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建立民事诉讼庭前证据交换制度 被引量:7
1
作者 韩珺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2-58,共7页
我国法律环境的现实状况表明构建庭前证据交换制度决不可照搬西方国家的规定。法律环境的内在制约决定了我国该项制度的构建必然体现过渡性、阶段性 ,不可能一蹴而就 ,只能随着经济的发展、民众法律意识的提高、律师职业的发达及法律援... 我国法律环境的现实状况表明构建庭前证据交换制度决不可照搬西方国家的规定。法律环境的内在制约决定了我国该项制度的构建必然体现过渡性、阶段性 ,不可能一蹴而就 ,只能随着经济的发展、民众法律意识的提高、律师职业的发达及法律援助制度等配套措施的健全而逐步调整完善 ,最终达到当事人充分举证、交换证据 ,而法官完全中立裁判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诉讼 庭前证据交换制度 证据制度 中国 法律环境 举证时限 书记官 操作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证据交换制度初探 被引量:3
2
作者 程政举 《政法论丛》 CSSCI 1997年第4期19-22,共4页
证据交换制度初探程政举证据交换,是指在诉讼中,一方当事人自愿地或按照审判人员的指令把与争议有关的所有证据交给对方的一种证据制度。证据交换制度也是学者们探讨的审判方式改革的问题之一,本文就此略陈管见,以求同仁指教。一、... 证据交换制度初探程政举证据交换,是指在诉讼中,一方当事人自愿地或按照审判人员的指令把与争议有关的所有证据交给对方的一种证据制度。证据交换制度也是学者们探讨的审判方式改革的问题之一,本文就此略陈管见,以求同仁指教。一、建立证据交换制度的必要性目前,在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方当事人 证据交换制度 证据制度 诉前证据 审判人员 人民法院 当事人陈述 证人证言 诉讼中 仲裁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民事诉讼证据交换制度的思考 被引量:2
3
作者 孙结才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05年第1期50-53,共4页
证据交换制度是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中引入的新生事物 ,该制度的引入有利于民事诉讼中程序公正与效率理念的实现。本文主要对该制度在我国出台的历史背景及现实价值、实施现状及原因、完善举措结合司法实践进行分析。
关键词 《民事诉讼法》 证据交换制度 民事审判 中国 司法公正 诉讼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证据交换制度初探 被引量:1
4
作者 程政举 《中州学刊》 CSSCI 1997年第S1期59-62,共4页
证据交换制度初探程政举证据交换,是指在诉讼中,一方当事人自愿地或按照审判人员的指令把与争议有关的所有证据交给对方的一种证据制度。证据交换也是学者们探讨的审判方式改革的问题之一,本文就建立证据交换制度的必要性,证据交换... 证据交换制度初探程政举证据交换,是指在诉讼中,一方当事人自愿地或按照审判人员的指令把与争议有关的所有证据交给对方的一种证据制度。证据交换也是学者们探讨的审判方式改革的问题之一,本文就建立证据交换制度的必要性,证据交换的方式,证据交换的范围等方面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方当事人 证据交换制度 调查证据 诉讼代理人 诉前证据 人民法院 诉讼中 民事诉讼法 审判人员 证人证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事证据庭前交换制度的理性思考 被引量:3
5
作者 石华琴 陈云涛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04年第3期111-114,共4页
司法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正义 ,司法程序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对于司法目的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诉讼中的证据交换制度则是司法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本文运用比较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方法 ,结合英美法系国家民事证据制度的发展趋势 ,分析探讨了... 司法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正义 ,司法程序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对于司法目的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诉讼中的证据交换制度则是司法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本文运用比较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方法 ,结合英美法系国家民事证据制度的发展趋势 ,分析探讨了我国民事证据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程序制度 证据交换制度 民事证据 司法公正 证据开示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中设立“发现程序”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高宏贵 周丹慧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6-50,共5页
文章阐述了“发现程序”的由来、含义及其利弊 ,剖析了我国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的现状 ,论述了在我国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中设立发现程序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并就如何设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发现程序提出了一些见解。笔者认为 :我国在立法... 文章阐述了“发现程序”的由来、含义及其利弊 ,剖析了我国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的现状 ,论述了在我国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中设立发现程序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并就如何设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发现程序提出了一些见解。笔者认为 :我国在立法上可以直接采用“证据交换程序”、“确立争点程序”等提法 ,是否进入上述程序 ,采用当事人申请和法官依职权决定两种方式 ;当事人双方在法官主持下交换证据 ;法官也可应当事人申请进行必要的补充调查 ;同时必须建立举证时限制度 ,原则上当事人应在庭审前举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 民事诉讼法 立法 证据交换制度 民事诉讼 审前准备程序 发现程序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审前程序几个问题的再认识
7
作者 许尚豪 蔡卫忠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04年第6期71-74,共4页
审前程序是我国司法改革的一个方向 ,但对审前程序的认识 ,还处于较为功利的层面上 ,缺乏认真和务实的研究和考察 ,对一些基本问题尚存在一些偏颇甚至是错误的观念 ,对此必须予以厘清 ,否则就无法健康有序地推进我国的司法改革。
关键词 审前程序 审前准备程序 证据交换制度 中国 司法程序 诉讼体制 改革 法庭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刑事诉讼中的法庭质证 被引量:7
8
作者 薛拴良 卢永红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93-96,共4页
刑事庭审,本质上由举证、质证、认证构成,质证是中心环节。质证即控辩双方针对在案件中所提出的证据进行质疑、辩驳的诉讼活动。质证的内容是证据的许容性与证据能力。在司法实践中,质证困难之根源在于举证困难、无交叉询问规则、缺... 刑事庭审,本质上由举证、质证、认证构成,质证是中心环节。质证即控辩双方针对在案件中所提出的证据进行质疑、辩驳的诉讼活动。质证的内容是证据的许容性与证据能力。在司法实践中,质证困难之根源在于举证困难、无交叉询问规则、缺少庭前证据交换的制度、控辩双方无法均衡对抗等。为达到质证的实质目的,应采取的对策包括从立法上设立保障作证与强制作证之规则,设立交叉询问规则,建立“证据先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举证 质证 认证 取证 证据交换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