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公路桥梁合理抗震设防理念研究
被引量:20
- 1
-
-
作者
管仲国
李建中
范立础
-
机构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9-104,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0815007)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计划项目子课题(09231200302)
-
文摘
结合交通生命线地震震害特点,对比国内外相关规范,探讨了我国公路桥梁的合理抗震设防理念。指出采用较高重要性修正系数的高等级公路不等同于线路整体具有较高的地震生存概率,合理的桥梁抗震设防标准除了要考虑路网等级、结构重要性等因素以外,还应结合当地防震减灾紧急通行计划来加以确定。"小震不坏、大震不倒、救灾生命线可通"的多级设防思想与桥梁结构的设防目标是一致的,在小震下的强度检算宜针对不同等级的桥梁采用不同的重要性修正系数以减少对经济正常运行的干扰,在大震下宜针对是否隶属于救灾紧急通行计划分别按照不倒塌或可通行的目标进行设防。分析了具有中、长基本周期的桥梁的地震反应特点,指出单纯采用场地设防基本烈度来区分其地震危险性的大小是不合理的,文中建议以基本烈度、特征周期和结构重要性修正系数的乘积,作为抗震构造措施等级选取的控制指标。
-
关键词
公路桥梁
抗震设计
设防理念
抗震措施
-
Keywords
highway bridge
aseismic design
fortification philosophy
seismic measures
-
分类号
TU375.3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
-
题名有关抗震规范几个问题的讨论
- 2
-
-
作者
黄龙生
黄勇
-
机构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
出处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42-147,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78471)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E201262)
+1 种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5BAK17B04)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基金重大项目(2014A01)
-
文摘
抗震设防就是防范地震的破坏。建筑的抗震设计就是在预估可能遭遇最大地震作用下,通过设计技术,使各设防等级建筑满足相应的设防标准,实现设防目的;超越设防地震的作用是设计的风险问题。文中指出:地震活动概率定义的"小震、中震、大震"只是反映一地区地震的相对强度,并非是衡量地震的实际大小,用它描述建筑的震害现象、设防要求、设计方法,不能反映客观事实,且容易扰乱人们的正确思维和理性判断;"三水准设防"理念不切合实际,既非设防目的,也非设防标准,其涵义模糊,难以掌控抗震设防的有效性;建规[1]第二阶段设计并无有效保证,也不符合设防目的,只是徒增设计计算的工作量,无实际意义;桥规[2]A类桥的二阶段设计计算有违常理,其它类型桥的二阶段设计计算,实为同一设防地震作用下,采用不同的设计计算方法,根本不存在不同等级地震的二阶段设计计算问题;结构重要性系数及结构影响系数,只是为了反映各设防等级建筑的重要性及性态要求而引入的系数,两系数不是同一概念,也都与地震的发生或地震动的特征无关,桥规将两系数混搭为一个系数,混淆了概念。这些错位思潮,打乱了规范的设计思想、扭曲了设防理念,引发了诸多矛盾和乱象,需要讨论、纠正,回归理性认识。
-
关键词
抗震规范
设计思想
设防理念
地震作用
-
Keywords
code for seismic design of buildings
design philosophy
fortification idea
earthquake action
-
分类号
TU4
[建筑科学—土工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