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京极端降水变化对低影响开发设施设计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陈燕 杨杰 徐家平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7-96,共10页
增多趋强的极端降水事件给城市内涝防控带来巨大挑战。本文利用南京站(站号:58238)1951-2020年完整的、长序列日降水资料,计算了强降水量、暴雨日数、降水集中度等指标,研究极端降水事件的变化趋势、波动性、突变性、贡献率,分析其对低... 增多趋强的极端降水事件给城市内涝防控带来巨大挑战。本文利用南京站(站号:58238)1951-2020年完整的、长序列日降水资料,计算了强降水量、暴雨日数、降水集中度等指标,研究极端降水事件的变化趋势、波动性、突变性、贡献率,分析其对低影响开发设施设计雨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近70年来,南京极端降水事件呈波动上升趋势,强降水量增加趋势为19.6 mm/10 a;降水集中度指数无明显变化趋势。极端降水事件的年际波动明显,20世纪90年代后强降水事件逐渐增多,多个极端降水指数在2000年前后发生气候突变。受极端降水事件增多趋强的影响,低影响开发设施的设计雨量增大,85%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对应设计雨量在34.1~40.3 mm之间波动上升,增加趋势为1.04mm/10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水事件 强降水量 变化特征 低影响开发 设计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城区海绵城市建设设计降雨量与不透水地面分布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任勇翔 刘强 +3 位作者 王希 赵耀龙 王建斌 熊家晴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0-104,共5页
为给西安市海绵城市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确定了西安市海绵城市建设设计降雨量并对主城区下垫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安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50%、80%和85%时,对应的设计降雨量分别为6.76 mm、17.43 mm和21.22mm.设计降雨量为21.22mm... 为给西安市海绵城市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确定了西安市海绵城市建设设计降雨量并对主城区下垫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安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50%、80%和85%时,对应的设计降雨量分别为6.76 mm、17.43 mm和21.22mm.设计降雨量为21.22mm时,海绵城市建设可实现对全年87.14%的降雨场次地表径流有效控制的目标.主城区中,莲湖区、碑林区和新城区的不透水地表面积为90%左右,城市内涝的风险和促渗难度较大.结合西安市湿陷性黄土的地质条件,建议建立连续渗透体系;对既有街区,海绵城市建设应优先从公园绿地海绵化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α) 设计雨量 渗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设计暴雨的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8
3
作者 李明财 任雨 +1 位作者 熊明明 杨艳娟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538-1544,共7页
设计暴雨是区域防洪排涝和城市市政排水的重要基础,是关系到区域安全和城市运行的重要问题。利用天津站和塘沽站完整的分钟降雨量资料以及环城四区和滨海新区其它台站的降雨年最大值资料,推求了各台站的暴雨强度公式,分析了天津市城市... 设计暴雨是区域防洪排涝和城市市政排水的重要基础,是关系到区域安全和城市运行的重要问题。利用天津站和塘沽站完整的分钟降雨量资料以及环城四区和滨海新区其它台站的降雨年最大值资料,推求了各台站的暴雨强度公式,分析了天津市城市化对设计暴雨强度的影响,以及中心城区与滨海新区的空间差异。结果表明:城市化对设计雨量有明显的影响,城区重现期1a的暴雨强度有降低的趋势,而重现期3 a以上的暴雨强度有所增强,而且城市化效应在不同环城区域存在明显的一致性,环城四区排水设计在重现期1a及以下时对城市化影响应有所考虑,而3 a以上重现期设计雨量采用中心城区暴雨公式是安全的;滨海新区3个区域各历时不同重现期下的暴雨强度均高于中心城区,尤其是塘沽远远高于中心城区,滨海区域采用全市统一的暴雨公式进行排水系统设计是不安全的,宜采用滨海新区各区县当地的暴雨强度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分布 城市化 暴雨强度公式 设计雨量 排水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设计暴雨推求设计洪水在防洪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岳延兵 胡玉春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3-36,60,共5页
以迎头至柳氏民居、相公庙至白桦旅游公路建设项目区3个小流域为例,进行了由设计暴雨推求设计洪峰流量的分析与计算,讨论了设计点暴雨、面暴雨、不同历时设计雨量、主雨历时与主雨雨量,进行了产流、汇流计算,分别选取流域模型法、推理... 以迎头至柳氏民居、相公庙至白桦旅游公路建设项目区3个小流域为例,进行了由设计暴雨推求设计洪峰流量的分析与计算,讨论了设计点暴雨、面暴雨、不同历时设计雨量、主雨历时与主雨雨量,进行了产流、汇流计算,分别选取流域模型法、推理公式法、地区经验公式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方法的计算结果差异明显,由设计暴雨推求设计洪峰流量的经验公式法非常适用于仅需计算设计洪峰流量的情况,在实际应用中还需具体分析,确定科学合理的方法以提高设计洪水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雨量 产流计算 汇流计算 防洪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控制模式对海绵城市设计参数的影响--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陈燕 许遐祯 +2 位作者 孙佳丽 苗茜 王国庆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5-23,共9页
为了研究降雨控制模式对低影响开发系统设计参数的影响,以江苏省为例,利用全省70个国家气象站、1961-2019年的降水资料开展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控制率之下,降雨总量控制模式的日设计雨量大于降雨场次控制模式的日设计雨量,在暴雨占... 为了研究降雨控制模式对低影响开发系统设计参数的影响,以江苏省为例,利用全省70个国家气象站、1961-2019年的降水资料开展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控制率之下,降雨总量控制模式的日设计雨量大于降雨场次控制模式的日设计雨量,在暴雨占比较高的地区更加明显,且两种控制模式的日设计雨量差值随着控制率的增大而增加;两种控制模式的日设计雨量有一定的比例关系,85%降雨总量控制率和90%降雨场次控制率的日设计雨量比值为1.08;初期雨量控制率的空间分布形态差异较大,降雨总量控制模式下的控制率由南向北逐渐减小,分布规律明显,降雨场次控制模式的控制率分布比较复杂;强降水的比例越大,两种控制模式之间的设计雨量、初期雨量控制率、最优控制率、最优设计雨量的差异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影响开发 设计雨量 初期雨量 最优控制率 海绵城市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资料地区设计暴雨计算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栗雪峰 刘俊萍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23-25,共3页
山西云首水库所在的小流域无实测暴雨资料,水库工程设计时需要进行设计暴雨计算以推求设计洪水。参考了当地水文手册和水文图集,计算出5种标准历时的设计点雨量,通过点面折算系数得到设计面雨量,再采用暴雨公式将标准历时的设计面雨量... 山西云首水库所在的小流域无实测暴雨资料,水库工程设计时需要进行设计暴雨计算以推求设计洪水。参考了当地水文手册和水文图集,计算出5种标准历时的设计点雨量,通过点面折算系数得到设计面雨量,再采用暴雨公式将标准历时的设计面雨量转化为任一历时的设计雨量。计算了设计暴雨的日雨型和时雨型,并借助暴雨公式确定了主雨历时和雨量,为该区域设计洪水计算提供了不同频率的设计暴雨和暴雨时程分配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雨量 暴雨公式 暴雨时程分配 主雨历时 主雨雨量 无资料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绵城市视角下湖北省年径流总量控制空间格局研究
7
作者 朱静 彭颖 +2 位作者 刘险 李红 方怡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5-42,共8页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是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首要指标,与之相对应的设计降雨量是海绵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依据,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与设计降雨量的对应关系是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关键问题。该文利用湖北省39个设市地市(含神农架林区)30年的水文降...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是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首要指标,与之相对应的设计降雨量是海绵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依据,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与设计降雨量的对应关系是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关键问题。该文利用湖北省39个设市地市(含神农架林区)30年的水文降雨资料,研究得出湖北省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与设计降雨量的对应关系,形成了湖北省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一览表和湖北省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区域划分一张图,结果表明:(1)湖北省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分为3个区,分别对应中国内地地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分区图的Ⅱ区(80%≤α≤85%)、Ⅲ区(75%≤α≤85%)和Ⅳ区(70%≤α≤85%),设计降雨量范围分别为Ⅱ区(10 mm≤H≤28.3 mm)、Ⅲ区(12.7mm≤H≤39.5 mm)、Ⅳ区(14.3 mm≤H≤49.0 mm);(2)神农架、丹江口、十堰等处于Ⅱ区,襄阳、利川、宣恩等处于Ⅲ区,随州、天门、咸宁、黄石、孝感、仙桃、黄冈、鄂州、武汉等处于Ⅳ区。研究填补了湖北省各城市年径流总量控制指标的空白,相关取值建议有助于推进全省海绵城市规划与建设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设计雨量 区域划分 空间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日降雨空间变化对雨水径流源头总量控制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质明 胡蓓蓓 +2 位作者 李俊奇 王文亮 王思思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65-472,共8页
为研究中国不同区域的降雨特征对径流总量控制效果的影响,利用186个气象站近30年的日降雨量资料,通过空间分析与统计计算,得到不同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所对应的设计降雨量以及年均控制降雨量;结合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与年均控制降雨量的关系... 为研究中国不同区域的降雨特征对径流总量控制效果的影响,利用186个气象站近30年的日降雨量资料,通过空间分析与统计计算,得到不同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所对应的设计降雨量以及年均控制降雨量;结合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与年均控制降雨量的关系将中国区域分为9种类型。结果表明:中国设计降雨量地域变化明显,广东、四川、广西、河北和河南等省的标准差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5~3倍,且随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的提升而增加,源头径流控制效果差异明显;南部地区径流控制效果多为"高量低率";"低量低率"区位于甘肃、宁夏等地,面积占比为9.44%,其降雨特征不适合发挥源头控制设施的效果;而最适宜发挥源头控制作用的"高量高率"区位于西南部分地区,面积占比为3.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设计雨量 年均控制降雨量 源头控制 海绵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城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分区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陈燕 惠品宏 +1 位作者 周学东 杨杰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25-536,共12页
城市地区强降水发生频次和强度的增加容易诱发内涝现象,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作为海绵城市的重要设计参数,更是直接受到降水变化的影响。以江苏省为例,利用全省70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1961—2019年最新的日降水量资料评估了气候变化对城市年... 城市地区强降水发生频次和强度的增加容易诱发内涝现象,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作为海绵城市的重要设计参数,更是直接受到降水变化的影响。以江苏省为例,利用全省70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1961—2019年最新的日降水量资料评估了气候变化对城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分区的影响。研究发现,有效降水的年代际变化十分明显,1991—2019年降水日数、降水量、降水强度均比其他时间段上更多、更强;太湖流域的设计雨量较小,连云港地区的设计雨量较大,南北差异随着控制率的提高而扩大,当控制率为85%时,全省设计雨量平均值为38.1 mm,最大值是最小值的1.7倍;气候变化对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分区影响明显,江苏的苏南、江淮南部大部分地区的分区变大,导致全省Ⅳ区所占面积明显增加。不同等级降水的变化趋势是影响年径流控制率分区的关键因素,大雨以上的雨日、雨量在有效降水中占比增加,则分区变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降水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设计雨量 强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绵城市规划中径流控制分区及LID控制指标量化研究——以昆明为例 被引量:7
10
作者 苏振宇 郭涛 《上海城市规划》 2016年第4期115-119,共5页
以昆明市为例,结合城市不同片区的实际情况,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对海绵城市建设最主要的控制目标——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进行分解细化。通过对昆明中心城区用地、土壤、地下水等基础资料的调查分析,提出昆明市海绵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布... 以昆明市为例,结合城市不同片区的实际情况,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对海绵城市建设最主要的控制目标——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进行分解细化。通过对昆明中心城区用地、土壤、地下水等基础资料的调查分析,提出昆明市海绵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布局和年径流总量控制方案;结合历史降雨资料分析,提出不同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所对应的设计降雨量,将不同分区LID措施进行量化。研究表明,量化后的LID措施在新开发地块中实施难度不大,但在现状地块中要进行改造则具有较大的难度,需要采取一些灵活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低影响开发(LID) 年径流总量 设计雨量 径流控制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