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检察人员证据展示制度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张霞
-
机构
山东大学法学院
-
出处
《政法论丛》
2000年第6期13-16,共4页
-
文摘
我国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引入了英美对抗制的起诉书一本主义 ,大大缩小了检察官向法庭移送案卷的范围 ,使得辩护方无法获得对检察官掌握的证据进行全面查阅的机会 ,由于未能确立相应的配套制度———证据展示制度 ,于是出现了种种实际效果上的缺陷 ,使设计者的美好构想不能够兑现于制度运行的实际。本文在对英美的证据展示制度作分析和比较的基础上对我国建立证据展示制度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证 ,并提出了有关的设想。
-
关键词
证据展示
起诉书一本主义
证据展示的必要性
证据展示的范围
-
分类号
D926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浅议刑事诉讼证据展示制度在我国的确立
被引量:3
- 2
-
-
作者
许志
-
机构
西北政法学院
-
出处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9-53,共5页
-
文摘
随着中国刑事诉讼制度的改革,建立中国自己的刑事诉讼证据展示制度已经提到议程上。应当借鉴国外的立法和司法实践,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构建中国的证据展示制度。
-
关键词
刑事诉讼
证据展示
必要性
制度构建
-
分类号
D925.204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
-
题名试论我国刑事证据展示制度的构建
被引量:1
- 3
-
-
作者
柯佳敏
-
机构
重庆师范大学
-
出处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37-39,共3页
-
文摘
文章分析、论述了我国刑事证据展示的立法及存在的问题,并就完善刑事证据展示主体、阶段、范围、程序及法律责任等项内容,提出了构建我国的刑事证据展示制度的探索性思考。
-
关键词
刑事
证据展示
问题
制度
构建
-
分类号
D920.4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刑事诉讼中的证据展示制度
- 4
-
-
作者
张竹英
-
机构
广东佛山广播电视大学
-
出处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42-146,共5页
-
文摘
作为以控诉方与辩护方进行信息交换为内容的一种刑事审判准备程序,证据展示问题正在引起理论界与实务界的关注。本文在梳理了证据展示制度方面的若干基本概念和考察了我国部分地区司法机关的初步实践的基础上,从宏观上提出了构建我国证据展示制度的基本思路。
-
关键词
刑事诉讼
证据制度
证据展示
证据开示
-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
-
题名论我国刑事诉讼证据信息展示制度的设置
- 5
-
-
作者
刘会霞
-
机构
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
-
出处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93-94,共2页
-
文摘
在我国目前的刑事诉讼模式下探讨证据信息展示制度,应该说主要是设置的技术问题。笔者认为,控、辩双方是当然的展示主体,包括被告人,法官应当主持展示并裁决展示争议;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律师之外的其他辩护人、犯罪嫌疑人则不应该成为展示的主体。展示程序的设计应依托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现有规定,在移送起诉之后、通知开庭之前,按照法定展示、申请展示和命令展示三种情形分别展开。
-
关键词
刑事诉讼证据信息展示
制度因素
制度运作
-
分类号
D925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
-
题名视听资料的证据能力及采信规则
被引量:17
- 6
-
-
作者
郭美松
-
机构
西南政法大学
-
出处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1-45,共5页
-
文摘
视听资料在我国是一种独立的证据种类 ,它对民事案件过程的再现具有其他证据种类无法比拟的特性。但是 ,视听资料本身又包含有易被伪造、篡改的先天不足 ,瑕疵视听资料 (包括非法视听资料 )的证据能力该如何判断 ?视听资料在司法实践中的采信规则该如何把握 ?等问题 ,都是我们要面对且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主要就视听资料的证据能力及采信规则进行一番探讨 。
-
关键词
视听资料
证据能力
采信规则
证据种类
证据制度
非法证据
证据展示制度
-
Keywords
audiovisual reference material
credibility
illegal evidence
rules of admissibility
-
分类号
D915.13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D925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
-
题名论庭前证据调查准备
被引量:14
- 7
-
-
作者
万毅
-
机构
四川大学法学院
-
出处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6-178,共13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刑事庭审证据调查规则研究”(项目批准号:16AFX01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庭前证据调查准备是一套在法官主持下,以庭前会议为作业平台,内含了控、辩、审三方互动合作及对抗而形成的一系列诉讼行为的诉讼工作机制,其关系着庭审实质化改革的效果。证据展示是庭前证据调查准备的基础与前提,包括了以"重要者优先"为原则的展示顺序,以控、辩双方为主的展示主体以及拟在庭审中出示的证据为限的证据展示内容。庭前调查准备的核心与内容涵括整理证据和归纳争点两部分。其中,整理证据是在遵循"表态而不论证""补漏而不辩真""说明而不证明"三项标准的基础上对证据的种类、证据形式、证据来源、拟证明的对象和内容及人证出庭名单进行梳理。而归纳争点即是法官在进行证据整理后以此为基础归纳案件争点,便于庭审时以争点为庭审实质化审理的重点。争点可依其自然形成之状态划分为证据争点、事实争点与法律争点。此外,庭前证据调查准备亦涵盖调查新证据与排除非法证据两个专门事项。
-
关键词
庭审实质化
证据调查
证据展示
证据整理
争点
庭审调查
-
Keywords
substantiation of court hearing
evidence investigation
evidence presentation
collation of evidence
differences
trial evidence investigation
-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
-
题名试论审前证据的立法缺陷及完善
- 8
-
-
作者
李柏安
张遂
-
机构
湘潭大学法学院
-
出处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3期102-104,共3页
-
文摘
“证据突袭”和“先定后审”是当今民事审判中存在的两大疑难病症,之所以长期难以治愈,根源在于审前证据立法存在缺陷。完善审前证据立法可采取两条途径:其一是建立证据展示制度,其二是廓清当事人举证责任和法院依职权调取证据的职责。
-
关键词
证据突袭
先定后审
证据展示
举证责任
-
分类号
D925.1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
-
题名电子数据搜查、扣押的法律规制
被引量:99
- 9
-
-
作者
陈永生
-
机构
北京大学法学院
-
出处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1-127,共17页
-
文摘
我国2012年修正的《刑事诉讼法》将电子数据增列为证据的法定种类,这要求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界对电子数据的相关问题,如电子证据的搜查与扣押,出示与质证,审查判断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与传统证据相比,电子数据具有以下四大特征:存储内容的海量性、形态的易变性、变动的可察觉性以及内容的难以直接感知性。电子数据的以上特征对电子数据的搜查、扣押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首先,在搜查、扣押之前,侦查机关必须申请司法机关签发令状;在搜查、扣押过程中,无论是对电子设备的搜查、扣押还是此后对电子设备中存储的电子数据的进一步搜查,都必须受到令状原则有关合理根据和特定性要求的约束。其次,侦查机关搜查、扣押电子数据之后,必须允许辩护方对被搜查、扣押的电子数据进行查看、审查和复制,从而防止侦查机关滥用权力,保护辩护方的合法权利。另外,为保障电子数据的客观性和原始性,还必须建立严密的证据保管链制度。我国在以上方面都存在严重问题,在有些方面甚至完全空白,立法机关在未来修正《刑事诉讼法》时必须进行完善与重构。
-
关键词
电子数据
特征
令状原则
证据展示
证据保管链
-
Keywords
electronic data
characteristics
writ principle
evidence discovery
chain of custody
-
分类号
DF73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
-
题名论对美国刑事程序之借鉴
被引量:12
- 10
-
-
作者
徐静村
冯继洁
-
机构
西南政法大学
-
出处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1-7,共7页
-
文摘
我国刑诉法修正案颁布后,学术界对刑事诉讼的理论研究空前活跃,这说明程序法对于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性已受到广泛而热切的关注,许多真知灼见也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刑事程序制度。但是,在刑事诉讼理论研究中,有两个突出的现象值得注意:一是言必称美国,似乎我国刑...
-
关键词
被告人
刑事程序
检察官
刑事诉讼法
大陪审团
证据展示制度
法官
当事人主义
刑事案件
检察机关
-
分类号
D971.24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刑事庭前准备程序的反思与重构
被引量:8
- 11
-
-
作者
刘晶
-
机构
武汉大学法学院
-
出处
《东方法学》
CSSCI
2014年第3期129-138,共10页
-
基金
201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刑事程序法的功能研究"(项目编号:12CFX04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我国刑事庭前准备程序一直附属于正式的审判程序,为法学界及实务界所忽视。虽然新《刑事诉讼法》在该阶段增加了庭前会议制度,但是庭前会议仅仅是"了解意见,听取情况",没有法律效力,故而庭前准备程序被严重虚置化。解决问题的出路短期在于由立案庭法官担任预审法官,预审法官主持庭前公诉审查和庭前会议程序,避免庭前预断,同时赋予庭前会议法律效力以及完善其证据展示、争点整理以及程序分流的功能;长期在于将控辩平等、公诉规制、司法审查等现代刑事诉讼理念全面地贯彻到庭前阶段中,并且改变长期以来庭前准备程序附属于庭审程序以及过于偏重惩罚犯罪的刑事司法理念。
-
关键词
庭前准备
庭前会议
公诉审查
证据展示
争点整理
程序分流
-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
-
题名西方质证制度的比较和借鉴
被引量:3
- 12
-
-
作者
施延亮
-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法商学院
-
出处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5-12,共8页
-
文摘
质证是指在案件审理过程中,质证主体与被质证主体之间,对出示的证据提出质疑、辩论、核实,由审判人员确认该证据的证明力的诉讼活动。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由于历史、地理、文化等诸环境的差异,导致在质证制度上有许多特点。如证据开示规则、询问规则,关联性规则和可采性规则等。通过对这些规则的比较,找出我国质证制度的不足,从而有所借鉴。又如审前的证据展示,证人的出庭作证,当事人之间的交叉询问,关联性规则的确认以及可采性规则的设置等。
-
关键词
证据展示规则
询问规则
防止法则
西方质证制度
比较研究
经验借鉴
关联性规则
可采性规则
-
Keywords
cross - examination, rule, comparison, reference
-
分类号
D915.13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D925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
-
题名面对新挑战的理性抉择——英国刑事诉讼的改革
被引量:2
- 13
-
-
作者
周欣
-
机构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
出处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5-41,共7页
-
文摘
如何平衡讯问权和沉默权二者关系直接反映着一个国家的诉讼理念与价值取向。英国面对积极控制犯罪与有效保障人权的抉择,选择了制约公权、限制私权的方案,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刑讯逼供问题。英国对羁押制度进行重构,有效遏制了羁押过程中侵犯人权的现象。强调证据展示的双向性与对等性。并选择了公正和效率兼顾的“量刑打折”制度。
-
关键词
讯问权
沉默权
羁押制度
证据展示
量刑打折
-
分类号
D956.15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起诉书一本主义”与我国的起诉与受理制度
被引量:2
- 14
-
-
作者
王洪光
-
机构
安徽大学法学院
-
出处
《学术界》
CSSCI
1998年第4期46-50,共5页
-
-
关键词
起诉书一本主义
起诉与受理
主要证据复印件
证据展示制度
检察官
检察院
辩护律师
庭审前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刑诉法
-
分类号
D925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
-
题名论律师刑事诉讼权利的立法完善
- 15
-
-
作者
乔金茹
-
机构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2000年第6期101-103,共3页
-
文摘
1997年 1月 1日施行的《刑事诉讼法》拓展了律师参与刑事诉讼的空间 ,赋予了律师新的权利 ,但对律师权利的行使限制太多 ,使律师辩护时无所适从。本文就律师的会见难、取证难、阅卷难等问题涉及到的有关法条内容予以展示分析 ,并结合国外有关律师权利的规定和我国的司法现状 。
-
关键词
律师
刑事诉讼
权利
立法完善
律师法
调查取证权
证据展示制度
执业豁免制
-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
-
题名行政诉讼庭前准备程序研究
被引量:3
- 16
-
-
作者
胡子君
姚合平
-
机构
河北大学人文学院
-
出处
《求实》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92-93,共2页
-
-
关键词
行政诉讼
案件
民告官
庭前准备程序
庭审
当事人
证据材料
证据资料
庭前证据展示
-
分类号
D925.3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
-
题名借鉴日本起诉状一本主义改革我国公诉运行机制
被引量:2
- 17
-
-
作者
谭存灵
-
出处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2-24,共3页
-
文摘
借鉴日本起诉状一本主义改革我国公诉运行机制谭存灵起诉状一本主义是当事人主义诉讼在公诉方式方面与职权主义相区别的重要标志,我国刑事诉讼结构属于职权主义类型,因此,公诉程序不采取起诉状一本主义,而实行“全案移送”制度,法庭以公诉移送的资料为基础定罪判刑。...
-
关键词
起诉状一本主义
检察机关
运行机制
辩护律师
被告人
日本
刑事诉讼法
证据展示制度
起诉书
证据材料
-
分类号
D925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
-
题名论我国刑事审判价值目标模式的改革与完善
- 18
-
-
作者
杜宝庆
-
出处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62-65,共4页
-
文摘
论我国刑事审判价值目标模式的改革与完善杜宝庆一刑事审判价值目标模式改革与完善的基本原则(一)公正性原则诉讼制度的生命基础在于它的公正性;离开公正性,刑事审判价值实现几乎成为不可能,因为公正在相当程度上更直接地体现着平等和法律正义。因此,现代各国诉讼立...
-
关键词
刑事审判价值
目标模式
刑事审判程序
合议庭
内部权力结构
辩论原则
法官
证据展示制度
刑事裁决
控辩双方
-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
-
题名进口饲料添加剂标签面临整改
- 19
-
-
-
出处
《中国牧业通讯》
2004年第13期4-4,共1页
-
-
关键词
中国
进口饲料添加剂标签
现场展示证据
通报程序
-
分类号
F326.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