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旅客列车最高设计行车速度、路段设计速度和路段长度标准制订的技术经济依据 被引量:5
1
作者 马炜 王齐荣 米隆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8-11,共4页
简要阐述《线规》修订中各级铁路旅客列车最高设计行车速度、路段设计速度和路段最小长度等标准制订的技术经济依据。
关键词 行车速度 路段设计速度 路段长度 旅客列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速度效率研究
2
作者 高国飞 杨运泽 +1 位作者 杜港德 闫亚娜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0-148,共9页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区间设计速度的发挥程度是运输组织优劣和运营经济性的基础。在列车区间运行速度的基础上引入速度效率的概念,用以衡量区间运行速度发挥的效率。从线路站间距、区间设计速度、列车性能3个方面分析对区间运行速度和速度...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区间设计速度的发挥程度是运输组织优劣和运营经济性的基础。在列车区间运行速度的基础上引入速度效率的概念,用以衡量区间运行速度发挥的效率。从线路站间距、区间设计速度、列车性能3个方面分析对区间运行速度和速度效率的影响,得到结论:站间距与区间设计速度存在最优匹配,当站间距分别为小于1.3 km,1.3~1.5 km,1.5~3.9 km,3.9~6.6 km,大于6.6 km时,区间设计速度分别选择80 km/h,100 km/h,120 km/h,140 km/h,160 km/h较为合适。并且,在站间距低于4 km时,列车区间运行速度随区间设计速度的增大,呈现出先增后降的变化特点,而速度效率与区间设计速度呈负相关变化,且变化率逐渐减小。最后,基于速度效率的理论计算公式得到不同区间设计速度和站间距对应的区间运行速度和速度效率的取值范围,可为未来轨道交通线路的建设运营及技术标准的修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区间设计速度 站间距 区间运行速度 速度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机械行驶速度及制动减速度自动测量系统设计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白学峰 唐勇 +4 位作者 王杰 纪博文 李静 柯荣赫 王兴盛 《江苏农机化》 2024年第4期11-15,共5页
行驶速度、制动性能对农业机械的整体功能具有显著影响。目前,在农业机械产品鉴定中,参数的测量往往依赖人工作业,存在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测量精度差等问题。文章研制了一套农业机械多性能参数自动测量系统,能够实现农业机械最高... 行驶速度、制动性能对农业机械的整体功能具有显著影响。目前,在农业机械产品鉴定中,参数的测量往往依赖人工作业,存在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测量精度差等问题。文章研制了一套农业机械多性能参数自动测量系统,能够实现农业机械最高设计理论速度、制动平均减速度两个参数的自动化测量,可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制动平均减速度 自动化系统 最高设计理论速度 制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运行速度的路线设计方法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春笋 吴进良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4期552-554,共3页
探讨了目前国际上采用的设计速度法和运行速度法两种公路线形设计方法,针对设计速度法存在的缺陷,借鉴国外的研究方法,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提出基于运行速度的公路路线设计方法。
关键词 设计速度 运行速度 公路路线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限速与列车自动防护顶篷速度匹配性设计探讨 被引量:5
5
作者 施董燕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9-82,165,共5页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1~10号线的设计速度为80km/h,但在运营时部分线路列车实际最高运行速度达不到此设计值。这主要是因为车辆、限界、线路、结构、信号等专业之间未能进行充分的匹配,各自都留有安全余量,使得ATP(列车自动防护)顶篷速度设...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1~10号线的设计速度为80km/h,但在运营时部分线路列车实际最高运行速度达不到此设计值。这主要是因为车辆、限界、线路、结构、信号等专业之间未能进行充分的匹配,各自都留有安全余量,使得ATP(列车自动防护)顶篷速度设置过于保守,ATO(列车自动运行)速度无法达到线路设计速度,降低了线路的运行效率。基于线路ATO速度能达到80km/h的设计目标,提出了3个等级的线路限速值以及与ATP顶篷速度匹配的设计思路,在确保仍能实现信号安全防护的前提下,通过提高ATP顶篷速度,来实现设计速度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线路设计速度 线路限速 线路曲线临界速度 列车自动防护顶篷速度 列车自动运行速度 匹配性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致激励下钢楼梯加速度设计反应谱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任晓崧 钟源 +1 位作者 郭雪峰 宗刚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185-192,共8页
人致激励下钢楼梯动力加速度反应是结构舒适度评价的重要指标,有必要建立可满足工程快速估算的实用方法。以某公共建筑的室内钢楼梯为工程背景,系统探讨了钢楼梯加速度设计反应谱的计算与拟合过程。选取不同教学楼、办公楼内共8部公共... 人致激励下钢楼梯动力加速度反应是结构舒适度评价的重要指标,有必要建立可满足工程快速估算的实用方法。以某公共建筑的室内钢楼梯为工程背景,系统探讨了钢楼梯加速度设计反应谱的计算与拟合过程。选取不同教学楼、办公楼内共8部公共部位的钢楼梯,对行人上、下楼的步频进行实测统计。在标准激励系统动力方程基础上,采用Monte Carlo随机模拟方法拟合建立了可应用于工程快速估算的实用设计反应谱。以某室内钢楼梯为实测对象,进行了单人和多人工况下的反应谱方法估算与实测对比。结果表明,提出的人致激励下钢楼梯加速度设计反应谱方法适用于一般钢楼梯振动水平的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楼梯 人致激励 速度设计反应谱 振动实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旅行速度和速度效率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高国飞 杨运泽 +1 位作者 闫亚娜 杜港德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45,共8页
为衡量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旅行速度所发挥的效率,提出速度效率的概念。基于我国170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运营数据,涵盖全封闭运行的地铁、轻轨、单轨等系统,只考虑站站停的列车运行模式,从平均站间距和线路设计速度两个方面对旅行速度... 为衡量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旅行速度所发挥的效率,提出速度效率的概念。基于我国170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运营数据,涵盖全封闭运行的地铁、轻轨、单轨等系统,只考虑站站停的列车运行模式,从平均站间距和线路设计速度两个方面对旅行速度和速度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线路(约64%)设计速度为80 km/h,平均站间距为1.0~2.5 km,其中约90%的线路旅行速度为30~40 km/h,速度效率为37.5%~50.0%。此外,量化分析旅行速度和平均站间距、设计速度正相关的变化关系,以及速度效率与平均站间距正相关、与设计速度负相关的变化关系。最后,基于实际数据拟合的旅行速度和速度效率公式,计算得到平均站间距、设计速度、旅行速度和速度效率的对应分布值,可为衡量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旅行速度和速度效率的合理范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线路设计速度 平均站间距 旅行速度 速度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交流伺服系统速度控制器优化设计方法 被引量:30
8
作者 王宏佳 杨明 +1 位作者 牛里 徐殿国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5-31,共7页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数字控制系统中,电机转速动态过程中出现的由于通常采用PI控制器串联校正来设计速度环而导致的超调和振荡问题,提出了一种速度控制器优化设计方法。在分析了永磁交流伺服系统速度环数学模型的基础上,调整了速度控制器...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数字控制系统中,电机转速动态过程中出现的由于通常采用PI控制器串联校正来设计速度环而导致的超调和振荡问题,提出了一种速度控制器优化设计方法。在分析了永磁交流伺服系统速度环数学模型的基础上,调整了速度控制器中比例增益的作用位置,构成IP控制器局部反馈校正来设计速度环。根据稳定性和跟随性要求,选取转速偏差指标函数,优化控制器参数设计,同时在控制器设计中增加了anti-windup策略。所设计的控制器,可以获得电机转速的无超调、无振荡快速响应,并具有较强的抗扰动能力。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速度控制器优化设计 IP控制器 anti-windup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S_9机车实现设计最高速度200km/h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国胜 《铁道机车车辆》 2002年第B12期182-184,共3页
从机车的牵引性能、转向架的结构及机车的动力学性能分析了SS9机车实现设计最高速度 2 0 0km/h的可行性。
关键词 设计最高速度 可行性分析 SS9机车 牵引性能 转向架 结构 电力机车 动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双模前置分频器的速度优化设计 被引量:1
10
作者 邝小飞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38-42,共5页
给出了一种新的高速动态有比CMOS D触发器的设计。在分析64/65双模前置分频器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其工作速度的方法,运用单相时钟(TSPC)动态CMOS、伪NMOS等电路技术,设计了多种内部电路结构。经HSPICE模拟,在0.8mmCMOS工艺、... 给出了一种新的高速动态有比CMOS D触发器的设计。在分析64/65双模前置分频器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其工作速度的方法,运用单相时钟(TSPC)动态CMOS、伪NMOS等电路技术,设计了多种内部电路结构。经HSPICE模拟,在0.8mmCMOS工艺、电源电压为5V的条件下,最高时钟频率达到了1.7GHz,其速度和集成度远远超过静态CMOS电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双模 前置分频器 速度优化设计 最高时钟频率 CMOS电路设计 锁相环 频率合成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过街比例与信号交叉口行人过街速度设置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张惠玲 奚邦顺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14-220,共7页
为分析不同老年人比例在不同行人流量下与行人步行速度之间的关系,借助行人流量对行人服务水平分级,通过人工提取重庆市3个信号交叉口的老年人和中青年人过街的自由速度及加速度标定仿真参数,借助微观仿真平台获取不同行人服务水平下不... 为分析不同老年人比例在不同行人流量下与行人步行速度之间的关系,借助行人流量对行人服务水平分级,通过人工提取重庆市3个信号交叉口的老年人和中青年人过街的自由速度及加速度标定仿真参数,借助微观仿真平台获取不同行人服务水平下不同老年人比例与行人步行速度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与回归模型确定老年人过街比例与设计速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信号交叉口行人过街中老年人比例介于21%~41%,建议行人过街设计速度为0.94 m·s^(-1);老年人比例超过41%后,行人过街设计速度应设定为0.86 m·s^(-1),以满足老年人的过街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行人过街设计速度 主成分分析法 老年人比例 行人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追求更经济合理的列车运营速度
12
作者 顾保南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I0004-I0004,13,共2页
宁杭城际铁路于2013年7月1日正式通车,其设计速度为350km/h,运营初期最高运营速度为300km/h。这一速度乍看没有什么新的突破:细思之,则其设计理念已悄然发生了变化,那就是“追求更经济合理的列车运营速度”。这是值得肯定的。
关键词 运营速度 经济合理 列车 城际铁路 设计速度 设计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设计用反应谱的隔震结构地震响应简化计算 被引量:4
13
作者 金建敏 谭平 +1 位作者 周福霖 黄襄云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99-205,共7页
基于设计用加速度反应谱,提出了不同设防烈度及场地类型时的设计用能量谱。运用能量法,简化计算了基础隔震结构的隔震层最大位移和隔震层剪力系数。通过与设计用加速度反应谱相符合的地震动的时程分析结果与能量法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 基于设计用加速度反应谱,提出了不同设防烈度及场地类型时的设计用能量谱。运用能量法,简化计算了基础隔震结构的隔震层最大位移和隔震层剪力系数。通过与设计用加速度反应谱相符合的地震动的时程分析结果与能量法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简化计算结果与地震动时程分析的结果趋势一致,简化计算的响应曲线包络了大多数时程分析的结果。最后通过简化计算,对隔震设计中相关参数的取值范围给出了大致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用加速度反应谱 设计用能量谱 能量法 地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块化设计在小规模产品研制中的应用
14
作者 顿矛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88-90,共3页
应用模块化设计思路 ,加快了新产品的研制速度 ,缩短了新产品的制造周期 ,产品更快适应用户需要。模块化设计在小规模产品研制中占有重要地位 ,是产品适应市场 ,争取用户的物质基础 。
关键词 小规模产品研制 模块化设计 设计速度 制造周期 科技企业 农业机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轨道交通东四环线拟年内开工 采用单轨设计
15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I0004-I0004,共1页
2014年6月13日,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对北京轨道交通东四环线工程进行第二次环评公示。该线路采用跨坐式胶轮单轨车,全部为高架线,全长约33.7km,共设21座车站;工程总投资229.5亿元,设计速度80km/h,
关键词 轨道交通 设计速度 北京市 单轨车 环线 科学研究院 环境保护 高架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首外飘砰击设计载荷直接计算 被引量:6
16
作者 于鹏垚 任慧龙 +1 位作者 李陈峰 刘亚冲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66-573,共8页
文章结合三维线性势流理论和砰击速度的长期分析方法,求解出船体外飘位置的设计砰击速度;以首垂线和静水面交点处的设计砰击速度为目标值,给出了用于确定船首外飘砰击设计载荷的等效设计波,进而得到了设计状态下船体外飘剖面与波面相对... 文章结合三维线性势流理论和砰击速度的长期分析方法,求解出船体外飘位置的设计砰击速度;以首垂线和静水面交点处的设计砰击速度为目标值,给出了用于确定船首外飘砰击设计载荷的等效设计波,进而得到了设计状态下船体外飘剖面与波面相对运动关系;将船体剖面与波面间的相对运动关系等效转化为船体剖面与静水面的相对运动,利用显式有限元方法实现了外飘剖面砰击设计载荷的预报。针对直接计算方法中涉及的设计砰击速度、砰击压力和砰击压力系数,对比分析了文中结果和相应的规范值或试验值,论证了文中船舶外飘砰击压力设计载荷直接计算方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飘砰击载荷 设计砰击速度 砰击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我国抗震设计规范的位移设计谱方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国臣 徐龙军 +1 位作者 朱兴吉 谢礼立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66-274,共9页
由于位移参数更能科学、直观地描述建筑结构的抗震水平,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法已成为地震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位移设计谱是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中确定地震作用的重要参考依据,但我国现行抗震设计规范(后简称规范)中尚未有关位移设计... 由于位移参数更能科学、直观地描述建筑结构的抗震水平,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法已成为地震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位移设计谱是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中确定地震作用的重要参考依据,但我国现行抗震设计规范(后简称规范)中尚未有关位移设计谱的相关规定。为便于实际应用,该研究基于实际地震动位移反应谱的特征,提出一种能够适用于规范的位移设计谱法;该方法未对规范参数作任何调整,仅增加了控制点周期T_(D)和峰值地面位移(peak ground displacement,PGD)两个参数,且所增参数与规范相关参数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鉴于基于力的抗震设计在工程实践中仍占据主导地位,该研究给出的位移设计谱可与加速度设计谱互相转化。为避免与规范矛盾,当周期小于5T_(g)(场地特征周期)时,加速度设计谱与规范加速度设计谱一致;在长周期段,位移设计谱能反映地震动平均位移反应谱的主要特征,且加速度设计谱与平均加速度反应谱吻合。试验表明,该研究工作能服务于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的工程应用,为规范中设计谱相关内容的修订提供指导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移设计 速度设计 设计规范 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 地震动选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隧道设计规范》再次修订
18
作者 王效良 《铁道标准设计》 2004年第5期50-50,共1页
关键词 中国 《铁路隧道设计规范》 行车速度设计 隧道衬砌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网格法在形状优化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龚曙光 陈艳萍 黄云清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290-1294,共5页
建立了结构形状优化的数学模型,根据无网格法的离散策略定义了节点位移的设计速度域;引入Lagrange乘子法和罚函数来施加边界条件,借助直接微分法,分别建立了一种离散型的基于无网格Galerkin法的设计灵敏度分析算法;将建立的优化算法结... 建立了结构形状优化的数学模型,根据无网格法的离散策略定义了节点位移的设计速度域;引入Lagrange乘子法和罚函数来施加边界条件,借助直接微分法,分别建立了一种离散型的基于无网格Galerkin法的设计灵敏度分析算法;将建立的优化算法结合曲线描述方式对两个工程应用实例进行了形状优化研究,并与基于有限元优化的结果进行了比较,所得结果能够满足工程实际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优化 无网格法 灵敏度分析 设计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京沪高速铁路几个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应先 《铁道工程学报》 EI 2003年第1期60-64,共5页
结合日本建设高速铁路情况 ,分析了我国建设京沪高速铁路的时代背景 ,提出京沪高速铁路的建设标准 ,并对京沪高速铁路的运输组织模式作了进一步的阐述与探讨。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建设标准 运输组织模式 铁路运输 旅行速度 设计速度 铁路提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