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资本市场证券发行审核权力配置变迁的国内外比较分析
1
作者 徐虹 吕吉虹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23-128,F0003,共7页
本文基于权力属性认定和权力配置两个维度,对中国内地、中国香港、美国、英国及日本资本市场证券发行审核制度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在权力属性认定层面,美国、英国、日本以及中国香港均将资本市场证券发行权力属性认定为企业的自由... 本文基于权力属性认定和权力配置两个维度,对中国内地、中国香港、美国、英国及日本资本市场证券发行审核制度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在权力属性认定层面,美国、英国、日本以及中国香港均将资本市场证券发行权力属性认定为企业的自由融资权力,但在具体监管规则等方面存在些许差异,而中国内地长期以来将证券发行权力视为一种国家赋予的特许权而非完全的企业自主行为;在权力配置层面,美国、英国、日本以及中国香港均设置了相关监管机构,但是其监管高度依赖社会各界共同监督或市场自我调节约束,而在中国内地,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是中国资本市场证券发行的主要监管机构,且政府在监管中占据主导地位。基于上述比较分析认为,优化资源配置与提高生产力、实现潜在利益与节约交易费用是推动中国内地资本市场证券发行制度变革及权力配置变迁的内在理论逻辑,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加强市场监管与投资者保护、优化资本市场结构、推进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则是实现中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选择。本研究为更好地理解我国当前资本市场的重大制度变革、落实新“国九条”精神、持续深入推进并完善我国全面注册制改革、加快建设高质量资本市场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券发行审核制度 权力配置 制度变迁 理论逻辑 现实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证券储架发行制度在上市公司IPO中的拓展适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志伟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1-78,共8页
无论从资本配置,抑或从投资者保护层面进行分析,将证券储架发行制拓展适用于上市公司股票公开发行领域均有必要。然而,证券储架发行制在上市公司股票公开发行中的拓展适用需要考察其与既有法律制度之间的契合性。既有的公司法定资本制... 无论从资本配置,抑或从投资者保护层面进行分析,将证券储架发行制拓展适用于上市公司股票公开发行领域均有必要。然而,证券储架发行制在上市公司股票公开发行中的拓展适用需要考察其与既有法律制度之间的契合性。既有的公司法定资本制与核准制证券发行不会对其拓展适用造成实质障碍,关键阻滞乃是证券储架发行制自身制度设计过于粗陋、缺乏系统性,以及现行二元化的信息披露规则和不完备的券商尽职调查权责配置规则。因此,有必要重构我国证券储架发行制度,并构建综合信息披露规则和建立完备的券商尽职调查权责配置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架发行 股票公开发行 证券发行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证券发行监管制度的演变及评析 被引量:6
3
作者 高建宁 《现代经济探讨》 2005年第8期62-64,共3页
我国证券市场成立以来,新股发行监管制度经历了四个阶段:额度管理、指标管理、通道制、保荐制。不可否认,它们对于资本市场的发展都起到了阶段性作用,但新股发行中存在的诸如“虚假上市”、权力寻租等问题却始终无法根除。本文对各种新... 我国证券市场成立以来,新股发行监管制度经历了四个阶段:额度管理、指标管理、通道制、保荐制。不可否认,它们对于资本市场的发展都起到了阶段性作用,但新股发行中存在的诸如“虚假上市”、权力寻租等问题却始终无法根除。本文对各种新股发行监管制度进行回顾并作了评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券市场 行政审批制 核准制 保荐人制度 证券发行监管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证券发行的信息公开制度
4
作者 陈永生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3-45,共3页
关键词 证券发行信息公开制度 强制信息公开制度 法律 证券 一般公开条款 财务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证券发行内核制度研究
5
作者 彭周鸿 陈岱松 《证券市场导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51-57,共7页
自核准制实施以来,券商在转变承销业务观念和完善内核制度等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但同时仍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内核工作流于形式,申报材料不能如实反映所推荐企业的情况,推荐企业的经营不稳定、上市后即出现亏损或业绩滑坡等。
关键词 证券发行内核制度 核准制 券商 证券发行 企业上市工作 经营业绩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证券市场的储架注册制度及启示 被引量:10
6
作者 杨文辉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36-44,共9页
储架注册制度允许发行人在注册说明书生效后连续多次发行证券,简化了注册程序,提高了融资灵活性,降低了融资成本,提高了证券市场的效率,颇受发行人欢迎。本文系统介绍了美国储架注册制度的主要内容,并通过对美国采用储架制度的主要原因... 储架注册制度允许发行人在注册说明书生效后连续多次发行证券,简化了注册程序,提高了融资灵活性,降低了融资成本,提高了证券市场的效率,颇受发行人欢迎。本文系统介绍了美国储架注册制度的主要内容,并通过对美国采用储架制度的主要原因、过程以及该制度对证券市场的影响的分析,探讨我国证券发行中建立类似制度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券发行制度 储架注册制 股票发行 美国证券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荐人制度下的投资银行 被引量:3
7
作者 周国林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0-32,共3页
保荐人制度有望在2004年正式实施,毫无疑问,保荐制将对当前投资银行的经营思路、操作模式、风险观念产生巨大的影响,并给我国投行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深刻理解保荐人制的实质,把握其中的机遇和挑战,是投资银行面临的当务之急。... 保荐人制度有望在2004年正式实施,毫无疑问,保荐制将对当前投资银行的经营思路、操作模式、风险观念产生巨大的影响,并给我国投行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深刻理解保荐人制的实质,把握其中的机遇和挑战,是投资银行面临的当务之急。本文分析了证券发行实行保荐人制度是改革的必然趋势,实行保荐人制度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最后提出保荐人制度下投资银行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荐人制度 投资银行 证券发行制度 “通道制” 上市公司 证券市场 “外部董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144规则对我国存量股转让监管的借鉴意义 被引量:9
8
作者 唐应茂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5-71,78,共8页
1972年,美国证监会颁布了144规则,对存量股转让进行规制。144规则将老股定性为"限制性证券",以区别于自由流通股票,强调可以通过注册程序将"限制性证券"转换为自由流通股票。在此基础上,144规则采用"关联方&qu... 1972年,美国证监会颁布了144规则,对存量股转让进行规制。144规则将老股定性为"限制性证券",以区别于自由流通股票,强调可以通过注册程序将"限制性证券"转换为自由流通股票。在此基础上,144规则采用"关联方"概念,区分控股股东和非控股股东,为两类股东都提供了注册以外的公开售股渠道,但针对不同股东规定了宽严程度不同的售股条件。144规则体现出来的强化监管权威、疏堵结合和区别对待的政策,对于我国存量股转让规制的顶层设计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性证券转让 存量发行 美国144规则 美国证券发行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企业债券信用评级的规范化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陈晓红 邓谦 《技术经济》 2000年第2期3-6,共4页
关键词 中国 企业债券 信用评级 证券发行制度 行业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上市公司质量问题和改进建议 被引量:2
10
作者 安青松 《证券市场导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9-23,共5页
提高我国上市公司质量,应当本着“既不割裂历史又不迷失方向,既不落后于时代又不超越阶段”的求真务实态度,从增强法人财产和法人人格独立性着手进行强基固本的工作。
关键词 上市公司 中国 证券市场 信息披露制度 公司治理结构 关联交易 证券发行制度 股权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造适合中小企业的持续督导体系 被引量:1
11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共1页
近年来,随着一波波财务丑闻与经济危机的出现,世界各国监管机构都在积极寻找新的监管思路,并对培育和构筑强有力的中介屏障,以利于保护投资者利益、回复监管者定位达成共识。2003年12月《证券发行上市保荐制度暂行办法》出台后,我国正... 近年来,随着一波波财务丑闻与经济危机的出现,世界各国监管机构都在积极寻找新的监管思路,并对培育和构筑强有力的中介屏障,以利于保护投资者利益、回复监管者定位达成共识。2003年12月《证券发行上市保荐制度暂行办法》出台后,我国正式引入保荐制,对上市公司进行持续督导成为保荐机构的两大重要职责之一,这也是A股市场发行体制改革过程中的重要制度安排,体现了核准制下强化中介机构责任的核心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督导体系 证券发行上市保荐制度暂行办法》 中小企业 保护投资者利益 监管机构 中介机构 经济危机 财务丑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