它几个证据法问题值得进行研判。对于检察机关一审故意不提交的证据,在特定情形下可予以失权制裁;对于因疏忽或客观原因而未能在一审提交的证据,原则上允许在二审提交,但也有一些例外。在一、二审过程中,对于检察机关来回变更证据形式要进行必要的限制,尤其要限制从最优证据形式变更为次级证据形式。在控方证据不充分的情况下,法官应妥善履行调查义务,只有在进行必要的调查之后依然无法形成被告人有罪的心证时,方可按疑罪从无原则宣告无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法证据排除第一案 失权 变更证据形式 调查义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档案证据在民事诉讼中的运用规则
7
作者 俞亮 张驰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2-23,共2页
通常认为,证据就是能够用来证明特定事实的方式和手段,其之所以能够发挥证明作用,就在于它能够记录、保存和重现特定事实发生时的相关信息,而档案作为历史记录,无疑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证据形式。不过,任何证据只有在符合法律规定的... 通常认为,证据就是能够用来证明特定事实的方式和手段,其之所以能够发挥证明作用,就在于它能够记录、保存和重现特定事实发生时的相关信息,而档案作为历史记录,无疑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证据形式。不过,任何证据只有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下才能在诉讼中得到充分、有效的运用,笔者在此略探有关档案证据在民事诉讼中的部分运用规则,以求指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据形式 民事诉讼 运用规则 历史记录 法律规定 特定 证明 档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书证复制件的证据效力 被引量:9
8
作者 洪冬英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7-154,共8页
书证是诉讼尤其是民事、行政诉讼中最常运用的证据种类。现行法定证据种类中书证与其他证据种类发生重叠交叉,应重新厘定书证的内涵与外延。书证复制件在诉讼中也频繁出现,复制内容准确、复制方法科学形成的均是书证复制件。书证复制件... 书证是诉讼尤其是民事、行政诉讼中最常运用的证据种类。现行法定证据种类中书证与其他证据种类发生重叠交叉,应重新厘定书证的内涵与外延。书证复制件在诉讼中也频繁出现,复制内容准确、复制方法科学形成的均是书证复制件。书证复制件的证据效力应从形式证据效力和实质证据效力来考量,法律应对书证复制件规定较为宽松的形式证据效力,对某些特殊的书证复制件由法律推定为具有与原件同等的实质证据效力。在法律没有规定的情况下书证复制件的实质证据效力由法官以利益平衡的原则进行自由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证 书证复制件 证据效力 形式证据效力 实质证据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刑事诉讼证据——视听资料
9
作者 王丹群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2期17-18,共2页
浅议刑事诉讼证据——视听资料●王丹群视听资料作为刑事诉讼的一种证据形式,已由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加以明确规定,这是对我国刑事诉讼证据体系的重要补充,同时也给刑事诉讼证据的收集与认定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的刑诉法实施之... 浅议刑事诉讼证据——视听资料●王丹群视听资料作为刑事诉讼的一种证据形式,已由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加以明确规定,这是对我国刑事诉讼证据体系的重要补充,同时也给刑事诉讼证据的收集与认定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的刑诉法实施之际,本文仅就此规定略谈己见。一、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证据 视听资料 《刑事诉讼法》 证据形式 证据体系 刑诉法 修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一种新的刑事证据——视听资料
10
作者 周农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3期17-21,共5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录音录相设备和电子计算机等的使用日益普及,一种不同于刑事诉讼法第31条所列6种证据的新的证据形式——视听资料应运而生,并在诉讼中被运用得愈来愈广泛,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可以想见。
关键词 视听资料 案件事实 证据形式 诉讼证据 电子计算机 被告人口供 司法实践 证人证言 录音 被害人陈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诉讼证据的客观性——与肖胜喜同志商榷
11
作者 黄耀祖 《政治与法律》 1985年第4期40-41,共2页
《政治与法律》一九八四年第一期发表了肖胜喜同志的《谈谈证据的特性》一文(以下简称肖文),读后感到有所启发,但对肖文认为证据是主、客观的统一的观点,我不能苟同,认为它存在着四个混淆之处: 一、混淆了客观和主观、存在与意识的关系... 《政治与法律》一九八四年第一期发表了肖胜喜同志的《谈谈证据的特性》一文(以下简称肖文),读后感到有所启发,但对肖文认为证据是主、客观的统一的观点,我不能苟同,认为它存在着四个混淆之处: 一、混淆了客观和主观、存在与意识的关系。证据是客观的还是主、客观统一的问题,这在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一条作了规定:“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它指明了证据是客观存在的(或称客观性)和案件有关联(或称关联性)的一切事实。证据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的事实,而不是肖文所说的证据是主客观统一的东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集证据 客观性 诉讼证据 司法人员 客观存在 刑事诉讼法 主客观统一 证据形式 证据材料 客观事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谈证据的特性
12
作者 肖胜喜 《政治与法律》 1985年第4期37-39,共3页
一、关于证据的第一性或第二性的问题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客观世界是第一性的,人的意识是第二性的。证据,作为诉讼中定案的根据,既不是第一性的,也不是第二性的,既不是完全的客观实在,也不是纯粹的主观想象,而是主观见之于客观,人们的思维... 一、关于证据的第一性或第二性的问题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客观世界是第一性的,人的意识是第二性的。证据,作为诉讼中定案的根据,既不是第一性的,也不是第二性的,既不是完全的客观实在,也不是纯粹的主观想象,而是主观见之于客观,人们的思维正确地反映客观存在的结果,是主客观的同一体。黄耀祖同志与我商榷的文章(以下简称黄文)引用了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即“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以说明证据是客观的,而不是主客观的统一体。我认为,刑诉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恰好说明了证据是主客观的统一体。因为这里所说的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据制度 辩证唯物主义 主客观 客观存在 第二性 司法人员 证据形式 证据材料 统一体 诉讼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行政诉讼证据规则的特殊性
13
作者 刘红柳 《湖南教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46-48,共3页
关键词 行政诉讼 证据规则 举证责任 期限 证据种类 证据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诉讼证据理论杂谈
14
作者 宋世杰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1期109-111,共3页
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指导,对诉讼证据中的基本理论问题,即什么是证据及证据的本质特征和属性等,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分折,并作出了颇有见地的论证。
关键词 证据事实 诉讼证据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案件事实 实质证据 客观真实性 形式证据 存在决定意识 花生壳 客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视听资料及其审查判断 被引量:1
15
作者 曾洁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2期100-102,共3页
视听资料作为独立证据形式引入刑事诉讼,顺应了当代科技的发展趋势。然而,以往对视听资料的定义、基本特征、分类及其审查判断方法的认识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只有从视听资料的记录方式上而不是从视听资料的表现形式上认识视听资料,并... 视听资料作为独立证据形式引入刑事诉讼,顺应了当代科技的发展趋势。然而,以往对视听资料的定义、基本特征、分类及其审查判断方法的认识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只有从视听资料的记录方式上而不是从视听资料的表现形式上认识视听资料,并把记录方式作为分类标准才能较为科学地解决视听资料一系列问题,并真正发挥视听资料在诉讼实践中独立证据形式的独特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听资料 审查判断 证据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浆作用对海底热液系统物质的贡献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侠 翟世奎 +2 位作者 于增慧 王淑杰 蔡宗伟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53-161,共9页
系统地总结分析了国内外关于岩浆作用对热液系统物质贡献的证据和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岩浆作用对热液系统物质贡献的主要形式,并对近期研究工作的主要方向进行了探索性分析。提出岩浆作用对热液系统物质贡献的形式除了传... 系统地总结分析了国内外关于岩浆作用对热液系统物质贡献的证据和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岩浆作用对热液系统物质贡献的主要形式,并对近期研究工作的主要方向进行了探索性分析。提出岩浆作用对热液系统物质贡献的形式除了传统的岩-水反应外,还有岩浆后期热液及挥发性组分直接进入的途径(形式);对海底热液活动系统的研究工作近期应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1)利用新近发展的高新技术,强化矿物及包裹体的原位微区分析,获取更加精细的矿物形成过程中的原始信息。(2)非传统稳定同位素的开发应用,为解决悬而未决的科学问题发展新的技术手段。(3)进一步发展完善岩浆作用对热液系统物质贡献的理论模型,更加贴近实际地定量评价岩浆作用对热液系统的物质贡献。上述工作,无疑对推进海底热液活动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热液活动 岩浆作用 物质贡献 证据形式 近期研究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做好现场检查笔录
17
作者 王海滕 《农机质量与监督》 2005年第2期40-40,共1页
关键词 行政执法 《现场检查笔录》 法制工作 证据形式 客观性 真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