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代中国风景园林设计评论与批评的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浪 《园林》 2024年第12期2-3,共2页
近十余年来,风景园林设计研究似乎呈现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或许是无限倡导多学科融合的结果。然而,如何做到融合中坚守本学科的理论内核,不盲目“跨”其他学科、厘清风景园林专业的边界,似乎就是眼前的问题。当代中国风景园林设计评论... 近十余年来,风景园林设计研究似乎呈现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或许是无限倡导多学科融合的结果。然而,如何做到融合中坚守本学科的理论内核,不盲目“跨”其他学科、厘清风景园林专业的边界,似乎就是眼前的问题。当代中国风景园林设计评论与批评应是呼之欲出之事了。20世纪70年代开始,批判主义开始尝试将与解释主义相联系的理解(如何)以及与实证主义相联系的解释(为什么)结合起来。参考郑时龄先生对建筑批评的定义,批评是对建筑进行全面而又系统的研究、描述、分析、阐释、比较、评价、论证、判断和批判,风景园林同样如此。当代中国风景园林设计评论与批评正是可弥补价值理性研究的关键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设计 建筑批评 风景园林专业 解释主义 多学科融合 理论内核 价值理性 设计评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完善的设计评论体系推动工业设计的良性发展 被引量:6
2
作者 姜斌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89-191,共3页
每个工业设计作品想要获得社会的认可,就必须建立一个与之相对应的评论体系———设计评论系统。由于设计评论体系的欠缺,目前工业设计的社会影响远没有达到其应有的效果。本文分析了工业设计评论系统的背景,并就设计评论如何指导工业... 每个工业设计作品想要获得社会的认可,就必须建立一个与之相对应的评论体系———设计评论系统。由于设计评论体系的欠缺,目前工业设计的社会影响远没有达到其应有的效果。本文分析了工业设计评论系统的背景,并就设计评论如何指导工业设计的发展,如何建立工业设计评论体系做了基本的探讨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设计 指导 设计评论体系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计评论课程教学之我见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占北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7-149,共3页
本文依据笔者的教学实践,阐述工业设计专业设计评论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提出课程教学内容,主要使学生对当代设计作品的功能体现、美学内涵、经济价值与文化传承等有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提高设计表达和设计评论的能力,加深对设计思... 本文依据笔者的教学实践,阐述工业设计专业设计评论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提出课程教学内容,主要使学生对当代设计作品的功能体现、美学内涵、经济价值与文化传承等有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提高设计表达和设计评论的能力,加深对设计思潮的发生与演变的理解。而教学方法,力求学以致用,贴近设计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评论 课程教学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计构思过程中基于设计评论的知识重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梦蝶 袁翔 季铁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177-184,共8页
目的探究设计者在设计构思过程中利用参考案例的相关评论展开设计知识重用的模式和特点。方法对设计评论进行分类,按照"设计—参考—迭代设计"的结构组织观察实验并制定实验任务,选取设计初学者作为实验对象并将其等分为实验... 目的探究设计者在设计构思过程中利用参考案例的相关评论展开设计知识重用的模式和特点。方法对设计评论进行分类,按照"设计—参考—迭代设计"的结构组织观察实验并制定实验任务,选取设计初学者作为实验对象并将其等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分析设计概念输出以及相关回访数据来获取设计者利用不同类型评论进行知识重用的模式特点。结论相比于评论中的具体类知识,设计者更倾向于对评论中的概念类知识和可执行类知识进行重用。"颠覆"式的设计修改思路与概念类知识的重用有关;在视觉上突出显示评论中的概念类知识,能推动设计者突破原有的设计思路,从而帮助设计者提高其知识重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评论 知识重用 设计构思 概念类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园的意义:以布里昂墓园为例谈一种景观评论路径 被引量:2
5
作者 青锋 《风景园林》 2023年第3期18-25,共8页
【目的】景观设计作品的评论有不同的评论路径,本研究以意大利建筑师卡洛·斯卡帕的布里昂墓园为例,讨论其中一种以“意义”为线索的评论路径。【方法】斯卡帕的设计极为独特,如何理解与评价这样的设计一直是令人迷惑的问题。对斯... 【目的】景观设计作品的评论有不同的评论路径,本研究以意大利建筑师卡洛·斯卡帕的布里昂墓园为例,讨论其中一种以“意义”为线索的评论路径。【方法】斯卡帕的设计极为独特,如何理解与评价这样的设计一直是令人迷惑的问题。对斯卡帕过往作品、演讲以及对话的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析布里昂墓园很多景观设计要素的意义。通过这些要素,斯卡帕启发了人们对于死亡的思考,也就赋予整个作品超乎寻常的意义深度。【结果】这种以意义为核心的评论路径,实际上与德国艺术史学家潘诺夫斯基所倡导的图像学研究方法类似,都强调解析具体元素背后的意义,而且这些意义不仅仅是指符号指代的内容,还指代现象背后的哲学基础。【结论】以上讨论说明,图像学分析的模式可以运用于景观设计评论中,它所形成的以“意义”为线索的评论路径,是揭示景观设计深层价值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设计评论 卡洛·斯卡帕 布里昂墓园 欧文·潘诺夫斯基 图像学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3—2012年起亚小型乘用车造型特征演变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艾险峰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7-119,共3页
通过对东风悦达起亚2003—2012年生产的3款小型乘用车进行对比,结合特征线知识,分析其车身侧面轮廓线、造型轮廓线和区域线的微妙变化,归纳出影响起亚车身造型演变的诸多因素,其中包括企业品牌理念和造型语言、设计手法、空气动力学及... 通过对东风悦达起亚2003—2012年生产的3款小型乘用车进行对比,结合特征线知识,分析其车身侧面轮廓线、造型轮廓线和区域线的微妙变化,归纳出影响起亚车身造型演变的诸多因素,其中包括企业品牌理念和造型语言、设计手法、空气动力学及市场需求等因素。旨在提供一种分析车身设计的方法,不仅有助于一般工业设计师从优秀车型设计中了解最新的设计手法和造型语言,而且能启发我国汽车生产企业借鉴起亚的发展思路,完善品牌理念,通过设计具有创新性的特征线组合,逐步形成造型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设计 汽车造型 特征线 设计评论 消逝线 曲面连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寄生到共生——依附于工业巨构的新城市景观演化 被引量:9
7
作者 秦雯 章明 《风景园林》 2023年第3期26-32,共7页
【目的】上海黄浦江两岸的工业遗存是社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对城市发展和文脉延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方法】将生物学概念拓展至建筑学范畴,在当代社会语境下以“寄生”“演化”和“共生”的概念阐释“旧”工业遗存与“新”建筑之... 【目的】上海黄浦江两岸的工业遗存是社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对城市发展和文脉延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方法】将生物学概念拓展至建筑学范畴,在当代社会语境下以“寄生”“演化”和“共生”的概念阐释“旧”工业遗存与“新”建筑之间的关系,从创作理念、设计手法、建构表达3个层面解读民生码头水岸贯通项目。【结果】探讨了民生码头水岸贯通项目在城市更新层面对于公共空间营造和公众文化价值塑造的重要意义。通过类比SteelStacks艺术文化园区、首尔路7017、杨树浦水厂栈桥和高线公园4个代表性的线性空间改造案例,揭示城市景观在新一轮城市更新背景下所发挥的“新陈代谢”作用。【结论】进一步说明了工业建筑与后工业景观相互结合的创新性和独特性:跨领域的融合设计不仅促进了学科内核的进步,更拓展了类型学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景观设计评论 巨构 城市景观 线性空间 寄生与共生 新陈代谢 城市有机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镜像:朱育帆作品中的真与幻
8
作者 曹凯中 杨森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9-24,共6页
尝试以“镜像”这一长久以来不断被讨论的议题作为评论路径,通过相关历史理论梳理,归纳出“镜像”这一学术议题在不同研究语境下的特征。之后通过图纸还原、访谈设计师本人和现场体验等方法,分别对朱育帆的3个景观作品--九寨景区经幡广... 尝试以“镜像”这一长久以来不断被讨论的议题作为评论路径,通过相关历史理论梳理,归纳出“镜像”这一学术议题在不同研究语境下的特征。之后通过图纸还原、访谈设计师本人和现场体验等方法,分别对朱育帆的3个景观作品--九寨景区经幡广场、柏林IGA独乐园、青海原子城纪念园和平之丘中出现的镜像设计进行设计还原和理论识别(theoretical identification)。通过对这3个作品的读解,分别构建出九寨经幡广场的结构之镜、IGA独乐园的隐匿之镜、原子城和平之丘的想象之镜3种镜像设计方法。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辨别这3种镜像之间的共同点与分异点。本次设计评论的目的有二:(1)溯源镜像作为一种普遍类型设计方法的发展与演变;(2)试图揭示镜像作为一种特定风景园林设计方法其背后的设计潜质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镜像 设计评论 真与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